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一步聚合法合成多孔磁性高分子微球及其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爱娟  郭建欣 《应用化工》2011,40(1):75-77,81
在羰基铁粉存在下,将苯乙烯与甲基丙烯酸甲酯通过悬浮聚合方法制备了表面多孔的磁性高分子微球。采用SEM、FTIR及XRD等对样品进行了表征。研究表明,聚合形成的磁性高分子微球表面粘附着40 nm左右的聚合物粒子,这些粒子之间形成孔隙。具有两亲性和可接枝聚合的明胶分子促成了单体在羰基铁粉表面引发并聚合。  相似文献   

2.
以α-溴代异丁酸叔丁酯为引发剂,二乙烯苯为支化单体,苯乙烯为共聚单体,经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原位生成自引发单体合成支化共聚物。用核磁共振法、凝胶渗透色谱法、三角激光散射法分别对聚合过程和聚合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由于苯乙烯的引入,反应体系的交联得到了很好的控制,所得聚合物为支化结构。  相似文献   

3.
中国专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悬浮聚合制备可膨胀的聚苯乙烯聚合物时控制粒度的方法描述了以苯乙烯和必要时的可共聚单体为基础进行悬浮聚合时控制聚合物粒度的方法。其中,先使占所用单体总量至少70%的单体在水悬浮液中于分散剂、引发剂和其他添加剂存在条件下聚合到聚合深度至少为70%(重量),然后在1至3小时内再加入剩余量的单体。这  相似文献   

4.
将线型热塑性弹性体SBS溶胀于苯乙烯和甲基丙烯酸丁酯混合液中,以BPO为引发剂,在CuCl/2,2′-联吡啶酯位化合物催化下进行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制备了SBS/聚(苯乙烯-甲基丙烯酸丁酯)互穿聚合物网络。结果表明,实现了苯乙烯-甲基丙烯酸丁酯共聚物的可控聚合,聚合物数均相对分子质量随单体转化率的提高呈线性增长,且分布较窄,从而得到了组成和性能不同的互穿聚合物网络。  相似文献   

5.
通过在丁苯乳液聚合过程中加入第三单体异戊二烯得到苯乙烯-异戊二烯-丁二烯三元共聚物,并通过改变实验条件研究了聚合转化率、聚合温度、引发剂用量、调节剂用量和单体配比等因素对聚合物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聚合时各单体投入量是影响聚合物组成的主要因素;其次,转化率的升高和聚合温度的升高会导致聚苯乙烯含量增加和聚异戊二烯含量减少。  相似文献   

6.
针对抚顺石化公司石油二厂苯乙烯装置生产过程中出现的苯乙烯聚合问题,结合苯乙烯独特的分子结构和化学性质,分析了工业生产过程中极易发生聚合的原因。当苯乙烯分子发生聚合时,产生的反应热能促使苯乙烯形成新的自由基,进而引发新的聚合反应。提出了在苯乙烯生产过程中尽量降低单体苯乙烯存在温度,减少在单一设备中的停留时间,提高原料乙苯纯度,苯乙烯在精馏单元加入DNBP阻聚剂和在苯乙烯贮存容器内加入TBC阻聚剂等有效防止苯乙烯聚合的措施,大大降低了苯乙烯聚合物,促进了苯乙烯装置平稳生产和长周期运行,进而提高苯乙烯装置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
五、GDX高分子多孔小球它不是吸附剂,而是一种新型人工合成的聚合物有机固定相。这种固定相是把苯乙烯单体和二乙烯苯交联剂在稀释剂的存在下,用悬浮聚合法制成的高分子聚合物。 GDX的色谱分离作用主要依靠某种溶  相似文献   

8.
“饥饿”反应器中苯乙烯聚合动力学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对“饥饿”反应器中AIBN引发苯乙烯聚合行为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建立了相应的聚合动力学模型,在模型中,考虑了由于初级自由基与单体反应生成单体自由基时所消耗的单体量,并将链终止速率常数与聚合物的累积数均链长进行校正。利用实验数据对模型参数进行了回归。  相似文献   

9.
PS-PMMA-PBMA三嵌段聚合物的ATRP合成及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氯化亚铜(CuCl)/2,2’-联吡啶(bpy)为催化体系,苄基氯为引发剂,采用本体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方法,引发苯乙烯(St)聚合,合成出大分子引发剂聚苯乙烯(PS-Cl)。用此大分子引发剂在溶液体系下引发第二单体甲基丙烯酸甲酯(MMA)聚合,合成出PS-PMMA-Cl二嵌段聚合物。再以此二嵌段聚合物为大分子引发剂引发甲基丙烯酸丁酯(BMA)聚合,合成出三嵌段聚合物PS-PMMA-PBMA。运用凝胶色谱、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及差示扫描量热技术等对三嵌段聚合物进行表征。  相似文献   

10.
《弹性体》2015,(5)
采用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法,以三羟甲基丙烷为核制备引发剂,以苯乙烯为单体合成三臂聚苯乙烯星形聚合物。通过红外光谱仪、核磁共振氢谱仪对聚合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已成功地合成出三臂聚苯乙烯星形聚合物。同时,聚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随反应时间的延长和单体浓度的增大而不断增长,呈现出"活性-可控"聚合特征。  相似文献   

11.
松香载体乳化聚合物组分,是用含单体的尿素和/或含单体的聚氨酯改性,与丙烯酸或苯乙烯单体反应,生成乳化聚合物胶乳。这种乳化聚合物胶乳可用来配制印刷油墨,在胶粘剂和挤压层压印刷的使用中耐超级剥皮。ArmeenC尿素添加剂加TM1,与苯乙烯和丁基丙烯酸酯乳化聚合,得到一种胶乳,用异丙醇13份、颜料蓝35份和水粘合,作为印刷粘合油墨使用。印刷油墨粘合剂用的松香载体尿素-聚氨酯-改性聚合物@刘玉春  相似文献   

12.
采用负离子溶液聚合法,以仲丁基锂为引发剂、环己烷为溶剂、四氢呋喃为结构调节剂,以及1,1-双(4-二甲基氨基苯基)乙烯为官能化共聚单体与丁二烯和苯乙烯进行活性负离子共聚合,制备了二甲氨基链中多官能化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考察了聚合温度和结构调节剂用量对聚合动力学和聚合物微观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共聚物链中二甲氨基官能团数量可通过调整聚合温度和结构调节剂用量进行准确控制,随聚合温度升高和四氢呋喃用量的增加,单体的总反应速率和转化率都逐渐增大;聚合物中1,2-结构的含量随结构调节剂用量的增加而逐渐增大,随聚合温度升高而逐渐减小。求得聚合温度为50 ℃时丁二烯和苯乙烯单体的平均竞聚率为69.67。  相似文献   

13.
分别用溶液聚合与分散聚合两种方法,在硅胶载体表面实施了苯乙烯的接枝聚合,重点考察了聚合方法对接枝聚合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基本相同的反应条件下,分散聚合体系的接枝率明显高于溶液聚合体系的接枝率,最高可达47%(即47g/100g);除聚合方法之外,影响聚合物在硅胶表面接枝率的因素还有硅胶表面的双键含量、单体浓度、引发剂浓度、温度等。  相似文献   

14.
在120~200℃内,对热引发苯乙烯本体聚合的速率及平均分子量进行了研究,得到聚合速率与单体浓度二次幂有关,据此可以推论引发速率也和单体二次幂有关。  相似文献   

15.
美国IBM公司Almaden研究部已发现一种活性聚合用的高效、适用性广的引发剂化合物。活性聚合是一种低成本生产嵌段共聚物的方法。1993年由于发现一种硝基氧自由基引发剂Tempo开始了活性聚合的研究。Tempo既能引发聚合物链生成,又能调节链增长,对聚合物结构能加以精确的控制。IBM公司的突破性进展是发现了一种新的烷氧基胺引发剂,据称这种引发剂的性能优于Tempo“好几个数量级”。Tempo只限用于苯乙烯单体的聚合,而烷氧基胺引发剂则可用于几乎各种乙烯基单体,包括丙烯酰胺、丙烯腈、丁二烯和异戊二…  相似文献   

16.
采用两步种子溶胀聚合制备了含有氰基官能团的多孔聚合物微球载体,经化学法修饰后再负载四氯化钛,制备了聚合物微球载体负载的Ziegler-Natta催化剂,研究了多孔聚合物微球载体催化剂催化乙烯聚合。结果表明:多孔聚合物微球载体颗粒规整、均一,催化剂形态良好,复制了载体的形貌;多孔聚合物微球载体催化剂催化乙烯聚合最高活性为45.0kg,聚合产物颗粒形态较规整,堆积密度可达0.33g/cm3,得到的聚乙烯为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相对分子质量最高为4.8×106。  相似文献   

17.
绿色阻垢剂衣康酸-苯乙烯磺酸钠的合成及其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衣康酸、苯乙烯磺酸钠为单体,以水为溶剂,过硫酸铵为引发剂,制得了衣康酸-苯乙烯磺酸钠二元聚合物阻垢剂。考察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单体配比、引发剂用量等对聚合物阻碳酸钙垢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反应温度为95℃,反应时间为2h,单体配比n(衣康酸)∶n(苯乙烯磺酸钠)=4.5∶1,引发剂质量分数为9%(占单体总质量),在此工艺条件下得到的衣康酸-苯乙烯磺酸钠聚合物阻垢剂阻碳酸钙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8.
采用本体聚合的方法,以苯乙烯(St)和马来酸酐(MA)为原料制备苯乙烯-马来酸酐聚合物(SMA),采用氯磺酸进一步磺化后得到低分子量的水基钻井液降粘剂磺化苯乙烯-马来酸酐(SSMA)。研究了单体配比、聚合温度、引发剂用量以及链转移剂用量对产物降粘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SMA的最佳合成条件为:在St与MA的摩尔比为1∶1的条件下,聚合温度为65℃,引发剂的用量为单体总质量的1.5%,链转移剂的用量为单体总质量的4%,经磺化改性制得的SSMA降粘剂能显著降低钻井液的粘度。利用红外光谱仪、凝胶色谱仪和差热分析仪对聚合物进行表征,可知所合成的聚合物结构与设计结构基本一致,重均分子量在3 000~5 000之间,分子量较低;通过热重分析曲线可知,在289℃左右失重保持在90%以上,聚合物热稳定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19.
《应用化工》2022,(5):875-878
采用本体聚合的方法,以苯乙烯(St)和马来酸酐(MA)为原料制备苯乙烯-马来酸酐聚合物(SMA),采用氯磺酸进一步磺化后得到低分子量的水基钻井液降粘剂磺化苯乙烯-马来酸酐(SSMA)。研究了单体配比、聚合温度、引发剂用量以及链转移剂用量对产物降粘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SMA的最佳合成条件为:在St与MA的摩尔比为1∶1的条件下,聚合温度为65℃,引发剂的用量为单体总质量的1.5%,链转移剂的用量为单体总质量的4%,经磺化改性制得的SSMA降粘剂能显著降低钻井液的粘度。利用红外光谱仪、凝胶色谱仪和差热分析仪对聚合物进行表征,可知所合成的聚合物结构与设计结构基本一致,重均分子量在3 0005 000之间,分子量较低;通过热重分析曲线可知,在289℃左右失重保持在90%以上,聚合物热稳定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20.
苯乙烯和甲基丙烯酸甲酯梯度共聚物的合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以2-溴异丁酸乙酯为引发剂,溴化亚酮/联二吡啶/铜为催化剂,通过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以及连续补加第二单体的方法制备苯乙烯(St)-甲基丙烯酸甲酯(MMA)梯度共聚物。共聚物相对分子质量的可控性和窄分布证明这是一种活性聚合过程,反应过程中聚合物链的组成变化情况说明形成了梯度结构;聚合温度和MMA加料速度影响聚合速率和共聚物梯度结构,聚合温度升高和加料速度增大使聚合速率加快;改变单体与引发剂的配比,可以得到相应的相对分子质量聚合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