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为控制滚筒洗衣机瞬态脱水振动,建立了带有磁流变阻尼器的滚筒洗衣机平面振动模型;通过数值求解,分析了脱水过程按指数规律启动时,系统最大振幅随加速时间常数的变化;讨论了不同稳态转速下,系统最大振幅平均值随衣物负载质量和阻尼器控制电流的变化,结果表明:磁流变阻尼器控制电流对系统最佳加速时间常数的影响不大,对于1~9 kg的衣物而言,采用0.7的加速时间常数可取得较好的综合控制效果。此外,为综合考虑悬挂系统的瞬态抑振与稳态隔振,提出一种简单的磁流变阻尼器控制策略:采用短时傅里叶变换追踪盛水桶振动频率,当该频率大于预设的基准频率后,将阻尼器控制电流从最大降为最小以取得较好的隔振效果,最后,通过仿真验证了该策略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做高速旋转运动的水轮发电机组产生振动是不可避免,而机组的振动是由若干个简谐振动叠加而成的非简谐振动。运行中的机组如果振动过大,则会影响生产的安全性,甚至有可能造成事故停机。因此,对机组振动原因进行分析并在机组运行过程中可能进行的跟踪、监测,可以将机组振动有效地控制在规范允许范围内。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使得水轮发电机组常常出现振动等故障,严重影响了机组的正常运行状态,对我国整个国民经济带来了不利影响。因此需要对水轮发电机组振动故障进行实时监测,及时发现问题、处理问题,提高维修的针对性。  相似文献   

4.
基于磁流变阻尼器的结构振动优化控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磁流变(MR)阻尼器利用MR流提供可控性是当今最新的半主动控制装置,工程应用前景十分广阔,但由于MR阻尼器所固有的高度非线性动特性,使得描述其阻尼力-输入电压关系的逆向动特性的数学模型很难得到,而逆向动特性模型对实现整个控制策略又是至关重要的。本项研究针对这一问题提出运用神经网络技术建立MR阻尼器的神经网络模型来模拟其逆向动特性,并设计与之相适应的控制系统,建立起基于MR阻尼器的结构振动控制的有效分析方法,通过数值仿真结果探讨所提出的结构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为使磁流变(MR)阻尼器摆脱对外部电源的依赖,基于振动能量回收技术构建了由旋转式永磁直流电机与只需较小能量供给的MR阻尼器集成的自供电MR阻尼器减振系统,测试了能量回收电机的电学性能与自供电MR阻尼器的力学性能,并定性分析了自供电MR阻尼器被动控制的减振机理。结果表明:自供电MR阻尼器可行性强,性能优越,且兼具速度反馈与离复位控制特性。  相似文献   

6.
水轮发电机组轴系横向自振特性的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水轮发电机组轴系的横向振动的自振特性进行了分析。采用有限元法,考虑陀螺效应,给出了计算模型,编制了计算程序ROTOR。用ROTOR计算了三座电站的轴系,结果与美国西屋公司的相应软件的计算结果相吻合。特别结合对隔河岩水电站轴系的分析,对工程设计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7.
王亮  黄真  周岱 《振动与冲击》2007,26(10):109-112,144
根据离散时间状态下的Newmark时域积分方法预测结构响应值,通过在一定范围内寻找适当的控制力参数使目标函数最优,达到对结构振动响应的预测控制。对地震波作用下配置磁流变阻尼器的的两层框架结构进行数值分析,讨论控制策略中有关参数变化对振动抑制效果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基于Newmark-β预测算法的结构振动响应半主动控制优于基于全局最优解的经典反馈控制系统,控制效果明显、鲁棒性好。  相似文献   

8.
水轮发电机组在线监测的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水电事业的蓬勃发展,大量水轮发电机组投入使用。如何维护以及保障其运行安全就显得相当重要了。在此背景下,在线监测作为一种极具优势的方式受到了高度的重视,并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取得了丰富的成果。然而,由于这些新方法,新成果的分散性,使得对其研究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因此,对它们进行分门别类的整理,分析,归纳总结就显得的有必要了。本文的目的就在于此。  相似文献   

9.
大型水轮发电机组的减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0.
基于磁流变阻尼器的结构模糊半主动控制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胡家亮  周丽  严刚 《振动与冲击》2009,28(3):131-135
基于磁流变阻尼器的结构半主动控制兼有被动和主动控制的优点,近年来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但设计与之相适应的控制系统仍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工作。本文针对多输入多输出结构-阻尼器系统,提出了一种基于遗传算法的模糊控制器设计方法。由遗传算法自适应优化生成模糊控制规则,建立从加速度响应到磁流变阻尼器控制电压之间的关系,对结构进行半主动控制。通过两个结构振动控制实验,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以某水电站1号机组为例,对水轮发电机组试验进行了研究,包括动平衡试验的测量方法,计算机测试系统的配置,以及试验数据整理和分析。  相似文献   

12.
针对磁流变液阻尼器存在磁场利用率不高和磁流变液沉降导致控制特性劣化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多级径向流动模式的磁流变脂阻尼器方案,将磁流变脂的多级径向流动分解为源流与汇流的对称组合,建立了磁流变脂径向流动的分析模型。利用磁流变脂微单元平衡得出了磁流变脂尊静态径向流动微分方程,采用磁流变脂双粘度本构模型和无滑动边界条件,导出了磁流变脂径向流动速度分布函数和径向压力梯度分布函数。绘制了磁流变脂在不同半径处流动速度分布图,得到了磁流变脂阻尼器的阻尼力计算方法。按照轨道车辆抗蛇行减振器的技术要求,设计制作了基于多级径向流动模式的磁流变脂阻尼器样机,利用J95-I型油压减振器试验台对其示功特性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在不同激励电流下的磁流变脂阻尼器理论示功特性与实验示功特性能较好吻合。  相似文献   

13.
针对目前智能结构磁流变阻尼器工作时需要外部电能输入的问题,提出一种可以自行获得电能、无需外部电能输入的新型磁流变阻尼器。与常规的磁流变阻尼器相比,该新型磁流变阻尼器能利用自带的电磁感应能量捕获结构将外界环境振动能量转换为其自身可用的电能,从而省去外部电源设备,提高磁流变振动控制系统的可靠性。首先论述该新型磁流变阻尼器的结构特征及其电能收集的理论模型,然后对其捕获电能的能力进行模拟仿真,最后在实验台架上对实际加工的实验器件原型进行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在外界振动条件下,该新型磁流变阻尼器可以在无需外界电能输入的情况下改变阻尼特性,实现对振动的无源智能控制。  相似文献   

14.
研究汽轮发电机组运行参数对基础振动的影响对降低振动引起的设备故障具有重要意义。建立汽轮发机组基础振动成因分析试验平台,首先测试不同汽轮机转速、进气压力与载荷工况下基础振动有效值,通过逐步线性回归对振动有效值与运行参数之间的关系进行统计分析,再根据汽轮机降速过程与增压过程中的基础振动时频图对统计分析结论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汽轮发电机组基础的振动与汽轮机转速、载荷呈线性关系,且与汽轮机转速的线性关系更加显著;汽轮机转速对机组基础振动的影响比载荷影响更大,进气压力对基础振动的影响不显著;运用逐步线性回归统计方法可得出汽轮发电机组基础振动的影响因素及各影响因素的重要程度。  相似文献   

15.
以单自由度非线性磁流变阻尼器系统为研究对象,通过变换磁流变阻尼器的外加电压,对系统实施半主动开-关控制。在分析系统运动特征基础上,给出了系统的运动微分方程,利用平均法进行分析求解。根据奇异性理论得到系统基的普适开折以及特例情况下的转迁集。并将磁流变阻尼器应用到转向架横向动力系统的振动控制中,分析了系统参数对幅-频特征曲线以及稳定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梅江志 《硅谷》2014,(6):159-159,155
主要对水轮发电机组振动问题进行一定的思考,探讨了水电站在运行过程中出现的机械振动、水力振动和电磁因素的振动问题,并就相应的原因和解决方法进行探讨,希望对于今后水轮发电机正常运行就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17.
基于磁流变阻尼器的高速机车横向半主动振动控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摘 要:在分析磁流变阻尼器Bouc_Wen立方修正模型及高速机车振动特点基础上,提出应用磁流变阻尼器进行机车振动控制,建立了基于磁流变阻尼器的17自由度高速机车横向半主动模型。针对模型的非线性特征,在简单模糊控制规则基础上,提出根据控制效果实时修正磁流变阻尼器输入参数的自适应模糊控制策略。在MatLab环境中进行仿真,结果表明:与被动控制、简单模糊控制相比,自适应模糊控制能有效衰减机车横向振动;在低频阶段,尤其是对乘坐舒适度影响大的5~8HZ范围内能显著提高高速机车的平稳性和乘坐舒适性。  相似文献   

18.
磁流变液阻尼器用于振动控制的理论及实验研究   总被引:28,自引:5,他引:28  
磁流变液阻尼器作为一种可调阻尼元件,具有控制方便,响应迅速、能耗小、结构简单等特点,在振动控制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分析了磁流变液阻尼器的四种非线性模型,从理论和实验两方面研究了磁流变液阻尼器在一种振动控制装置中的应用,理论分析和实验表明:磁流变流阻尼器随着控制电流的加大,施加于磁流变液的磁场加强而控制效果更加明显;磁流变液阻尼器在施加控制电流时反应迅速,且在低频时具有显著的振动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19.
基于磁流变阻尼器的隔震高架桥Skyhook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汪志昊  陈政清 《振动与冲击》2010,29(12):196-199
为进一步提高隔震高架桥的抗震性能,避免在强震下隔震支座位移过大,可以将附加减震措施与隔震支座配合使用,组成混合隔震系统。基于位移控制目标,研究了简化的两自由度高架桥线性模型分别在最优被动控制、LQR主动控制、LQR-Clipped磁流变(MR)阻尼器半主动控制及MR阻尼器Skyhook控制下的地震响应。研究结果表明,基于Skyhook控制的MR阻尼器控制效果可以达到LQR-Clipped控制的效果,相对最优被动控制也体现出一定的优越性。并且Skyhook控制系统简单,具有较强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在磁流变智能结构的减震控制中,结构的位移控制和加速度控制是其减震控制的两个重要控制目标,这就使得磁流变智能结构的减震控制成为了一多目标优化控制。为此,本文采用微粒群优化控制算法同时对磁流变智能结构的位移和加速度进行了最优控制分析,实现了磁流变智能结构多目标的优化减震控制。并对一每层各安装一个磁流变阻尼器的五层钢结构分别采用微粒群优化控制算法、ON控制算法和OFF控制算法进行了实例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采用微粒群优化控制可显著地减小结构的位移反应,同时也可一定程度地减小结构的加速度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