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3 毫秒
1.
开展能效对标,引导企业节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伏秋 《中国能源》2007,29(11):7-9
开展能效对标活动是引导重点耗能企业节能的重大举措。本文扼要介绍了重点耗能企业能效对标工作的实施内容、实施步骤,指出了制度建设是重点耗能企业能效对标工作成功实施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叙述了在水泥产品中添加混合材料、利用替代原料,改进生产工艺、提高废料利用率、降低生产能耗等措施,实现水泥行业节能减排的前景。  相似文献   

3.
颜芳 《中外能源》2010,15(4):83-86
能效水平对标和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都是国家鼓励的、经过实践验证的、效果显著的节能管理措施,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可以放大节能效果,提高节能经济性。云南省节能技术服务中心在2007年成功开展年综合能耗为5000t标煤及以上的重点用能企业能效水平对标活动的基础上,结合能效水平对标在云南省率先开展了工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节能评估工作,完成了70多个项目的节能评估。具体做法为:在项目前期可行性研究环节,督促可研报告编制单位根据项目所在行业的特点设计完整的能效指标体系、能源计量体系、能源管理体系,并开展能效水平对标,做到从项目源头抓节能,提高项目节能经济效益。能效水平对标的原则为:对于国家规定的22项高耗能产品的工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进行强制性能效水平对标;对于新建、改建和扩建项目,主要产品的单位产品能耗达必须达到能耗限额准入值;在技术、投资许可的情况下,单位产品能耗水平应尽量达到产品能耗限额目标值的规定。  相似文献   

4.
陈凯  张佳銮  赵静波  晏为谦  谭绮仪 《节能》2020,39(6):143-145
广东能源消费以工业为主,高耗能行业能源消费占工业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超过50%,其能效较大程度决定了全社会的能效水平。为此,重点以广东的水泥、钢铁、石油加工和火力发电等4个典型高耗能行业为例进行实例分析,测算并对比广东高耗能行业能效指标与国内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提出在重点用能行业特别是六大高耗能行业中深入开展节能降耗行动对策,进一步提高全社会能效水平。  相似文献   

5.
颜芳 《中国能源》2007,29(11):38-39
节能对标管理是运用"对标管理"原理进行的、在节能领域的管理实践。本文介绍了节能对标管理的概念和云南省重点用能企业开展节能对标管理活动的情况。2007年6月,云南省政府以云政办发[2007]145号文件下发了《云南省重点用能企业节能对标管理实施意见》,在全省年综合能耗为5000tce及以上的重点用能企业开展节能对标管理活动。  相似文献   

6.
浅议能效对标指标体系的构建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确定能效对标的指标体系是企业实施对标工作的重要环节,是联系各项对标工作流程的纽带。本文提出了构建能效对标指标体系应遵循的原则,分析了指标体系的构成要素和主要内容,归纳、总结了构建指标体系的方法和步骤,并指出了在对标指标体系应用过程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7.
王冬寒  邹宇航 《节能》2009,28(11):37-39
将油气田生产企业的能耗指标分为生产综合能耗指标和生产系统主要耗能设备能耗指标两类,以生产系统主要耗能设备能耗指标的对标分析为重点,通过对这两类能耗指标的对标分析,阐述了能耗对标分析在油气田生产企业节能挖潜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9.
电厂供电煤耗率通常会在机组锅炉负荷与煤质等有关基础运行参数影响下发生变化,而明确供电煤耗率对标基准并构建对应模型是电厂对标管理系统设计的重要前提,因此本文基于供电煤耗率对标基准模型及其节能潜力模型的建立,进一步明确了锅炉效率、机组热耗率、厂用电率等的对标基准与基准值,以及供电煤耗率的对标基准值。  相似文献   

10.
我国钢铁与水泥行业利用CCS技术市场潜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虹  姜克隽 《中国能源》2010,32(2):34-37
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是全球发展大趋势,CCS技术被认为是未来控制CO2排放的重要技术之一。本文介绍了我国钢铁和水泥行业能源消费特点,重点对我国未来20年钢铁和水泥行业CO2排放及运用CCS技术的潜力进行了初步分析,得出钢铁和水泥行业运用CCS技术可捕获CO2的潜力分别为5亿t和3~4亿t左右。  相似文献   

11.
工业电机电耗占全球电力消耗的30%-40%,其中三相感应电机又占工业电机的大部分;工业电机的效率检测技术是能效法规和标准的技术支撑。文中分析了主要国家和地区的电机能效评价和检测技术,探讨了两种标准(IEEE112B和IEC60034—2)的不同之处,认为电机能效等级分类和检测技术将逐步统一。  相似文献   

12.
郑鑫  邱泽晶  彭旭东 《节能技术》2014,(2):144-146,177
本文利用全过程分析方法,分析了水泥生产各工序的节能潜力及目前常用的节能技术。在磨粉工序,电耗节约潜力较大,可根据地域、气候等条件选择立磨或辊压机系统;在熟料工序,煤耗节约潜力较大,可推广以悬浮预热和预分解技术为核心的新型干法水泥熟料生产技术,单位热耗与其他主要技术相比,降低28%以上;在能量回收利用方面,基于双压有机朗肯循环的中低温余热发电在目前具有可行性和可靠性,卡林纳循环余热利用技术可作为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3.
产业结构、能效及一次能源构成对能源强度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华贲 《中外能源》2010,15(5):1-7
一个国家的能源强度ε主要取决于其产业结构、一次能源构成和能源利用效率3个因素.对这3个因素与能源强度之间的关系进行定量分析,以期寻找一种新的研究分析的方法。首先定义一个新的参数——有效能源强度ε′,它是能源强度与能效之积。产业结构转型对能源强度影响显著,在能效36.81%和2006年各产业能源强度不变的前提下,若中国第三产业占GDP的比率从39%增至70%,能源强度可降低1/3。能效是决定能源强度的重要因素.在上述产业结构转型的基础上,如果中国能效从36.81%提高到50%,则能源强度可再降低25%以上。如果中国能够在2020年实现上述两个目标,则2020年的能源强度有可能降低到0.58t标煤/万元,2005~2020年能源消费弹性系数f为0.30。将能源消费弹性系数f分解成有效能源强度、能效和参数α之积,f正比于有效能源强度降低程度,反比于能效提高程度,产业结构调整和能效对f都有重大影响。中美两国在一次能源构成、终端利用模式和能效方面的对比分析有助于认识我国的节能潜力。一次能源构成转型给中国大幅度提高能效提供了极好的机遇,其主要内涵一是提高天然气占一次能源构成的比例,二是煤炭的CCS利用。  相似文献   

14.
我国钢铁工业余热余能调研报告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对国内20家钢铁企业余热余能回收利用调研的基础上,按主要生产工序分析计算了我国钢铁工业余热余能资源量及回收利用现状,并计算目前我国钢铁工业的吨钢余热余能量及回收利用率;分析计算了未来我国钢铁工业各生产工序余热余能回收利用水平,并给出当前还具有的节能潜力。  相似文献   

15.
钢铁业既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和新兴工业化的支柱产业,也是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的大户。叙述了钢铁行业能耗高的原因、当前节能减排的现状及节能减排的潜力,提出了应用新技术解决钢铁业节能减排的措施。  相似文献   

16.
本文分析了影响压缩机COP值因素,提出了零部件加工及装配工艺要求,探讨了提高压缩机的压缩效率、机械效率及电机优化设计的具体措施,据项目研究需要,在原主流机型基础上开发研制的R600a普通高效和特高效三种型号节能压缩机COP值高达1.75。  相似文献   

17.
我国钢铁工业节能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回顾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钢铁工业在节能方面取得的成就,对未来钢铁工业如何提高能效进行了探索,主要围绕结构调整对节能所起的作用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研究分析结果表明,钢铁工业只靠加强管理即可节约大量能源的时代已经过去,未来结构调整在节能方面将起越来越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当前能源对我国经济的约束作用凸现,其本质是经济发展与能源的协调问题,而产业发展与能源的协调是问题的主要方面。本文在充分借鉴国际经验和历史规律的基础上,对我国产业与能源的协调发展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探讨。研究表明,产业结构的演进方式是影响经济发展对能源依赖程度的关键因素之一,我国应紧密围绕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执行更为强调节能的产业政策和能源政策。  相似文献   

19.
节约能源是中国基本国策,省委、省政府对节能工作高度重视,明确提出“十一五”末单位GDP能耗下20%的奋斗目标。随着江西省工业化、江西城市化进程的进一步加快,国民经济增长对能源的依赖程度逐步增强。经济的发展离不开能源,但能源高消费也将给社会带来巨大的负面影响。因此,优化能源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对促进国民经济向资源节约型社会转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那么优化能源结构到底在多大程度上影响到能源效率?文章根据1985—2008年江西能源消费数据,建立能源效率与能源消费结构的计量模型,定量分析煤品、油品、电力等能源结构对能源效率的影响,并根据模型结果,从能源消费结构的角度提出优化我省能源结构和提高能源效率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我国数据中心能耗及能效水平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谷立静  周伏秋  孟辉 《中国能源》2010,32(11):42-45,29
随着网络化、信息化的推进,我国数据中心迅速发展,能耗问题日益突出。为从宏观层面掌握我国数据中心整体能耗状况及能效水平,从而更好地推进数据中心节能工作,本文开展了相关研究。分析结果表明:目前我国数据中心能耗已占到全国电力消耗的1%,且未来仍将快速增长,但数据中心能效水平相对低下,具有较大的节能潜力,是未来我国节能减排的重要努力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