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靳双源 《居业》2021,(6):17-18
二十一世纪以来,我国的经济在不断的飞速发展,社会现代化建设的脚步也越来越快.尤其是电力工程的发展更是极大的提高了电网的传输效率,电力系统也在如今的社会发展浪潮中得到了很好的发展.但是现在国际上都面临一个问题,就是能源问题,所以现在智能化电力系统的建设成为了很多国家的重点项目,智能电力的实施让电力通讯有了环保的理念.因此,本文对电力系统在电力工程设计中的应用进行探讨,并且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9,(13)
本文主要分析了智能电网概念,探讨了电力系统及其智能电网电力技术存在的不足之处,提供了智能电网在电力系统规划中的具体应用方法,以期促进电力行业的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3.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机械设备中应用智能化技术,以达到智能调控的目的。在我国电力系统的发展中,电力开关柜一直是重要的控制执行器件,对电力系统的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尤其是近几年来,我国电力通讯技术、计算机技术、数据处理技术、传感技术等高速发展,技术人员提出智能化开关控制器的概念,并以大量的理论研究与试验总结,提高了智能化开关控制器的应用效率,促进了电力系统开关可靠性与安全性的提高。论文针对电力开关柜的智能控制器在我国的研究与应用现状进行探讨,并分析智能开关控制器的设计与应用方法,从而为相关技术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5,(1)
随着技术发展水平不断完善和发展,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以及通讯技术越来越发达,智能型电力系统管理被应用于电力管理中,提升了系统运行效率,保障电力水平水平。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20,(1):151-156
电力系统是我国重要的基础设施,承担着重要的电力能源生产和输送职责,为维护社会正常生产秩序作出了积极贡献。文章对电力系统自动化控制中的智能技术应用途径进行研究,旨在能够通过对不同智能技术特点和优势的分析,为电力系统自动化控制提出新的思路,推动电力系统向着智能化发展。  相似文献   

6.
为实现建筑用能领域的“双碳”目标,需将大规模的城乡建筑集群配置为光储一体化建筑集群,同时考虑到光伏发电的间歇性和随机性,还需实现此类建筑集群的大规模电力协同调度,从而有效的消纳可再生能源。通过文献综述对比了现有发用储融合的用电模式,总结了光储一体化建筑集群电力协同调度的概念和优势,进一步对比分析了针对光储一体化建筑集群电力系统的协同调度方法,认为基于多智能体强化学习的去中心化电力调度方法具有灵活性强、适用度高等特点,并进一步梳理多智能体强化学习应用在电力协同调度中的关键问题,提出基于数字孪生技术能在数据涌现进行算法训练层面有效助力实现基于多智能体强化学习的光储一体化建筑集群电力协同调度。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4,(31)
随着经济的发展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电力的需求也越来越多,电力环境日趋复杂。传统的电力资源已经不能适应现代电网的发展要求。必须利用现代化高科技建立技术水平高的电网系统,在这种情况下智能电网应运而生,它利用高科技信息技术进行科学合理地分配电力资源需求,使电力能源与信息需求趋于平衡,满足现代化电力需求。本文主要探讨智能电网的规划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随着智能电网的不断发展,电力系统对电网的安全稳定要求越来越高,一方面传统的控制方法存在单一性的缺陷,无法满足电力系统信息化的要求;另一方面,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不断创新为自动化技术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奠定的技术基础。本文详细介绍了自动化技术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总结出智能电网背景下,综合自动化技术的发展趋势,对指导综合自动化技术与智能电网的技术融合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9,(16)
在网络信息化的时代,通讯电力管道关系着我们的生活与工作,对通讯电力管道检测技术进行研究是非常有意义的。光码盘检测技术共分为两项检测部分,先通过调节作用在通讯电力管道力,测试出通讯电力管道硬度值T。然后不断调节作用于通讯电力管道的电压,得出检测通讯电力管道最快传输速度值M。与传统式检测方法进行对比后,发现光码盘检测技术得出传输效率指数快、检测工作时效性高。  相似文献   

10.
何潇 《建材与装饰》2013,(39):125-127
电子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促进了其在各工业领域的广泛应用,极大地提高了我国工业系统自动化的整体水平。电力系统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在电网规模不断扩大、智能电网建设标准不断提高的背景下,如何通过电子信息技术的应用实现电力系统自动化,成为了电力行业工作者们重点关注的问题。本文介绍了当前我国电力自动化系统的现状,阐述分析了电子信息技术在电力领域的实际应用,进而对其应用趋势进行分析,具有一定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前,在电力系统远动通讯领域,通讯规约的调整和修改是非常重要的环节,但是电力系统远动通讯的调试工作非常繁琐,调试不当还会出现问题,出现严重的结果。同时,调试系统冗沉复杂,使用者难以对整个电力系动通讯实现准时,正确的控制,这更加影响了电力系统远动通讯领域的发展。本文对电力系统远动通讯进行简单分析,进一步发现和完善电力系统远动通讯规约。  相似文献   

12.
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电力行业得到良好的发展。在电力行业中,用户和电网之间需要通过电能表进行联系,体现了电能表的核心功能。现代电力行业中智能电能表正在逐步取代传统电表,智能电能表不但可以发挥传统电能表的功能,还存在自身的独特优势。为智能电能表在电力网络中产生更大的价值,必须对智能电能表的应用进行分析探究。本文主要针对智能电能表在电网中的应用问题进行研究和分析,并根据实际问题提出合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Planning》2019,(20)
本文从智能电网通信技术的应用现状出发,探讨了智能电网对电力通信技术的要求,研究了电力通信技术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最后对电力通信网络应用提出了相应的改善建议,以期促使电力网络事业有效发展。  相似文献   

14.
智能技术的应用能够进一步提升电力系统的自动化性能,推动电力行业的现代化发展。基于此,论文主要概述了智能技术与电力系统自动化,分析了智能技术在电力系统自动化中的应用及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进步,人们的日常生活和企业的生产运营需要消耗的电力能源越来越多,这种情况也大大增加了我国电力系统的运行负担。为了满足客户对于电力和供电服务质量的需求,智能用电服务系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普及。本文对智能用电服务系统进行了简单介绍,对其功能进行了相对详细的分析,并对智能用电服务系统在电力营销方面的应用和推广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6.
蒋国兰 《门窗》2013,(8):302+304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各个方面在不断地进步,电力通讯网络就是其中飞速发展的一部分。但是电力通讯网络系统在其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较多的问题,其中最核心的问题就是现时多数电力网络业务都采用比较单一的通信方法,这样非常容易使电力网络中心站出现故障而造成全网瘫痪,这就要求对电力网络的结构进行系统化的优化,完善网络划分,建立一定的系统的网络管理系统,从而保障电力网络通信的稳定性和流畅性。鉴于电力通讯网络系统对于社会生产生活的重要性,本文将以电力通讯网络的优化为研究课题,从电力通讯网络系统的发展现状,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应的解决措施进行分析与阐述。  相似文献   

17.
目前,电力产业成了推动城市发展的重要力量,供电难度也随之增大,传统的供电系统已经不能满足需要,于是自动化电力系统应运而生。自动化智能技术大大提高了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保障了设备的稳定运行。论文对电力系统自动化中智能技术的应用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18.
彭坚 《建材与装饰》2013,(10):166-167
为了实现电力系统无功补偿装置对电力系统的适当补偿,科学的过滤有害的谐波、降低电力系统的损耗,整体提升管理质量和电力系统的科技水平,电力工作者应该基于输电网络长度的增加和大量非线性电力负荷的增多这一实际,合理的应用电力系统无功补偿装置来进行施工。本文阐述了在电力系统无功补偿技术优点的基础上,研究了全面质量管理理论的相关知识及它在落实电力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方面的应用成果,还研究在无功状况下的自动投切电容器组,希望可以达到有效提高电力系统高质量供电和安全运行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来临,我国的科学技术发展取得了飞跃式的进步,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开始出现智能通讯网络。目前,在社会上智能通讯网络的应用十分广泛,其中也包括了建筑工程行业。由于人们的生活水平在不断地提高,人们对于建筑业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就有建筑行业的设计人才在建筑设计中融入了智能化的设计。智能通讯网络系统在建筑行业中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也为人们的生活与生产带来了越来越多的便利。然而,在实际的智能建筑通讯网络系统的设计与应用过程中还是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就智能建筑通讯网络系统的设计与应用做出研究与讨论。  相似文献   

20.
《Planning》2013,(22)
电力通讯是电力自动化的基础工程,是将各个探头信息报送到中心,并且将中心的远控信息发送到执行设备的重要途径。因为电力自动化的广泛推进,目前电力系统的强电故障占的比例越来越小,而通讯故障占的比例越来越大。本文研究的是电力通讯中的光缆通讯检验和故障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