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Planning》2017,(22)
服装史论类课程是高等美术院校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本科生必修的专业理论课程,它在增强学生的艺术思维、开阔艺术视野、提高人文素质和培育审美素养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该文作者根据多年从事服装史论类课程教学的实践经验,针对服装史论类课程课堂教学中实施的教学方法怎样才能契合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进行了具体的改革与探索实践。该文主要探讨在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的史论类课程教学中采取合作学习方法和对比分析式教学方法,为史论类课程的教学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9,(1)
高校美术史论课程主要涵盖了艺术概论、美学、中外美术史、设计史、美术批评等课程内容,是美术类专业的核心必修课程之一。在高校开设美术史论课程的目的一方面在于帮助学生构建科学的史料和理论知识框架,另一方面在于通过理论知识和文化知识的积累帮助学生在美术实践中正确认识事物,提高专业技能的水平。该文论述了高校美术史论课程学习主体的特点,分析了当前高校美术史论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高校美术史论课程教学完善策略。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3,(21)
中外建筑园林史论课程是环境设计专业的核心课程,该课程通过梳理中外建筑园林发展的基本脉络和经典案例分析,帮助学生理解建筑和园林形成和演变的原因,使学生具备基本的设计鉴赏力和史论素养。文章结合江汉大学设计学院中外建筑园林史论课程的实际教学情况,分析该课程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探讨运用问题导向型教学方法进行课程改革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5,(21)
当前,各高校的艺术设计专业都开设了一些专业理论基础课,学生学习这些课程可以开阔眼界,更好地培养人文综合素质,为专业学习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但是,笔者在任教的过程中,发现在艺术设计专业史论课程的授课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为了达到设计史论课程教学的目的,文章就加强设计史论课的教学改革创新提出一些看法和设想。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21,(1)
艺术设计史论课程是艺术设计专业的基础课,对之后学生的设计实践有非常重要的奠基作用。但由于种种原因,部分学生忽视了该课程的重要性,难以较好地掌握课程知识内容。该文作者依托学校教改项目,对艺术设计史论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进行了改革,通过分析学生反馈和教学效果,得出了具有实践指导意义的教改实效结论,并对艺术设计史论课程今后的教学作了理论思考与探索实践。  相似文献   

6.
吴敏 《安徽建筑》2022,(3):94-96
“以本为本”教育精神下,全国建筑类高校史论课程必须要进一步改革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通过细致记录安徽建筑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中外建筑史”课程的教改过程,深入分析了此类课程“教与学”的关键点,结合一系列具体措施实施后的效果展示,体现了作者从“思考—实践—创新—再思考”的探索,并提出高校史论课程是设计创新工作的思想理论基础和创作源泉的新观点,再强调高校史论课程“教与学”改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4,(5)
文章结合云南艺术学院美术史论课程教学的实际情况,分析了美术史论课程教学现状,提出了建设高校美术史论课程教学资源数据库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给出了美术史论课程教学资源数据库建设的指导思想与建设步骤,旨在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促进美术史论课程的教学资源建设,推动该课程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的改革,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6,(15)
文章分析艺术设计类专业建筑史论课程的现状,结合当前建筑学科本体的内涵与外延的发展变化,基于地域视角的设计思维培养,探讨"一平台,多补丁"的建筑史论课程改革与实践。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9,(5)
本文依据应用型本科艺术院校艺术史论课程群有效教学模式评价的基本理念和设计思路,从课堂教学管理,教学活动设计,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情况,学生成绩构成,这五个项目来探讨建立应用型本科艺术院校艺术史论课程群有效教学模式的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0.
大数据技术为我们推进史论课程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效果提供了新思路。本文根据目前课程教学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提出了艺术设计类史论课程的一些教改思路。院校应该重视史论类课程的教学地位;教师应该根据教学内容建立知识图谱,并以重构知识图谱为目标建立大数据库,丰富教学内容;老师应该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改革考核方式。旨在改变传统教师讲授的单向传授模式,重新认识课堂教学中教师主导性和学生主体性两者之间的关系,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培育学生科学的设计观,拓展学生的设计视野,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