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分析了昆山老城区五条河道黑臭现状、成因及解决方案,构建河道截污、清淤及生态系统,对河道水质与微生物群体控制达到非常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区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排放量逐年增加,而污水处理能力不足,河流水质日趋恶化。文章以驻马店为例,分析造成水质污染的原因,提出河道水质控制遵循"区域减源、系统截流、水系调控、水域净化、生态修复"的理念,以控污减排为前提、水功能区划为基础、限制排污总量为依据、河道治理与生态修复为手段,使河道水质达到水功能区要求。  相似文献   

3.
戴光鑫  朱爱华  朱刚 《陕西水利》2022,(3):93-95,100
针对某河道现状存在的水质污染问题,对河道河口~大闸段河道建立水质模型,选择两种工况进行水质模拟分析,从而了解河道在不同工况下不同时段水质的变化规律,并根据水质模型分析结果提出该河道水质保护的措施,即目前只有通过湿地建设,采取工程建设和湿地植物的选配两种方法结合来快速有效、改善河道现状水质,解决河道目前水质污染.本次河道...  相似文献   

4.
针对葫芦岛市绥中县黑水河面临的水环境恶化、生态服务功能退化等问题,提出生物措施+曝气增氧相结合的水环境生态治理措施,并采取渗透塘、雨水花园、透水铺装等措施整治河道滨水和非滨水区.结果表明:黑水河水质参数得以明显改善,基本达到Ⅲ类水质,有效防止了河道生态环境破坏和河水水质污染.  相似文献   

5.
苏州古城区降雨径流污染及其防治措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概况 近年来,随着苏州市古城保护和治污力度的不断加大,工矿企业已全部搬出了古城区,古城内河道水质已基本不受工业污染影响。同时,随着“污水支管到户”工程的实施,理论上生活污水也全部得到了收集,但古城内的河道水质并没有因此达到期望的效果。虽然影响河道水质的因素较多,但调查研究表明,城市降雨径流污染已成为主要面污染源之一,苏州古城区内降雨径流污染也达到了相当严重的程度,对河道水环境质量产生了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针对西安市城市河道所存在的问题,从实施水质净化、防洪治理和水景观开发三方面进行探索,为西安市城市河道的生态治理提出治理对策。通过一系列措施的实施,西安市城市河道建设达到了构建生态堤防、重现长安八水新格局和河流水质变清等方面的成效。在此基础上,分析总结了西安市城市生态治理经验,为其他城市河道的综合整治及生态环境修复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7.
崇明岛河网引清调水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崇明岛河网两次调水试验的水文水质同步监测资料,分析崇明岛调水试验水量水质的变化。结果表明:长江口南支水质基本稳定达到Ⅱ类水质标准,可作为崇明岛调水的优质引水水源,调水后内河河网水质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其中主要河道水质一般可改善一个类别,从空间分布看,南横引河和竖向骨干河道水质改善较好,北横引河水质改善较差。  相似文献   

8.
南明河水环境综合治理状况及处理措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得出南明河受污染影响的主要因素,提出污染控制排放、污染源治理、城市排水管网和河道截污沟建设、污水处理厂建设及补充城区河道环境用水和水源保护等多种治理措施对南明河进行综合治理,通过治理后使河水水质达到地面水Ⅲ类水质要求。  相似文献   

9.
为保障台州市主城区河道的生态服务功能,在分析该地区河道特点的基础上,构建了一种适用于该地区的生态需水计算方法,该方法综合考虑了流速、水位和水质3个方面的要求,并利用MIKE11水动力水质模型,定量确定了能够达到生态流速、生态水位和水质目标的河道水量调度方法。计算结果表明,主城区河网的生态流速为0.1 m/s,生态水位阈值范围为1.8~2.24 m,在充分发挥再生水清洁水源的基础上辅以河道补水,台州主城区河网在丰水年、平水年、枯水年均能够同时满足水位、流速及水质的目标要求,可为城市河网合理调配水资源维持河湖生态健康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0.
辽河通过采用生态治理的方法,使河道水质状况、生态环境得到大幅改善,恢复或提高了生物多样性,辽河干流水质明显好转,稳定达到Ⅳ类水质以上;地表整体植被覆盖状况得到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1.
密云水库主要通过上游河道来水及降水补给,为保证密云水库水质安全,应密切关注上游河道水质状况。基于2010—2021年密云水库上游河道逐月水质监测数据,分析了上游河道水质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密云水库上游河道呈现氮污染严重;高锰酸盐指数、总氮、总磷、氨氮浓度年均值2010—2020年总体呈下降趋势,2021年总氮、总磷浓度有小幅回升;溶解氧浓度呈逐年向好趋势。近年,河道各水质指标大致呈逐年向好趋势,主要与密云水库上游采取的若干整治措施有关。经综合评判,白河流域天河水质最差,潮河入北京境处水质最差;按河道流向分析,河流入境至入库过程中各水质指标的距平系数大致呈下降趋势。因此,上游采取的整治措施效果明显,应继续实施河道长效管护,确保入库水质安全。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朝阳区主要河道水质监测,采用灰关联法计算了主要河道水体水质与地表水Ⅲ、Ⅳ、Ⅴ类水体的关联度,对水体功能类别进行了评价;同时对河道主要污染物指标进行了计算,对不同水源类型的河道水质特点进行了初步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朝阳区河道水体水质改善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水动力调控是治理黑臭水体、建立良好水环境和水生态的重要措施。对于感潮河网地区,做好闸门泵站调控的水动力调控达到活水循环是水环境问题治理的关键。研究了福州感潮河网地区水系水质维持的水动力调度模拟。基于EFDC构建福州复杂河网水系水动力水质模型,模拟研究区内不同水质目标及引水条件下的闸泵调度对河道水质变化影响。根据模型模拟结果得出结论:采用潮差引水可以降低运维成本,但是无法使水质恢复维持在优秀水平;采用泵站引水可以快速恢复河道水质,使用不同位置泵站对河道内水质产生影响不同,应根据实际的运维目标进行调整;同时开启水系南侧闸门及泵站易导致河网中心区域水体流向反复,引发水体震荡,不利于河道水质恢复维系,在运维调度中应避免同时开启。研究结论可以为感潮河网地区水质维系和水动力调控实施提供方法借鉴。关键字:  相似文献   

14.
入湖河道带入的污染是造成湖泊水质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入湖污染物通量估算涉及监测点位、监测频次、控制河道数等多方面。文章选择太湖典型入湖河道,利用三种估算方法分析太湖入湖污染物通量计算精度,认为每月两次的水量水质巡测分析计算精度达到80%左右,能基本满足入湖污染物量估算要求,为太湖水环境治理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15.
河道水质维护技术已被较多地研究和应用,将河道水质维护技术分为旁路水质净化和原位维护措施,介绍了生物滤池、人工湿地、曝气增氧、水生植物修复、生态浮床和生物接触氧化等技术的原理和特点,同时,结合北京市河道水质维护技术的应用情况,进行了技术优缺点分析,以期为北京地区河道水体水质维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建立了义乌市河道水质模型,根据现状污染排放条件,计算结果表明义乌市河道实际已无环境容量.即使在10%保证率最枯月平均流量条件下,义乌市河道也无法达到Ⅲ类水体要求.进一步提出河道水环境治理方案,计算各治理方案下义乌市河道水质变化,为义乌市水环境治理提供科学依据.另外,研究表明针对我国南方,类似义乌境内丰、枯径流悬殊比较大的山溪性河流,采用90%保证率最枯月平均流量作为水环境容量计算的设计水文条件,超越现实状况太多,实现难度很大.  相似文献   

17.
建立河道长效管理机制确保河道水环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清水朝阳--水质、水环境2个方面,提出清水朝阳与截、堵、排、蓄的关系,论证要达到清水朝阳的关键、保障和长期任务,从河道长效管理机制谈如何保证清水朝阳的河道水环境.  相似文献   

18.
上海市河道水质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群 《上海水务》2007,23(4):43-46
根据上海市水环境监测中心河道水质监测资料,对上海市河道水质现状进行了分析;以水质主要污染项目氨氮作为主要分析对象,分析了上游边界来水水质、泵站排江、降雨、引清调水工程等因素对河道水质的影响;为进一步改善上海市河道水质状况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9.
本文结合上海某地区中小型河道水环境综合整治的实例,探讨中小型河道水环境现状常见问题。经过分析,总结整治思路,提出可采用控源截污、沟通水系、河道整治、引调水及长效管理等主要措施,达到使区域内河道"水质提升、环境改善、景观美化"的整治目标。  相似文献   

20.
以苏州市古城区河道水质为研究对象,对2013年城区河道17个监测断面的DO、TP、NH3-N、CODMn监测数据进行分析与评价,探究其水质时空变化特征,利用综合水质标识指数法对河道水质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苏州古城区河道水质主要污染指标为TP和NH3-N,而CODMn为Ⅲ类水质,基本无超标。城区河道水质时空变化明显,时间上DO浓度季节性变化明显,而TP和NH3-N浓度下降明显,综合水质标识指数的变化表明城区河道水质在逐月好转,与5月份实施的自流活水工程密切相关,而雨季水质的偏差与降水径流污染密切相关;空间上污染程度呈现出城北河道水质比城南好、主河道比小河道好的特点,污染物浓度在水流方向上具有明显的累积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