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张亮彬 《山西建筑》2012,38(11):44-45
从结构布置、结构设计方案出发,对框支剪力墙的结构概念设计进行了论述,总结出框支剪力墙的基本设计理念,以指导设计,保证结构设计满足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2.
从结构平面与竖向布置要求、结构计算的思路与过程、构造要求等几个方面进行了论述,着重介绍了转换层的侧向刚度比以及内力调整的特殊要求,强调了抗震概念设计对转换层高层结构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3.
转换层下部结构刚度对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的竖向刚度规则性和地震剪力传递突变程度有较大影响,等效刚度比是衡量转换层下部结构相对刚度的重要设计指标。本文对8度区某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等效刚度比的控制进行分析讨论。首先,通过转换层下部结构高度线性插值对等效刚度比进行修正,其次,通过调整转换层层高和转换层下部结构剪力墙厚度两种方式,分析不同等效刚度比对结构整体指标、构件受力和结构整体抗震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等效刚度比越大,转换层与其上一层的层间位移角比和有害层间位移角比越小,等效刚度比小于1.0时,转换层与其上一层的有害位移角比突变增大;设置转换层对转换层以上3层的地震剪力分配产生了较大影响;框支框架的相对刚度比越大,水平力传递突变程度越小;随着等效刚度比增加,结构主要屈服部位由结构底部转移至转换层以上部位。  相似文献   

4.
详细介绍了某框支剪力墙结构的结构选型、结构布置、结构计算、计算结果分析与调整以及采取的抗震构造措施等,可供同类结构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5.
转换层上、下刚度比对框支剪力墙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文通过一幢高100.5m的高层建筑在不同落地剪力墙墙厚时的空间分析结果,详细阐述了转换层上,下刚度比对框支剪力墙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得出了一些有意义的结论,供设计时参考。  相似文献   

6.
针对不同的转换层上、下结构侧向刚度比γ,采用有限元软件ANSYS对转换层设在第1层的14层框支剪力墙结构在水平地震作用下的抗震性能进行了计算分析。研究了水平地震作用下转换层上、下结构侧向刚度比对框支剪力墙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并对加强落地剪力墙和减少转换层上部剪力墙对框支剪力墙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进行了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7.
为了适应建筑的使用功能要求,底部一、二层有较大的空间,三层以上为小开间住宅,使得结构体系的上部楼层部分竖向构件(剪力墙)不能直接连接贯通落地,又由于地下室为车库,地面处的剪力墙又有部分不能直接落在基础上,为了实现这种结构布置,就不仅要在结构变换的楼层处设置转换层,还要在地面处设置转换大梁,本文结合工程实例阐述这种复杂的框支剪力墙结构的结构设计。  相似文献   

8.
张风岭  周德源 《住宅科技》1998,(10):17-20,26
目前,我国高层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对框支剪力墙体系的结构设计有着非常严格的限制,文章对影响框支剪力墙结构抗震性能的各主要因素,如落地剪力墙数目,框支柱截面,框支层层数以及增大底盘对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用结构分析通用程序SAP84进行了计算,通过对计算结果的分析比较,论述了诸因素的对抗震性能影响的程度。  相似文献   

9.
唐元旭 《四川建筑》2001,21(4):43-44
通过锦江花园城工程的设计,提出框支剪力墙结构的一些构造做法。  相似文献   

10.
针对目前出现较多的框支剪力墙结构出现的刚度变化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关于楼层刚度比计算的三种方法,通过对四个方案在多遇地震作用下的抗震验算和罕遇地震作用下的弹塑性时程分析、比较,对框架结构楼层侧向刚度不规则判别方法进行讨论,可供修订规范及设计时参考.  相似文献   

12.
不同尺寸的墙、柱截面具有不同的相对侧移刚度,根据楼层刚心与质心的偏离程度,替换不同相对侧移刚度的墙、柱截面,使楼层的刚心与质心尽量重合,从而获得良好的结构抗扭性能。  相似文献   

13.
针对钢框架结构,本文研究了层间抗侧移刚度和层水平承载力之间的关系,经过统计分析.得到了钢框架结构考虑竖向荷载对柱子极限弯矩的影响、PΔ效应以及钢材屈服强度的影响,利用层间抗侧移刚度估计层水平承载力的统计公式。统计公式的得出为框架结构的实际安全性检测提供了一种简便的工程方法。  相似文献   

14.
高层建筑楼层侧向刚度变化控制准则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匀质构件在倒三角形荷载作用下的侧移曲线和位移角出发,提出只要控制以弯曲型变形为主的高层建筑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侧移曲线、层间位移角比或楼层侧向刚度比与匀质构件的相应参数接近,结构楼层侧向刚度变化趋于均匀.通过算例论述了目前世界上主要国家的结构抗震设计规范对楼层侧向刚度变化控制的局限性,分别讨论了楼层层高突变、结构部分竖向构件截面突变以及上述两种突变同时出现的情况下,结构楼层侧向刚度以及结构受力特性的变化规律,提出了合理的控制楼层侧向刚度变化准则,该准则可以有效地应用于控制以弯曲型变形为主的高层建筑结构楼层侧向刚度的变化.  相似文献   

15.
论述了转换层上、下结构侧向刚度对板式转换高层结构动力特性和地震反应的影响。考虑到转换板自身大质量和刚度的影响 ,首次提出对转换层上、下结构等效侧向刚度比和层间位移角比的“双控制”概念。给出了七度抗震设防区 ,双控参数的取值范围 ,供工程设计及研究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6.
框支和梁支组合墙体的抗侧承载力及刚度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位于框架梁上和由纵向梁承托的横向组合墙体,由于梁的变形而使墙体的抗侧承载力及刚度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这对底层框剪和底层大开间上部小开间组合墙体房屋的抗震性能将带来影响。本文研究了这些二、三层横向组合墙体的强度和刚度变化情况,并分析了其中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钢筋混凝土(RC)框架高性能纤维增强混凝土(HPFRC)耗能墙结构中RC框架和HPFRC耗能墙的刚度退化规律,建立了RC框架HPFRC耗能墙结构在开裂、屈服和峰值荷载点的侧向刚度计算模型.结果表明:RC框架与HPFRC耗能墙在同一特征荷载点的刚度退化规律差异较大,HPFRC耗能墙比RC框架的刚度退化缓慢很多;基于RC框架与HPFRC耗能墙的刚度退化规律所建立的有效侧向刚度计算模型,基本反映了RC框架HPFRC耗能墙结构的受力和变形特点,按此模型计算所得的结构位移值与试验值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18.
从悬臂直梁出发,可以推导出线刚度与固定端弯矩及铰支端转角的相互关系,进而通过该关系推导出曲梁的折算线刚度.如果考虑楼板的刚度足够大,利用传统的D值法可以直接计算出相关柱的侧移刚度.如果考虑楼板的刚度是有限的,则可以通过建立平衡方程和协调方程得出曲梁中部柱子的位移与其它柱子位移之间的关系,进而可以对曲梁中部柱子侧移刚度的修正系数进行调整,最终可以求出曲梁中部柱子的侧移刚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