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Gleeble-1500D热模拟试验机上,测定了ST52-3G钢在不同冷却速率下过冷奥氏体连续冷却的膨胀曲线,利用膨胀法结合金相-硬度法,绘制了试验钢过冷奥氏体连续冷却相转变曲线(CCT曲线),研究了试验钢组织及硬度与冷却速率之间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试验钢的Ac_1和Ac_3分别为760℃和940℃;微观组织主要有铁素体、珠光体和贝氏体。较慢冷却速率时发生铁素体和珠光体转变,其中铁素体含量较多;当冷却速率大于20℃/s时发生贝氏体转变;随着冷却速率的提高,各组织或晶粒变细,试验钢的硬度随着冷却速率的增加呈先快后慢趋势。  相似文献   

2.
3.
通过光学显微镜(OM)、电子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仪(XRD)和硬度仪研究了等温退火对2205钢显微组织及硬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2205钢在650Ⅱ等温退火不同时间时,钢的硬度性能随退火时间延长先逐渐增加后再降低至稳定。根据进一步分析,主要原因与退火过程中合金基体铁素体相内部及铁素体与奥氏体两相交界处生成的析出相(R相)直接相关。  相似文献   

4.
利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透射电镜等方法,模拟大型锻件热装退火过程,研究了热装等温退火工艺对COST-FB2耐热钢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1180℃粗晶化处理后,炉冷至700℃等温退火8 h,开始发生铁素体转变,延长退火时间至100 h,完全获得铁素体加碳化物扩散型转变组织。继续延长退火时间,原奥氏体晶粒内铁素体形核量增加,且碳化物分布变均匀,将原始粗大的晶粒分解为多个铁素体晶粒,起到细化晶粒的作用。退火析出的碳化物分布越均匀,淬火过程,对晶界的钉扎作用越明显,最终热处理后获得的组织越均匀细小。等温退火温度提高至730℃,铁素体转变需要的时间缩短,相同退火时间对组织均匀化的效果优于700℃。  相似文献   

5.
A508-3钢回火过程的组织演变及动力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回火对核电设备用A508-3钢的力学性能影响很大。采用扫描电镜和硬度测试研究了A508.3钢回火过程中组织的演变和性能的变化,并对经600~660℃回火的钢进行了基于硬度测量的动力学分析。回火过程中硬度的变化可以用残留奥氏体和奥氏体一马氏体的分解,贝氏体铁素体内碳化物的析出、粗化以及贝氏体铁素体的回复再结晶来解释。动力学分析表明,A508.3钢在600~660℃回火时的相变激活能约为101.4kJ/mol,与碳原子在铁素体中的扩散激活能相近。A508.3钢只有在较高温度回火时,才出现贝氏体铁素体内碳化物的大量析出和粗化,这说明该钢种具有较好的回火稳定性。  相似文献   

6.
《热加工工艺》2021,50(7):23-26
通过Gleeble-1500D热力模拟试验机对SA508-3钢在温度为1073~1473 K,应变速率为0.001~1 s-1时进行了热压缩实验,分析了热变形条件下的SA508-3钢的微观组织。采用常规金相分析研究了温度、应变速率、变形程度等热变形参数对SA508-3钢动态再结晶行为和晶粒尺寸的影响。结果表明,SA508-3钢动态再结晶主要通过晶界弓弯形核。提高变形温度、增大变形程度均有利于再结晶发生。但较高温度和较低应变速率会造成晶粒的过分长大,从而形成粗大组织。SA508-3钢的最佳热加工参数范围为变形温度1173~1473 K和应变速率0.1~0.01 s-1。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回火温度对G18Ni Mo Cr3-6铸钢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910℃加热淬火条件下,500℃回火时,显微组织为回火屈氏体。530~620℃回火时,显微组织为回火索氏体。随回火温度的升高,试验铸钢硬度和强度降低,但塑性和韧性则升高,强塑积先升高后降低。综合比较,在590℃回火时,试验铸钢具有最优的综合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8.
采用彩色金相、SEM、TEM和X射线衍射技术研究了低碳-硅-锰TRJP钢在单向拉伸状态下的组织演变规律.结果表明,TRIP钢变形前的组织为F、B和残余奥氏体,经拉伸变形后部分残余奥氏体在应变作用下转变为孪晶结构的马氏体,提高了钢的强度;TRIP钢的断裂为韧性断裂,位于F晶界处的残余奥氏体发生相变从而松弛了应力,延缓了断裂的产生,使TRIP钢板获得高塑性.  相似文献   

9.
张有余  唐兴昌 《轧钢》2014,31(2):10-13
本文借助光学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XRD)和电子背散射衍射技术(EBSD)对CSP流程生产Ti-IF钢的热轧、冷轧及退火板料分别进行宏观织构和微观织构的观察并研究其演变过程。结果表明,CSP工艺生产的Ti-IF钢的热轧织构比较散漫,开始形成较弱的γ纤维织构;冷轧织构主要是较强的γ纤维织构和较弱的α纤维织构,主要组分有{111}<110>、{111}<112>、{112}<110>、{001}<110>;退火织构以强烈的γ纤维织构为主,主要组分为{111}<110>、{111}<112>。  相似文献   

10.
利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通过高温持久试验分析了700℃试验中HR3C钢焊接接头蠕变组织。结果表明,高温持久拉伸的HR3C钢接头组织中析出大量粗大的M23C6沿奥氏体晶界连续分布是促使蠕变裂纹产生的原因;在焊缝胞状树枝晶内的M23C6以针状形态几乎布满整个组织,加速了裂纹扩展,致使接头的蠕变断裂强度降低。  相似文献   

11.
伍康勉 《金属热处理》1998,(10):39-40,42
1前言27SiMnNi2CrMoA钢属低碳马氏体空冷硬化型超高强度钢,具有良好的强韧配合,目前主要用于制做重型矿用钎具,并于1991年开始批量生产。其中(φ50~φ60)mm热轧圆钢硬度高达40HRC以上,原退火工艺为750℃×4h炉冷至650℃×(...  相似文献   

12.
在不同应变速率和不同应变量下对SA508-III钢进行动态应变时效处理,探讨应变量和应变速率对SA508-III钢组织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SA508-III钢经动态应变时效处理后,显微硬度、位错密度以及析出相密度均明显提高,且随着应变量和应变速率的提高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3.
以核电汽轮机缸体用G18CrMo2-6耐热钢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显微组织、第二相类型、形貌、尺寸和分布随回火温度的变化及其对冲击韧性的影响.结果表明,G18CrMo2-6钢正火经不同冷速冷却后得到不同的基体组织,经680℃回火后,冲击韧性均远高于指标要求,因此基体组织差异不是导致冲击韧性急剧恶化的决定性因素.经炉冷正火后在560~710℃区间回火,显微组织均为铁素体+回火贝氏体,随回火温度上升,室温冲击韧性增加.经560和600℃回火后,块状马氏体/奥氏体(M/A)岛、条状颗粒不均匀分布于贝氏体铁素体基体上,平均冲击韧性分别为17和29 J.710℃回火后块状M/A岛分解,条状颗粒转变为细小的颗粒状呈弥散分布,冲击韧性达到峰值93 J.除了基体组织的软化效应外,第二相的类型、形貌、尺寸和分布能够明显改变诱发裂纹萌生的临界断裂应力,是影响G18CrMo2-6钢冲击性能的一个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4.
研究中碳-高Mn系TWIP钢在固溶处理后的组织和力学性能。用OM、XRD、TEM和EBSD分析形变前后的微观组织演变规律和高强塑性产生机制。结果表明,形变孪晶密度随着变形程度的增加而增大,形变孪晶的渐进产生、细化起到细晶强化和延缓断裂的作用,使TWIP钢具有优异的综合力学性能和成形性能。  相似文献   

15.
A508-3钢质子辐照条件下微结构演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室温下利用190 keV质子对A508-3钢进行辐照,辐照剂量分别为0.108,0.216和0.271 dpa.对辐照前后样品的微结构进行了TEM观察.结果表明,辐照没有产生可观察到的微空洞,辐照缺陷主要是位错环,且大部分为Burgers矢量为〈100〉型的间隙型位错环;位错环大部分均匀分布在基体内,还可见位错环分布在位错线附近的情况;随辐照剂量的增加,位错环尺寸分布范围变宽,平均直径增大,当辐照剂量从0.108 dpa增至0.271 dpa时,位错环的平均直径由约1.8 nm增至约4.6 nm;位错环的数量密度在1022m-3数量级并随辐照剂量增加略有增加.对位错环的形成机制及辐照剂量对辐照硬化和脆化程度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在实验范围内,由位错环引起的硬化和脆化程度随辐照剂量增加而增大,未出现饱和现象.  相似文献   

16.
采用高温金相技术,研究了10Ni3Mn Cu Al钢加热至950℃以及保温过程中的显微组织演变行为和其后200℃/min冷速下的马氏体相变行为及其切变特点。结果表明:试验钢在加热到950℃奥氏体化过程中,新的奥氏体晶粒会在原始晶界处和晶内同时形核并长大。随着保温时间的延长,奥氏体晶粒逐渐长大,最终形成平均晶粒尺寸为20μm、大小均匀的晶粒。在其后冷却过程中,试验钢发生马氏体转变,原奥氏体晶粒尺寸不变。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不同等温退火工艺对8030铝合金导线组织及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等温退火前后合金均由α-Al基体和Al6Fe相组成。在同一等温温度下,随着等温时间的延长组织逐渐趋于均匀化;同一等温时间下,随着等温温度的升高,组织趋于均匀化的时间缩短。经过等温退火处理后铝合金导线的导电率均有所提高,在470 ℃均匀化退火24 h后再经240 ℃等温4 h,合金导电率达到最高值57.21%IACS,比未经热处理试样的导电率提高了2.4%IACS。经过等温退火处理后铝合金导线的硬度及抗拉强度均有所降低,塑性大幅度提高。在470 ℃均匀化退火24 h后再经260 ℃等温8 h,合金的伸长率最高可达23.64%。热处理前后合金均为塑性断裂。  相似文献   

18.
利用光学显微镜对ST12钢板在拉深及再结晶退火后的不同部位显微组织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ST12钢拉深后,圆角区域的铁素体晶粒发生了拉伸变形,直壁中间区域的组织演变与圆角部位相差不大,直壁口部的组织发生了压缩变形。拉深件经650℃×0.5 h的再结晶退火后,圆角区域的内侧没有发生再结晶,外侧为粗大的再结晶组织。ST12钢拉深件直壁的下部,铁素体组织严重粗大,该处的拉深变形为ST12钢再结晶退火的临界变形。  相似文献   

19.
采用金相、力学性能试验等方法研究了热处理对G17Cr Mo5-5钢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G17Cr Mo5-5钢达到技术指标要求的最佳热处理工艺为950℃×4 h正火+720℃×4 h回火。  相似文献   

20.
采用Gleeble-1500D热模拟试验机,在变形温度分别为850、900、930、950 ℃,变形量为30%、50%、70%的条件下对一种与BGRE钢相近的GGX-G试验用重轨钢进行热模拟试验和不同分阶段冷却工艺试验,采用光学显微镜(OM)和扫描电镜(SEM)观察变形温度和变形量对重轨钢组织和珠光体片层间距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变形温度一定时(850 ℃、900 ℃),珠光体片层间距随着变形量的增大而减小,并且所有试样的片层间距能细化到50~80 nm;当第一阶段冷速V1=5 ℃/s,第二阶段冷速V2=2 ℃/s,并在第一阶段冷却过程中于650 ℃保温3 min时,钢轨的珠光体片层平直,片层间距能达到74.8 n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