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朱毅  刘亚萍 《家具》2013,(4):43-47,54
从金代东北地区的历史、地理出发,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参照历史文献的记载和考古发现,对金代东北地区的家具进行了分析,总结得出了其风格特点,目的是使人们更好的了解东北地区的家具发展历史。  相似文献   

2.
刘亚萍  朱毅 《家具》2013,(5):35-39,44
从辽代东北地区的历史、地理出发,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参照历史文献的记载和考古发现,对辽代东北地区的家具功能及形式进行了分析,总结得出了其风格特点,使人们深入理解东北地区的家具发展历史。  相似文献   

3.
唐代处于我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辉煌灿烂唐代家具风格更是在家具史中独树一帜。但由于唐代历史时间长,跨度大,唐代家具风格在这一时期具有不同的特征和变化。本文通过时间线上的传承关系和家具的特征,将唐代家具风格进行划分,主要为:飘逸流动的前期家具,雄浑豪放的中期家具,风雅纤疍的后期家具。通过论述唐代家具风格的形成过程,以及三个风格之间的相互传承关系,加深唐代家具的研究,同时填补唐代家具风格研究的理论空白。  相似文献   

4.
唐代家具是中国传统家具的重要转型期,而其中的月牙凳是最能代表唐代审美和设计观的设计作品,是唐代家具的杰出创造。该文章在简要介绍唐代家具及历史地位后,分析月牙凳的概念、形制及设计特点,其中设计特点包括造型优美、装饰华丽、材料多样、功能完备,从而得出其重要的研究价值,充分肯定中国传统设计观的科学性和先进性,鼓励现代的设计师和学者继续探索和研究,并将其应用于实际设计中。  相似文献   

5.
在中国传统家具发展史上,宋代是一个重要时期,席地而坐的生活方式已经完全被取代,家具不仅仅是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也在艺术性和实用性上得到了广泛发展,家具类别和设计风格基本成型。北宋画院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是北宋风俗画代表之一,生动地记录了北宋都城汴京的城市面貌和当时的市井生活,其中出现的家具是北宋末年市井家具的荟萃,对研究中国古代家具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将《清明上河图》中家具从椅、桌、凳三个方面对画作中出现的典型家具进行概括性描述,进而总结归纳出宋代家具的形式和风格特点并简述其对后代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现代漆艺家具的发展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漆艺文化历经千年,漆艺家具作为传承和延续的物质载体,一直受到人们的珍爱。现代漆艺家具以其古老的情怀,引起人们对传统的重视,逐渐重回人们生活。本文从其悠久历史、审美特点,发展现状等方面介绍了漆艺家具,目的是展望其发展未来,为之发展调整战略,做好规划,引导其走向兴盛。  相似文献   

7.
邵晓峰 《家具》2010,(3):56-59
<正>1期待已久的宋代家具研究宋代设计文化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这一时期,人们的起居活动越来越从低向高发展,家具产生了重大革新,室内陈设改变了,日用器皿也逐渐移至高型承具上,其形态和装饰部位发生了重要变化。宋代家具作为中国家具文化的一个重要领域,长期以来尚未得到足够重视,其研究深度与力度与时下热门的明清家具相比有天壤之别,而且  相似文献   

8.
本文基于现代创意家具的设计构思,通过对创意家具的分析,总结出创意家具不同的设计形式和创意家具在不同空间内的不同使用功能。从设计角度来分析创意家具在室内环境中的特点,找出创意家具在室内空间所存在的优势,以及创意家具在当代生活节奏中给人们带来的便捷特点。探讨新材料新形式在家具中的应用和处理,来对家具的文化性和艺术性的表现形式进行分析归纳。以此深入分析创意家具中所涉及的创新点,进而使家具能满足人们不同的需求和审美。  相似文献   

9.
唐代家具处于中国传统家具发展中的过渡时期,这一时期的家具由低型向高型转变,具有过渡时期家具的独特风格。本文以"一带一路"战略为背景,探讨古代丝绸之路对唐代家具文化的影响。文中将家具文化由表层至深层划分为三个层面,分别为:器物层面,技术层面以及精神文化层面分别进行探讨。最终得出唐代家具在中西文明交流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对现代家具设计的启示。唐代家具的研究为"一带一路"战略提供新视角、新契机,寻找文化根源,建立民族自信心。  相似文献   

10.
佛教传入中国后,对中国家具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中国工匠受到须弥座的启发,将其结构、造型和装饰巧妙地运用到家具设计中,开创了束腰和箱形两种结构类型,把壸门装饰用到极致,使其贯穿整个家具发展史,成为传统家具的标志性装饰图案。因此,对我国传统家具中壸门装饰的发展历史、演变过程和文化价值进行深入研究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借鉴建筑类型学的分析方法,按照历史朝代的推进顺序,对传统绘画、文献、实物等资料中家具的壸门装饰进行研究分析并从中提炼壸门图案,旨在梳理其发展历史及演变过程。此外,本研究还从壸门装饰的图案、数量、载体及与结构等方面出发,探索其在传统家具装饰中历久弥新的原因,挖掘其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11.
在中国旧时期的发展历程中,唐代是此阶段发展最辉煌的时期,科技、经济、政治、文化等都达到了饱和的地步。正是因为受到政治文化的影响,社会经济得到进一步提高,使得手工业工艺随之进步,因此装饰纹样也受到这些影响产生很大变化,变得丰富多样,种类繁多,主要有动物、植物和几何纹样,其色彩丰富浓艳、华而美丽,给人以典雅和谐的感受。根据当时人类的追求理念,唐代时期将这些装饰纹样运用于家具设计当中。文章中主要分析了唐代的装饰纹样的起源、种类,研究这些装饰纹样如何运用于唐代家具的设计当中,以及唐代家具中装饰纹样的一些装饰特点、工艺和方法等。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造型特征、装饰特征等方面阐述了日本传统家具的总体风格特征。其中,在造型特征研究中,还论及了日本传统家具与中国唐代家具的渊源。  相似文献   

13.
苏作家具是中国传统家具艺术的瑰宝,本文对苏作家具的地域特色作了简要的分析。主要从苏作家具的定义、历史文化背景以及苏作家具与京作家具及广作家具等地域性家具在造型、装饰、用材、制作工艺等方面的对比分析这几个方面对明清时期苏作家具的地域特色进行了探讨,旨在加深人们对苏作家具这一重要的中国古典家具分支的了解。并对当今新苏作家具的设计进行了展望,希望对现代新苏作家具的设计有所启发,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中国家具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佛教文化的研究,发现其传入对我国家具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丰富了汉地家具的品种,促进了汉地家具的发展,尤其是对华夏几千年起居方式的变革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佛教的传入留下了大量的历史资料,画作《萧翼赚兰亭图》中的禅椅、方凳、茶桌三件家具为我们研究家具与佛教文化的关系提供了宝贵资料。本文主要从三件家具的结构、用材、形制几方面对家具进行分析。从中可以了解佛教文化对于家具发展以及人们起居方式的变化所产生的重要影响,为佛教家具研究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家具》2020,(3)
以如意纹为研究对象,从如意纹的内涵、发展形势及种类出发,着眼于其在家具中的应用状况,来解析如意纹的应用形式,并着重探求其以点、线、面、体4种表现形式出现在家具中时的概况。具体阐述了常提取如意纹的局部造型用于家具的某一部位,可单用、组合排列成线、搭配层叠成面等,亦可将如意图案通过设计从二维图案转换为三维立体的家具部件。  相似文献   

16.
作为一种人们日常生活的用具,家具制作的历史源远流长。同时,家具的造型和建筑形式有着密切的关联,而且随人们生活习惯的改变而不断完善。中国传统家具风格的演变是一个继承与发扬的过程。宋元时期是家具的普及发展时期,当时已基本具备了大部分的家具形式,高  相似文献   

17.
人们生活方式的转变,使得茶文化和茶室家具越来越受到关注。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升,茶家具的功能性也在不断变化与发展,为了使现代茶室家具的功能更符合现代人的使用,本文提出了现代多功能茶室家具设计。从历史的角度着手,根据茶室家具自唐朝至今在使用功能、品茗方式等方面的演变及现代茶室家具多功能概念与内涵的介绍,分析茶室家具的多功能设计理念和体现方式。  相似文献   

18.
中国家具自汉代、唐朝开始就具有了中华民族风格的家具,外国家具设计专家称唐代为“中国艺术的黄金时代或全盛时期”。宋代人才倍出,群星灿烂,家具设计更加完美,到明代中国家具发展到了一个新高峰,国内外家具  相似文献   

19.
《家具》2017,(6)
北方游牧民族家具的发展经历了一段漫长的过程,由于其所处历史环境和地理位置的特殊性,所以它在装饰手法上也形成了鲜明的地域特点。本文主要围绕家具的彩绘纹样,从色彩选择、纹样内容、表现手法等方面分析、总结其特点,解读其形成原因,并由此引申出其象征内涵,由表及里地对北方游牧民族家具的彩绘纹样进行分析与研究。  相似文献   

20.
谈谈家具的表面装饰王勇家具表面装饰是家具的重要的组成部分,它随着家具工业的发展和人们物质文化生活的不断提高,在家具工业中的地位越来越高。对此必将引起足够重视。一、家具表面装饰用料、工艺和形式家具表面装饰,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其装饰用料、工艺和形式,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