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校公寓作为大学生在校驻留时间最长的建筑物,人口密集且空间功能多元化,承载着公共属性功能。当前高校老旧学生公寓普遍存在空间组织与效率低效、落后问题,与当今大学生对公寓的使用需求相差甚远。对学生公寓进行资料收集、实地调研、问卷调查和现场测试,了解了学生公寓的现状,分析了大学生对公寓需求,探讨了空间组织和效率优化的方式,并针对后疫情时代学生公寓密集型的特点进行了空间组织和资源优化,室内平均温度降低0.9℃,外围护内表面温度平均降低1.1℃,平均采光系数约4%,为学生公寓提供新的使用场景,优化了运行效率。  相似文献   

2.
随着各地大学城的兴建,高校体育馆的工程方兴未艾,档次也较高,犹是校园风貌的展示,诚然体育馆的建设的确为培养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提供了不可缺少的重要载体,但一个现实的问题尚未引起建设者们的重视——校建体育馆在使用功能上、空间布局上应有别于社会上的专业体育馆,为此,文章拟围绕高校体育馆建设的功能定位于空间布局的思考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3.
徐元卿  景泉  刘畅  颜冬 《建筑技艺》2021,27(4):73-75
近年来,我国高校大量建设校园体育馆,这一过程中部分场馆存在"重级别规模、轻运营成本""重外在形象、轻内在逻辑""重观赛体验、轻弹性利用"等现象.结合太原旅游职业学院体育馆的工程实践,从集约高效的空间组织、关注逻辑的内外界面、复合利用的场地空间三个策略入手,以期为我国高校体育馆设计提供可借鉴的参考.  相似文献   

4.
高校体育馆与城市体育馆在设计及使用上有不同的特点。结合广州中医药大学体育馆的设计实践,分析了高校体育馆在设计前、设计中、建成及改造几个阶段的相关问题,总结出若干设计策略,并指出应该根据高校体育馆的特点加强该建筑类型的研究,以适应我国高校跨越式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5.
未来高校图书馆建筑空间构成及设计特点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虹涛  武联 《山西建筑》2007,33(23):17-18
从高校图书馆发展的外部动因,使用主体的心理、行为特征和现代化设备对图书馆的影响三个方面来分析研究图书馆建筑发展的趋势和特点,归纳出未来高校图书馆建筑的功能布局及空间组织结构特点,总结出设计中要考虑的诸多因素,以期更好地指导高校图书馆的设计与建设。  相似文献   

6.
许继清  胡泊 《华中建筑》2007,25(6):18-20
高校体育馆在教学、管理及使用功能等方面不同于社会体育馆.通过对南阳师范学院体育馆建筑设计分析,从环境关联性、多功能综合性、文化延续性三个方面,探讨了高校体育馆的建筑设计特点及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7.
苏宜根 《山西建筑》2009,35(18):18-20
针对高校体育馆建设与社会体育馆建设的不同,从满足教学、总体布局、平面布局、形体塑造、节能性、建筑声学等方面阐述了徐州师范大学体育中心在特定校园环境中的理性建构,以达到满足体育中心功能要求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上海市高校体育馆是高校体育的空间载体.对整合丰富教学资源、提高师生的身心健康素质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亦可为周边居民提供良好的健身场所。本文通过分析上海市高校体育馆功能组成和布局模式现状.结合上海市所处的自然及社会环境,参考国内外先进案例.对上海市高校体育馆功能组成与布局模式发展趋势提出一些见解.期待为今后上海市高校体育馆建设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9.
结合长沙市贺龙体校体育馆的工程实践,对设计"功能集约化,组合立体化"的新型多元化体育训练馆作一些探求。主要从设计构思理念,功能空间组织,技术难点解决等方面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0.
随着大型体育赛事在我国高校举办,兼顾城市赛事的高校体育馆开始出现,然而城市体育赛事的建设指标规模较大,与追求实用性、多功能性的高校使用矛盾明显,这些矛盾在比赛厅空间的设计指标上表现得尤为突出。本文结合举办过大型赛事的高校体育馆案例进行数据分析,整理出高校体育馆平时与赛时使用转换的措施,寻求切实有效的应对方式,探究多复合体系下的设计策略。  相似文献   

11.
近年我国高校体育馆建设过程中,崇尚形象、土地资源紧缺、体量尺度过大、场地数量不足、空间利用率低等矛盾逐步凸显。文章通过对日本高校体育馆的发展状况及其工程实践中的若干特征进行梳理,探究其外部空间集约化与内部空间复合化的设计要点,以期为我国的高校体育馆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作为一种新型国土空间资源,地下空间能够在提高城区土地使用效率、平衡历史城市和历史地区保护与发展的关系方面发挥积极的助力作用。日本在快速城市化时期,当城市新增功能开发需求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发生矛盾时,通过地下空间的适应性利用有效地缓解了两者在空间资源上的争夺,使历史文化传承与提高容积率、改善设施等发展需求之间相对和谐,这也可被视为一种空间“供给侧”改革的作法。本文介绍了日本城市历史地区地下空间发展情况,研究了在空间组织模式、功能组织利用、地下建设与更新技术等方面的适应性利用内容和方法,并针对我国目前城市历史地区地下空间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为解决城市中历史地区保护与发展协调推进的问题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庄惟敏 《城市建筑》2007,(11):18-20
本文针对高校综合体育馆赛训结合双重功能转换的研究,探讨高校奥运场馆的定位、内场尺寸的确定、座席数量及赛后临时座席的转换、配套房间的设置、天窗及自然采光的设计以及社会化的经营等设计要点,力求提出一些建设性建议,为我国高校体育馆建设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4.
《新建筑》2016,(2)
上海市体育馆具有数量多、类型广、建造时间久远等特点。随着体育文化的迅猛发展,老旧体育馆现有功能设置与市民需求逐渐显露出矛盾。体育馆建筑功能更新指体育建筑在使用过程中,对自身功能定位、构成、空间和细部进行基于外部要求和内部客观实际的重新整合。通过对上海市体育馆进行实地调研,厘清功能更新现状及现存问题,结合上海市体育馆发展需求及自身特点,探寻影响其功能更新的因素,借鉴国内外优秀案例实践经验和先进理念,探索上海市体育馆建筑功能更新趋势。希望这一研究能为上海市体育馆的更新改造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5.
张江红 《华中建筑》2007,25(12):22-25
对湖北大学体育训练馆的设计特点进行了总结,以建筑和结构结合为着眼点,重点分析了体育馆设计中功能、技术、艺术环境的和谐与矛盾的统一,提出建筑结构功能与艺术的和谐统一、节能节地、体育设施复合化是高校体育馆建设可持续发展的探索思考问题.  相似文献   

16.
随着全民健身热潮的兴起,高等院校逐渐成为普及群众体育的"主阵地"。然而高等院校规模的扩张引发建设用地紧张,土地资源稀缺与场馆体量过大及空间利用率低的矛盾逐渐凸显。文章基于上述问题,依托集约建设的理念,通过对韩国首尔高校体育馆的实地调研,深入剖析其高校体育发展的历史沿革,分析其集约化建设的影响动因,阐述集约化建设的内涵及特征,以期为我国高校体育馆集约化建设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7.
高志 《山西建筑》2002,28(8):11-12
通过方案设计实践,对建筑设计构思、环境设计要点、建筑空间组织形式和使用功能等方案设计要素作了阐述,并探讨了中学科教体文建筑组群空间组织设计中的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18.
新世纪我国高等教育蓬勃发展,给高校图书馆建设带来了空前的机遇。同时扩大的招生规模、网络化信息的冲击、服务社会化的诉求等给高校图书馆的设计创作增添了许多新的挑战。当下和未来的高校图书馆建筑在角色定位、功能设置、空间组织、技术应用等多方面都要求有新的创作理念、策略与方法与之回应。"可持续发展"是21世纪人类社会的主题,同样是发挥着重要的教育功能、在精神与文化方面起着引领作用的高校图书馆发展的必然选择。本期开篇论坛邀请了多位学者与建筑师的从不同的视角来畅谈高校图书馆的未来发展,希望引发学界更多的关注与思考。客座主编:孙澄  相似文献   

19.
作为体育事业发展的重要保障,高校体育馆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高校体育馆良好的照明环境不仅可以提高体育教学质量,还能对学生、教师、运动员等使用人员的心理和生理带来积极的影响。通过对7个高校羽毛球场馆的主观评价和实测照明数据,分析影响使用人员视觉舒适度的影响因素,并建立视觉舒适度的多元回归方程。该模型表示在高校体育馆羽毛球场地进行羽毛球运动时,运动人员的视觉舒适度会随着水平照度充足度的增加而提高,在使用体育馆时对空间环境的接受度和好感度及在使用时的心理情绪的提高而增加。在空间环境感受量与心理情绪表达量这两个因子中,心理情绪表达量对视觉舒适度的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20.
第二体育馆修缮改造工程除对原结构进行加固、修缮外,还对首层及地下室进行加固、改造,改善和提升第二体育馆的建筑功能.采用结构托换技术,实现了第二体育馆的原地下室增加层高,建设大跨度地下空间结构,及与第二体育馆南侧新建纯地下多功能厅的连通.该项目的成功实施增加了第二体育馆的使用面积,提升了第二体育馆的使用功能.第二体育馆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