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本文采用磁粉、X射线、CT和超声等无损检测和金相分析等方法对40CrNi2Si2MoVA钢制零件的磁痕显示进行了系统分析.研究认为,40CrNi2Si2MoVA钢制零件的磁痕显示为显微成分沿变形方向偏析导致的马氏体转变点Ms差异所致.显微成分偏析是钢锭结晶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但可通过优化熔炼工艺参数降低显微偏析的程度.本文还分析了四种磁痕显示的类型及其判别方法. 相似文献
2.
3.
采用荧光渗透检测、金相检查及能谱分析,对440C材料在磁粉检测中发现的特殊纵向磁痕及形成原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磁痕是一种非相关显示,是由于材料中共晶碳化物严重带状偏析,碳化物与基体的磁导率存在差异引起磁感应线发生畸变,从而吸附磁粉形成的。 相似文献
4.
某螺栓锻件磁粉检测时发现磁痕显示,通过金相观察、能谱分析及X射线衍射分析等试验后确认,该磁痕为原材料微观偏析组织导致材料磁导率出现差异而形成的非相关显示。 相似文献
5.
飞机机尾罩与机体连接用ZG0Cr14Ni5Mo2Cu不锈钢锥裙锁铸钢件,在磁粉检测时,其表面有多条疑似裂纹状线性磁痕显示,后采用荧光渗透检测方法进行辅助检测,原磁痕显示处未见异常荧光显示。采用表面形态?组织特点?成分分布?磁性变化相结合的研究思路,开展表面形态电镜观察、显示区剖面金相检查、组织微区成分能谱分析、材料硬度测试、XRD相分析以及模拟热处理等试验。结果表明:锥裙锁磁痕显示区未见表面缺陷,铸钢的枝晶间存在较粗大条状分布的残余奥氏体组织,这种组织差异破坏了材料磁性的连续性,导致其表面出现磁痕显示;锥裙锁宏微观组织不均匀,存在奥氏体富集区,其产生与C、S、P类元素偏析有关,研究为该材料零件在磁粉检测时的磁痕判定提供了依据和借鉴。 相似文献
7.
8.
9.
10.
1 问题的提出某部攻角机构支架是大型的重要设备,由四川德阳某机械厂制造。厂方制造加工好后,将支架用封装箱运回部队设备厂房。在拆包装箱除油泥的过程中,发现攻角机构下支架有一区域(面积约为150mm×150mm)油痕很密集与其它部位不同。因而,立即与加工制造单位取得联系,得知该厂把支架毛坏锻造这道工序委托给天津某重型机器厂。进一步了解得知,天津某重型机器厂按图纸锻造出来后,经超声波探伤,发现有一块110mm×110mm的超标缺陷,然后进行了挖补修理,再进行超声波探伤评定为合格。为了确保省重点工程重点项目的质量,现场指挥部决定,对攻角机构下支架的加工质量进行复验(当时厂方的质检资料还未到)。2 探伤复验2.1 磁粉探伤根据攻角机构下支架拆箱中所发现的情况,首先考虑用磁粉探伤检测所怀疑的支架的平(上)、左、右三个表面,磁粉探伤发现其表面磁痕显示密集短小、数量极多,并用透明胶纸复制下来,看上去是缺陷显示,即初步认为是数量极多的表面裂纹,问题很严重(图1,2)。 相似文献
11.
通过具体实例说明在磁粉探伤中,有磁痕显示不一定是缺陷显示,应具体情况作具体分析,旮可作渗透探伤进行比较。否则会造成误判,作出错误的结论。 相似文献
12.
13.
HXD3C型机车新制车轴磁粉检测,磁痕显示呈轴向锯齿条状分布,两端尖细,长度3mm~8mm,同裂纹磁痕特征相似。对磁痕显示的缺陷性质判定决定车轴的最终验收,通过化学成分分析及金相分析,结果表明:缺陷由非金属夹杂物引起。依据TB/T 1619-2010标准中定义,确定该类缺陷为发纹。依据标准对发纹缺陷进行判定,避免了车轴磁粉检测误判所造成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4.
利用磁粉探伤对42CrMo钢曲轴锻件的连杆颈部位进行检测,发现明显的类似发纹的磁痕显示。通过OM、SEM形貌观察和EDS成分分析发现,连杆颈表层部位基体的显微组织不均匀,出现明显的成分偏析带,宽度约20~50 μm,C、Mn、S、Al、Cr元素含量相对基体较高,并含有少量的MnS夹杂。42CrMo钢棒状原料的中心偏析在模锻时沿着金属流动方向发生转动,偏析流线“遗传”至终态连杆颈表层而造成显微组织和化学成分的不均匀,进而导致磁导率的差异而出现磁痕显示。锻后的调质处理和表面感应淬火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善但不能消除这种宏观成分偏析。 相似文献
15.
16.
TM210A钢是冶金部钢铁研究总院研制出的目前强韧性能最佳的新型马氏体时效钢,本钢种的研制成功为我国18Ni马氏体时效钢的系列化提供了新品种。该材质的锻件都为重要受力件,主要以齿轮为主,因此对这种材料内部质量要求很高。由于TM210A这种材料价格昂贵,所以锻件加工余量一般比较小。首先要求原材料合格,故对原材料钢棒也进行超声波探伤,按照标准HB/Z59超声波检验质量等级中的AA级验收,不允许有线形缺陷存在。原材料表面光洁度差,但验收等级高,这就要求超声波探伤仪及探头的综合灵敏度高、分辨力高,仪器水平线性、垂直线性好,定性定量准确。 相似文献
17.
18.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