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从社会认同理论分析,发现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过程中存在个人价值观认同的迷失、群体语境下信仰教育缺位、高校核心价值认同教育模式单一等问题.因此,畅通个体核心价值观认同的内化渠道、构建多主体全方位的核心价值观引导体系、以校园文化建设为中心创新核心价值观认同育人环境等,是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重要策略.  相似文献   

2.
精神生活是人为了自身的发展而进行的精神生产、交流、享受和超越活动,是人的世俗生活意识化和主体意识对象化交互作用的形态及过程,兼具世俗与超越二重性,对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及身心健康具有重要意义。以江苏省内80位60岁以上的老年群体为研究对象展开访谈调查,发现我国老年人的精神生活方式主要包括娱乐休闲、学习适应、审美创造、社会情感和价值信仰五个方面。老年人普遍缺乏对道德及人生意义的探索,世俗化倾向明显,精神超越性显现不足,因而有待加强社区老年精神文化建设,激活老年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3.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项宏大的国民铸魂工程,担负着塑造国民价值信仰系统的宏伟任务。在这个渐进的过程中,只要做到内化于心,必然能够外化于行。  相似文献   

4.
仪式是从原始祭神形式之中发展而来的,具有丰富的社会文化内涵。在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活动的今天,可利用仪式,使之更好地发挥应有的功能:仪式有助于凝聚人心,形成共同的价值观念;仪式具有指向教育主体与对象的双重意蕴,蕴涵丰富的教化功能;仪式可以直观地呈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体内容,生动地表达象征意蕴;仪式可以升华参与者的思想道德情感,指导思想道德行为。为了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活动的顺利开展,要深入挖掘中国古代传统礼仪资源,不断更新、优化和开发新的仪式形式。  相似文献   

5.
《南昌水专学报》2016,(5):66-70
法院法治文化是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它体现核心价值观的本质属性,不断夯实公民价值共识的达成和社会信仰的建构。我国法院法治文化在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取得了一定成果,但仍存在法院符号系统缺少中心意义的表达、法治精神文化认同度不高、西方普世价值观渗透、新媒体舆论导向不足等现实困境。法院法治文化建设应遵循法治文化建设的基本原则,彰显其司法特性,提高其精神认同,充分发挥新媒体的平台作用,理直气壮地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大众的认同感。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再次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必须牢牢把握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个立 足点,要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弘扬找到民族文化的根基。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劳动人民劳动 和智慧的结晶,凝聚了世代积累的厚重的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它所具有的独特的文化搭载平台,有利于社会主 义核心价值观在民众中的普及、认同和践行。纺织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耦合效应中存在 着双向互动的关系。所以,科学整合文化语义、载体创新、方向引领、审美意识提升等多重功能是纺织类非物质 文化遗产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功能挖掘的基本目标。而在实现纺织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观传播过程中需要遵循“由表及里、从古至今、以物到人”的基本走向,不仅能够实现中国价值观念的有效传递, 还有助于实现行业竞争力的提高及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7.
当前中国正处于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渡的体制转型期。与此变革相适应,人们的价值观念发生了深刻的变革,社会价值冲突异常激烈。如何把握当前价值观念变革的特点与发展趋势,引导人们确立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委身于一种最富历史与时代意义的生活,是一项困难而又亟待解决的时代课题。本文依据唯物史观与价值学方法论,对当前价值观念变革的特点与趋势作了总体上的系统的分析。认为在目前体制转型期,人们的价值主体意识正日渐觉醒,价值取向从单一走向多元,价值评价机制也从封闭走向开放,价值观念变革在总体上表现出一种良好向上的趋势,但同时,目前社会本位价值尚待确立,价值取向也呈现出种种混乱与无序,价值冲突日益尖锐激烈,这也使目前价值观念变革异常艰难。只有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积极投身当前的社会实践,才可能真正建立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特征的新型价值观。  相似文献   

8.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了全社会共同追求的价值内涵,是中国梦的精髓和灵魂新,新形势下,高校积极引导培育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其内化于心,成为大学生的精神追求;外化于行,成为大学生的自觉行动,这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对高等教育的要求,也是对当代中国大学对"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根本问题的有力回答。  相似文献   

9.
依据马克思主义哲学观对人的主体能动价值实现的条件,联系高校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实践,尊重、培育、强化大学生信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体性就应当基于其主体能动价值的实现,应当尊重、培育、强化自为、自觉、自由的“三自”理性的能动性,使之信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三自”理性能动性向着由高校引领的方向演进。  相似文献   

10.
信仰作为人的精神支柱,一旦缺失,不仅会影响一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而且会影响社会的稳定与发展。分析了市场经济背景下信仰危机的表现和原因,提出要通过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培育多元化文化信仰,使传统文化复归,营造树立信仰的氛围,更新树立信仰的方法等途径重建信仰。  相似文献   

11.
纺织服饰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下文简称纺织服饰类“非遗”)源自我国各族人民的社会生活和生产实 践,蕴含的传统文化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追求高度契合,有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认 同。因此,本文通过挖掘纺织服饰类“非遗”中所蕴含理念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追求的契合度,分析纺织服 饰类“非遗”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意蕴,进一步探究纺织服饰类“非遗”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的路径。对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效果和促进纺织服饰类“非遗”的传承创新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相契合,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人类文明优秀成果相承接,体现了继承性与创新性、民族性与时代性、特殊性与普遍性的统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是中国成功实践的价值精髓,也是引领中国与世界未来实践的价值观念。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走出去,是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迫切需要,是营造中国和平发展良好外部环境、塑造良好国家形象的必然选择,是抢占国际话语权、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重要体现,是丰富人类价值理念、维护世界文明多样性的客观要求。  相似文献   

13.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提出了以"改变世界"为价值旨趣与行动指向的"革命的实践"的崭新概念,并在此基础上对旧唯物主义关于环境和教育作用上的机械观点进行了批判,高扬了在人和世界关系中人的主体地位与主观能动性作用。在大学生中间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场复杂而深刻的个人"三观"除旧布新的思想革命,因而在引领大学生认同核心价值的具体实践中,需要从引领方法上激发他们接受核心价值的主观能动性,在尊重他们应有的主体地位中激发他们接受核心价值的主观能动性,在实现社会心理等社会环节的联动作用中激发他们接受核心价值的主观能动性。  相似文献   

14.
坚持"以文化人"教育理念,对高校在现代工商文化向现代信息文化转型中实现立德树人宗旨和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具有显著现实意义。文章从"人""文""化"三个角度,剖析了"以文化人"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中的内在逻辑,并提出强化教育主体价值认同、构建多层次教育内容体系、创新多样性教育教学方法、搭建多元化教育平台等四个方面的应用对策。  相似文献   

15.
新形势下,如何加强高职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满足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改革需求,已经成为当前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重大课题之一。当前,受西方价值观念的影响,高职学生在价值信仰方面或多或少地存在迷茫和困惑。针对这一现状,高职院校必须直面挑战,深入剖析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之处,结合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加快创新思路,不断提高高职思想政治教学的针对性与实效性,加强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  相似文献   

16.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国家、社会、公民的基本价值规范,高校作为文化创新的重要主体之一,是培育青年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战场和根据地.在指出当前国内大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缺陷的基础上,指出构建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的长效机制,如加强顶层设计,加大教育教学改革力度,加强制度建设注重平台建设,运用新兴媒体等.  相似文献   

17.
为提升国家软实力,构筑"中国梦"的精神支柱,对当代大学生进行价值同构,显得尤为重要。当然,在对大学生价值同构中,必然会遇到过去与现在、国内与国外、社会本位与个体本位等一系列价值理念的碰撞,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构大学生价值观,既非常急迫,又恰逢其时。要使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大学生之心、外化于大学生之行,高校应该借助理论研究、媒体宣传、学生干部带头、专业学习和思想教育等路径。  相似文献   

18.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由中国共产党人凝练和提出的,锤炼国人文化品质,凝心聚力国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向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壮丽目标进发的精神食粮和精神武装。构建我国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正确认识文学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涵养和认同功能,阶梯式构建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课程群,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充分运用"文以载道"的价值,积极追求"文以化人"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思想指南和价值指引,凝聚着全国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重要的环节之一便是注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践要求.以高职院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工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特征的解析,对高职院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践构成要素进行分析,进而从实际出发对高职院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践要求、问题、策略等逐一进行了探析.  相似文献   

20.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价值的集中表现,是社会主义的本质体现。社会主义是对以往社会的扬弃,是历史的范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伴随社会主义的发展经历了空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科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现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个阶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