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利用光学显微镜、XRD物相分析、洛氏硬度、维氏硬度和冲击测试等试验方法,研究了Cr20高铬铸铁在500~1000℃区间内热处理下的组织及力学性能。结果表明:600℃以下热处理后组织无转变,即初生奥氏体+莱氏体+少量马氏体,硬度(44 HRC)与铸态相当;650~850℃以下热处理后组织转变为珠光体+共晶碳化物,硬度略有升高,达到48 HRC;随着处理温度升高到900~1000℃,二次M_7C_3型碳化物在珠光体基体上球状化析出,共晶碳化物未发生转变,硬度快速提高至56 HRC。共晶碳化物的分布及形态决定了冲击吸收能量,与处理温度关系不大。  相似文献   

2.
《铸造》2019,(10)
采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洛氏硬度计等实验设备,通过高温回火+等温球化处理工艺研究了ZGCr17Ni2马氏体不锈钢的软化行为,分析了组织、硬度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回火温度由600℃逐步提高至700℃,组织由铸态的珠光体+马氏体+残余奥氏体+莱氏体+碳化物转变为珠光体+回火索氏体+不稳定残余奥氏体+莱氏体+碳化物,硬度由铸态时的HRC47逐步降低至HRC29。随后进行的等温球化使其基体珠光体进一步球化,但对硬度影响不大。最佳软化处理工艺为:高温回火650℃+2 h,等温球化760℃+2 h-700℃+2 h,炉冷。其组织为粒状珠光体+莱氏体+碳化物,硬度为HRC27。  相似文献   

3.
采用了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仪、洛氏硬度计等仪器,研究了离心铸造高铬铸铁轧辊铸态及淬火与回火后的显微组织结构、碳化物和硬度等。结果表明:高铬铸铁轧铸态组织主要是由奥氏体+少量马氏体+(Cr,Fe)7C3碳化物组成,碳化物呈粗大板条状或块状,不同温度热处理后,得到回火马氏体+(Cr,Fe)7C3+Cr7C3碳化物的组织,组织中粗大板条状碳化物消失,得到细小块状或椭圆状碳化物。该高铬铸铁轧辊铸态硬度为56.0HRC左右,在950℃淬火及400℃回火处理后硬度增加到了约65.5HRC。  相似文献   

4.
本文设计并制备了新型高铬铸铁,对其进行了系统的亚临界工艺研究。借助XRD、SEM、硬度计和粒磨磨损试验机研究了亚临界处理试样的显微组织、相组成、显微硬度及耐磨性。结果表明,制备的高铬铸铁铸态组织由枝晶状的残余奥氏体与莱氏体组成,组织中无粗大的一次碳化物。经600℃×6 h亚临界处理后,明显提高高铬铸铁的硬度及抗磨性。  相似文献   

5.
《铸造》2017,(4)
研究了热处理工艺对Cr26型高铬铸铁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高铬铸铁铸态组织是由珠光体+奥氏体+马氏体+碳化物组成。热处理促使奥氏体向马氏体转变,热处理后组织主要为马氏体+碳化物。在热处理温度范围内,显著提高高铬铸铁的硬度和冲击韧度,同时均随淬火温度增加而增高,在950℃达到最大值,分别为HRC62.2和8.3 J·cm~(-2)。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高铬铸铁Cr13Mn3MoV2经亚临界与深冷处理后的组织、硬度和耐磨性.结果表明,高铬铸铁的显微组织主要是由奥氏体、马氏体和(Cr,Fe)7C3共晶碳化物组成.高铬铸铁经深冷处理后的硬度明显高于空冷,相比铸态,随着亚临界处理温度从400℃到650℃,其经历了从低于铸态硬度到硬度增大并超过铸态,并且出现二次硬化再到硬度又降低的过程,这主要是在热处理过程中马氏体的回火及残余奥氏体转化为马氏体的结果.在520℃和600℃进行亚临界处理耐磨性最好,而在540℃,其耐磨性能最差,而且硬度与耐磨性没有完全的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7.
利用金相显微镜观察、XRD物相分析和洛氏硬度测试等方法,研究了不同软化温度处理后的Cr26高铬铸铁组织和硬度。结果表明:在800~950℃×1 h炉冷至室温的软化处理后,Cr26高铬铸铁均得到珠光体+莱氏体+少量二次M_7C_3型碳化物组织;硬度由铸态的50HRC下降到软化后的36HRC;最佳软化工艺为860~920℃×1 h炉冷,硬度是36 HRC。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失稳和回火处理对Cr15高铬铸铁显微组织及耐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950~1 000℃下失稳处理促进二次碳化物析出和马氏体转变,淬火态高铬铸铁组织由马氏体、残余奥氏体和二次碳化物组成,基体硬度提高;而低温回火消除了应力集中,获得良好的韧性;Cr15高铬铸铁经1 000℃×3h+空冷+250℃×6h可获得良好的综合力学性能,其硬度(HRC)和无缺口冲击吸收功分别为61.4和7.3J;在干滑动磨损状态下,铸态和淬火态高铬铸铁主要为磨粒磨损,回火态高铬铸铁韧性较好,磨损形式以粘着为主。在干滑动磨损6h后,磨损量从铸态的43.0mg降至淬火态的28.8mg。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高铬铸铁3Cr14Mn4B的硬度和磁性的测量,研究了高铬铸铁经亚临界处理、去稳处理及深冷处理后的组织和硬度变化,分析了高铬铸铁残余奥氏体和马氏体的相组成对高铬铸铁硬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高铬铸铁的显微组织主要由马氏体、少量的奥氏体和(Cr,Fe)7C3共晶碳化物组成.在亚临界处理的情况下,空冷时高铬铸铁的硬度随亚临界处理温度的增加而先升高后降低,深冷处理后的硬度高于空冷时的,但当温度高于550℃时,深冷处理后的硬度低于空冷时的.高铬铸铁的硬度随去稳处理温度的升高略有升高,并且经深冷处理后的试样硬度比空冷高.经不同的热处理后,高铬铸铁的硬度主要受铸铁基体的马氏体含量和马氏体中的含碳量的影响.最佳的热处理工艺是在550℃进行亚临界处理.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高铬铸铁3Cr14Mn4B的硬度和磁性的测量,研究了高铬铸铁经亚临界处理、去稳处理及深冷处理后的组织和硬度变化,分析了高铬铸铁残余奥氏体和马氏体的相组成对高铬铸铁硬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高铬铸铁的显微组织主要由马氏体、少量的奥氏体和(Cr,Fe)7C3共晶碳化物组成。在亚临界处理的情况下,空冷时高铬铸铁的硬度随亚临界处理温度的增加而先升高后降低,深冷处理后的硬度高于空冷时的,但当温度高于550℃时,深冷处理后的硬度低于空冷时的。高铬铸铁的硬度随去稳处理温度的升高略有升高,并且经深冷处理后的试样硬度比空冷高。经不同的热处理后,高铬铸铁的硬度主要受铸铁基体的马氏体含量和马氏体中的含碳量的影响。最佳的热处理工艺是在550℃进行亚临界处理。  相似文献   

11.
深冷处理对钼钒高铬白口铸铁显微组织和硬化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X射线衍射、磁性和硬度测量等方法研究了深冷处理对高铬白口铸铁显微组织和硬化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经去稳加空冷和去稳加深冷两种工艺处理后的高铬铸铁显微组织均由奥氏体、马氏体和共晶碳化物组成。在去稳加空冷处理中,随着加热温度(900℃~1150℃)的升高,高铬铸铁的硬度先升高并在1000℃时达到最高值,然后开始下降;在去稳加深冷处理中,高铬铸铁的硬度有相似的变化规律,但其硬度明显高于未经深冷处理的高铬铸铁。深冷处理使高铬铸铁中的残留奥氏体含量大大下降,因此显著提高了高铬铸铁的硬度,但当硬度达到最高时其组织中仍残留少量奥氏体。  相似文献   

12.
高铬铸铁被认为是良好的抗磨材料,这种材料碳化物(or,r幻,Ca呈均匀分布弥散形式及断续网状,嵌在回火马氏体基体中。这种组织硬度最高并有一定韧性。热处理是使高铬铸铁获得上述优良金相组织的必要手段。脱稳处理由于高碳、高铭使高铬铸铁淬通性好,珠光体转变被遏止,也使Ms点降低,故铸态高铬铸铁基体组织多以奥氏体为主要相.铸态组织的硬度通常为45~50HRC。淬火热处理后硬度可达到60HRC以上,故高铬铸铁不经过淬火不能发挥其固有潜力。铸态奥氏体,合碳铅量高,比较稳定(即Ms点较低)。重新加热到奥氏体化温度并保温,使其铬…  相似文献   

13.
通过不同固溶温度与不同回火温度处理,研究了ZGCr17Ni2马氏体不锈钢组织及硬度的变化。结果表明,淬火温度提高,马氏体过饱和度增加,残余奥氏体含量增加,在1 040℃下淬火时组织为马氏体+残余奥氏体+碳化物+莱氏体,淬火硬度达到最大值57,继续提高淬火温度,马氏体粗化,硬度下降;回火温度在530℃以下时,回火硬度呈"马鞍状"变化,当回火温度达到600℃时回火组织转变为回火索氏体+残余奥氏体+碳化物+莱氏体+马氏体,回火硬度(HRC)降低至41。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等温淬火工艺参数对高铬铸铁组织及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经950 ℃×2 h+280 ℃×2.5 h等温淬火后,高铬铸铁的基体组织为马氏体+下贝氏体+残留奥氏体,其硬度、冲击韧度及耐磨性均得到提升,与铸态相比,整体硬度提高约30%,冲击韧度提高约20%,耐磨性提高约41%,高铬铸铁实现了强度与韧性的良好配合。  相似文献   

15.
热处理对高铬白口铸铁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高铬白口铸铁(1.97C%,18.12%Cr)进行脱稳处理,研究了淬火温度对其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脱稳处理的高铬白口铸铁,基体组织发生马氏体相变,与铸态试样相比,材料硬度明显提高,经1010℃保温4 h空淬后的试样可获得较佳的硬度和冲击韧度。  相似文献   

16.
采用X射线衍射、磁性法和硬度测量等方法研究了深冷处理对高铬自口铸铁显微组织和硬化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去稳加空冷处理过程中,随着加热温度(900~1150℃)的升高,高铬铸铁的硬度先升高并在1000℃时达到最高值,然后开始下降。去稳加深冷处理过程中,高铬铸铁硬度的变化与前者相似,但其硬度显著高于未加深冷处理的高铬铸铁。深冷处理使高铬铸铁的残余奥氏体的含量大大下降,并且有二次碳化物的析出。尽管马氏体含量升高,但其含碳量降低,硬度降低。因此,在高铬铸铁硬度强化机制中,二次碳化物(Fe,Cr)23,C6,所起的作用要强于马氏体。当硬度达到最高时其组织中仍残留少量奥氏体。  相似文献   

17.
为了改善叶片用高铬铸铁的耐磨性,对其热处理工艺进行研究。结果表明:960℃×2 h淬火空冷+250℃×2 h回火、1050℃×2 h淬火空冷+450℃×2 h回火这两种工艺热处理后的叶片铸铁可获得细小弥散分布的共晶碳化物+二次碳化物+回火马氏体基体,以及少量的残余奥氏体组织。经过这两种工艺热处理后,叶片铸态共晶碳化物体积分数分别减少至26.67%和25.62%,碳化物形态和分布得到改善,硬度分别提高至62.60 HRC和62.10 HRC,叶片的耐磨性分别提高了42.24%和34.64%。  相似文献   

18.
魏海鸿  张腾  董立新 《电焊机》2021,51(2):41-45
采用金相显微镜和扫描电镜分析热处理对高铬铸铁的微观组织的影响,通过硬度测试和耐磨性测试研究热处理对高铬铸铁的力学性能影响.结果表明:当固溶处理温度在920℃以下时,淬火+回火后的组织为铸态组织;当固溶处理温度920℃及以上时,淬火+回火后铸态组织消失,出现淬火组织;随着固溶处理温度的升高,高铬铸铁硬度与耐磨性先升高后下...  相似文献   

19.
高铬铸铁芯焊条堆焊层组织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徐锦锋  唐桢  任永明  翟秋亚 《焊接学报》2012,33(8):57-59,64
基于焊芯过渡合金元素的技术思路,研制了高铬合金铸铁同质堆焊焊条.分析了不同药皮堆焊焊条的堆焊层组织及性能,定量表征了合金元素的过渡系数.结果表明,通过焊芯过渡合金元素的高铬合金铸铁堆焊焊条可获得组织和性能均匀的堆焊层.合金过渡系数高于85%.碱性药皮堆焊焊条堆焊层为亚共晶成分高铬合金铸铁,组织由奥氏体γ+马氏体M+碳化物Cr7C3组成.堆焊层硬度为44.5~56.5HRC.碱性石墨化型药皮堆焊焊条堆焊层组织由初生碳化物Cr7C3+马氏体M+碳化物Fe7C3+少量石墨G组成,堆焊层硬度可达59~67HRC.  相似文献   

20.
亚临界热处理对高铬白口铸铁组织和耐磨性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研究了亚临界处理温度和保温时间对高铬白口铸铁组织转变、硬度和耐磨性的影响,研究表明,铸态组织中含有大量残留奥氏体的高铬白口铸铁,在500~650℃之间进行热处理,其中的残留奥氏体在冷却到室温的过程中会转变成马氏体而造成高铬铸铁硬度升高。在适当的处理温度和保温时间下,高铬白口铸铁能得到最高的硬度,温度过高或保温时间过长都会导致其硬度下降。磨损试验结果表明,通过亚临界热处理高铬白口铸铁的耐磨性可以得到一定的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