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研究了基于可见光的磁性复合光催化剂——纳米γ-Fe2O3/TiO2 (NT)异质结阵列的制备方法,还研究了磁性复合光催化剂的表面形貌、微观结构、磁性能及其对亚甲基蓝的催化降解活性作用。研究结果表明,磁性复合光催化剂中的TiO2纳米管阵列呈高度有序,其直径约55nm、壁厚约10nm,沉积在上面的γ-Fe2O3颗粒粒径约15nm。复合光催化剂MHP呈超顺磁性,其超顺磁性来源于γ-Fe2O3的小尺寸效应。在可见光的照射下γ-Fe2O3/TiO2 (NT)的光催化性能明显大于的Fe3O4/TiO2 (NT)或纯TiO2(NT)。γ-Fe2O3和TiO2 (NT)之间的相互作用有利于电荷分离,并将TiO2(NT)红移至到可见光区。此外,γ-Fe2O3和TiO2 (NT)之间所形成的异质结结构有利于阻止光电子和空穴之间的复合。  相似文献   

2.
提供了一种 Ti O2的一部分表面上负载了 Ti C,具有可见光活性的光催化剂。通过在等离子体中 ,用甲烷和氢的混合气对 Ti O2进行 CVD处理获得。使甲醛一类的被分解物与照射了含可见光线光的上述催化剂相接触的物质光分解方法。根据本发明可提供一种能利用可见光线使甲醛等有机化合物无害化的光催化剂 ,利用这种光催化剂使甲醛等有机化合物无害化的方法 ,和焦油等有机物进行光分解去除的方法具有可见光活性的光催化剂及其利用  相似文献   

3.
采用简单的沉淀-光还原法合成了具有可见光催化降解有机物高活性的Ag@AgCl等离子共振光催化剂。采用扫描电镜、X射线能谱、透射电镜、XRD、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和XPS等手段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通过可见光下降解甲基橙进行光催化活性测试。结果显示,Ag@AgCl由于Ag纳米粒子的等离子共振效应而具有较强的吸收可见光性能。对光催化反应参数如投加量、光还原时间及pH值等进行了优化,在最优条件下,经过120 min可将83%的甲基橙降解。优异的光催化活性归因于银纳米颗粒的等离子共振效应。最后对光致电荷的分离机理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4.
Sn~(2+)掺杂TiO_2/Cu复合粒子的制备及可见光催化性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钛酸丁酯为原料,利用胶溶-回流法在室温下制备具有可见光活性的Sn2+掺杂纳米TiO2/Cu复合粒子.FE-SEM观察表明,TiO2颗粒覆盖在铜粉表面形成纳米/微米复合结构.利用XPS确定复合粒子的表面元素状态,据此分析了Sn2+掺杂抑制TiO2晶粒长大的原因.UV-Vis吸收光谱分析表明,负载金属Cu后使半导体的吸收限明显红移,除紫外区的吸收之外,TiO2/Cu复合粒子在可见光区吸收带出现了522.5nm突跃波长.以甲基橙为模型化合物的降解实验显示出所制粉体良好的可见光活性.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基于可见光的磁性复合光催化剂纳米γ-Fe_2O_3/TiO_(2(NT))异质结阵列的制备方法,还研究了磁性复合光催化剂的表面形貌、微观结构、磁性能及其对亚甲基蓝的催化降解活性作用。结果表明,磁性复合光催化剂中的TiO_2纳米管阵列呈高度有序,其直径约55 nm、壁厚约10 nm,沉积在上面的γ-Fe_2O_3颗粒粒径约15 nm。复合光催化剂MHP呈超顺磁性,其超顺磁性来源于γ-Fe_2O_3的小尺寸效应。在可见光的照射下γ-Fe_2O_3/TiO_(2(NT))的光催化性能明显大于Fe_3O_4/TiO_(2(NT))或纯TiO_(2(NT))。γ-Fe_2O_3和TiO_(2(NT))之间的相互作用有利于电荷分离,并将TiO_(2(NT))红移至可见光区。此外,γ-Fe_2O_3和TiO_(2(NT))之间所形成的异质结结构有利于阻止光电子和空穴之间的复合。  相似文献   

6.
以Bi(NO3)3·5H2O和NH4VO3为原料,EDTA为络合剂,辅助水热法合成BiVO4方形纳米片;采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高分辨透射电镜(HRTEM)、拉曼光谱(Raman)、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DRS)、比表面分析(BET)等测试手段对产品进行表征和分析;探讨pH值对BiVO4颗粒物相与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EDTA辅助水热法能够合成结晶良好单斜白钨矿BiVO4方形纳米片,该BiVO4方形纳米片宽度约为0.6~1.0 μm,厚度约为200~300 nm;相比m-BiVO4颗粒,该片状样品的紫外-可见光吸收边稍微发生红移,其能带隙减小至2.37 eV;变化溶液pH值可制备出片状、方片状、方块状和砖块状BiVO4颗粒.这些BiVO4颗粒在可见光范围内都具有一定的光催化活性,其中BiVO4方形纳米片对亚甲基蓝具有最强的可见光催化降解活性,可见光照射120 min后浓度为10mg·L-1亚甲基蓝溶液的降解率可达到100%.  相似文献   

7.
碳掺杂氧化钛薄膜可见光催化性能及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四异丙醇钛为原料,用大气开放式MOCVD装置通过控制工艺参数制备不同含碳量的氧化钛薄膜.分别采用EDS、XRD、SEM、UV-VIS、罗丹明B光催化降解的方法对不同碳含量的碳掺杂氧化钛薄膜的光吸收性能以及可见光下的光催化活性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碳掺杂量的增加,薄膜的可见光吸收和可见光催化活性均增强.  相似文献   

8.
可见光响应型TiO2光催化剂的机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介绍了可见光响应型TiO2光催化剂的研究现状,对近年来国内外改性纳米TiO2光敏剂敏化、稀土离子掺杂、过渡金属离子掺杂、阴离子掺杂、半导体复合和上转换发光材料复合等改性方法进行了阐述,并对这些方法的原理进行了解释和说明,预测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9.
Ti-Si-N纳米复合薄膜的结构与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工业型脉冲直流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技术,在高速钢(W18Cr4V)表面沉积了Ti-Si-N复合薄膜,研究了Ti-Si-N复合薄膜的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结果显示,薄膜相结构为纳米晶TiN和纳米晶或非晶TiSi2以及非晶相Si3N4;在Si含量为5.0 at%~28.0 at%范围内,薄膜的晶粒尺寸逐渐变大;Ti-Si-N薄膜的显微硬度相对于TiN有明显增加,最高硬度可达40 GPa;高温退火后,Ti-Si-N纳米复合薄膜的显微硬度与晶粒尺寸在800℃高温下仍然保持稳定.  相似文献   

10.
铈元素对锌镀层结构与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 引言 分光光度法测得电镀锌层中铈元素的含量,随镀液中铈盐浓度的增大而增加。当浓度为0.10g/l时,镀层的耐蚀能力最强,而且晶面的取向程度也最大。揭示铈元素影响了锌镀层的结构,从而改善了其耐蚀性。 我们在近年来的研究中发现,极微量的稀土元素Y_b、Ce可改变电镀锌层的电化学性能,而且还影响镀层的表面形貌。对此现象,目前还不能根据稀土的电化学性质来圆满解释,这是因为稀土阳离子在水溶液中还原电位很负,难以通过电化学的途径在阴极与锌共沉积。文献[3]认为稀土离子,  相似文献   

11.
用水热法制备的碳球(CS)作为模板,利用Ce~(4+)与碳球表面的静电吸附以及高铁酸钾(K_2Fe O_4)的强氧化性在碳球表面进行包覆,煅烧去除模板后得到铈铁复合氧化物(Ce_(1-x )Fe_(x )O_2)纳米空心球。通过SEM、TEM、XRD、Raman、BET等手段对材料的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纳米空心球平均直径约300 nm,壁厚20~25 nm,Fe的含量对空心球的形貌有较大的影响。用CO催化氧化反应来测试材料的催化性能。结果表明Ce_(0.95)Fe_(0.05)O_2具有良好的催化性能,可以在297℃实现对CO的完全氧化,并且具有非常高的催化稳定性。  相似文献   

12.
采用水热反应釜法制备碳量子点以及氯化亚砜功能化碳量子点,然后分别与用乙二醇还原的银纳米粒子进行混合,制成复合催化剂。利用FTIR、TEM对样品进行表征,利用荧光分光光度计测试荧光谱,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试吸收谱和甲基橙浓度。结果表明:碳量子点的平均粒径约3.5 nm,类球形银纳米粒子的平均粒径约18 nm。银纳米粒子和碳量子点复合催化剂能够使荧光猝灭,使可见光区的吸收增强。复合催化剂比单独的银纳米粒子和碳量子点的催化能力更好。银纳米粒子和碳量子点以体积比为1:2的比例复合时催化效率最高。氯化亚砜功能化的碳量子点与银纳米粒子复合能提高降解甲基橙的浓度和降解速率,降解完50 mg/L,50 mL的甲基橙仅需12 min。  相似文献   

13.
Ni-P-SiC-MoS2复合镀层结构与性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单一复合镀的基础上获得了Ni-P-SiC-MoS2复合镀层,借助于扫描电镜、X衍射分析、附着力自动划痕试验、显微硬度分析、磨损试验等方法对复合镀层的表面形貌、成分、内部结构及性能等作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复合镀层热处理后发生了晶化转变,附着力随着热处理温度的提高而提高,硬度低于Ni-P-SiC而高于Ni-P-MoS2镀层,摩擦磨损性能却优于上面两种,是一种具有良好耐磨性及减磨性的复合镀层。  相似文献   

14.
溶胶-凝胶法制备铁酸铋及其可见光催化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获得新型的窄带隙半导体BiFeO3,以硝酸铁、硝酸铋为主要原料,以无水乙醇和冰醋酸为溶剂,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干凝胶,然后将干凝胶在氮气条件下、马弗炉中煅烧1h得到BiFeO3粉末样品。采用X射线衍射光谱(XRD)、差热(DTA)分析和漫反射吸收谱(DRS)对BiFeO3的物性进行表征,并以偶氮染料甲基橙作为模拟污水研究BiFeO3的可见光催化性能。结果表明:BiFeO3接近纯相、在832℃附近有一个相变峰,带隙为2.03eV,具有良好的可见光催化活性,是一类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新型窄带隙半导体可见光催化剂。  相似文献   

15.
以钛酸丁酯为原料、三乙醇胺作络合剂、酞菁铜(CuPcTs)为敏化剂,采用水热法原位制备了CuPcTs/TiO2复合纳米光催化剂,通过XRD、TEM、DRS等对其进行了表征,通过光催化降解甲基橙(MO)对其可见光催化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所制得的样品中,TiO2呈锐钛矿晶型,颗粒尺寸在20~30nm之间,具有较好的分散性;CuPcTs的存在能有效拓展TiO2吸收光谱至可见光区,并与TiO2协同作用,使之在可见光范围具有明显的光催化性能:原位合成的CuPcTs/TiO2光催化剂的可见光催化性能明显高于浸渍法制各的CuPcTs/P25光催化剂:敏化剂的含量及热处理温度对复合光催化剂的活性有很大的影响,均存在一个最佳值.  相似文献   

16.
利用水热法合成了Fe_3O_4负载的BiFeO_3。利用固体Fe_3O_4颗粒作为铁离子源,通过表面腐蚀和Bi3+离子在Fe_3O_4颗粒表面的吸附、沉淀,经过适当的处理,得到了不同负载量的BiFeO_3/Fe_3O_4复合可回收可见光催化剂。采用XRD、SEM、TEM表征了样品物相和形貌,用DRS(紫外漫反射光谱)和VSM(振动样品磁强计)表征样品的光吸收特性和磁性能。以刚果红(Congo Red)水溶液为探针,在可见光下(λ420 nm)测试了样品的光催化性能,表明样品具有一定的可见光响应,并随着Bi使用量的增加,可见光催化性能呈现明显增强的规律。  相似文献   

17.
以乙酸锌、锡酸钠、氟化铵为原料,利用NH4F刻蚀,采用水热法制备了尺寸250 nm的空心结构ZnSn(OH)6立方体,通过X射线衍射(XRD)、红外光谱(FTIR)、拉曼光谱(Raman)、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荧光光谱(PL)等来表征ZnSn(OH)6的晶体结构、形貌和光学性能,研究水热时间对ZnSn(OH)6形貌的影响,通过降解亚甲基蓝(MB)来探索不同形貌的ZnSn(OH)6的光催化性能。结果表明,水热2 h制备的ZnSn(OH)6具有完整的空心结构,且对亚甲基蓝(MB)在可见光下降解效率最优,在降解过程中·O2-起主要作用,其稳定性良好。说明空心ZnSn(OH)6立方体光催化材料是一种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的可见光催化降解材料。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锌铝涂层+封闭层所组成的复合涂层体系在3.5%NaCl进行浸泡实验,改变封闭层醇酸树脂的粘度确定对复合涂层增重量的影响。经过理论分析,从而说明封闭层粘度变化对复合涂层腐蚀机理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在常温常压下,以Cu-Zn—Al合金为基体经过简单的化学处理,在基体上成功地合成了直径为几十纳米,长度在微米量级的Si-维纳米结构。利用TEM,HREM,EDS等测试手段对Si-维纳米结构的形貌和微观结构进行了表征。观察到Cu-Zn-Al合金中存在着运动的“非线性振荡胞区”,并且发现Si-维纳米结构的生长和形貌与这些胞区的运动有着密切的关系。另外,对于Si-维纳米结构生长机制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0.
针对湛江海洋环境冶金设施紧固件防腐蚀需要,设计并研究了粉末渗锌和锌铝膜复合涂层防腐蚀体系。采用浸涂烘干焙烧方法制备锌铝膜涂层,利用电化学方法测试粉末渗锌和锌铝膜复合涂层的性能。结果表明,采用主要成分为鳞片锌粉285g/L、鳞片铝粉65g/L和钼酸钠30g/L等组成的涂液体系进行浸涂并经70~80℃干燥及300℃焙烧可制备性能较好的锌铝膜,锌铝膜和渗锌层与钢基体相比同属于阳极,其自腐蚀电位和自腐蚀电流密度明显低于40Cr钢基体;3.5%NaCl中锌铝膜在约-0.80V~-0.30V(Ag/AgCl)电位区间存在钝化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