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梅花纹是西夏服饰纹样中喜闻乐见的装饰图案之一。依据梅花花瓣形态的不同,西夏服饰上的梅花纹饰呈现出两种类别,一种是写实或接近写实的梅花瓣,花瓣和花蕊以“面”的形式来表现,花瓣圆润,具象性更强。另一种是花瓣和花蕊以“点”的形式来表现,花瓣四片、五片、六片不等,形似梅花纹,但图案装饰性更强。因生态学上的梅花以花瓣围绕中心花蕊组成,有团团圆圆的既视感,因此梅花纹实际上也可认为是小团窠图案的一种。西夏服饰中普遍出现的梅花纹样,一则体现了西夏人对梅花的喜爱,二则反映了中原汉文化对西夏的浸润。  相似文献   

2.
西北地区,由于其独特的自然条件和地质构造,盐业资源丰富,开发历史悠久。有的盐池在西汉就已经开发利用,历经千年而不衰,有的至今还在开发。丰富的盐业资源,不仅保障了百姓生活而且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同时也为西夏政权的生存与发展提供了财政支撑。本文结合相关史料,对西夏时期分布在陕、甘、宁的夏州、灵州、盐州、西安州、会州、甘州、肃州、沙州及银州等地的盐池进行了考证。  相似文献   

3.
廖江波  李思媛 《丝绸》2022,59(1):141-148
明代是棉织物崛起,麻葛服饰走向回落的节点。文章基于文献与文物的视角,追溯明代麻葛服饰演变的历程,考证其服饰形制特征。研究认为:明代初期,朝廷政令大力推广棉植业,加之棉织物功能性和经济价值同麻葛织物具有比较优势,使其在棉与麻的产业博弈中胜出。明代中晚期,市民阶层僭越逾矩,竞尚奢华之风盛行,在放弃麻葛布衣作为平民视觉符号的同时,加速了麻葛业的衰落。仅从有限的明代麻葛服饰实物考证来看,明代初期麻葛服饰品类广泛,明中晚期其仅局限于单衣夏服或赐服的范畴。  相似文献   

4.
公元1038年到1227年,我国古代的一个少数民族,党项羌族在以今宁夏为中心,包括今宁夏全部、甘肃、青海、陕西、内蒙古的部分地区,建立了西夏王国。长期以来,人们对西夏的饮食了解很少。现在,随着对西夏研究的进展,已经可以对西夏饮食习俗有一个基本了解。原来西夏饮食习俗兼有游牧民族与农耕民族的特点,两种饮食文化相互渗透与交融,优势互补,是很有特色的。  相似文献   

5.
李雁 《丝绸》2015,(10):63-69
中国唐代服饰在开放、包容的社会背景下呈现出瑰丽的色彩,唐代儿童服饰同时表现出独有的服饰内容。通过收集整理唐代绘有儿童形象的壁画、绢画、雕塑等图像资料,并参考相关文献、古代成人服饰及出土实物,即可窥见中国唐代儿童服饰的基本面貌。唐代儿童所着肚兜、贯头衫、背带裤等服装款式,不仅简洁、实用,而且符合儿童身体发育的需求,从而让人们领略到古人的智慧及古时成人对儿童的细心呵护。  相似文献   

6.
学界从不同角度对《元世祖出猎图》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取得不少成果,但仍有些问题所论未确,需要进一步讨论。本文通过图、文相佐讨论了该传世画作中与服饰相关的一些问题。首先,对世祖皇帝所穿褡忽的材质提出了与以往完全不同的看法,认为这是一件饰以黑羊羔毛的白绵羊裘,而非银鼠裘;其次,对以往研究重视不够的海青衣、比肩进行了探讨,并对比甲、前圆后方帽和白髯者所戴帽子等无人关注的款式,给出了明确的结论。  相似文献   

7.
本文是中国国家博物馆研究馆员李之檀老先生对《中华民族服饰结构图考》一书进行的书评。该书由中国服装学院刘瑞璞教授主编,一函二册,分为汉族编和少数民族编。本书的出版标志着对中华民族传统服饰文化的学术研究已经进入了更为深入的研究层次和新的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8.
蔽体御寒是服装的首要功能,自从人类服装文明走出了唯一实用目的的时代以后,服装的功能就复杂了,尤其在中国古代,服装是阶级的标志,是身份地位的象征;作为一种符号,它使人人恪守本分,不得逾越。因此服装作为君王施政的重要制度之一,规定非常严格。在中国历史上,服装的重要性远远超出了其在现代社会的地位。中国古代服装,依穿着场合可分为:礼服、朝服、常服三类;每类又可分为几种,地位愈高的人穿衣种类就愈多,可使用的服色也就愈多。古代从天子至百姓,都规定有服式服色,天子、诸侯、百官,从祭服、朝服、公服至常服,都有详细规定,不同朝代又有…  相似文献   

9.
10.
张勇  石睿霖 《纺织报告》2023,(1):126-128
网球运动在国内外具有非常广泛的群众基础,是人们最喜欢的休闲体育项目之一,因此,为网球运动服务的网球服饰也深受大众喜爱。网球服饰在发展过程中历经多次变革,而这些阶段性的变化也让不同时期的网球服饰在结构与形式上带有独特的时代气息。文章从网球服饰的发展史切入,系统研究了网球服饰的价值及其对体育产业发展起到的积极作用,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中国的服饰是各民族人民共同创造的服饰,各民族人民相互学习,制造出了许多精美绝伦的服饰。论文分析了高山族、哈尼族、白马藏族和哈萨克族,受自然环境、地理气候、宗教和文化素养差异的影响,形成了各自的服饰审美观,他们采用了羽毛这一装饰性极强的服装材料,应用于服饰之中,彰显其独特的民族服饰个性。  相似文献   

12.
1903年新疆库车出土的佛舍利盒上的乐舞图像,为研究西域乐舞"苏幕遮"及其服饰文化提供了图像资料。考证以文献史料、图像、出土实物为依据,基于符号学的理论方法,分析了苏幕遮乐舞服饰特征和文化内涵。通过分析考证认为:"苏幕遮"乐舞服饰一是展现了西域本民族的服饰特点;二是舞者所戴"猴头、狗头、将军"等假面象征了"驱鬼除灾"的文化内涵;三是初具歌舞戏的表演形式及戏剧化的服饰影响了唐代以后乐舞和戏剧服饰的形成。通过对苏幕遮乐舞服饰的分析为丝路上西域乐舞服饰研究作一点补充和思考。  相似文献   

13.
为对明代中后期女袄的形制与结构作进一步解读,以出土和传世的明代中后期女袄作为实物来源,结合墓葬简报与地方志等书籍资料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其形制与结构上的变化主要体现在领部、袖部、大身3 个部位。通过对女袄领形、袖形、大身所具有的结构特征与变化的梳理,根据当时的社会状态和审美特征,总结了明代中后期女袄的形制特点与结构变化。揭示了其各部位的形制与结构变化规律:领子高度逐渐降低,领开口逐渐增大,衣袖部位袖底边曲度增加,大身部分尺寸愈加宽广,阐明了明代中后期女袄款式变化多样、继承与创新并存的特点,丰富了明代服饰文化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4.
贾一亮 《丝绸》2014,51(10)
中国古代的乐舞和服饰艺术都在唐代到达了高峰,而专门针对乐舞服饰的研究寥寥。文章以唐代史料中"乐"的相关记载为依托,结合考古实物和图像资料,对其服饰形制进行分类研究,并从袍、袴、冠发和靴四方面进行图像复原。"乐"服饰以袍袴搭配为主体,服色材质基本符合唐五品以上的官员服制,其中《庆善乐》舞伎可推定为女性,《破阵乐》舞伎可推定为男性。基于文图互证的形制推定,一方面可确定服饰形象大体面貌,亦可避免以往对于图像的过度解读而带来的混淆。  相似文献   

15.
刍议宋代服饰的审美特点及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服饰文化,一直以来作为一个民族完整文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这样一个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文明古国,传统服饰经历了数千年的发展变化,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民族特征和文化特征。以宋代服饰形制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影响宋代审美体系相关因素的分析,着重论述了宋代服饰的审美特点以及存在的价值,进而论述继承与发展传统服饰文化对当代社会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曹喆 《纺织学报》2008,29(1):102-106
考证平巾帻的组成、穿法及使用对象。通过搜集古代文献,特别是唐、宋时期关于平巾帻的记载以及史料中的图像,用相互印证的方式考证了该服饰。考证发现:平巾帻之服是唐代使用最为普遍的官服之一,上至皇帝和文武官员,下至没有品级的普通官员都可以使用;不同级别官员的服饰色彩和配饰的材料不同;平巾帻之服主要由平巾帻、袴褶、起梁带、靴等搭配而成;作军服使用,若武官陪位大仗,需要加裲裆和螣蛇,也是一种常服,唐代将之作为骑马服使用。  相似文献   

17.
《丝绸》2015,(10)
中国唐代服饰在开放、包容的社会背景下呈现出瑰丽的色彩,唐代儿童服饰同时表现出独有的服饰内容。通过收集整理唐代绘有儿童形象的壁画、绢画、雕塑等图像资料,并参考相关文献、古代成人服饰及出土实物,即可窥见中国唐代儿童服饰的基本面貌。唐代儿童所着肚兜、贯头衫、背带裤等服装款式,不仅简洁、实用,而且符合儿童身体发育的需求,从而让人们领略到古人的智慧及古时成人对儿童的细心呵护。  相似文献   

18.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传统服饰制度.民国时期的服装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时期,是中国传统服装走向衰落、受西洋服饰文化影响而产生蜕变的时期.这从面料材质的西化、旗袍的改良、时装的风行、西服的引入和天乳运动等方面,都可以看到"西风东渐"对民国时期服饰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对吉祥文化来源及在中国服饰中的体现进行分析,得出吉祥文化与中国服饰文化是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同时通过不同品牌中对吉祥文化应用进行举例分析,呈现其在现代的美学和文化魅力。同时就吉祥文化在现代服装中的应用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20.
礼教文化视野下的近代齐鲁服饰文化变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亓延  范雪荣  崔荣荣 《纺织学报》2010,31(3):104-110
 礼教文化深深影响着中国人的价值观、思维方式、政治理念和社会秩序的建构。传统服饰受礼教文化的制约明显,使得传统着装成为区分等级、地位和身份的标志。通过对近代齐鲁民间服饰着装中等级观念、审美意识以及情感诠释3个方面的研究,结合相关文献及对江南大学民间服饰传习馆传世实物的分析,阐述了礼教文化影响下的近代齐鲁服饰文化是一个由“顺受”至“逆反”发生流变的过程。在对“顺受”与“逆反”各自现象分析的基础上,指出近代齐鲁服饰文化之所以产生由“顺受”至“逆反”流变的原因是社会形态的改变与历史的变革,政府《服制通令》的颁布及西式教育的推广。这对进一步研究儒家文化、中国服饰文化和齐鲁民俗文化起到一定的补充和实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