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阐述了丝绸纹样的加固技术,丝素复合胶对纹样的加固处理试验,试验对纹样性能和保护所产生的影响等。  相似文献   

2.
在当今多元审美观念下,丝绸装饰纹样无论从题材到表现方法都呈现出多种形式的发展趋势,并逐渐同中国社会的当前文化语境相吻合,表现人们对社会、对生活的不同态度和感受.通过对传统丝绸装饰纹样的解读,从吉祥观念、表现题材、造型方式、空间结构、色彩与光等方面论述了现实生活题材在当代丝绸装饰纹样中的空间拓展.  相似文献   

3.
《丝绸》2015,(12)
针对明清帝王丝绸服饰的纹样,采用比较研究法,从纹样的造型、类型、构图、色彩及工艺等几个方面,对其纹样进行比较和分析,从而揭示明清帝王服饰纹样各自拥有的独特性和差异性。研究表明,明清帝王服饰制度在传统汉族帝王服饰制度文化的基础上,纹样的造型、构图、色彩及工艺表现等方面都有所创新和发展,显示出中国传统帝王服饰文化制度的发展性和延续性。这一研究成果有力地说明了清帝王丝绸服饰的共同性及差异性,有助于人们了解这两个不同时期帝王丝绸服饰纹样的特点和异同。  相似文献   

4.
战国时期,社会政治、经济各方面发生许多重大变革,在意识形态领域中百家争鸣,社会思潮和观念空前活跃。在服装上表现为以丝、麻为原料的纺织生产空前繁荣,丝绸织绣工艺取得巨大进步,纹样设计在形式上也一改狰狞严峻、繁缛狞厉的装饰风格,充满了抒情幻想和生机活力。  相似文献   

5.
本文基于对中国古书画装裱丝绸织物纹样的研究,遴选出三部装裱丝绸纹样类型较为丰富的中国古书画作品,分别对其装裱丝绸纹样类型、风格特征及装裱丝绸织物上的印章年代进行了分析,对中国古书画装裱丝绸织物年代特征及演变规律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7.
中国古代丝绸服饰纹样是民族文化的瑰宝。文章在翔实的史料基础上 ,整理出古代各个历史时期丝绸服饰纹样的特点 ,并据此认为 :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 ,由先人们创造的丝绸服饰纹样对当今丝绸纹样设计的重大影响 ,实际上正体现历史的延续和文化的继承 ,显示了我国古代高超的丝织技艺水平 ,反映了我国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 ,它是中国和世界的科学文化遗产的珍贵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8.
明代晚期宫廷中流行与节令相适应的应景补子蟒衣和应景纹样的面料,它的出现既有中国古老的"天人相应"思想,也反映了晚明民俗文化极为活跃的状况.这些应景纹样生动地体现了民间象征文化的一个侧面,也说明当时宫廷生活深受民俗活动影响的方面.这种影响首先来自帝王后妃,同时出身民间的太监宫女也足将民间习俗带入宫内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近代以来,西方的文化艺术在传入中国后,对服装用丝绸的纹样形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对江南大学民间服饰传习馆内馆藏服饰统计整理的基础上,结合相关的符号学知识,企图探讨出江南民间丝绸服饰纹样在外在形式改变的同时,其内在的符号语义产生的相应变化:它们有的进行了语义的固定,有的产生了语义的延伸与传承,有的甚至进行了语义的替换及转化。  相似文献   

10.
以大量的楚国丝绸纹样为研究对象,按照纹样内部骨架的差异对其分类,归纳了其中存在的两类几何形骨架,即菱形骨架和矩形骨架,分析了这两类骨架在画面中的各种视觉形式和作用。研究表明:菱形骨架和矩形骨架提高了楚国工匠的工作效率,在画面中营造出了较强的秩序感,帮助纹样形成了整体的装饰风格,传达了楚人的审美情趣。楚国丝绸纹样在当时达到了前所未有的艺术高度,是楚人集体智慧的结晶,这种以几何形骨架定位的方法与20世纪以来现代设计领域所使用的网格不谋而合,在当代众多设计领域中被广泛运用。  相似文献   

11.
徐宾  温润 《丝绸》2020,57(1):62-66
丝绸旗袍作为民国女装的典型,巧妙地衬托出女性优雅的身型,释放着女性魅惑的神情,其纹样装饰兼收并蓄,较之清代旗袍变化显著。文章针对民国丝绸旗袍,从发展动因、造型特征、色彩特征、装饰内涵等方面对纹样装饰进行探究,客观反映民国染织艺术水平。研究表明:伴随款式的不断改良和丝绸面料的激增,以及科技、文化、教育等社会背景的助推,民国丝绸旗袍纹样在造型上吸收西方光影表现技法,较清代更加立体,且"花小叶大"形式更为突出;配色上由崇尚纯色对比转向清丽雅淡,且大量应用复色;装饰内涵上淡化等级象征,体现出以人为本的设计目的,以及中西交融的文化含义。  相似文献   

12.
本文分析了唐代和宋代丝绸织物上植物纹样的类型和特点,从整体风格、造型、色彩等方面比较了二者间的差异。  相似文献   

13.
<正>丝绸纹样一直以来都是中国古代工艺装饰中最重要的装饰工艺,为后世留下了诸多珍贵的工艺制品。其中,明代是古代丝绸织花工艺的高度发展阶段,一方面融合了唐代和宋代的彩色提花工艺;另一方面充分借鉴了元代的织金工艺,从而衍生出更加丰富成熟的纹样制作工艺。根据相关历史文献资料和文物造型记载,明代丝绸纹样主要包括动植物、几何、人物、器物等图案类型。与此同时,受到吉祥文化的影响,明代丝绸装饰纹样将各种象征"吉祥"寓意的图案素材组合起来,  相似文献   

14.
张晓霞 《丝绸》2004,(8):40-41
春秋战国时期楚国丝绸上的植物纹样极具特色,本文就其形成的人文背景因素和纹样的造型特征及内涵进行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15.
温润  石林 《丝绸》2014,51(11)
中西文化在民国时期激荡交融,女装变革是为物化典型。受其影响,以女装为主要载体的民国丝绸纹样呈现出异于古代之新风。由平面到立体的款式促使纹样装饰趋于简洁,由厚重到轻薄的面料致使印花纹样日益流行,由迂缓到趋时的时装加速了纹样更迭,由鄙夷到崇洋的心态助推外来纹样大量涌入。女装变革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民国丝绸纹样的发展方向,使其突破了数千年一直纵向继承、自成体系的保守模式,转变为横向借鉴、多元并行的开放形态,俨然成为20世纪中国丝绸纹样演进的重要特征。  相似文献   

16.
汉代丝绸纹样中的祥瑞意念及题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厉冰  赵丰 《丝绸》2007,(11):47-49
祥瑞是预兆或印证吉祥的、罕见而奇异的事物,它源自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祈求。汉代是祥瑞思想最盛行的时期,绘画和装饰中祥瑞题材丰富多彩。汉代织绣纹样中所见的祥瑞题材亦十分丰富,灵鸟、神兽、云气和植物,各有蕴意,长寿、富贵、子嗣兴旺、帝王圣明、国家安泰和降服天灾外敌等一应俱全。在汉代通行的夸张与适度写实相结合的手法之下,祥瑞纹样形成了富有韵律和气势、风格浪漫而古拙的特征,成为我国传统纹样的重要代表。  相似文献   

17.
"生色花"纹样在丝绸上的应用,开创了中国植物装饰纹样的写实风格,形成了宋代清新自然、典雅秀丽的时代风貌。通过对南宋"生色花"丝绸纹样的形式特征及其形式美、意蕴美的分析研究,探讨传统植物纹样从装饰性到写实性的发展变化,分析社会文化对"生色花"纹样兴盛发展的内在影响,并结合实际探寻"生色花"纹样在现代丝绸纹样设计中的新发展。研究认为,写实性手法的应用促进了丝绸纹样从装饰到写实的转变,使花卉造型更加完善,为明清时期纹样的繁盛发展奠定了基础,它还丰富了花卉装饰纹样的寓意并促成吉祥纹样的出现和流行。  相似文献   

18.
周慧 《丝绸》2013,50(5)
针对中国古代丝绸纹样中十分常见的一种寓意手法——象征,阐述了象征中的“形”与“义”.对众多表达长寿主题的精致华美的丝绸植物纹样题材如桃、松、菊、芝进行了象征根源探析,通过分析这四种植物自身的特性和相关神话传说,解读它们作为长寿文化象征的内涵.希望当今艺术设计者结合现代艺术设计理念,将传统元素应用于设计作品之中,以提升作品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9.
通过清末和民国时期丝绸纹样的对比,从社会变革的影响和意识形态的转变这两个角度,探讨了该时期丝绸纹样题材的传承与延伸,外来纹样的渗透与融合,丝织技术的快速进步,丝织品种的变革等。通过具体的造型手法、布局形式、色彩特点比较分析,表明了民国时期中国丝绸纹样越来越多地受到西方艺术影响,美术观念由功利至上转为单纯审美,纹样造型由繁复具象趋于简约抽象。与清末"满、多、堆、全"相比,民国丝绸纹样风格有向"简、少、精、新"转变的趋势。  相似文献   

20.
程冰莹  梁惠娥  毕红军 《丝绸》2011,48(2):57-61
在将清代及民国时期部分文献记载的丝绸服饰花样汇总列表的基础上,利用江南大学民间服饰传习馆中的馆藏服饰进行纹样验证,得出近代江南地区丝绸纹样在传承先代的基础上又进行了一系列的改良和创新,在多样性、抽象性及装饰性上有一定的突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