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方波伏安法(SWV)和Tafel曲线研究硫代硫酸盐浸金体系中硫代硫酸钠、氨、铜离子、Cu(NH_3)_4~(2+)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硫代硫酸钠浓度的增加,铜离子还原峰电流先增大后减小,当硫代硫酸钠浓度为0.10mol·L~(-1)时,铜离子还原峰电流最大;氨浓度为0.3 mol·L~(-1)时有利于金的浸出;在一定范围内增加铜离子浓度对金的浸出有利;当Cu(NH_3)_4~(2+)浓度为1.25mmol·L~(-1)时,硫代硫酸钠还原峰电流趋于稳定,表明铜与氨络合后形成的Cu(NH_3)_4~(2+)对硫代硫酸钠还原峰电流具有协同效应。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非洲高硅低品位铜钴矿氨浸体系下的浸出工艺与动力学。首先采用控制变量法,通过单因素实验,系统研究了浸出剂浓度、添加剂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及液固比对铜钴浸出率的影响,其次通过X射线衍射(XRD)、电感耦合等离子体(ICP)和扫描电镜-能谱(SEM-EDS)对高硅低品位铜钴矿和浸出渣的物相及化学成分进行了分析对比。最后,对高硅低品位铜钴矿氨浸提取铜的动力学模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用硫酸铵作为浸取剂,在硫酸铵浓度为300 g/L、还原剂用量为0.7 g、浸出温度为353 K、反应时间为240 min、液固比为6:1的工艺条件下,铜的浸出率可达97.29%,钴的浸出率可达95.18%。高硅低品位铜钴矿氨浸提取铜的活化能、硫酸铵浓度的反应级数及粒度的反应级数分别为76.06 kJ/mol, 1.50和0.25,表明其应遵循界面化学反应控制,并建立了相应的动力学方程。  相似文献   

3.
杨玮  曹欢  张凯  王刚 《过程工程学报》2018,18(6):1226-1231
以某黄金冶炼厂含铜金精矿为研究对象,采用铜化学物相分析及浸出方法研究了焙烧?酸浸?氰化工艺处理含铜金精矿过程中焙烧酸浸渣中铜形态对铜、金浸出率的影响. 结果表明,含铜金精矿焙烧酸浸及氰化浸出时,铜形态对铜、金浸出率有显著影响,当酸浸渣中氰化易溶铜(氧化铜、次生硫化铜)含量大于0.10%时,金浸出率降低. 以原生硫化铜矿为主的含铜金精矿,适当提高焙烧温度、延长焙烧时间、增加初始酸浸酸度可有效降低酸浸渣中氰化易溶铜含量,提高铜浸出率,减弱其对金浸出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通过实验确定了铜精矿氯化浸镍和浸出液脱铜的最佳工艺条件和工艺流程,重点研究了采用镍精矿脱除浸出液中的铜及如何通过提高镍精矿的活性来提高镍的回收率等问题,提出了加入多硫复合剂活化镍精矿除铜的方法。工艺简单、经济实用,浸出液脱铜率在99%以上,铜精矿浸出脱镍渣含镍质量分数可降至1.8%左右。实验中使用盐酸作为浸出剂,浸出速度快,镍浸出率高(62%),铜的抑制性好。整个工艺未带入杂质离子,克服了传统硫化法、铁屑法、萃取法等试剂耗量大、成本高、操作困难和杂质含量高等不利因素。  相似文献   

5.
房祥华  安莲英  唐明林  黄硕 《江苏化工》2008,36(5):23-25,30
主要研究了冶炼废渣中铜、锌的浸出,通过对废渣成分的分析选择了氨性浸出,首先通过四因素三水平的正交试验得到了氨性浸出的优化条件:石灰用量5%,碳酸氢铵用量30%,固液质量比为1:4,浸出时间为36 h,铜、锌的浸出率分别为58.6%和42.6%,由正交试验可以看出碳酸氢铵用量为显著因素.然后考察了石灰用量、碳酸氢铵用量、固液比、浸出时间以及氧化剂5个因素对铜锌浸出的影响,优化了氨性浸出的条件,在石灰用量5%,碳酸氢铵用量30%,固液质量比1:4,浸出时间36 h,氧化剂(次氯酸钠)用量6%的条件下铜、锌的浸出率分别为76.4%和63.4%.对同一矿样多次浸出铜、锌浸出率分别达到90.1%和84.1%.  相似文献   

6.
快速溶铜法     
合成原料气的精炼是使用醋酸铜氨液(下称铜液),总铜则是铜液成份中一个很重要的工艺指标。目前在小氮肥厂提高总铜的办法多采用化铜桶溶铜,即铜液自铜液再生器出口流经装有铜块的化铜桶内,利用铜液中高价铜离子(Cu~( ))和金属铜发生氧化反应,将金属铜溶解,其化学反应方程式如下: Cu(NH_3)_4·AC_2 Cu=2Cu(NH_3)_2·AC因再生后的铜液高价铜离子含量较低,一般只占总铜含量的12.9%左右,加上由于事故,致使铜液中总铜太低,高价铜离子的数量就更少,所以此反应速度相当缓慢。如果铜液中沉淀  相似文献   

7.
采用超声辅助Na_2S-NaOH浸取体系对铜冶炼烟灰进行研究,在NaOH、Na_2S与烟灰质量比0.4:1,液固比20:1,反应温度75℃,反应时间5 min,超声功率80 W,搅拌速率400 r·min~(-1)条件下,As浸出率为88.81%,Cu浸出率为0.025%,实现了Cu和As的有效分离。采用该方法处理后,与单独碱浸相比,As浸出率提高9.21%,烟灰中As含量由0.85%降至0.58%,Cu含量由2.21%增至2.30%,且As浸出毒性浓度由12.66 mg·L~(-1)降至2.84mg·L~(-1),为烟灰的资源化利用创造了条件。超声辅助碱浸除砷动力学满足收缩核混合反应控制模型,表观活化能0.114 kJ·mol~(-1)。XRD、XPS和重金属形态分析结果表明,超声空化作用可使As(Ⅲ)氧化为As(Ⅴ),有利于As浸出,故超声过程强化有利于Cu和As在碱浸体系中的选择性分离。  相似文献   

8.
在传统的电站锅炉化学清洗工艺中,若管样含铜量大于5%时,需要进行酸洗后的氨洗除铜工艺,然后使用磷酸盐继续清洗。本文介绍了某电厂的清洗方案的制定及优化,其水冷壁管样铜含量高达15%,通过改进清洗工艺,达到除铜目的,防止镀铜现象发生,并使得清洗效果优良:除垢率97%,腐蚀速率1.14 g/(m2.h)。该工艺具有节省除盐水、省却氨洗除铜后磷酸盐清洗步骤及防止镀铜现象发生等优点。  相似文献   

9.
采用酸浸法提取硫铁矿尾矿中有价元素铜。研究了硫酸质量分数、浸出时间、矿石粒度、矿石投加量、浸出温度和转速对铜浸出的影响。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采用正交实验法对浸出工艺条件进行优化。采用扫描电镜(SEM)和能谱仪(EDS)对酸浸前后尾矿表面的微观形貌进行了分析,初步探讨了酸浸反应后期抑制Cu浸出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酸浸铜的最佳工艺条件为:硫酸质量分数30%、浸出时间6 h、矿石粒度150 ?m、矿石用量5 g、浸出温度108℃、转速440 r/min,在此条件下,铜的浸出率为50.68%。扫描电镜和能谱分析表明,浸出残渣表面被微米级的二氧化硅颗粒紧密包裹,钝化了后期的浸出反应。  相似文献   

10.
袁达源  章伟光 《广东化工》2000,27(4):31-32,35
本文研究了用含有活性剂的碳氨液从辉铜矿中浸取铜。经反复对比试验,筛选出含活性剂的碳氨液能有效地浸出辉铜矿中的铜,可望替代目前严重污染环境的干法取铜工艺。  相似文献   

11.
目前合成氨厂广泛采用醋酸铜氨液作净化原料气的方法,这是一种伴有化学反应的吸收操作,机理比较复杂。总铜含量是影响该法吸收效果的一项主要工艺指标,本文拟就总铜问题作为讨论对象,提出一些看法。一、铜液制备氧化终点对总铜的影响在醋酸、氨与空气三种介质存在条件下,金属铜能够溶解并生成铜离子。整个铜  相似文献   

12.
从工业废水中除镉、铜等重金属一般是采用石灰等中和沉淀法、硫化法、溶剂萃取法、离子交换法等。溶剂萃取法、离子交换法,由于工序和设备复杂故处理成本费高;石灰等的中和沉淀法虽然方法简单,但除镉和铜必须在pH为7以上的中性或碱性条件下进行,故此法从pH约为2以下的磷酸液中除铜和镉是不适宜的;硫化法也不适用于酸性条件。  相似文献   

13.
郑爱华 《辽宁化工》2012,41(3):217-219
以大冶有色金属公司铜冶炼污泥为原料,研究了氨浸法回收铜的工艺路线,并用加热的方法驱氨,使铜以氢氧化铜的形式析出,氧化铜的最大回收率达89.1%.  相似文献   

14.
空气氧化分步浸出海绵铜制备硫酸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空气氧化、催化、氨—碳铵分步浸出海绵铜的工艺来制备纯度较高的硫酸铜  相似文献   

15.
铜氨废水处理与废铜液回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简述某电子厂生产电路板过程中产生的镀铜废液,废水回收处理方法,介绍应用高质量浓度含铜废液制取工业硫酸铜与海绵铜的工艺方法和流程,铜氨废水的处理要用破络添加混凝剂沉淀后可达标排放,对调试,运行中一般故障的排除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6.
采用生物浸出法处理铜砷滤饼废渣,考察了pH值、温度和菌种对浸出效果的影响,分析了铁氧化菌浸出机理和将生物浸出用于含砷废渣无害化处理的可行性. 结果表明,微生物对铜砷滤饼浸出起促进作用,热酸预处理后在50℃、pH值为1.5的条件下,以中度嗜热西伯利亚硫杆菌(Sulfobacillus sibiricu)浸出7 d,砷浸出率达91.33%,铜浸出率达94.22%.  相似文献   

17.
<正>氮肥生产铜氨液中残余一氧化碳的分析,以往采用氰化钾或疏氰化钾破坏铜氨液络盐,放出一氧化碳气体,以定氮计测定出结果。这种方法所用氰化物有剧毒,水银蒸汽对人也有毒性。 铜氨液中残余一氧化碳的含量,对精炼气质量影响很大,这是因为一氧化碳含量在气、液两相间有一个平衡关系。通过二十多年的氮肥生产实践,我们选用了电导法测定铜氨液中残余一氧化碳的含量。本方法检测气体含量可达到1毫克/升铜氨液。 1.测定原理 电导法是使用氧气瓶的纯氧氧化一价铜离子并兼作载气,把反应后释放出的一氧化碳夹带出来,再经除氨、脱水,使之通过五氧化二碘,于是一氧化碳氧化成二氧化碳。 反应式如下:  相似文献   

18.
在小氮肥生产中,铜洗工段时有铜比下降的现象,本文从操作上、设备上、工艺上作了简要的分析。找出了铜比下降的原因,也就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一、概述目前我国小氮肥企业合成氨原料气的精制,大都采用铜氨液吸收法——铜洗法。铜洗在氨合成工序中是重要的一环,铜洗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合成的效果。在铜洗中铜比又是一个重要的指标,往往因操作不当,管理  相似文献   

19.
以砷存在形态为PbAs2O6、Pb2As2O7、(Fe,Zn)3(AsO4)2·8H2O和As2O3的铜冶炼高砷烟尘为研究对象,用热力学方法分析其特征砷化合物的溶解行为,并进行浸出实验及X-射线衍射(XRD)分析,进而揭示高砷烟尘中含砷物相的浸出机理.结果表明,在反应温度为25℃,浸出时间为30 min,液固质量比为5:1,硫酸质量浓度为20%以及搅拌速度为300 r/min的浸出条件下,As浸出率达95%;浸出过程中,PbAs2O6、Pb2As2O7、Zn3(AsO4)2·8H2O和As2 O3发生溶解,同时有PbSO4沉淀生成.高砷烟尘中含砷物相的有效溶解,为后序液相脱砷以及有价金属和贵金属的回收创造了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在非离子表面活性剂TritonX-100存在下,pH 9.0的氨性缓冲介质中,cu(Ⅱ)与铜试剂显色,水相测定铜的方法.结果表明,配合物最大吸收波长为460 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1.34x104L·(mol.cm)-1,Cu(Ⅱ)含量在0~5.0 mg·L-1范围内服从比耳定律.用于矿石中微量铜的测定,加标回收率为98.3%~102%,相对标准偏差为2.5%.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