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以城乡一体化为目标的新型城镇化之路,绝非"毕其功于一役"的社会革命,而是围绕人文本位为核心,逐步撑起一个立体的新型发展结构,最后形成以人的发展为主要脉络并一以贯之的社会系统。这就要求城乡统筹规划在实践中不断地完善,脱离直觉规划,走向系统规划。本研究论述了这一规划转型的过程,并认为中国未来的改革需要关注三件事:边缘革命、区域竞争和思想市场。城乡统筹规划的具体方法与这三件事密切相关。首先,应通过城乡统筹规划建立全社会共同的底线,目的在于规范市场,优化服务;面对区域竞争,城乡统筹规划应以全民规划为导向,纠正地方政府的偏好和干预,利用规划指引的方式迅速介入地方城乡发展中的现实问题和矛盾;为了实现城乡思想市场的长久持续繁荣,城乡统筹规划应本着和合共生的文化理念,以和而不同的态度容纳文化的多样性,从而发挥城乡文化的持续创造力。城乡统筹规划的具体方法可以概括为持守底线、顺势而为和多元包容。  相似文献   

2.
协奏还是变奏:对当前城乡统筹规划实践的检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各种类型、各个层面的城乡统筹规划实践正在我国展开,然而在中国宏观发展背景的作用下,一方面,城乡统筹规划的实践表现出了许多认识的误区,产生了功利主义和利益博弈的取向;另一方面,由于缺乏系统配套的制度与法规支撑,城乡统筹规划面临着巨大的实施难题。文章通过对当前国内城乡统筹规划实践的检讨,揭示了"变奏"的相关现象和原因,指出域乡统筹规划及其实践的效果既需要自身不断的努力,也依赖于外部发展环境和整体制度、法规建设的完善。  相似文献   

3.
城乡统筹是党中央和国务院在新的发展背景下,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城乡规划的性质和特点决定了引领城乡统筹是城乡统筹规划不可推卸的历史责任,对其能否进行科学编制和有效实施直接决定了城乡统筹工作的成效。本文认为,科学开展城乡统筹规划首先应当从中国国情认识其内涵,需要正确理解城乡统筹的战略意义,需要全面掌握城乡统筹的工作特点,需要切实明确城乡统筹规划的历史责任。  相似文献   

4.
各种类型、各个层面的城乡统筹规划实践正在我国展开,然而在中国宏观发展背景的作用下,一方面,城乡统筹规划的实践表现出了许多认识的误区,产生了功利主义和利益博弈的取向;另一方面,由于缺乏系统配套的制度与法规支撑,城乡统筹规划面临着巨大的实施难题。文章通过对当前国内城乡统筹规划实践的检讨,揭示了“变奏”的相关现象和原因,指出城乡统筹规划及其实践的效果既需要自身不断的努力,也依赖于外部发展环境和整体制度、法规建设的完善。  相似文献   

5.
从“城市规划”到“城乡规划”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年《城乡规划法》的实施,标志着我国正在打破建立在城乡二元结构上的规划管理制度,进入城乡统筹规划时代。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城乡差异,提出了城乡统筹规划应建构从"城市规划"到"城乡规划"乃至"全域规划"的思路,规划的核心是城乡空间统筹布局,在经济发达而土地资源紧缺地区,则是以土地为载体的"三集中"。以霞浦居民点统筹规划为例,分析了城乡统筹规划的技术路径和规划内容。  相似文献   

6.
城乡二元发展的现状、《城乡规划法》的颁布实施,以及"两型社会"建设的要求下,如何进行城乡统筹规划,使之达到城乡经济、社会、资源与环境的协调可持续发展,促使城乡统筹规划成为规划领域一个重要的命题。本文以长株潭城市群生态绿心地区为例,探索了大都市周边地区统筹城乡空间、产业发展、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设施布局、统筹建设管理方式,以期对全国其它大都市周边地区的城乡统筹规划起到示范、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7.
文章简要分析了欧美发达国家乡村建设发展实践进程,指出了现阶段城镇化水平下南京开展城乡统筹规划的重点。以近期开展的试点镇街城乡统筹规划编制工作为例,重点介绍了南京在城乡统筹规划工作方面的创新之举。从规划编制工作完成后,主管部门、试点镇街、专家学者、规划编制单位和社会公众等规划参与主体对本轮城乡统筹规划的评价着手,总结了南京开展城乡统筹规划工作的有关经验。  相似文献   

8.
卢新华 《江西建材》2013,(2):208-209
文章介绍了GIS技术和城乡规划的概念,同时简要分析了GIS技术在城乡统筹规划中的应用。随着我国城市化的发展,城市化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在发展的同时出现了一些问题,如城乡二元结构体制片面强调城市发展而忽视乡村发展需求,城乡建设发展的极度不平衡导致了三农问题日益突出。因此,城乡统筹规划发展成为城市化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就GIS技术在城乡统筹规划中的应用情况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9.
在城乡融合发展背景下,中国城乡发展从“乡土中国”演变到“城市中国”,正逐步向“城乡中国”转变,乡村社会结构、产业结构和聚落结构等正在发生结构性变化,亟待探索与之相适应的乡村空间治理理论方法和实践路径。江苏省作为全国城镇化水平较高、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较小的省份,已进入了“城乡中国”时期,并积极在一盘棋谋划空间、“三生”空间联动治理和畅通城乡要素流动等方面开展了系统实践。以江苏实践为例,通过对江苏乡村空间治理的历程回顾,总结提出江苏三个不同时期的乡村空间治理阶段及其重点、逻辑和特征,认为江苏探索出了“规划统筹—行动协同—政策合力”的乡村空间治理系统路径,为新时期的乡村空间治理提供了现实样本,并从理论框架、治理模式和治理规则对江苏乡村空间治理实践的模式特征进行总结,以期进一步丰富完善乡村空间治理的理论和实践体系,主要包括遵循乡村发展“人—地—产”耦合运行系统的理论框架、针对四类乡村探索了与其相适应的乡村空间治理模式、发挥了村庄规划作为乡村空间治理基本规则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张伟  闾海  胡剑双  国子健 《城市规划》2021,45(12):17-26
中国目前正处于破除城乡二元结构,走向城乡融合的重要历史时期。文章在对城乡融合发展相关理论总结的基础上,聚焦省域尺度层面,以中国东部沿海地区、城镇化水平最高的地区之一、南中北区域发展差异特征较为显著的江苏省为例,通过回顾总结江苏城乡关系演变的历程、主要的做法和取得的成效经验,及在区域城乡融合、城乡空间资源合理配置、乡村价值挖掘等方面面临的新挑战,提出了"区域联动、差异引导、特色优先、政策赋能"的新时代省域层面城乡融合发展的路径,认为要积极构建区域联动发展和区域转移补偿机制、针对不同区域的特征因地制宜选择差异化的县域城乡融合发展路径、聚焦资源本底较好的地区率先打造不同城乡融合发展示范区、强化改革创新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以为中国探索城乡融合发展的路径提供实践经验,也为其他省份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山东省城乡一体化规划的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城乡一体化规划是一种新的规划类型和当前的规划热点。本文总结了山东省城乡一体化规划的探索与实践,对该类规划在规划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同空间尺度的城乡一体化规划的编制方法、内容和深度进行了探讨;认为城乡一体化规划是市县域范围内最大的规划,在"三规合一"中应代替城市总体规划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协调。  相似文献   

12.
城乡一体化是城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战略选择。我国传统的城乡二元结构影响了城乡关系的协调和经济社会持续发展。新世纪以来,城乡二元结构逐步破除,初步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在此背景下,如何在城乡规划中落实城乡一体化政策、编制城乡一体化规划,成为政府、规划师和城市研究者非常关心的问题。本研究以苏州为例,总结了城乡一体化理论的发展脉络、发展模式,并从苏州的实际入手,分析和总结苏州城乡一体化规划的规划体系、保障措施和机制创新等实施经验,为苏州城乡一体化的进一步实施和其它地区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3.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城乡规划专业教学改革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现阶段我国正处于新一轮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城乡规划作为城乡发展建设的依据和蓝图,其作用愈发重要。城乡规划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和政策性都很强的学科,其技术方法、政策规范及人才需求等在不断发展。鉴于一系列的变化,城乡规划专业的教学工作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要求,必须转变思路、与时俱进、深化改革,以更好地适应新形势,培养合格的现代化城乡规划专业人才。  相似文献   

14.
乡村地区作为城乡规划管理较为薄弱的区域,在规划编制方法、规划落地实施等方面往往聚焦于单个村庄的编制,缺乏从区域层面审视乡村地区发展的实践探索,尤其是缺少统筹协调生态保护、土地利用等各要素的多规合一型规划,使得规划的指导性、针对性、可操作性不足。浙江省杭州市从城乡融合、区域统筹的视角出发,编制面向区域层面与操作层面的郊野单元规划,在空间范围上实现了开发边界外乡村地区全覆盖,在规划类型上具有多类型、多层级特征,存量规划、实施性规划特色显著。不仅丰富了传统的村庄规划体系,在规划内容方面更是体现了高效利用、高质量发展、高水平治理的要求,尤其是促进了规划实施与规划编审程序深入对接,推动了城乡要素深度融合、城乡空间全域管控,是对乡村振兴发展、城乡融合发展的规划模式与技术方法的成功探索,对于进一步完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本文结合广州新一轮全覆盖式村庄规划的大背景,参考同时期白云、南沙、从化等地区的经验,集中就村庄布点规划的编制体系和技术方法进行了深入思考。结合增城村庄布点规划项目的实践,建议规划编制应突破镇街一级行政界线的约束,着力构建县(区)1)统筹的村庄发展框架,并探索如何在产业功能分区、生态保护和历史文化保护的基础上,从当地发展特征和发展条件出发,完善村庄的分类分级调控,强化布点规划对村庄规划的指导意义,真正实现"城乡统筹、多规协调"的目标。  相似文献   

16.
围绕中国城镇发展空间格局区域不平衡的"胡焕庸线之困",从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高度,深入剖析了新时代中国城镇化空间格局重构面临的挑战与机遇,提出要抓住中国城镇化后半程的历史机遇,发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通过规划改革创新和空间规划体系重塑,助力构建"区域均衡、城乡融合、多元开放、合作共赢"的新型城镇化空间格局,并推动完善"突破行政区划、实施全域管控、有利精准施策"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探索跳出就"规划改革论规划改革"的专业思维定势,从新时代大国空间治理的角度提出要针对中国新型城镇化推进的关键问题推进规划改革创新。  相似文献   

17.
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带动城市发展进入转型期,城市交通规划作为影响城市未来发展的重要公共政策安排,应针对转型期城市的特征变化采取积极应对策略。"十二五"发展新阶段来临之际,城市在发展方式、发展基础、发展结构、发展动力及外部发展环境等方面将出现重大变化,建议在交通规划中采取交通环境承载力校核,发展低碳交通模式,鼓励集约运输,协调交通改善与城市历史环境关系,引导城市开发,保障城乡统筹,倡导科技创新,加快都市圈一体化融入进程等应对策略,适应并引导城市的健康转型。  相似文献   

18.
单德启  赵之枫 《城市规划》2002,26(10):41-43,72
结合芜湖市繁昌县三山镇小城镇规划设计 ,对中部地区小城镇的定位、战略、规划等问题进行思考。指出中部发展中地区小城镇正处在起步阶段 ,面临中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在发展过程中要注重城镇体系布局 ,着力于小城镇内涵的建设。立足于协调产业化的发展 ,依靠产业发展促进人口集聚。加强城乡联系 ,逐渐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完善的城、镇、村发展体系 ,不断进行制度创新 ,促进农村城市化和小城镇的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9.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各地的乡村经济和建设也得到了较大的发展。然而伴随而来的是乡镇建设无序、缺乏规划、环境恶化、城乡差距加大等一系列的问题,城乡矛盾日益加剧。在此现实情况下,新颁布的《城乡规划法》重视城乡一体化规划和建设,强调协调城乡空间布局,逐步改善人居环境,以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本文在对城乡一体化的认识基础上认为,城乡一体化应强调体现城乡特色,而不是消灭差异;应体现区域差异和地域特色;应重视生态环境规划;应先行基础设施规划和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