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Planning》2019,(8)
民间年画是民俗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有着深厚的民间土壤,是广大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大众用年画的方式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包含着祈福迎祥的美好心愿。年画种类丰富,包括门神、中堂、挂笺、条屏等。民间年画与剪纸、皮影等其他民间艺术形式一样,分布地域较为广泛。民间年画艺术在历史长河中亦逐步形成了自身独有的艺术风格和特色,如久负盛名的天津杨柳青年画、江苏苏州的桃花坞年画、山东潍坊杨家培年画、四川绵竹年画、广东佛山年画等。不同的地域年画风格也大不相同,地域特色显著,其表现形式各成体系。继承和发展民间年画艺术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作为宝贵的文化遗产,民间年画经过千百年的积淀,流传广泛,其具有区域特色的文化内涵,充分反映了人们的审美观念和当地的民间习俗、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6,(24)
针对中国传统民间年画与儿童美术教学的融合渗透,笔者分别以民俗情感、内容形式、创作元素为关键点展开关于立足儿童美术教育传承民间年画的研究,在感受民间年画的艺术价值的基础上,鼓励儿童对其进行继承、发扬,并且创作出具有时代特点的现代年画。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7,(7)
苏州桃花坞木刻年画是在时代环境变迁的条件下,从清代苏州套色版画鼎盛时期的姑苏版演变而来。该文以桃花坞木刻年画的代表作《一团和气》为例,对不同版本的《一团和气》进行比较研究,分析其艺术风格的演变,以期加深对这一经典的民间艺术形式的认识。  相似文献   

4.
木板年画,多用于我国庆祝过年时张贴在门、窗等承接物上的木版画种。它的绘画题材以吉祥、福寿、喜庆等内容为主,普遍受到我国人民的青睐,具有很深的历史渊源,是我国最古老的版种之一。其题材之广、画稿之精致、色彩之鲜明,使它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木板年画在全国各地都具有不同的地域特色,大致分为以下几个流派:天津杨柳青年画、河南朱仙镇年画、山东潍县杨家埠年画、苏州桃花坞年画、河北武强年画、四川绵竹年画等等。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7,(21)
上海小校场年画是部分苏州桃花坞年画迁移至小校场而形成的,它本质上是在上海生产的苏州桃花坞木刻年画。桃花坞年画与小校场年画既有着割不断的艺术关联和统一性,又相互影响,共同促进光绪年间的苏州桃花坞木刻年画发展到顶峰。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8,(2)
该文从对民间美术入手,以桃花坞年画为例,分析了以桃花坞年画为代表的民间美术的形式、内涵及其对伦理道德所承担的责任在历史上的发展与变迁,由此延伸并总结出民间美术在当代高中美术鉴赏与教育中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9,(8)
年画是家家户户门前张贴的具有不同风俗意义的吉祥画,位于鄂北的老河口木版年画相比其他地区木版年画的蓬勃发展却鲜为人知。国家有关部门非常重视这一民间传统技艺,在2011年将其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这对老河口木版年画的传承起到了一定的保护作用。该文探究这一民间技艺在中学课堂中的应用,以期有效传承这一民间技艺。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7,(24)
民间美术来自民间,天然具有原生态特质。高校民间美术课程的具体内容一般都具有明显的地域特征,这一特点决定了其研究者、传承者和创作者广泛地分布在社会各行各业中,而绝非限于学校里的专职教师,所以,将这些"隐于市"的大师请进民间美术课程的讲台,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该文主要以人们所熟知的苏州桃花坞木刻年画为例,以小见大、以点带面地分析和研究民间美术课程如何把民间大师的力量融入教学。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4,(6)
从古到今,赫哲族人利用辛勤的汗水根据其生活的状态创造出"渔猎文化"的美术工艺,其中鱼皮画和图案艺术就是极具特色的美学文化。赫哲族民间传统鱼皮图案是赫哲族人记录文化和历史的主要载体,形成了自身的美学特色。文章主要从研究赫哲族民间传统鱼皮图案入手,研究其美学特征和形式美感,并探讨鱼皮手工艺技术的数字化保护。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5,(21)
平阳木版年画历史悠久,是山西民间木版年画的代表。平阳木版年画的图案取材广泛,大都是老百姓喜闻乐见的事物,寄托着老百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平阳木版年画图案注重线条的表现,造型形象、生动、传神,在构图上追求饱满、完整,画面简约、概括;在设色上以分版套印和手绘相结合,在红、黄、蓝三原色的基础上加入绿、紫、黑等颜色,色彩对比强烈,具有浓郁的民间地方特色。  相似文献   

11.
《Planning》2018,(7)
四川居西南之富庶,民风淳朴、厚重,人文历史长河中的遗珠颇为丰富。四川年画承载着蜀人对神鬼的敬畏、对先人的敬仰、对未来的期许,在蜀地民间广泛流传。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绵竹年画、夹江年画、梁平年画,这三种年画并称为"四川三大年画",是巴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三种年画生动、简练地概括了蜀地文化,手法率真、粗犷却不失统一,辅以明快、鲜亮的色彩,高度诠释了蜀地文化特色,给后人留下了珍贵的瑰宝。该文分析三种年画的视觉效果、精神内涵,探讨绵竹年画、夹江年画、梁平民间年画的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12.
《Planning》2016,(24)
灶画是一种在江南地区农家厨房中非常常见的装饰画,是民间湿壁画的一种。从表面上看,灶画产生的动因是人们对于美的需求,而更深层次的动因是以源远流长的火崇拜为源头的灶神信仰。丰富多彩的灶画背后隐藏着深刻的含义。文章以灶画的承载为主题,对流传下来的灶画内容进行研究,分别从灶画承载的民间习俗、民间信仰、民间故事几个方面进行探索。通过对灶画承载内容的分析,探讨我国的传统文化,以期将得出的一些结论应用于现代设计。  相似文献   

13.
年画是我国民间传统艺术的瑰宝,是一种传统的民间视觉艺术形式。武强年画的艺术风格及其表现形式离不开其独特的造型手段,更离不开其质朴、夸张的色彩语言。武强年画的色彩以红、黄、蓝和黑、白为基调。这种色彩搭配的形成与民族文化意识有关,还与武强的地质条件紧密相连,另外武强艺人们的主观意识也必然影响色彩。武强年画的色彩在现代设计的图形信息、文字、和象征上得到了呈现,为现代设计的探索提供了借鉴。从武强年画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强烈的色彩对比。对比是突出事  相似文献   

14.
文章以桃花坞木版年画这一传统美术元素为主体,从它的历史地位到它的制作题材,以及其特有的艺术价值效果等等,来分析它独特的魅力,并将这种魅力结合在现代插画的运用中。是一种传统与现代的碰撞。根据目前国内插画市场的调查研究:具有生动本土性、原创性的插画及绘本少之又少。如何更好的传承传统美术元素,发展及创新它,已然成为一种必要。本文将以桃花坞木版年画这一传统美术元素为切入点,结合现代插画进行分析。两者的融合突破了传统的局限及单一性,更好的阐释了传统与现代的关系,使传统美术元素的发展变为多样性。此外,让更多人熟知具有中国特色的插画,也是每一个插画人维护自己文化延续性的责任。  相似文献   

15.
《Planning》2016,(2)
家堂画是冀东南是民俗文化中的传统中的一颗明珠,隶属于山东高密年画一脉,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家堂画在民间的得以坚强地保留下来并一直延续至今,足见其在民俗文化中的意义。本文从民俗文化随着战乱的迁移及其产生的方式作出深入探究,试图揭示家堂画的历史渊源及其价值。  相似文献   

16.
家堂画是冀东南是民俗文化中的传统中的一颗明珠,隶属于山东高密年画一脉,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家堂画在民间的得以坚强地保留下来并一直延续至今,足见其在民俗文化中的意义。本文从民俗文化随着战乱的迁移及其产生的方式作出深入探究,试图揭示家堂画的历史渊源及其价值。  相似文献   

17.
浦黎杰 《现代装饰》2013,(11):112-113
综上所述,传统年画的特征及构图方式是中华民族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活中智慧的结晶。表达了民众的思想情感和向往美好生活的愿望。民间年画历史源远流长,有着较多的产地,流行也十分广泛,通俗普及,而且拥有大量的读者,曾经有过颇为兴盛的发展。无论是题材内容、刻印技术,还是艺术风格,都具有自己鲜明的特色。它不仅对民间美术的其他门类曾产生深远的影响,而且与其他绘画形成相互融合成为一种成熟的画种。  相似文献   

18.
王涛 《现代装饰》2013,(11):119+4
综上所述,传统年画的特征及构图方式是中华民族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活中智慧的结晶。表达了民众的思想情感和向往美好生活的愿望。民间年画历史源远流长,有着较多的产地,流行也十分广泛,通俗普及,而且拥有大量的读者,曾经有过颇为兴盛的发展。无论是题材内容、刻印技术,还是艺术风格,都具有自己鲜明的特色。它不仅对民间美术的其他门类曾产生深远的影响,而且与其他绘画形成相互融合成为一种成熟的画种。  相似文献   

19.
正大学时曾在苏州胥江街道文化艺术节上,有幸目睹了被誉为"姑苏剪纸大王"的章维伟夫妇以红纸为材料,桃花坞木刻年画"一团和气"为图案的剪纸艺术作品。画面上是个"一团和气"的人像,中间分布着"称心如意"、"长命富贵"、"天圆地方"等吉祥图案,还有菊花、荷花等组成,给人以富贵、和气、吉祥的感觉。这种韵味是几千年传统文化的筛选,他被整个民族所共同认知,源远流长而又包罗万象,充满灵性而又丰富万千,它所呈现出  相似文献   

20.
《Planning》2014,(4)
四川绵竹年画以鲜明的艺术风格、独特的地域文化、丰富的民俗活动,促进了民间木版年画的发展,是我国民间艺术宝库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本文从"乐从和"的美学角度来审视绵竹木版年画的独特魅力,及其在新时代、新艺术、新思想下所面临地传承与创新的重要性和紧迫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