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花洲书院作为我国豫西南地区在封建社会时期特有的教育机构,体现了该地区高度重视园林景观空间营造在书院建设、学术交流、思想启迪中的重要作用。文章通过对其景观空间形态特征与园林营建手法进行分析,探析儒家山水文化、礼乐文化、比德思想与中和思想对书院园林空间格局与园林营建的影响,总结归纳花洲书院文化景观要素和内涵,以期为书院园林的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2.
清代闽南侯龙书院园林艺术特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书院是古代特色的教育机构,书院园林继承传统园林风格,结合地域建筑的特点,营造文人教育氛围,促进文化传播。本文从侯龙书院园林造园解析入手,分析书院园林的空间特点,归纳书院园林选址考究、风格淡雅、寄情于景、巧于因借的造园手法,体现地域文化。细部传递闽南园林文化,体现尊礼文化和教化氛围。传承传统园林文化有助于校园文化的发展,对继承中国传统园林文化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书院是古代特色的教育机构,书院园林继承传统园林风格,结合地域建筑的特点,营造文人教育氛围,促进文化传播。本文从侯龙书院园林造园解析入手,分析书院园林的空间特点,归纳书院园林选址考究、风格淡雅、寄情于景、巧于因借的造园手法,体现地域文化。细部传递闽南园林文化,体现尊礼文化和教化氛围。传承传统园林文化有助于校园文化的发展,对继承中国传统园林文化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中国古代书院园林变迁考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书院凝固着一个时代的人文缩影,士人的文化教育活动必须依赖书院才能展开,这其中最直接的表现就是书院的建筑与园林。书院园林是一种特殊的园林类型,他不同于一般意义上游赏性质的园林,而是具有独特的教化育人的功能,园林融入了士人及其时代的价值观、审美情趣、人生理想和情感需求,他的产生和发展是一个时代、一个地域的文化缩影。本文通过对中国传统书院园林历史变迁的梳理,总结书院园林变迁的历史规律和不同时期的艺术特色,望能为书院园林的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这也正是梳理书院园林变迁的意义所在。  相似文献   

5.
我国古代书院园林的文化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传统园林文化源远流长,作为它的组成部分之一的书院园林,在唐朝已经开始形成.通过对书院园林的分析,从文化角度探讨了书院园林的文化内涵.认为:书院教育重在陶冶人的品格、寄情山水、崇尚自然,往往都建于山清水秀、景色如画的幽静处,书院园林是中国传统园林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6.
清代甘肃平凉柳湖书院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中国古代书院以"鼓舞人才,振兴文运"[1]为目的,因"地灵人杰"的理念及文人对读书环境塑造人格精神的信仰而讲究选址,故而很多书院都营建在了依山傍水、风景秀丽之处。中国古典园林因于自然而高于自然,伴随着清代经济之发展,书院园林亦同此种理念与信仰一道而更多的应用于书院生活当中。由于具有了"书院"这种独特的功能支撑,形成了书院园林这一独具个性,并结合书院精神的特殊园林形式。再进一步融合不同的  相似文献   

7.
中国古代书院是一种重要的教育组织形式,它除了具有讲学、藏书、祭祀的功能之外,其内部的园林中也体现了士人的寄情山水、崇尚自然、陶冶人格的文化内涵。理水作为中国园林理法中不可或缺的要素,它的运用对于书院园林景象的营造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从竹山书院略觑我国书院园林的环境特色及文化内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书院园林是中国传统园林的组成部分,它在借鉴私家园林与寺观园林的基础上,升华出独具特色的园林风格.竹山书院位于歙县雄村,是徵州府六县54所书院中极具代表性的一座.从竹山书院研究中略觑书院园林的概念,并对其选址考究、风格淡雅、空间统一、植物配置等方面的园林环境特色和"礼乐"格局进行简要分析,阐述了其斯文品格背后的"和谐自然""善美同意"和"雅俗共赏"等文化内在.希望能够继承优秀的民族传统为今所用,并为书院园林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书院是我国封建社会特有的一种教育形式。它起源于藏书和私人读书、授徒。始于唐,盛于宋,至明清达到顶峰。其数量之多,分布之广,大大超过并已取代官学,成为中国主要的教育组织,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播、发展过程中起了很大的作用。书院的建设十分讲究风景环境的选址和经营,突  相似文献   

10.
我国古代书院建筑的伦理学诠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何礼平  应四爱 《华中建筑》2006,24(11):82-84
中国传统建筑文化源远流长,作为它的组成部分之一的书院建筑,在唐朝已经开始形成.该文通过对书院园林的分析.从伦理学的角度探讨了书院园林空间所体现出采的“礼乐相成、情理并重、天人争一、以人为本”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哲学基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