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β-羟基-β-甲基丁酸(β-hydroxy-β-methylbutyric acid, HMB)是一种具有蛋白质周转作用的亮氨酸代谢物,因其既能促进肌肉蛋白合成又能抑制肌肉蛋白降解而成为研究热点。HMB能通过人体自身合成,但要满足日常所需仍要额外补充。因此高效合成HMB并广泛应用于食品行业中对HMB的开发利用具有显著意义。主要阐述了HMB及其制备方法、用途,并介绍了HMB在食品工业中的最新应用,以期为其深入研究提供更多借鉴。  相似文献   

2.
β-羟基-β-甲基丁酸钙(calcium β-hydroxy-β-methyl butyrate, CaHMB)是β-羟基-β-甲基丁酸(β-hydroxy-β-methyl butyric acid, HMB)的钙盐。CaHMB已通过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 FDA)的一般公认安全(generally recognized as safe, GRAS)认定和中国的新食品原料申请。近年来CaHMB在运动营养食品、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Food for Special Medical Purpose, FSMP)中的应用逐渐增多。本文对CaHMB在毒理学研究和人群试食试验中的安全性及有效性进行综述, 以期为其安全有效的应用提供依据。国内外批准使用情况、毒理学研究和人群试食试验均表明CaHMB的安全性较高。人群试食试验提示补充CaHMB可能具有一些有益的健康效应, 包括增加老年人、艾滋病或癌症患者等的体重、瘦体组织、肌肉质量和力量, 减少肌肉损伤, 以及在阻抗训练中增加耐力, 在预防或改善肌肉减少等方面有较好的应用前景。但针对CaHMB对健康健身人群的有效性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3.
《中国食品学报》2024,24(6):486-497
β-羟基-β-甲基丁酸钙(CaHMB)作为新食品原料,已在国内外多个国家获批,允许在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中使用,然而我国在该原料获批后十余年间尚未有相关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上市。相关行业、监管部门和消费者对应用CaHMB的健康作用、安全性、使用剂量等方面的认知尚有待形成共识。为进一步推动CaHMB应用,服务人群营养健康需求,本文通过文献分析与专题研讨形式,在综合分析国内外有关CaHMB研究与应用现状的基础上,结合科技界与产业界有关专家意见,形成关于应用CaHMB的科学共识,即:1)通过新食品原料CaHMB(HMB的钙盐形式)补充HMB,是促进肌肉蛋白合成和减缓肌肉蛋白分解的一个重要途径;2)补充CaHMB有利于纠正负氮平衡,有利于老年人群、多类患病人群(如肌肉衰减综合征、肿瘤等)的肌肉健康;3)CaHMB的安全性被广泛认可,适当提高其每日最大食用限量,将更好地助力目标人群健康获益和产业应用发展。建议:从政策层面积极引导和适当提高CaHMB每日食用限量,以满足人群营养健康需求;进一步加强对CaHMB的科研创新,为更好地应用CaHMB以及相关政策制定提供科技支撑;推动CaHMB在食品产业,尤其在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中的应用,促进相关产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4.
本文概述了HMB生成和代谢途径、作用机理以及在家畜饲料中的应用研究进展,以期为HMB在家畜生产中的推广使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乙醇-酶和热水二步法提取燕麦β-葡聚糖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一种高黏度燕麦β-葡聚糖的提取方法.方法:采用乙醇-酶和热水二步提取法,即在燕麦麸皮中加入乙醇,酶法除去蛋白质和淀粉后,用热水提取β-葡聚糖.通过单因素及正交试验考察乙醇、胰蛋白酶、淀粉酶、酶解温度和时间对β-萄聚糖保留率以及蛋白质和淀粉的去除效果的影响;采用响应面设计研究热水提取β-葡聚糖的工艺,并比较不同提取方法得到的β-葡聚糖的表现黏度.结果:在60%乙醇溶液中加入60U/g胰蛋白酶,50 ℃酶解60min,残渣中β-葡聚糖的保留率为96.11%,蛋白质的去除率为71.79%.淀粉酶作用可以去除淀粉并使细胞壁破裂.响应面分析表明,在料液比1:20、浸提温度80℃、漫提时间60min条件下,β-葡聚糖得率为7.34%,且β-葡聚糖黏度高.结论:乙醇-酶和热水二步法是提取高黏度燕麦β-萄聚糖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为了提高燕麦β-葡聚糖的纯度和功能特性,用α-淀粉酶去除燕麦粗提液中的淀粉,分别用Sevag法、胰蛋白酶法、等电点法、胰蛋白酶结合Sevag法和胰蛋白酶结合等电点法去除燕麦β-葡聚糖粗提液中蛋白质。结果表明:提取之前,加入20 U/(170 mL)α-淀粉酶,反应20 min,提取完成后,加入50 U/(100 mL)α-淀粉酶,反应时间25 min,即可完全去除淀粉;用Sevag法脱蛋白时,需要重复5~6次,胰蛋白酶结合Sevag法可以减少重复次数,胰蛋白酶去除蛋白质的效果最差,等电点法去除蛋白质时,操作简单,成本低,而胰蛋白酶结合等电点法去除蛋白质的效果最好,其蛋白质去除率94.8%,β-葡聚糖保留率85%。  相似文献   

7.
利用饱和水溶液法制备了β-环糊精与β-紫罗兰酮的包合物,采用IR法确证了包合物的结构.并进行了包合物的热分解动力学分析和卷烟加香试验.结果表明:①制备的包合物为目标物;②包合物的热稳定性较β-紫罗兰酮高,其内的结合力主要是范德华力;③包合物具有提高卷烟烟气的香气质和香气量,降低刺激性和改善余味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张莹  赵迎春 《啤酒科技》2013,(2):37-39,43
应用在啤酒糖化中的β-葡聚糖酶有改善过滤性能、提高麦汁收得率及降低粮耗等作用。本文对大麦中β-葡聚糖酶在制麦芽和糖化过程中的变化、外源添加微生物β-葡聚糖酶的研究进展及目前国内啤酒酿造用β-葡聚糖酶产品进行了简要的介绍。  相似文献   

9.
β-胡萝卜素-β-环糊精包合物制备工艺的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饱和水溶液法进行β-胡萝卜素-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通过正交实验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β-环糊精与β-胡萝卜素的分子摩尔比4.5∶1;温度50℃;转速600r/min,搅拌时间7h,包合率高达83.18%。于40℃,5000LX条件下进行光稳定性加速实验,结果表明,包合物稳定性与β-胡萝卜素样品相比较有了很大提高。  相似文献   

10.
采用饱和水溶液法进行β-胡萝卜素-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通过正交实验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β-环糊精与β-胡萝卜素的分子摩尔比4.5∶1;温度50℃;转速600r/min,搅拌时间7h,包合率高达83.18%。于40℃,5000LX条件下进行光稳定性加速实验,结果表明,包合物稳定性与β-胡萝卜素样品相比较有了很大提高。   相似文献   

11.
采用超声-酶-碱法从啤酒废酵母中提取β-1,3-葡聚糖,在超声波预处理和酶解最佳条件的同时,利用响应曲面法研究分析NaOH浓度、温度、用量和时间对β-1,3-葡聚糖得率、纯度和蛋白质含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超声波处理后破壁率为94.22%;酶解后蛋白质去除率为62.82%;当加入2.05%的NaOH 30.50 mL,74℃处理5.7 h,β-1,3-葡聚糖的得率为10-21%,纯度为88.14%,蛋白质含量为1.19%.超声-酶-碱法处理工艺具有β-1,3-葡聚糖得率、纯度高、蛋白质含量低及提取时间短的特点.  相似文献   

12.
对影响麦汁中β-葡聚糖含量的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当投料温度超过40℃时,β-葡聚糖溶解酶活性增强;蛋白质休止温度在50℃时,对降低β-葡聚糖的含量有积极作用;当糖化温度升高到72℃时,β-葡聚糖含量不再有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13.
牛乳清β-乳球蛋白过敏原非酶改性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牛乳乳清蛋白质中的β-乳球蛋白(β-Lactoglobulin或β-LG)是婴儿牛乳过敏的主要过敏原。由于酶水解导致隐蔽于分子内部的抗原决定部位裸露,反而增强了其过敏性,并且产生影响风味的苦味肽。热处理、糖基化作用、乳酸发酵和脂肪酸结合等非酶改性技术可有效降低乳蛋白的过敏原性。热处理使蛋白质之间生成热诱导性聚合物,降低过敏性。通过糖基化作用产生糖基化终产物,掩盖抗原决定部位。乳酸菌发酵产生干酪素和蛋白酶,水解蛋白脱敏。硬脂酸与β-乳球蛋白结合以不同结合度结合,脱敏效果不同。相对来说,糖基化反应和乳酸发酵法的脱敏效果较好。为使β-乳球蛋白过敏原改性效果更好,可将两种或两种以上改性方法相结合。  相似文献   

14.
《食品与发酵工业》2019,(10):149-154
探究β-葡聚糖与传统青稞酒发酵间存在的相互影响,为传统青稞酒生产提供科学指导。检测传统青稞酒发酵过程中总糖、β-葡聚糖和乙醇的动态变化及营养成分在青稞酒与酒糟中的分布;采用青稞淀粉和β-葡聚糖模拟酿造工艺并利用显微镜观察β-葡聚糖与淀粉混合发酵物的形态。随发酵时间的延长酒醅总糖先增后减,β-葡聚糖含量逐渐下降,酒精度逐渐上升,部分β-葡聚糖溶入青稞酒而酒糟富集了蛋白质、粗纤维、总糖、β-葡聚糖(8. 42 g/100g)和氨基酸(16 570. 08 mg/100g);模拟工艺中淀粉分解率、还原糖生成量、酒精产量随β-葡聚糖浓度的升高而显著降低(P 0. 05),且β-葡聚糖在酒精发酵过程中被部分降解。β-葡聚糖对淀粉的包裹作用可延缓或抑制酒曲对淀粉的分解,且其浓度越高抑制效果越明显。该研究为传统青稞酒酿造品质的提高和酒糟的高值化利用提供了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15.
牛奶中富含多种营养成分,包括蛋白质、脂质、碳水化合物等,每100 g牛奶中就含有3 g蛋白质,其中主要包括乳清蛋白和酪蛋白。β-酪蛋白占牛奶蛋白总量的24%~28%,其主要包括两种基因型:A1型与A2型。A1β酪蛋白经消化后产生的β-酪啡肽-7会导致人体消化功能紊乱、心血管疾病等不良反应。A2β-酪蛋白则产生较少甚至并不产生β-酪啡肽-7,在胃肠道消化、提高抗氧化功能、降低胆固醇浓度等方面具有益生作用。本文综述了β-酪蛋白基因型在人体内消化后所产生的影响,并阐述了A2β-酪蛋白的益生功能,讨论其对人体健康的作用。并从β-酪蛋白基因型在乳制品中的应用入手,阐述A2β-酪蛋白乳制品的研究进展,为今后乳制品中A2β-酪蛋白的功能研究提供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β-葡聚糖酶的特性与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阐述了β-葡聚糖、β-葡聚糖酶的特性和作用.重点论述了β-葡聚糖酶在食品、发酵和饲料等工业方面的应用,并对其发展前景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动物性食品中β-兴奋剂残留概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β-兴奋剂能促进动物蛋白质的合成,提高饲料转化率,但其在动物性食品中的残留物给人的身体健康带来威胁,因此,多数β-兴奋剂在畜牧业中已被禁止使用,各国政府通过一系列法律法规限制该类药物的滥用以加大对β-兴奋剂的监管力度。通过介绍β-兴奋剂在动物性食品中的残留现状及常见的β-兴奋剂使用情况,比较主要国际组织和国家,包括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欧盟、美国、日本和中国对β-兴奋剂最大残留限量、检测标准的异同,同时总结近年来β-兴奋剂残留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18.
本文研究了18α、18β-甘草酸单体抗酒精性肝损伤作用。SD大鼠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正常组,模型组,18α-甘草酸组,18β-甘草酸组。除正常组外,各组灌胃给予40%酒精,给药组分别灌胃给予18α-甘草酸和18β-甘草酸,每天给药一次,持续4周。于第4周,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实验(OGTT)。给药结束后,将所有大鼠麻醉处死,检测血清和肝脏中的生化指标,并进行肝组织病理学观察。与模型组相比,18α-甘草酸和18β-甘草酸单体对肝功能及抗氧化指标均有显著性改善作用;18β-甘草酸对糖、脂质、蛋白质的代谢具有显著性调控作用;病理切片结果显示,18α-甘草酸和18β-甘草酸均对肝细胞具有较好的保护作用。因此,18α-甘草酸和18β-甘草酸单体对酒精性肝损伤均有较好的保护作用,其中18β-甘草酸在调节糖、脂质及蛋白质代谢方面的作用优于18α-甘草酸。  相似文献   

19.
β-苯乙醇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β-苯乙醇是一种有广泛用途的香味物质,在食品、化妆品、烟草和日化用品中添加β-苯乙醇对其他香气成分有增效作用.该文综述了β-苯乙醇来源,提取与检测,生产方法,并对β-苯乙醇的代谢机理及未来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0.
天然β-丙氨酸提高运动能力及其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补充β-丙氨酸后机体肌肽含量和对不同训练方式运动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进行综述,为β-丙氨酸作为营养补充剂和在运动领域中的开发和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