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9 毫秒
1.
抗肿瘤血管形成已成为治疗肿瘤的一种新策略.光动力学疗法活化选择性潴留于肿瘤组织的光敏剂,产生单态氧物质,破坏肿瘤血管组织,最终导致肿瘤组织细胞的凋亡或坏死,为抗新生血管形成治疗肿瘤提供了一种新的手段.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ial growth factor,VEGF)在激光诱导兔视网膜下新生血管形成中的作用,观察其抗体对新生血管的影响。方法:高强度氪激光光凝有色家兔视网膜1、3、7、14d后,制备眼球冰冻切片检查眼底病理变化,用组织原位杂交法观察VEGFmRNA表达时相和部位的变化。VEGF抗体治疗组2只眼于光凝后10min玻璃体内注射5μgVEGF抗体,14d后行眼底荧光造影并与对侧眼对照观察荧光渗漏变化。结果(1)正常对照家兔视网膜中未见VEGFmRNA的表达;(2)激光光凝后1-3d,邻近伤口的视网膜节细胞层和内核层VEGFmRNA表达明显增加;(3)光凝后3d,光凝斑附近的视网膜下有新生血管样结构出现;(4)VEGF抗体治疗组荧光染料渗漏程度明显降低。结论:VEGFmRNA的在激光光凝后的视网膜中表达增多,且与光凝斑周围的新生血管化存在时空对应关系,提示VEGF在视网膜下新生血管形成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VEGF抗体对新生血管形成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3.
建立了大鼠骨缺损模型,评价了低能量激光治疗处理后骨缺损处的组织学改变。制造大鼠单侧的股骨圆形骨缺损,根据低能量激光治疗照射方法的不同随机分为3组:多次照射组,单次照射组,对照组。其中两个照射组对应的总剂量相同。术后15d和30d分别处死每组动物,取材后进行HE染色,在光镜下分析炎症和骨组织的形成和质量。结果显示实验组15d和30d时的炎症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骨形成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而2个实验组并无明显区别。研究发现适宜剂量的低能量激光治疗可以减轻动物模型实验性骨缺损处的炎症并促进新骨形成。多次照射和单次照射比较并无不同。  相似文献   

4.
严敏  张慧国  朱菁 《应用激光》2005,25(6):411-415
目的:通过细胞学水平研究不同剂量ALA光动力学治疗对C6胶质瘤细胞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以不同剂量的ALA(10μg/ml、20μg/ml、40μg/ml、80μg/ml、160μg/ml)与C6胶质瘤细胞一起培养,随后以630nm半导体激光200mW/cm2,照射肿瘤细胞,照射20分钟,及与不用光敏剂单照激光、单用光敏剂不照光、不用光敏剂不照激光空白对照组比较。以流式细胞仪及倒置微镜、电镜观察促使肿瘤细胞凋亡或死亡的差别,寻找促使肿瘤细胞凋亡或死亡的最小合适剂量。结果:对照组没有细胞凋亡,ALA-PDT组随着剂量的增加细胞凋亡数增加。尤其晚期凋亡数明显增加,用药剂量增加至40μg/cc才能达到活细胞少于50%,即使剂量增加到160μg/cc,还是有19.7423的活细胞存在。结论:单纯用ALA激光PDT治疗不能达到完全将肿瘤细胞杀灭,ALA40mg/kg激光光动力学治疗才能得到明显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5.
6.
7.
利用激光散斑成像监测光动力治疗的血管损伤效应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激光散斑衬比成像(LSCI)技术作为一种高时空分辨的血流流速分布监测技术,无需扫描即可实时地全场记录微循环血流的时空变化特性。鸡胚尿囊膜(CAM)是用于在体研究光动力治疗(PDT)血管损伤效应的理想动物模型。以发育10天鸡胚尿囊膜为模型,使用光敏剂——焦脱镁叶绿酸(pyropheophorbide acid,pyro-acid),激光照射波长为656.5nm,光照射功率为40mW/cm^2,研究了肿瘤周围血管在激光照射下的血管管径变化和血流速度分布变化。研究表明,通过对血管管径和血流速度的监测,激光散斑衬比成像技术可以用于评估光动力治疗过程中的肿瘤周围血管损伤效应。  相似文献   

8.
抑制血管生成是肿瘤治疗的重要方法之一,若能从分子水平检测血管损伤的机制,对治疗将更具指导意义.拉曼光谱是一种无损、信息非常丰富的光谱技术.可以应用于固态、溶液或液态的生物分子分析.基于激光共焦拉曼光谱技术设计一方案,测量分析了鸡胚微血管在抗血管药物沙利度胺作用前后的拉曼光谱.加药5 h与对照组血管的平均拉曼谱在位置和形状上类似,但某些特征峰在强度上却发生变化.如波数1441 cm-1,1527 cm-1及1657 cm-1的强度明显增强而971 cm-1和1081 cm-1的强度明显减弱,这些变化可能是药物作用血管后,使血管内的核酸、蛋白质、磷脂等重要生物分子在结构或含量上发生了不同的改变而引起的.研究结果表明拉曼光谱有可能成为从分子水平分析抗血管生成药物对血管作用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
孙新华  王旭  张晓英 《中国激光》2004,31(12):543-1546
采用CD34抗体标记正畸牙周组织的血管内皮细胞,探讨He-Ne激光照射对兔正畸牙周组织血管改建的影响。35只大耳白兔随机分未加力组及加力组,对实验标本进行CD34免疫组化染色,用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测定正畸牙周组织的微血管密度(MVD)与微血管面积(MVA),应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经He-Ne激光照射侧的微血管密度与微血管面积均普遍大于对照侧。除加力1d组外,其余各加力组照射侧与对照侧之间的微血管密度、微血管面积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  相似文献   

10.
朱菁  张慧国  王宇 《应用激光》2007,27(6):520-526
目的通过细胞学水平研究确定ALA配合小剂量HPD激光光动力疗法促使肿细胞凋亡及死亡的光敏药用药剂量及与两者单独使用的差别.方法以不同剂量的ALA(20μg/ml、40μg/ml、60μg/ ml、80μg/ ml、160μg/ ml)、HPD(1μg/ml、2μg/ml、3μg/ml、4μg/ml、5μg/ml)、两者联合与C6胶质瘤瘤细胞一起培养,随后以630nm半导体激光200mW/cm2,照射肿瘤细胞,照射20分钟,及与不用光敏剂单照激光、单用光敏剂不照光、不用光敏剂不照激光空白对照组比较.以流式细胞仪及倒置显微镜、电镜观察促使肿瘤细胞凋亡或死亡的差别,寻找促使肿瘤细胞凋亡或死亡的最小合适剂量.结果ALA40μg/ml配合HPD2.5μg/ml与C6胶质瘤细胞同时培养,630半导体激光200mW/cm2,照射20分钟组从倒置显微镜及电镜形态学观察及流式细胞仪测定是能达到较佳的细胞凋亡的最小光敏剂剂量.单纯ALA-PDT组中能达到小鼠C6胶质瘤细胞明显凋亡的最小剂量是ALA(80μg/ml),单纯HPD-PDT组中能达到小鼠C6胶质瘤细胞明显凋亡最小剂量是HPD(5μg/ml).结论ALA40mg/kg配合HPD2.5mg/kg,630半导体激光200mW/cm2,照射20分钟是能达到小鼠C6胶质瘤细胞明显凋亡的最小光敏剂剂量.  相似文献   

11.
王爽  阮军  贺庆丽 《激光技术》2008,32(2):184-186
为了研究光动力疗法选择性光损伤,采用蒙特卡罗方法,建立了组织中光动力剂量数学模型。得到光动力剂量随组织厚度增加呈指数衰减的结果。光动力损伤是阈值过程,对肿瘤组织造成深层光动力损伤时,更多正常组织受到损伤。光斑半径对对肿瘤组织损伤深度有明显影响。结果表明,适量光敏剂能引起浅薄全面的肿瘤组织光动力损伤,深层光动力损伤伴随正常组织损伤。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本研究观察了5-氨基乙酰丙酸介导的光动力治疗(ALA-PDT)对耐药白血病细胞株HL-60/ADR的杀伤作用及对耐药白血病原代细胞存活率的影响。方法: 以耐药白血病细胞株HL-60/ADR为实验模型, 同时在11例白血病患者原代细胞中进行检测。实验分为4组, 对照组、单纯ALA组、单纯光照组及ALA+PDT组。用MTT法测定细胞的存活率, 采用阳离子脂质荧光探针JC-1检测线粒体跨膜电位, 用Real-time PCR检测PDT前后HL-60/ADR细胞株中bcl-2基因及多药耐药基因MRP的表达变化。结果: ALA-PDT后HL-60/ADR细胞株线粒体跨膜电位出现快速下降, 0, 2, 4 h时线粒体跨膜电位崩塌的细胞比例分别升高至55.91%±2.60%、64.27%±1.08%、82.17%±0.43%, 与对照组相比皆有显著差异(P<0.05), 呈时间依赖性。而单纯ALA组和单纯光照组则无明显变化。HL-60/ADR细胞株在ALA-PDT后Bcl-2和MRP基因均呈明显下降趋势。在初发和复发难治急性白血病原代细胞中ALA+PDT组均显示较强的光动力效应。结论: ALA-PDT诱导的HL-60/ADR细胞的杀伤可能与其影响线粒体跨膜电位有关, 即通过影响线粒体功能促进细胞凋亡。同时表明ALA介导的光动力作用部分是通过在基因转录水平下调抗凋亡基因Bcl-2而促进凋亡的发生, 另一方面通过下调耐药基因MRP的表达而部分逆转耐药。同时ALA-PDT对原代白血病细胞同样有较大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3.
光动力法制备抗小鼠H22肝癌的肿瘤疫苗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研究了光动力疗法(PDT)制备的抗小鼠H22肝癌肿瘤疫苗的抗瘤效应.将昆明鼠60只,随机分为2组,每组30只.实验组取6~12周龄的昆明鼠背部皮下接种光动力疗法产生的疫苗,每3天注射一次,每次注射50μL(相当于3×105个细胞),连续两周.隔一周于第22天注射H22肿瘤细胞悬液0.1 mL(1×106个细胞);对照组:每周每次注射50μL生理盐水,连续两周.隔一周于第22天注射H22肿瘤细胞悬液0.1 mL(1×106个细胞).比较两组的抑瘤率、生存率以及两组之间免疫学的相关指标.结果表明,实验组小鼠具有显著的抑瘤效果,抑瘤率、生存率较对照组有显著提高.实验组肿瘤抑瘤率最高可达60%且长期有效,100天生存率达56%.说明光动力疗法产生的抗小鼠H22肝癌疫苗可以有效地抑制肿瘤生长,提高荷瘤小鼠的生存率,具有明显的抗瘤效应.该方法可能成为一种辅助性治疗肿瘤的手段而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14.
结直肠癌是当前最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但目前治疗手段单一,迫切需要寻找新的解决途径。第二代光敏剂ALA是一种内源性光敏剂,我们应用ALA—PDT对人结肠癌细胞SW480进行了体外实验性治疗研究。实验表明:ALA孵育的SW480细胞可产生PpⅨ,ALA-PDT可于PDT后早期明显抑制SW480细胞的生长增殖,降低细胞存活率,本实验结果显示ALA—PDT作为一种新型肿瘤疗法具有治疗结肠癌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建立大鼠C6脑胶质瘤模型。在不同时段以磁共振平扫、增强扫描、DWI和MRS多种技术对大鼠脑组织进行扫描成像分析, 动态观察接种后大鼠脑组织内胶质瘤的生长情况, 测量肿瘤体积变化, 细胞的凋亡情况以及肿瘤细胞密集区域, 无创性检测活体组织器官能量代谢、生化改变和特定化合物定量分析。建立大鼠C6脑胶质瘤模型MRI肿瘤动态生长数据库。方法: 建立大鼠C6脑胶质瘤模型。大鼠接种C6脑胶质瘤细胞的不同时段(接种前、接种后第7天、第14天、第21天)在活体无创状态下, 在不同时段分别运用MRI常规、增强扫描, DWI和MRS多种技术对大鼠脑组织进行扫描成像分析, 建立大鼠C6脑胶质瘤模型MRI肿瘤动态生长数据库, 最后将大鼠处死取脑组织进行肉眼、病理和电镜验证。结果: 肿瘤体积生长第14天与第7天均值比是5.010 0±0.450 0倍, 第21天与7天均值比是17.990 0±0.910 0倍, 解剖肉眼、病理、电镜均可见肿瘤及肿瘤细胞。正常脑组织DWI弥散成像ADC值测定, 平均值(B=1 000)420.183 3±75.598 0)明显低于各时间肿瘤组, 接种肿瘤后7、14、21天ADC均值为738.598 0±219.568 0、660.645 0±105.322 0、551.366 7±103.578 0均高于正常脑组织, ADC均值T检验正常脑组织与7天及14天肿瘤组比, P值<0.05, 有显著差异。 肿瘤生长的第14、21天ADC值不断的降低。大鼠C6脑胶质瘤移植瘤模型接种不同时间MRS测定cho/NAA均值, 正常脑在第1、7、14、21天在0.5左右, 而接种后的大鼠C6脑胶质瘤7、14、21天测定cho/NAA均值为5.532 0±4.066 4、6.560 0±3.440 0、8.938 0±4.079 4, 随着肿瘤的长大比值均值在不断加大。结论: 磁共振平扫、增强扫描、DWI和MRS多种技术对大鼠脑组织进行扫描成像分析, 能在无创情况下动态观察接种后大鼠脑组织内胶质瘤的生长情况, 测量肿瘤体积变化, 细胞的凋亡情况以及肿瘤细胞密集区域, 无创性检测活体组织器官能量代谢、生化改变和特定化合物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16.
目的:本研究观察5-氨基乙酰丙酸介导的光动力疗法(ALA-PDT)对耐药白血病细胞株HL-60/ADR的诱导凋亡作用.方法:以耐药白血病细胞株HL-60/ADR为实验模型.实验分为4组,对照组、单纯ALA组、单纯光照组及ALA PDT组.用MTT法检测细胞的存活率,瑞特染色观察细胞形态学改变,用双染法检测细胞凋亡率,并用共聚焦激光显微镜观察凋亡细胞的特征.结果:ALA PDT组光照后瑞特染色可见凋亡改变;MTT法显示细胞存活率明显下降,24h为(48.67±8.14)%,48h进一步降低至(22.23±6.07)%,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流式细胞仪检测显示细胞凋亡率3h、4h和24h分别为(6.35±1.40)%、(8.07±1.87)%和(57.66±7.55)%,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SCM观察AnnexinV-FITC单阳性及AnnexinV-FITC/PI双阳性细胞均具有典型的凋亡特征,而单纯ALA组、单纯光照组及对照组则无上述改变.结论:ALA-PDT能灭活耐药白血病细胞株HL-60/ADR,主要通过诱导凋亡的方式实现的,并呈一定的时间依赖性.  相似文献   

17.
鲜红斑痣光动力治疗数学模型及临床验证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程刚  钟秋海  黄乃艳  顾瑛 《中国激光》2006,33(6):57-862
为了研究光动力治疗(PDT)中各个因素作用的规律,帮助临床采取有效的治疗方案,针对鲜红斑痣(PWS)组织特性,将光动力治疗中组织光分布、单线态氧产生、光敏剂漂白过程和光敏剂扩散过程结合起来,建立适合于光动力治疗鲜红斑痣病变的系统模型。利用建立的模型,对临床中出现的第二光斑治疗效果差的问题进行仿真研究,发现影响其治疗效果的因素,并通过仿真实验提出改进其治疗效果的新方案。通过临床实验,证明了新方案的有效性和模型的有效性。研究结果说明,针对特定的病例条件建立仿真模型,通过仿真实验可以为临床和理论研究提供一种有效的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8.
本文探讨了δ-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 (ALA -PDT)对活动期红斑狼疮 (SLE)患者外周血中激活T淋巴细胞的影响。实验采用免疫荧光单标记—流式细胞仪检测 12例活动期SLE患者外周血中CD71阳性淋巴细胞百分比 ,观察其在ALA -PDT前后的变化。发现ALA -PDT能显著降低CD71阳性淋巴细胞百分比 ,ALA -PDT前CD71阳性细胞百分比为 12 31±1 40 ,ALA -PDT后继续培养 18小时下降至 6 5 9± 0 95 ,有非常显著的差异 (P <0 0 1)。本试验证实ALA -PDT能降低活动期SLE外周血中激活T淋巴细胞百分比 ,即可能抑制活动期SLE外周血中激活的T淋巴细胞的活性  相似文献   

19.
张昌  任恩  庞鑫  李蕾  刘刚 《中国激光》2020,(2):155-162
新兴的光动力抗菌疗法是一种无创激发式治疗手段,主要利用近红外光作为光源,激活富集在病灶部位的光敏剂并产生活性氧自由基,最终实现对目标病菌的杀伤。近年来,随着生物材料与纳米医学技术的发展,小分子光敏剂纳米功能化后其生物兼容性和生物安全性得到优化,量子产率和病灶部位富集率显著提升,在抗菌治疗方面有很大的临床应用前景。本文结合小分子光敏剂纳米化策略方法实例,综述了纳米技术在光动力抗菌疗法的应用和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