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基于武汉市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企业数据,运用核密度估计与圈层分析方法,探讨了武汉都市区商务服务业空间格局,采用二元Logistic模型分析其空间格局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武汉都市区商务服务业呈现由中心城区向外围扩散的多中心圈层格局,不同类型商务服务业空间格局具有差异性;交通通达性、土地价格、商业集聚水平、金融发展水平和文化创新环境是商务服务业空间格局的主要影响因素,不同类型的商务服务业,影响其空间格局的因素不同。 相似文献
2.
基于空间聚类分析的杭州市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分布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空间数据挖掘技术中的空间聚类分析法,以商务办公楼宇为空间对象,以其地理位置为空间数据、建筑面积为属性数据进行空间聚类计算,对杭州市中心城区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进行划分和判定.以这些集聚区为基本空间分析单元,杭州市生产性服务业的整体空间发展表现出向心集聚的特征,并且向集聚区集中的态势不断强化,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的规模构成、功能特征与空间分布之间存在着某种关联性.分析结果表明,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所在的或邻近的地域所承担的城市功能等级越高,集聚区的规模越大;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的产业功能不同,空间区位分布也会不同,并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地方劳动力市场空间分布的影响.在生产性服务业空间集聚发展过程中,产业自身发展与城市空间开发之间产生的矛盾,导致了生产性服务业总体上仍处于相对分散的布局,建议在空间开发模式、区位选址以及开发容量三个方面进行合理的规划引导. 相似文献
3.
上海现代服务业外资企业空间格局及其机理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近年来,上海外资结构中,服务业所占比重逐步提高.特别是以信息和知识密集为主要特征的现代服务业领域吸引了大量外资企业,对城市功能和城市空间结构演变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采用数据统计、mapinfo空间模拟等方法对2007年8204家现代服务业外资企业的空间格局进行分析,并与1997年外商办公机构空间格局进行纵向对比,探讨了上海现代服务业外资空间格局特征及其形成机理. 相似文献
4.
5.
芜湖市生产性服务业空间集聚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是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的建设能有效促进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选取中小城市芜湖市作为研究对象,首先将芜湖市与国内外大都市发展进行了比较,得出芜湖市目前正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且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势头较猛,然后运用区位商、空间基尼系数、产业地理集中度指数(EG)、赫芬达尔指数(H)3个指标对芜湖市生产性服务业空间集聚程度进行测度.得出芜湖市现代物流业地理集聚度较高,租赁和商务服务业较低;芜湖市现代物流业、金融业行业内企业集聚度明显高于其它生产性服务业;芜湖市生产性服务业行业集聚现象显著以及芜湖市生产性服务业区域集聚度与行业企业集聚度存在不一致性等集聚特征. 相似文献
6.
广州骑楼街空间分布特征与保护措施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实地调查广州59个路段,共39450m长骑楼街的基础上,指出广州骑楼街的5种分布特征:(1)西部多,东部少;(2)集中在老城区,以越秀区最多;(3)东西向骑楼街多,南北向少;(4)珠江以北骑楼街多,以南少;(5)骑楼饰面风格存在空间递交规律。按照骑楼的建设时期、连续性、完整性以及建筑质量、艺术价值等标准对验楼街进行了分类,并提出保护与改建骑楼街的初步建议。 相似文献
7.
广州素有“南国花城”之称 ,为了更好的发展和弘扬其历史悠久的花卉文化 ,芳村区计划在花卉博览园生产基地开发兴建商务综合区。通过对基地分析 ,结合博览建筑特征和对花卉文化的理解 ,采用“仿生、韵律和夸张”等多种手法进行设计 ,使之更富有时代性和地方特色。 相似文献
8.
9.
借鉴国际著名CBD所在城市的经验,并与上海、北京进行对比,从生产服务业的规模、行业结构、企业结构以及在空间上的集聚程度等方面,分析广州生产服务业的发展对CBD形成发展的影响。认为CBD不只是一种物质空间,更是一种产业集群,其实质是生产服务业的空间集聚;广州珠江新城CBD在前10年开发缓慢的原因,主要在于生产服务业规模与空间集中度的不足,近年来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与空间集聚促进广州CBD建设明显加速;亚运因素极大地推进了广州CBD的土地开发与物质空间建设,但亚运后CBD的活力与可持续性需更加注重生产服务业的规模发展、层次提升与空间集聚。 相似文献
10.
服务业集聚区不仅对带动服务业本身的发展,而且对培育新的城市空间增长极、优化城市空间结构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受到学界和政府的关注,但由于学科视角的差异,对于服务业集聚区的内涵、界定标准以及服务业集聚区的规划,尚未形成共识。本文采用理论分析与实地调研、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从产业组织与地理空间的双重视角界定服务业集聚区的内涵与标准,探索服务业集聚区规划的流程与内容,并以江苏省常州市为例,探讨如何理性地选择与规划服务业集聚区,旨在完善服务业集聚区的理论研究,推进服务业集聚区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1.
1990年代,广州的生产服务业进入起飞发展阶段.不仅表现在数量上的快速增加,在空间分布上也表现出从分散到集中的特征.现以信息咨询服务业为例,分析了广州生产服务业在起飞阶段的最初10年的空间格局及形成机理.认为,来自城市、政府、企业三方主体的相互作用,对生产服务业在这一阶段的空间分布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传统城市格局的空间重构、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和地方政府调控以及生产服务业自身空间行为差异是其空间集聚发展的内在动因.其中,通过对生产服务业企业的调研.对企业自身的空间行为差异做了较为深入的分析. 相似文献
12.
广州旧城城市游憩商业区比较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城市游憩商业区提供了不同于城市其他功能的活动,同时吸引着旅游者与非旅游者,游憩、旅游商业的功能已成为新的城市功能。本文对广州城市游憩商业区的发展进行了特征分析和比较研究。依托老城市中心的步行商业街和悠久的历史文化,北京路和上下九两个主要的旧城商业区通过统一的规划更新,已经逐渐成为具有较大的吸引力的RBD。同时,两地区都突破了以往单一经营的传统模式,融购物、娱乐、休闲、餐饮等多种服务功能于一体,较好地顺应了不同消费层次多元化的消费需求。而沿江西RBD由于许多建筑日久失修,环境恶化和交通的影响,造成了沿江西RBD吸引力大为减退。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广州为例,探究跨江大桥建设对城市空间发展的影响.首先,通过对广州跨江大桥80年的建设历程进行梳理,分别总结了不同时期跨江大桥建设对广州城市空间发展的影响.其次,归纳了跨江大桥建设对城市空间发展的影响机制,认为经济发展是跨江大桥建设以及推动城市空间发展的最根本动力,政府和市场是影响机制中的两种不同力量.政府通过跨江大桥的建设实现城市规划的空间发展战略,引导城市空间的发展和城市轴线、节点等空间要素的形成;市场则在跨江大桥建设改变了交通可达性与空间区位关系的条件下,推动了资本空间与地租空间的重构,并进一步对城市空间发展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我国的老龄化程度日益加深,政府和社会开始广泛关注养老设施的配置优化问题。以广州市养老机构数据为根源,利用大数据可视化平台研究全市范围内养老机构的空间分布与地理位置选择特征,并结合老龄人口的空间结构特点对全市各行政区的养老设施资源分布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广州市内中心城区集中着大量养老设施,城市郊区松散分布着少量养老设施,而养老床位多聚集在中心老城区且不均衡分配,床位覆盖聚集点与空白点较为明显。老城区老龄化程度较深,养老设施规模小,人均养老床位资源较少。基于定量研究结果,讨论现状的问题与改善策略,为养老设施规划及相关政策制定提供依据,有序协调广州市养老资源配置,促进社会公平与进步。 相似文献
15.
广州历代佛教寺院分布及其形成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佛教寺院作为一种重要的宗教信仰场所,与中国古代城市形态密切相关,研究其分布状况及制约因素具有重要意义.历史上,广州是岭南地区佛教传播和发展的中心,其寺院的分布变化对于研究中国古代城市形态中的佛教场所具有代表意义.在描述各个历史时期广州佛教寺院分布状况的基础上,总结其分布特征,并探寻影响佛教寺院分布的相关因素,以尝试深入... 相似文献
16.
再论广州骑楼商业街的文化复兴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广州骑楼商业街是最有魅力的城市空间,现代广州人和旅游者更钟情于它,进一步探讨保护创新的原理原则,运用法规管理,骑楼商业街的文化复兴是大有效应的。 相似文献
17.
建筑企业是建筑业的主体,企业的整体构成及发展情况诀定整个行业的发展,本文就广州市建筑企业近几年的发展情况做了一些分析,对广州建筑企业的进一步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8.
转型期城市社区资源配置的社会分异研究——基于广州的实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经济体制综合转型以来,市场机制逐步取代行政指令成为我国城市(社区)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的主体方式,其空间分布形态也与转型前截然不同。本文以广州为例,基于城市公共服务设施专项调查、城市居民交通出行数据及问卷调查数据,对城市社区资源的空间配置进行社会生态学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转型期广州城市社区资源配置呈明显向高收入地区聚集的特征传统条件下的空间均衡分布模式被市场经济条件下高收入地区指向的集中布局模式所取代;但受地理区位、开发时序及功能定位影响,社区地位与公共服务设施配置并非完全一致;不同阶层社会群体聚集区的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及其可达性差异明显,社区资源配置的社会分异特征显著。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