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某超高层综合楼地下4层,地上62层,建筑总高度300m。针对该超高层建筑的特性,从受力性能和经济性出发,对矩形钢管混凝土柱框架-核心筒混合结构、圆钢管混凝土柱框架-核心筒混合结构和钢筋混凝土框架-核心筒结构三种不同的结构方案进行对比分析,最终选择钢筋混凝土框架-核心筒结构方案作为结构设计的方向。该工程由于选用了合适的结构方案和合理的结构布置,使工程在具有良好的结构性能和更优的经济性之间获得平衡。  相似文献   

2.
郎文龙 《四川建筑》2015,(2):161-163
超高层建筑中结构体系的选择至关重要,将直接影响整个工程的经济合理性。文章对某一超高层框架核心筒结构分别采取了以下三种结构体系进行了整体结构计算:钢筋混凝土框架核心筒结构、型钢混凝土柱框架与钢筋混凝土核心筒结构、钢管混凝土柱-钢梁框架与钢筋混凝土核心筒结构,并从承载能力、抗震性能、工程经济效益等角度对三种方案进行了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3.
广州某超高层建筑地上63层,地下6层,屋面结构高度288 m,幕墙顶总高度296 m。针对该超高层建筑的特性,受业主要求,从受力性能和经济性出发,对带加强层(腰桁架、伸臂)的钢管混凝土柱框架+混凝土核心筒结构体系两种混合结构方案和型钢混凝土柱(圆形、方形)、圆钢管混凝土柱混凝土梁框架+混凝土核心筒3种钢筋混凝土结构方案共5种方案的可行性、优缺点和经济性进行了对比分析,带腰桁架加强层的钢管混凝土柱框架+混凝土核心筒混合结构体系其综合成本造价最优,施工工期短,确定为最终的结构方案,可为今后相似条件的结构选型提供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4.
钢结构因自重轻、强度高、抗震性能好、可循环利用、建设周期短、建造和拆除时对环境污染较少等特点,在高层框架-核心筒结构中,渐渐取代大部分钢筋混凝土结构,框架-核心筒结构中将原框架为钢砼框架结构用钢结构框架替代,原核心筒剪力墙结构保持不变。本文对超高层钢框架-核心筒结构中部分钢梁因塔式起重机空间制约而导致无法正常吊装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提出一种新的吊装方案,解决工程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5.
超高层建筑较多采用了钢管混凝土框架柱+钢筋混凝土核心筒的混合结构。针对超高层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通过工作实践,对监理在工作中采取的工作手段、方法、要点和措施等进行系列总结。  相似文献   

6.
型钢混凝土(SRC)框架-混凝土核心筒混合结构已越来越广泛地在我国高烈度区应用于高层和超高层建筑。为了研究其抗震性能,通过选取结构刚度特征值λ和核心筒高宽比H/b等参数,建立型钢混凝土框架-钢筋混凝土筒体混合结构参数化模型;采用静力非线性分析方法,对混合结构各种破坏模式以及不同模式下的抗震能力进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对混合结构破坏模式、核心筒高宽比H/b和结构刚度特征值λ的取值等提出了设计建议。  相似文献   

7.
钢-混凝土混合结构体系兼有钢结构和混凝土结构的优点,在我国高层及超高层建筑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加强对高层建筑中组合结构构件及混合结构体系的研究很重。对近年在高层建筑中应用的新型组合构件、新型混合结构体系的研究进行了总结,包括巨型钢-混凝土组合柱、高强混凝土钢板组合剪力墙、高效组合剪力墙、型钢混凝土框架-混凝土核心筒结构...  相似文献   

8.
基于对高烈度区200米以下的超高层建筑结构体系选型方面的方案论证和优化分析,分别对结构选型、结构概念设计、结构控制性指标等多个方面进行了对比分析。框架一核心简常采用的两种方案,即混凝土方案和混合结构方案,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核心筒结构既能满足侧向刚度的要求,又避免了增设加强层引起刚度突变的问题,经济性也得到了较大的改善。  相似文献   

9.
随着高层及超高层建筑的发展 ,SRC混合结构因其全面发挥了钢结构和钢筋混凝土结构的优势而越来越得到广泛的应用 ,介绍了该类结构的发展、优点及常用的结构体系  相似文献   

10.
结合6度区南充绿地中心超高层建筑,对框架—核心筒结构究竟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还是钢—混凝土混合结构,以及是否需要设置加强层的选型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框架—核心筒结构应优先考虑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且不必设置加强层。  相似文献   

11.
以某超高层框架—核心筒结构工程为例,对钢筋混凝土方案和混合结构方案展开了研究,通过对计算结果比较分析,总结了两方案在力学性能、成本造价、施工的可行性和效益等方面的优劣性,相关结论供同行在实际工程的结构方案选型时参考。  相似文献   

12.
肖嘉  肖川  程大业 《工业建筑》2011,(Z1):373-377,358
某框架-核心筒超高层结构,采用钢管混凝土柱、型钢混凝土梁框架及钢筋混凝土核心筒的混合结构形式。弹塑性时程分析表明结构满足规范的"大震不倒"要求,并给出了结构薄弱部位。同时,以此工程为例,通过大量的计算,重点分析了地震波选取、阻尼比取值、钢筋强度等级等因素对计算结果的影响及大震弹性计算与大震弹塑性计算的区别。结果表明,对于超高层结构,地震波持时对结果影响很大,阻尼比改变对结果影响较小,采用HRB500钢筋后结构刚度有所增大,大震弹性和大震弹塑性的位移结果接近。  相似文献   

13.
武军 《钢结构》2022,37(1):46-52
超高层结构是目前大型复杂结构发展的热点方向,其结构体系很多采用外钢框架-钢筋混凝土核心筒混合结构体系,并设有伸臂桁架加强层.由于钢结构外框筒和混凝土核心筒的材料不同,在施工期间的竖向变形也不同,过早连接伸臂桁架会给桁架自身带来较大的初始变形和初始内力,而过晚连接又可能导致结构刚度不完整,引起极端荷载条件下的结构安全问题...  相似文献   

14.
某高层办公楼结构形式为框架+核心筒钢筋混凝土结构,2幢高层主楼沿矩形平面东西向展开,南北向错位布置,23,24层采用钢结构连廊连接。重点介绍了钢连廊的地面原位拼装技术、整体液压提升技术及提升连廊结构的优化和加固。  相似文献   

15.
王建新 《山西建筑》2009,35(18):69-71
介绍了上海中房置业2号办公楼高层钢框架一钢筋混凝土核心筒混合结构的设计内容,通过合理的处理钢结构的节点连接,并采用恰当的概念设计和构造措施,经过弹性动力时程分析和弹塑性静力推覆计算分析,表明该结构体系整体抗震性能满足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16.
针对大连某复杂超高层结构,采用钢管混凝土框架+混凝土核心筒+伸臂的混合结构体系,通过结构方案的优化对比和结构计算与分析,使结构达到了预定的抗震性能目标,采取合理的超限构造措施,保证了结构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7.
王国强 《山西建筑》2014,(18):31-32
以某超高层结构体系的选择为研究内容,通过分析该工程项目的结构安全等级与抗震设防分类,对该工程可采用的混凝土框架—核心筒结构和型钢(钢管)混凝土框架—钢筋混凝土核心筒结构进行了对比分析,经过计算,选择钢管混凝土框架—钢筋混凝土核心筒结构作为该工程的结构体系。  相似文献   

18.
大部分超高层建筑的结构形式采用"钢筋混凝土核心筒+外钢框架"体系,并且在核心筒内布置内爬式动臂塔式起重机。结合苏州现代传媒广场超高层核心筒结构特点、核心筒内爬塔式起重机的布置及模板体系布置要求,介绍了液压爬模的选型、设计与施工。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郑州高层钢框架-钢筋混凝土核心筒混合结构的设计内容,包括结构布置、抗震计算分析、主要抗震措施及有关的结构概念设计,说明对混合结构设计应采用恰当的计算程序和计算模型,并采用恰当的概念设计和构造措施,减少两种不同材料性能的不利影响,内容可供同类工程设计时参考。  相似文献   

20.
选择高度为118,150,177m的三个工程实例,分别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核心筒结构体系和混合框架-钢筋混凝土核心筒混合结构体系进行设计和计算,对两种结构体系进行了技术和经济两方面的对比和分析。探讨了两种结构体系随高度增加显现出的规律和经验。对比结果显示:混合结构体系的结构质量减小20%,风载效应增大10%,地震效应减小15%~25%,工程总造价增加10%~12%,有效使用面积和楼层净高度增加、施工速度更快、抗震性能好,综合而言,混合框架-核心筒结构体系具有一定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