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钟乐  章政  张引 《风景园林》2022,29(3):73-78
当前,全球已进入"城市化世纪",自然保护事业面临巨大的挑战和机遇,城市自然保护地的重要性日渐凸显。中国正同时处于新型城镇化和自然保护地体系重构的关键时期,急须思考城市自然保护地的保护和管理路径,但当前中国的相关研究较为欠缺,还需借鉴更多的国际经验。在系统梳理全球城市自然保护地相关研究、实践的基础上,首先从定义、特性两方面阐释城市自然保护地的内涵,辨析其与城市荒野、城市绿地、传统自然保护地的异同。其次回顾了城市自然保护地的发展历程,介绍其现状概况,阐明开展相关研究与实践的重要性,并从认识层面、行政层面、资金层面、社会层面总结了管理经验。在此基础上,提出中国城市自然保护地研究的3个思考方向,分别是城市自然保护地本底研究、与国土空间规划和"三区三线"的关系研究、定位及管理措施研究。最后,提出了中国城市自然保护地实现有效保护管理的4条可能路径:以科学研究促认识提升、以多种途径促行政治理、以市场手段促资金保障、以国民教育促社会参与。在系统思辨国际经验的基础上,创新性地思考中国城市自然保护地未来的可能发展方向,能为后续研究与实践提供一定借鉴。  相似文献   

2.
在当前成都全面推进公园城市建设的形势下,如何牢固生态本底、避免城市化进程造成自然空间破碎、重建与外部生境源地的连接、从而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将是重要的研究课题。文章通过对新加坡生态建设的梳理,总结出新加坡城市自然系统的构建方法:建立突破城市建设区边界的自然空间体系;明确自然系统保护类别与控制要求;城市绿化仿自然亲生物等。其建设过程中的经验对推进成都生态空间规划与城市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3.
自然途径(NbS)是解决人类社会面临的七大挑战的关键措施。从NbS视角分析扬州城市大遗址保护的历程和实际效果,发现扬州在城市尺度上已经探讨了基于自然的大遗址保护方法,在居民幸福感、城市形象和城市发展动力中开始发挥重要作用。从生态系统角度修复大遗址水网景观系统,保护自然生境和生物多样性景观是大遗址保护规划的重要内容。从城市可持续发展角度全面认识自然系统的多维价值和生态动力作用,从单一的文物保护走向文境生境共同保护。自然共生作为保护规划的基本指导思想,规划方案的成功实施使得扬州城市大遗址保护实践成为基于自然解决方案(NbS)的城市尺度的杰出案例,用自然系统滋养历史文化、修复生命栖息环境、激活城市生态动力。  相似文献   

4.
叶枫  李辉  徐艳 《风景园林》2020,27(10):19-22
城市中的自然空间在城市生态格局中具有重要意义。以基于湿地资源调查评价的深圳市湿地资源保护总体规划为例,并在以往城市生态规划和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生态学角度的城市自然空间保护方法及建议:1)湿地保护规划从“零”突破;2)科学管控城市自然空间,坚持科学保护和合理利用协同发展;3)注重城市自然空间与城市合理的干扰互动,并加强城市自然空间的生物多样性研究和保护。  相似文献   

5.
在绿色、低碳、可持续的空间发展需求下,城市自然理念备受关注。在这一背景下,德国城市自然综合性内涵及前沿性成果亟须得到系统性阐释。在梳理德国城市自然4个发展阶段的基础上,比较分析准备期、形成期和认同期中以生态学、风景园林学为基础的城市自然认知脉络,以及突破期中公众自然意识提升和《城市自然整体规划》实施带来的新发展。通过逻辑推演,提出基于《城市自然整体规划》(德语:Masterplan Stadtnatur)措施要义的21世纪“生物-人-社会-气候-生态”城市自然认知框架,阐释城市自然在核心、媒介、纽带、挑战和设施方面的重要内容。根据德国经验提出:1)梳理城市自然多层内涵,构建综合认知体系;2)坚持法律法规引领,构建完整的城市自然规划与实施体系;3)开展多元协商,注重多利益主体参与合作,为中国城市自然研究提供重要的思路和启发。  相似文献   

6.
自然山水本底资源是城市风景建设的重要依托,"城—山"风景是自然与文化相融合的城市风景的重要类型。当今生态文明视野下,探讨中国古代城山关系对于城市风景保护与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阅读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立足于中国古代城市与山岳的关系,分别从"城—山"风景蕴含的山水思想、"城—山"风景要素与类型等方面对已有研究进行梳理,并从宏观、中观、微观3个层次归纳"城—山"风景的组织营构相关研究,最终从现代语境探讨当下的城市山体风景保护及相关城市设计策略。未来研究可深化城市与山岳的风景体系建构和审美意象、空间图示的探讨,并将理论应用于实践,以期促进现今城市发展过程中城山风景格局的保护建设。  相似文献   

7.
“绿康城市”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是人类聚集和生活的场所,随着人类的进化不断发展。理想城市应当符合人类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既能满足生态可持续的绿色发展需求,也能提供有益人类健康的适宜人居环境。"绿康城市"论就是当今缓解"城市病"与"城市人群病"的理想模式之一,而日本东京城市中心"大手町之森"正是"绿康城市"论的实践先驱案例。基于人、自然和城市三者之间的关系,追溯欧美、日本与中国理想城市的发展历程,并对进行建设"绿康城市"实践时应坚持的原则与构成要素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8.
<正>是该把与人类生存有关的基本要素统统纳入视野的时候了。民以食为天,但人们对食物、农业与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大关系的醒悟,却远远落后于能源、水和空气。现在,我在最宏观层面把人居环境区分为城市、自然和农业三个独立系统,以简要表达人居环境需要并重共求的可持续发展目标。城市、自然和农业三者之间始终存在相互依存又相互损害的矛盾关系。自然界的不良条件对城市和农业的损害很大,而城市是人类改造自然营造出的"安乐窝",农业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破坏了自然,其损害程度并不亚于城市。建筑师Jonathan LaRocca认为,代表基本生存条件获取过程的农业和建筑,是导致地球退化的两个最大祸端。  相似文献   

9.
《国外城市规划》2007,22(2):118-118
随着人类对于人和自然关系认识的不断提升,建设“生态城市”(Eco-city)正逐步发展成为一种全球性共识,无论在东方还是西方、发达国家抑或发展中国家,许多城市都在积极探索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生态城市作为城市建设的一种理想模式,强调城市建设发展要充分融合自然、社会、文化和经济等因素,通过物质、能量、信息的高效利用,实现城市生态的良性循环和人居环境的持续改善。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4,(16)
文化广场是城市公共空间的一种存在形式,体现了社会文化多元共生的需求,是社会文化的一种物质积累和意义象征。使城市广场设计和周围城市环境达到协调与统一,是城市文化广场建设的目的和设计者追求的目标。全面进行考察研究才能更好地处理"艺术、自然、人"三者之间的关系,使艺术更好地服务于人,形成环境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城市是一个与自然生态紧密联系的社会生态系统。现今,城市和自然之间的多数联系,往往会给环境带来危害。本文致力于研究我们如何着手利用这些联系创造出积极的结果——这些结果使城市有利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城市是一个复杂的体系,同时也是多元的,这就为城市提供了巨大的潜能,这种潜能使城市可以和自然生态建立积极而广泛的联系。  相似文献   

12.
美国诗人华莱士史蒂文森写过一首诗.叫做“瓶子的轶事”——这首诗闻名遐迩,可那只未露面的瓶子到底是什么样的7本没多少人在意.一位较真的建筑师偏偏上网把它找出来:据他说,这神秘的瓶子原来出身并不高贵.是一种加拿大出产的”一统牌”果汁的“特种宽口罐”(图1).就像可以回收的汽水瓶子那般俯拾可得。诗人把这只瓶子置于田纳西的山巅.因此,它使凌乱的荒野/围着山峰排列/于是荒野向坛子涌起/匍匐在四周.再不荒莽……  相似文献   

13.
《Planning》2017,(2)
<正>展览时间:2016.12.17-2017.05.21展览地点:美国旧金山现代艺术博物馆这次展览展出的浸入式装置作品来自阿根廷建筑师和视觉艺术家Tomas Saraceno。Saraceno的艺术实践源自对于物理现象、生物学、宇宙论、工程学的科学研究,其作品以一种极具吸引力的、实用主义的和诗意的方式,把艺术、建筑与科学融合到了一起。该展览视觉上填满了空间,重新定义了观者与建筑世界之间的关系,为观者描述了未来城市的乌托邦。通过该展览艺术家  相似文献   

14.
“天人合一” 自然是人类生存的源头和依托,自然界的延伸变化是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发展的集中体现,这是人与自然的一种无法割断的关系。这种关系反映在设计中就是我所谈的“天人合一”。  相似文献   

15.
以福布斯2000强中国企业和GaWC175高端生产者服务业跨国企业数据为基础,运用指令和控制指数以及网络互锁模型,分析和比较中国城市体系中资本支配城市和资本服务城市在2006-2014年的演化情况,然后通过残差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识别主要城市的职能差异和类型划分。研究发现,中国主要城市的资本支配能力和资本服务能力显著增强,尽管两个维度城市体系的多中心度有所提升,但是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始终处于核心地位。全国主要城市可以聚类为四种类型,不同城市在两个维度上的能力存在差异。上海、深圳、广州的资本支配能力有明显提升,成都、天津、杭州、南京的资本服务能力有明显提升。  相似文献   

16.
山寨之罪 我们通常对山寨建筑有的三种批评,俗称“三俗”.一种是,为什么要放弃价值观模仿一个仿像,追求一时的符号之利(如天子大酒店),即恶俗;第二种是,这种模仿通常不够真实的还原,是一种拙劣的模仿,是浪费资源(如泛滥在各地的仿古建筑),即低俗;还有一种最近通常能听到的批评甚至指责,就是模仿的再真实也是对奢华及贵族生活的标榜,即媚俗(如山寨拉菲特城堡).  相似文献   

17.
在经历过人对自然野蛮掠夺后,如今的人类越来越认识到共生意识的重要性,开始呼唤与自然的和平共处。在建筑领域,日本建筑师是较早开始把多元共生的生态意识当成一种普遍的设计准则的。  相似文献   

18.
环境的破坏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让人们不得不思考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作为建筑的设计者,在设计作品时,也应该关注生态的可持续发展。主要通过对生态建筑的理解,从合理、有效地利用自然条件和建造更适合于人类的生态建筑的角度阐述了其应兼顾的两方面内容。  相似文献   

19.
全球化背景下地方城市的边缘化问题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基于信息技术的经济全球化过程 ,对全球、国家和地区城市体系的格局产生了深远影响。主要城市超前发展的同时 ,为数众多的地方城市处于被边缘化的境地。主要表现为地方工业萎缩、人口增长缓慢甚至绝对减少、人才外流严重、GDP等主要社会经济指标与主流地区的差距拉大、社会运转方式及地方社会心理滞后于时代。众多不利的因素和过程导致了地方城市的边缘化。全球化及在其背景下的边缘化使许多传统的区域结构模型失效 ,地方城市的新的发展理念和策略应置于更宏观的框架内加以设计。通过对黑龙江省伊春市和佳木斯市的案例研究 ,分析了地方城市面临的窘境及对策  相似文献   

20.
因为成功设计了家上海(JIA Shanghai)酒店大厅而逐渐为人们所关注的香港年轻设计师傅厚明(Andre Fu),一直以来以其独到的设计理念,通过文化与空间之间的融合,将设计强大的张力展现在世人面前.这位毕业于剑桥大学建筑系的高材生,曾为著名建筑师约翰·帕森(John Pawson)工作.回港后,创办了AFSO设计事务所.他以餐厅设计见长,同时也参与住宅、商业展览等的设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