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中国传统德治思想博大精深,邓小平在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特别注意从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中吸取营养。中国传统的德治思想为邓小平德治理论提供了丰富的养料,并被赋予了时代特征,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在新的历史时期,研究邓小平德治理论的传统文化渊源,对于更好地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德治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2.
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是两个相辅相成的基本治国方略;道德和法律在内容、性质和目标上具有一致性,在运行机制上相互分工,在功能作用和调节范围上具有互补性;中国古代的德治传统和西方的法治思想为我们正确处理社会主义法治与德治的关系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德治不是人治,法治不排斥德治;我们必须把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置于现代化建设的整体战略的高度来加以认识;在处理德治与法治的关系上,做到德法相济,标本兼治,以德为本;在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同时,坚持以德治国,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健康稳定地发展创造良好的道德环境和条件.  相似文献   

3.
邓小平社会主义道德思想浅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小平的社会主义道德思想内容极为丰富,归纳起来,主要有道德建设思想、道德导向思想、道德利益思想、道德垂范思想、道德发展思想、道德目标思想等诸多成分. 邓小平的社会主义道德思想体现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要求,为我国新时期的道德建设奠定了理论依据,极大地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  相似文献   

4.
毛泽东同志生前十分重视思想道德建设。文章通过对毛泽东同志的“德治”思想在道德要求、道德境界、道德品质、道德理想、道德任务等方面内容的分析,论述了毛泽东“德治”思想及实践在中国革命和建设过程中的丰富和发展。  相似文献   

5.
毛泽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思想探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毛泽东虽然没有直接提出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命题,但对这一体系的基本内容有着深刻认识。他阐述了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树立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弘扬民族精神和革命精神、构建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等方面的思想。他的这些见解对于我们今天在全社会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是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治国思想的新发展,对于建设一个民主、富强和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文章在分析、论证法律和道德在内容上相互吸收,在功能上相互补充、相互支撑的基础上,阐述了法治和德治的结合是当前中国现实的需要,并对法治和德治相结合的途径作了初步地探讨。  相似文献   

7.
江泽民同志在“七一”讲话中提出:“要把依法治国同以德治国结合起来,为社会保持良好的秩序和风尚营造高尚的思想道德基础。”党的“十六大”报告中再一次指出,要“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实行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要实现法治和德治的结合,首先要正确理解中国古代传统的“德治”思想,不能简单把德治等同于人治。由于中国选择并走上了一条“政府推进型”的法治道路,因此需要把依法治国同以德治国结合起来。德治与法治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缺一不可,共同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8.
以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为指导,在充分认识高等学校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估价高等学校在精神文明建设中所面临的形势,明确高等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任务的基础上,提出把社会公德当做现代社会必须高扬的伦理道德,把严以律己作为道德修养的起点,把从小事抓起作为道德修养的基础,把善待他人作为道德修养的桥梁,把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贯穿于道德建设的全过程,来实践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的道德建设。  相似文献   

9.
对农民进行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思想道德教育是建设社会主义的思想政治保证;施德政是解决农民问题的核心,要关心农民的生产和生活,各级干部要做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道德的忠诚实践者,深入基层,制定符合群众利益的政策,大力发展生产,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正确处理义利关系,处理好国家、集体与个人、整体利益、局部利益和个人利益,长远利益和眼前利益的关系以及积累和消费,生产与建设、生产和生活的关系。学习毛泽东同志的德治思想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邓小平伦理思想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把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的基本原理与中国伦理实践特别是中国当代改革开放的道德实践有机结合并获得新发展的产物。学习邓小平伦理思想,对我们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和人际关系,进一步搞好精神文明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仅就邓小平伦理思想中的功利观、价值观以及他所倡导的人格模式和道德评价标准、道德守则淡点自己学习的理解与体会。  相似文献   

11.
加强对大学生进行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的社会主义道德教育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是高校德育的重要内容。“两课”教学是道德教育的主渠道,学校的一些实际工作可为道德教育提供良好的环境。  相似文献   

12.
德性教育旨在培育人的德性品质,提升人的精神境界。高校青年教师的道德素养对学生思想行为的影响更为直接,更具示范引导作用。加强德性教育有助于提高高校青年教师的道德素养,培育他们的道德理想,提升其精神境界。高校要充分把握青年教师群体特征,紧扣时代脉搏,回归生活世界,在理论方法、实践过程、载体选择上不断创新,加强青年教师德性教育,促进青年教师全面发展,引导广大高校青年教师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13.
毛泽东文艺思想是毛泽东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列主义与中国革命文艺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绽放于社会主义文艺百花园的一枝奇葩。就毛泽东文艺思想对当代文艺创作来说,其价值表现在,文艺创作既要坚持与社会主义建设和现实生活之结合,要坚持与时代和人的发展相结合,还要提高艺术家自身的修养,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文艺创作在反映社会主义文化前提下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4.
“修身”和“教化”是传统道德教育的两个主要路径,二者有着明显的区别,教化更适合当代社会,这使得研究传统教化思想成为必要。传统教化包括教化思想体系和教化思想的制度安排体系,教化思想是教化制度、措施的来源,但是教化思想与教化制度安排却不同步:教化思想体系始于先秦,完备于两汉,宋明进一步巩固,教化思想的制度安排体系先秦孕育,两汉定型,宋明臻于成熟。古人重视教化是源于对性善、性恶和“性三品”的探讨,也是源于对治国路径(德治和法治)的辩证理解。传统教化思想及其制度安排抛却时代烙印和阶级属性,可以为工具理性泛滥成灾的当代道德建设提供方法论思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5.
"感恩"是对别人给予帮助的感谢之情,是一种最基本的道德情感,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口口相传的为人处世之道和美德的根基。在传统中国社会,感恩是一种道德情感,也是一种人际交往的伦理,在国家宗法政治制度的层面是一种政治性伦理,表现为一个由己及人,由家而国的不断升华的逻辑上升过程,体现了古代中国"以德治国"的特色。  相似文献   

16.
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对大学生进行美德教育的宝贵资源,我们利用《中华传统美德》课第二课堂的教学平台,尝试了一种融入学生生活的新的德育教学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7.
高校教师作为公民道德建设的参与者和传播者,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高校教师的师德建设决定着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事关我国教育的健康发展。强调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视野下,结合青年教师自身特点,从丰富师德建设内涵、完善师德建设途径、建立师德建设机制等方面入手,探讨加强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建设的方法,这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我国正面临着社会主义转型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取得了经济建设上的巨大成就,思想道德建设上的经验却远没有经济建设所取得的成就那样巨大。面对当前社会人们的思想道德现状,分析其原因,得出社会主义道德在经济建设日趋成熟的今天必将取得质的飞跃的趋势,研究在社会主义转型时期如何更进一步构建、提高全民思想道德水平,使思想道德建设日臻完善。  相似文献   

19.
雷锋精神是中华民族传统道德的升华,是传统美德与共产主义思想完美结合的典范。把学习和弘扬雷锋精神与当代大学生思想教育和素质培养有机地结合起来,对指导和激励大学生不断提高和完善自身素质及成长成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开创新局面,取得前所未有的成绩。但是,新形势和新任务对高职院校物流专业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使其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如渗透式教育方式的缺失、教育方法相对滞后、与实践结合不够紧密等。有鉴于此,必须着力优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课堂教学的校园环境;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专业建设相结合,实现其内容的生活化;不断提升思政工作者和专业教师的思想道德素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