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对淮南矿区采煤沉陷地生态环境修复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崔龙鹏 《中国矿业》2007,16(6):46-48,52
本文以华东最大能源基地——淮南矿区为例,基于“三大基地”和“生态淮南”建设背景,贯彻持续发展观,科学确立基于采煤沉陷地生态环境修复的大型生态矿区建设战略思路,及以凸显“一个目标、两个主题、三大分区、四项原则、五类工程”的采煤沉陷地生态环境修复具体方略。  相似文献   

2.
淮南矿区沉陷治理工程实践与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淮南矿区是有百年开采历史的矿区,煤层赋存条件多样,淮南地区地表建(构)筑物稠密,水系、铁路、公路发达。煤炭开采后地表沉陷治理工程工作量大、技术要求高。文中较系统的总结了淮南矿区沉陷治理工程的做法及经验。  相似文献   

3.
4.
介绍了淮南矿区济河铁路中桥的原位治理设计方案,并就该方案的实施效果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5.
6.
以济宁市任城区采煤沉陷区为工程背景,结合地质采矿条件、开采沉陷特征、区位特点及相关规划,提出了适合任城区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的总体思路;从生态、农业、湿地、建筑4个方面分别介绍了4个典型的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项目;从资金来源、利用方向、运营模式3个角度对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中存在的关键问题进行了深入剖析,提出了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的见解与看法,可为矿业城市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与开发利用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7.
杨斌  袁鑫  雷亚萍 《煤炭与化工》2022,(12):103-105+121
咸丰县地处鄂西喀斯特地区,其煤炭资源开采历史悠久,集中在坪坝营、曲江、唐崖三镇,形成了大面积的采煤沉陷区,严重影响了百姓的生产生活。本文通过对咸丰县采煤沉陷区破坏现状分析,对地面塌陷、滑坡,农田破坏污染,煤矸石及酸性废水污染,房屋、道路设施等主要问题提出了针对性的治理思路,以期为后续的综合治理工作提供参考,打造采煤沉陷区治理的“咸丰模式”。  相似文献   

8.
本文针对典型高潜水位两淮采煤沉陷区,归纳了农业建设、生态功能区建设、生态景观建设和园区建设4种沉陷区综合治理的主要修复模式,简析了新庄孜和后湖等沉陷区修复时针对不同的条件采取的相应修复模式,为其他类似条件的沉陷区及废弃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淮南矿区水体下采煤的实践与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佩全 《中国煤炭》2001,27(4):30-32,42
结合淮南矿区水体下采煤的实践,研究了正常采矿及地质条 急倾斜、倾斜和缓倾斜煤层导水理解隙带高度发育的规律及计算公式,介绍了水体下开采时充分利用粘土类隔水层的防水性能和防水煤岩柱的留设方法。采用这些研究成果,淮南和潘澳矿区分别提高了开采上限,增加了可利用储量。  相似文献   

10.
永夏矿区村庄下采煤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苏阳  刘万增 《矿山测量》2002,(3):26-27,38
文中根据永夏矿区村庄下采煤的特点,指出了村庄下采煤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今后如何开展村庄下采煤工作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1.
文章对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项目资金内部管理的几个环节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2.
大同矿区采煤沉陷地表移动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针对大同矿区采煤沉陷的特点,分析了采煤沉陷的形成机理,并通过对观测资料和覆岩类比分析,确定了地表沉陷范围及地表移动变形预测的参数,并为确定地表移动变形的规律性及预测的准确性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淮南采煤沉陷区积水中重金属对人体产生的潜在健康风险,对9个矿19个沉陷水域进行采样,测试5种重金属(Cd、Cr、Pb、Ni、Zn)含量,采用美国环境保护局(USEPA)推荐使用的健康风险评价模型,对其进行健康风险评价。研究结果表明:(1)采样水域5种重金属年平均离子浓度由大到小依次为:Zn>Cr>Ni>Pb>Cd,重金属的分布影响因素可能与农药化肥的使用、工业废水的排放、汽车尾气中重金属的大气沉降、渔业养殖以及采煤活动等因素有关;(2)重金属的健康风险值总体随季节变化,呈现出丰水期小于枯水期的特点;该区域沉陷积水的重金属致癌风险整体较为安全,但化学致癌物(Cr)的健康风险值超出其它4种重金属4~8个数量级;(3)5种重金属的健康风险平均值排序为:Cr>Cd>Pb>Zn>Ni,其中Cd的致癌风险值及Pb、Zn、Ni非致癌风险值均低于最大可接受风险值(5.05×10-5a-1)。  相似文献   

14.
两淮采煤沉陷积水区水体水化学特征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孙鹏飞  易齐涛  许光泉 《煤炭学报》2014,39(7):1345-1353
为分析沉陷积水区主要补给水源及相应的溶质来源,在淮南  相似文献   

15.
采煤沉陷区环境保护与治理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在分析了我国采煤区地表沉陷问题的现状、原因及其影响、采煤沉陷区环境保护与治理的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解决该问题的思路和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16.
铁法矿区采煤沉陷特点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矿区采煤地面沉陷现状,总结出地面沉陷分布特点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了更好地综合治理和预防地面沉降变形,有必要在全区建立地面沉陷监测站,以获取全区地面沉陷定量参数。  相似文献   

17.
淮南矿区利用采煤塌陷区建设平原水库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陈永春  袁亮  徐翀 《煤炭学报》2016,41(11):2830-2835
淮南矿区煤炭的大规模开采,引起地面大范围塌陷,影响当地经济及可持续发展。在实地调查、开采沉陷预测和理论分析的基础之上,结合矿区有利条件,提出变塌陷区为蓄水水库的思路。研究结果表明:2010年,矿区采煤塌陷面积已达121.4 km~2,积水面积59.8 km~2;根据预测,2020年塌陷面积186.9 km~2,积水面积112.7 km~2;2030年塌陷面积为275.2 km~2、积水面积为195.4 km~2;矿区周边水系众多、天然洼地多,通过湖泊节制闸、花家湖、西淝河闸等与淮河干流相连接,为建设平原水库提供条件。  相似文献   

18.
根据天府矿区各矿井采煤沉陷现状和复杂的地质特征,结合地面地质构造特点,就矿区地表沉陷所引起的危岩滑坡、采动地表移动对相应的地表环境安全隐患进行了分析,为认识矿山采煤沉陷对地表环境影响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煤炭资源的开采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能源安全保障的同时,也在全国形成了大量的采煤沉陷区,严重威胁生态环境和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安全。本文运用文献归纳法,收集相关法规政策、行业数据、论文资料等,系统梳理当前我国采煤沉陷区基本情况、治理工作进展和模式。分析了我国采取沉陷区综合治理存在的问题,包括治理政策不完善、监管缺位、治理资金严重缺乏、产业转型困难等。结合实际提出健全治理体系,探索创新治理模式,开展示范区推广等对策建议,为推进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济宁市煤炭资源丰富,开发强度较大。煤炭资源的开采引发采煤塌陷、农田损毁、生态破坏、农民失地等问题,给矿区当地带来一系列经济、社会、环境问题。在分析济宁采煤沉陷区现状、类型、分布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研究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的手段和方法,从土地复垦政策、资金、综合治理模式等方面总结济宁采煤沉陷区存在的问题,提出规划引领、综合施策、生态治理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