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社会不断地发展,在经济、科技快速发展的高效率时代背景下,我们居住的城市的面貌、规模也顺应时代的改变而不断更新。每个城市都有着它自身独特的文化以及生活在城市中的人们对于城市的集体记忆,这样的记忆也统称为城市意象。城市的更新要追随着当下人们对城市功能的需求来改变城市的功能和风貌也要对之前的旧城的文化记忆进行保留,城市的更新改造中又包含了建筑的改造以及街道和景观的更新改造。文章主要写的是城市更新改造中的街道改造。城市的街道是生活在城市中的人们的群体记忆,所以城市中的街道更新与营造在旧城改造中也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2.
街道景观是美丽城镇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最能体现城镇文化的窗口。本文针对目前快速城镇化发展过程中街道景观出现的传统记忆不足、感受冷漠等问题,从文化传承的视角,提出街道景观营造技术对策,形成现状认知、要素提取、要素整合,最终通过展示和活化来对要素进行表达的文化景观构建体系。并以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县曲塘镇曲水路景观设计的实例进行论证,探索了街道景观文化特色营造的技术方法,具有一定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3.
随着中国城市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城市空间正在进行大规模的改造和更新,街道是城市空间构成的重要组成部分。位于厦门集美文教区的集美学村集具有百年多的发展与建设历史,为了提升学村活力,促进学村更好的发展,积极更新改造其街道空间景观的品质变得至关重要。本文选取集美学村的街道空间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研、调查和访谈等形式,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法等从空间布局、景观要素、人的行为活动等方面对街道景观进行研究,发现其存在问题并提出相应解决策略,为集美学村街道空间景观做出优化与提升,形成一种为学村街道空间景观设计借鉴的建设模式。  相似文献   

4.
富露  唐建  郭剑 《建筑与文化》2020,(7):185-187
锦州铁路住区是铁路相关单位为改善铁路职工住房质量而集中建设的一批住宅区。随着使用年限的增加,使得住区外环境在空间形态构成、景观元素配置等方面显现出诸多问题,场地使用率低亟待更新改造。文章基于环境体验和认知密切相关的格式塔心理学基本原则和经验成果,以案例解析的方式分析住区环境在主要外环境场地的更新与改造,总结铁路文化元素功能置换后,融入到既有环境品质提升中的具体组织方式,以期为具有同类社区特征的既有老旧小区的微改造提供可借鉴的设计方法参照。  相似文献   

5.
在当前许多城市的发展中,面临着众多传统街道的改造问题。传统街道因其特殊的地位和景观特色,在改造中显现出许多不同于现代道路的景观特征。本文通过分析济南泉城路改造后在景观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在传统街道景观改造中,为恢复传统街道生机与活力应当注意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6.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大量的城市铁路被废弃。那些承载了时代发展烙印的废弃铁路具有很重要的人文价值与历史意义,但同时也给城市发展带来了诸多隐患,有必要对其进行合理的改造和利用。可持续景观对于城市建设具有积极的作用,将其理念应用于城市废弃铁路的改造中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通过对国内外城市废弃铁路改造方法进行研究归纳,结合“可持续景观”理念的特点与内涵,提出适用于城市废弃铁路改造的一般性策略。以寿光铁路公园为例,探索基于可持续景观理念的城市废弃铁路改造实践,为解决城市发展中的类似问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当前上海市政府倡导加强本市城市管理精细化工作,补齐市政市容管理短板是其中的重要内容。本文结合福山路(张扬路~浦东大道段)街道景观提升工程,归纳和总结了街道"精细化"改造的设计思路,对于中心区域生活型街道景观改造具有实践意义和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8.
本文研究旨在从空间集体记忆切入,建立工业城镇生活性景观认知与保护更新方法:通过在北京铁路工业重镇长辛店开展的系列访谈,采集空间集体记忆要素,并依据记忆度、历史价值、现存状况建立空间集体记忆要素综合评价体系,对不同要素给出保护、激活、修缮等发展策略,为科学指引工业城镇生活性景观保护与更新提供依据,以实现生活性景观的整体、活态可持续更新。  相似文献   

9.
周韬  郑文晖  陈启泉 《风景园林》2019,26(3):99-104
随着对城市建设问题的深入认识,人们对城市街道景观的认知已从三维空间建构转向空间体验与感受。以视觉认知为基础,采用视觉认知画面为手段,对城市街道进行量化研究。以画面占有率的数值变化反映街道景观特征,以画面占有率的样本方差值反映街道景观的连续性。以街道贴线率为影响因素,通过相关性分析,考察了贴线率如何对街道景观特征与连续性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0.
老城镇通过有效的景观改造方式提升其文脉的承续关系,凸显旧街道的文化共性与街道个性特征,营造更好的城市公共环境,为城镇居民提供更好的休闲场所。安庆杨桥镇街道景观改造坚持生态优先、注重环境保护和建设的理念,通过街道建筑、环境、道路、空间景观等方面的改造,使之既保持历史韵味,又符合现代城镇发展的要求,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现代新市镇。  相似文献   

11.
城市居住景观是城市人居环境的重要空间和组成实体,是由城市居民的生活、交往、工作及游憩等一系列相关的聚居活动共同组成的景观整体,是城市人居环境的一个新的研究领域。本文以大连市南关岭街道为例.借助于期望感知理论和Visual Co—plot Version方法评析了城市居民对周围居住景观环境的满意程度。研究发现,城市居民对居住景观中的实际感知与期望表现出显著差异性.对街道级远景和住宅级近景的认知需求评价逐步提高。  相似文献   

12.
城市街道作为公共空间首要构成要素,街道同样承担了城市交通、娱乐休闲、商业往来等多种功能,属于城市的重要记忆标志.因此,具有积极意义.本文结合半塘路步行街调研的现状,针对半塘路步行街道的景观改造设计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3.
乡村集体记忆景观小品的设计是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重要象征,其目的在于记录乡村发展过程中的记忆,通过提取有记录价值的元素,呈现为具有现代化风格的题材,提高受众感知,触发共情效果。本文将以集体记忆景观小品为媒介,通过对十八洞村村容村貌的取材来实现时间维度和空间维度的记忆,对现有的四个寨子景观进行提质改造,完善节点设计,以供设计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4.
城镇街道景观改造是城镇形象更新的重要手段之一,有大量实践活动但仍缺乏系统的理论指导。笔者通过对广西北部桂林、兴安、恭城、阳朔等几个城镇的考察,结合最近参与的柳州市融水苗族自治县街景改造项目的实践,从街道美学和环境心理学理论角度,总结了一些街景改造的规律和方法,以期对今后街景改造的实践活动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5.
街道绿地景观是城市聚居者感知城市形象环境最直接的途径 ,也是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其规划设计却往往受到忽视。随着我国高密度城市中心区的飞速发展 ,城市景观出现了新的面貌和特征 ,这对城市中心区街道绿地景观规划设计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以上海陆家嘴中心区道路绿化调整规划设计的研究为例 ,对高密度城市中心区街道绿地景观规划设计中的若干问题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16.
随着城市和建筑的不断发展演进,城市片区的属性不断发生变化。从资源环境节约的角度来看,城市发展模式由增量转向存量开发,必然会面临众多工业厂房闲置的问题,工业废弃地的生态恢复和景观营造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以天津天钢中板厂工业废弃地改造项目为例,把工业废弃地作为集体记忆载体,尝试通过生态策略和景观策略复兴工业铁路遗址上即将消失的乡土记忆景观。  相似文献   

17.
适应性循环是广泛存在于乡村聚落发展历程中的基本演替表征,是特定乡村景观时空格局与过程交互适应规律的直接投射。以社会-生态韧性视角下的适应性循环架构展开的乡村聚居形态研究,不仅利于定向寻求景观风貌历史荣衰而呈现出的独特演化规律,更有利于深层次把握地域乡村景观特色的影响驱动内涵。聚焦于新疆乡村聚居实体形态景观(本体、中心地标、循环系统、特殊区),通过适应循环系统的兴起、繁盛、衰退、重构阶段发展特征解析,梳理乡村聚居景观演变的时间脉络和空间拓展过程,初步探析出聚居景观形态演变的3种主要驱动影响机制:地理环境与乡村聚居景观空间情势的互适融合,产业经济对于聚居景观存续发展的引擎带动,以及宗教民俗之于乡村聚居景观文脉表征的统领浸淫。  相似文献   

18.
毛达  刘亚东 《山西建筑》2010,36(1):53-54
对中小城市街道景观改造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探讨,分别对经济危机下中小城市街道景观改造的可持续性策略、人性化策略、地域性策略、公众参与策略进行了论述,以完善城市街道景观,促进城市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铁路社区作为铁路工人的生活场所是旧时期铁路建设遗留的重要工业遗产,虽出现了某种程度上的衰退,但仍有较强的保留价值和意义。铁路单位独立的组织结构和改革进程决定了社区发展的特殊性。通过对徐州市"铁路三宿舍"演变发展过程的调研,从社区现状和空间意象调查入手,分析其在新的历史时期下面临的发展困境,以此为基础提出相应的更新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分析家属院和青年社区的特点,在二者之间找到了联系。并以西安市曹家巷纺织厂家属院改造为新型青年社区方案为例,论证了改造的合理性与可行性,为新型青年社区找到了正确的发展方向,并重新赋予了家属院生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