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建立了正交法-超声提取茶叶中茶多酚,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UV-VIS)对茶叶提取液中茶多酚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影响茶多酚提取率的主要因素是提取剂浓度和料液比,茶叶茶多酚超声辅助提取的最佳条件为提取剂(甲醇溶液)浓度75%,超声时间60 min,提取温度70℃,料液比为1∶10(g/m L),此条件下茶多酚提取率达14.0%。正交试验法优化得到的提取条件操作易得,可作为茶多酚提取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茶多酚具有抗氧化、增强机体抵抗力等作用,已经广泛应用在化妆品、食品加工、医药等领域。本文以中国名茶六安瓜片为研究对象,采用超声波辅助提取茶叶中的茶多酚。以乙醇水溶液为提取剂,探究不同提取温度、不同超声功率以及不同料液比对茶多酚提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利用超声波辅助提取茶多酚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32、超声温度36℃、超声波功率350 W,在此条件下茶多酚提取率最高,为30.01%。  相似文献   

3.
研究高压脉冲电场法同步提取竹叶中黄酮、茶多酚和多糖的工艺。以竹叶为原料,在电场强度、脉冲数、提取介质pH和料液比4个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采用L9(34)正交实验确定最优化工艺。结果表明,采用高压脉冲电场法进行同步提取,竹叶黄酮、茶多酚和多糖提取率分别可达到2.48%,0.93%和3.54%,竹叶黄酮与多糖的提取率比传统方法提高了25%以上,但茶多酚的提取率略有降低。该工艺可同步有效地从竹叶中提取黄酮、茶多酚和多糖,对于综合开发竹叶活性成分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用聚酰胺/硅胶吸附剂提取茶叶中茶多酚,提取率达12%,茶多酚纯度达85%~90%。  相似文献   

5.
聚酰胺/硅胶吸附剂在茶多酚提取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用聚酰胺/硅胶吸附剂提取茶叶中茶多酚,提取率达12%,茶多酚纯度达85% ̄90%。  相似文献   

6.
茶多酚、茶多糖和茶氨酸的联合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博  管从胜 《现代化工》2011,31(12):48-52
以日照绿茶为实验原料,利用水溶剂提取法,通过正交实验及单因素平行实验的方案,分析了料液质量比、浸提时间和浸提温度对茶多酚、茶多糖和茶氨酸联合萃取效果的影响;通过对萃取剂选择以及离子交换树脂的吸附性能研究,确定了茶多酚、茶多糖和茶氨酸联合分离提取的工艺。实验结果表明:该工艺可有效地从茶叶中提取茶多酚、茶多糖和茶氨酸,茶多酚的提取率为13.85%;茶多糖的提取率为1.76%;茶氨酸的提取率为0.19%。  相似文献   

7.
由郑州工业大学副教授蒋元力发明的采用超滤膜 -离子沉淀法提取高纯茶多酚新工艺日前通过鉴定。该工艺产品收率可达 1 1 .3 % ,纯度达 99.9% ,居国际先进水平。该工艺的一大特点是可以低档茶叶为原料 ,进行以茶多酚为主体的茶叶综合利用。高纯茶多酚提取新工艺  相似文献   

8.
采用水溶液浸提法提取宁德市某茶企茶叶中的茶多酚,并结合响应曲面法对水提取茶多酚的工艺参数进行设计优化,结果表明最佳条件为反应温度81.3℃,液料比为25.6m L/g,反应时间为2.55h,该条件下茶多酚提取率为21.17%.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采用三级错流提取茶叶有效成分茶多酚、咖啡碱的优化提取工艺。该工艺提取率高达90% 以上,其提取液经醋酸纤维素复合钛微孔体超滤膜初步纯化,可得到茶多酚含量大于40% 的部标三级品。并建立了茶叶水提取液超滤过程修正凝胶极化模型。超滤透过液经聚酰胺树脂吸附、85% 乙醇洗脱,得到茶多酚含量大于90% ,咖啡碱含量低于4% 的部标茶多酚一级品。该工艺具有不另外添加物质、不使用有毒溶剂、工艺简单等特点。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介绍了以绿茶叶为原料,溶剂萃取与离子沉淀相结合的方法提取茶多酚。在最佳工艺条件下,茶多酚提取率达到9.5%,质量分数高达97.2%。该工艺与传统的提取方法相比,具有工艺简便、成本低,提取率高、节省时间、溶剂和能耗低、无毒无污染、易于大规模工业生产等优点。  相似文献   

11.
摘要:以绿茶为原料,水为浸提溶剂,采用离子沉淀法对茶叶中茶多酚的提取进行了研究。探讨了沉淀剂种类、沉淀剂用量、溶剂用量、浸提温度、浸提时间5个因素对茶叶中茶多酚提取的影响,优化了茶多酚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当以AlCl3为沉淀剂且m沉淀剂:m茶叶=1:5、溶剂用量m茶叶:m水=1:20、浸提温度为水浴75℃、浸提时间45min时,茶多酚的提取率最高,为14.12%。  相似文献   

12.
以新鲜茶叶为材料,比较研究了茶多酚超声波提取和传统有机溶剂提取2种工艺对茶多酚提取率和品质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同等条件下,超声波法具有省时、成本低、操作简便、提取率高、氧化损耗小、产品纯度高等优点,提高了产品的品质和收率,提取的效果优于传统有机溶剂法。  相似文献   

13.
采用有机溶剂提取绿茶中的茶多酚。通过正交实验确定最佳提取工艺为:以体积分数为65%的乙醇为提取溶剂,在料液比为1∶20(g∶mL)、提取温度为70℃的条件下提取3次,每次40min,在提取液中加入2.0g CaCl2在pH值为8.0时进行沉淀,茶多酚提取率可达到25.24%。该方法操作简单、成本低、提取率高,对工业生产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罗亚楠  于晓洋  刘立群 《化学世界》2011,52(9):526-528,533
研究了茶叶中茶多酚的提取,并对所提取的荼多酚进行分析及检测.以茶叶为原料,水作为浸提溶剂,通过改变溶剂用量、浸提温度、浸提时间、乙酸乙酯用量4个因素提高茶多酚的提取率,并优化茶多酚的提取工艺条件.结果表明,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溶剂用量(固液比)1∶20,浸提温度85℃,浸提时间40 min,乙酸乙酯用量85 mL.在优化...  相似文献   

15.
采用离子沉淀法,对不同种类茶叶中的茶多酚含量进行测定。分别考察了不同酸度、浸提温度及浸提时间对测定茶多酚含量的影响,确定以3价铁离子作为沉淀剂时,浸提时间为30 min,料液比低于或等于1∶15,pH为8或9,借助分光光度法测得不同品种茶叶中茶多酚的含量。结果表明:花茶的茶多酚提取率为1.63%,绿茶的茶多酚提取率为5.27%,红茶的茶多酚提取率为1.37%。  相似文献   

16.
茶多酚的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经过对茶多酚的性质及现有提取方法利弊的分析 ,确定采用超临界CO2 萃取技术对茶叶中的茶多酚进行了萃取研究。结果表明 ,超临界CO2 萃取茶叶中的茶多酚在工艺上是可行的 ,并探讨了其较佳的提取工艺参数  相似文献   

17.
张丹  樊娇  李鑫  鲁道旺 《广州化工》2013,(14):72-73,100
以茶多酚的提取率为指标,以水为溶剂,采用回流浸提法对梵净山翠峰茶中茶多酚的提取工艺进行研究。考察了浸提时间、浸提温度、料液比、浸提次数的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条件为:浸提时间50 min,浸提温度70℃,料液比1∶30,浸提次数2次,浸提率为27%。该提取工艺具有简便、经济、提取率高,值得工业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专利快递     
Z05094茶多酚的提取方法公开号:CN1482126A,公开日:2004.3.17该方法包括:茶叶浸提,茶水粗滤,超滤脱果胶,纳滤或反渗透脱水浓缩,真空浓缩,喷雾器干燥制得粉状茶提物,二氧化碳超临界流体脱除粉状茶提物中的咖啡碱和萃取茶多酚,去离子水溶解茶提物,乙酸乙酯萃取,经脱溶喷雾干燥制得高纯度茶多酚,产品纯度大于98%,提取率大于10%,咖啡碱小于0.1%。提取的茶多酚抗氧化性强,特别适于食品、保健和医药的应用,同时为我国中低档茶叶的综合利用提供了有效途径。Z05095糠醛废水治理及回收醋酸丁酯、硫酸铵、醋酸铵、乙酰胺和乙腈方法授权公告号:CN114…  相似文献   

19.
韩艳霞  陈金峰 《化学世界》2011,52(6):321-322,326
研究温度、料液比、浸取时间三个因素对信阳毛尖中茶多酚提取率的影响,并设计L9(33)正交试验进行提取工艺优化研究.结果表明:水提取信阳毛尖中茶多酚的最佳工艺条件为A3B1 C1,即温度为95℃,料液比1:25,提取时间20 min,茶多酚提取率为13.99%.  相似文献   

20.
以乙醇作为溶剂,用超声波辅助提取都匀毛尖红茶和都匀毛尖绿茶中茶多酚,从超声提取的时间、提取温度、乙醇的提取浓度、固液比四个因素研究其对茶多酚提取率的影响。通过单因素试验的结果,利用正交试验对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显示,都匀毛尖红茶与绿茶中茶多酚提取优化后的工艺条件为:红茶固液比为1∶30,用质量分数为60%的乙醇,在70℃条件下超声波辅助提取50 min,茶多酚的提取率可达14. 98%;绿茶固液比为1∶40,用质量分数为40%的乙醇,在70℃条件下超声波辅助提取50 min,茶多酚的提取率可达24. 9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