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为研究近距离煤层上部区段煤柱对下部综采工作面开采的影响,以石圪台煤矿2-2上102综采工作面过上部区段煤柱为工程背景进行研究。通过数值模拟与现场实测的方法,针对过第二组煤柱下出现的压架情况,与过经进一步弱化后的第三组煤柱时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受煤柱下集中应力的影响,下部综采工作面过煤柱阶段矿压较为强烈,对煤柱进行水力压裂和深孔爆破等弱化处理后,动载矿压显现强度有明显减弱,现场实测结果表明弱化处理措施避免了综采工作面压架事故,有效保证生产安全。 相似文献
2.
四台矿12号层402盘区开采过程中需反复斜交过上覆采空区间煤柱,通过多种矿压观测手段分析了首采面8206面开采过程中的采场来压规律及过应力集中煤柱的矿压规律,对该盘区其他相同条件工作面及类似条件下回采采场围岩控制具有工程决策意义。 相似文献
3.
4.
近距离煤层开采斜交过上覆采空区煤柱矿压规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四台矿12^#层402盘区开采过程中需要反复斜交过上覆采空区煤柱,通过多种矿压观测手段分析了首采面8206面开采过程中的采场来压规律及过应力集中煤柱的矿压规律,对该盘区其他相同条件工作面及类似条件下回采采场围岩控制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6.
7.
8.
9.
10.
11.
962工作面是海孜煤矿86采区9#煤层首采面,为了了解工作面矿压规律,对962工作面进行了矿压观测,分析了在近距煤层开采过程中,工作面来压显现规律、支架分布特征及运行情况、支承压力分布规律及围岩破坏特征,结果表明,受762工作面开采影响,沿962工作面倾斜方向来压具有差异性,且来压强度较小,持续时间较长,矿压观测同时表明,回采巷道围岩移动变形仍属有限,现有支护能满足安全开采要求。 相似文献
12.
13.
14.
为更加经济高效的回采位于9#煤采空区上部的5#煤,提出了利用并延伸店坪煤矿现有5#煤生产系统直接回采木瓜煤矿5#煤的上行开采方案.采用FLAC3D数值模拟软件,对5#煤底板采动破坏程度、5#煤与9#煤同时开采时相互采动影响情况、9#煤开采时工作面走向与倾向矿压分布规律等问题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为保证上行开采的成功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煤矿安全》2016,(9):217-220
针对平煤五矿己16-17-23190回风巷在附近工作面回采中的矿压显现的规律,进行了现场实测和数值计算分析。监测数据显示,己16-17-23190回风巷煤柱中部区域存在6 m的应力降低区,应力降低幅度为60%,距离采空区边缘12 m。综合现场监测和数值分析结果,得知采动压力的超前影响距离为80 m,滞后影响距离为40 m,侧向影响距离为40 m,煤柱区域在采空区边缘0~12 m区域内为高应力集中区。综合分析结果,得知在平煤五矿己16-17煤层保护层采面布置时,煤柱宽度取值15 m较为合理。同时,在采掘布局时,需避开采动引起的高应力集中区,从而避免采动压力使掘进巷道产生严重变形。 相似文献
16.
17.
18.
为研究近浅埋煤层特大采高工作面矿压显现规律,以补连塔12511综采工作面为研究对象,通过工作面矿压实测数据,分析了近浅埋煤层7.4 m特大采高工作面矿压显现规律。结果表明,工作面初次来压步距44 m,回采初期周期来压步距11.74 m,回采中期周期来压步距增大至14.1 m,工作面周期来压对支架作用强度整体显示出强、弱交替变化规律,周期来压强度呈现"两端小,中间大"的特征。工作面周期来压动载系数为1.39。支架工作阻力呈正态分布,呈现较好工作状态。 相似文献
19.
为实现游仙山矿大采高综采工作面的安全回采,采用现场观测和理论计算的方法在15210工作面进行了大采高综采工作面矿压规律的分析.基于工作面矿压观测结果,工作面来压强度较小,端面失稳主要表现为煤壁片帮.通过对锚索受力进行分析,工作面的超前支承压力影响范围为37.8~46.5 m,其中前方17.6 m为剧烈影响区.结合理论计算结果,得到工作面的初次来压步距为31.7 m,周期来压步距为17.6 m.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