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江旭昌 《矿山机械》1999,27(7):53-56
当前,国际上大型齿轮减速器由单轮传动向多轮传动的发展极为迅速,已有八分路的大型减速器投入运行。在多轮传动中,各路的均载至关重要,因此,各国齿轮工作者除在奋力研究齿轮自身参数对承载能力的影响之外,同时也在精心研究不同结构对齿轮承载能力的影响。对多路传动,均载机构或均载装置便是核心,于是出现了多种不同的型式l‘11‘l‘’1在多路传动中,除行星齿轮减速器之外,现在在中心传动的管磨机上应用最多的尚属双路双级对称式传动,如图1所示。因为两根中谏轴与城谏器守分对称,所以又称双路双级对称式减速器。这种型式的减速器…  相似文献   

2.
针对大型辊压机的使用工况,设计了配套使用的大型行星减速器。以该行星减速器为研究对象,利用KISSsoft软件建立了减速器的齿轮接触分析模型,进行齿轮的修形设计,并得到优化后的减速器工作状态;最后建立了传动系统纯扭转振动分析模型,分析了传动部件的固有特性。研究结果对大型行星减速器的进一步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3.
本文分析了引进的日本MRH—S100—41型掘进机行星齿轮减速器的特殊结构,提出了齿轮变位系数的选择应当满足的条件,并从理论上进行了推导,建立了有关的计算式,同时采用优化设计的方法对该减速器的齿轮变位系数和中心距等系数进行了优选,并介绍了优选的方法和经计算机运算的结果。  相似文献   

4.
MG-375型采煤机摇臂故障分析与解决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MG-375型采煤机在使用过程中,经常出现摇臂行星减速器浮动油封损坏而引发漏油、轴承损坏致使整个行星减速器的齿轮损坏现象。通过严格筛选轴承、仔细查验浮动油封、调整轴承裂隙范围等措施,延长了轴承寿命,提高了行星轮的均载效果,提高了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5.
陈芳  李长胜 《煤矿机械》2019,(2):157-159
针对行星减速器齿轮综合力学性能要求高、抗疲劳特性强等问题,以某型行星减速器齿轮为研究对象,建立其三维模型并装配导入LMS Virtual.Lab中建立其力学性能的有限元仿真模型,对其在实际扭矩加载条件下整体、太阳轮与行星轮接触齿对之间、固定齿圈与行星轮接触齿对之间的等效应力、变形等参数进行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行星减速器、太阳轮与行星轮、固定齿圈与行星轮接触齿对的等效应力均满足强度设计要求,且变形都较小;且在不同接触区域,最大等效应力及变形不同,最大等效应力出现位置不同,最大变形出现位置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6.
二级串联行星减速器的优化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对二个串联的行星齿轮减速器依体积最小优化分配传动比后,分别对两级行星齿轮减速器进行优化,实现了多级行星齿轮减速器的优化设计。  相似文献   

7.
为提高矿山装备传动系统的动态可靠性,基于ADAMS建立了二级行星传动系统啮合接触动力学模型,分析了各级齿轮的运动特性及啮合力,讨论了牵引转速及负载转矩对传动系统稳定性及轮齿均载特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一级行星轮系相对二级行星轮系的传动稳定性更差、偏载更严重;随着负载增大,一级行星轮的速度波动加剧、均载性能减弱,二级行星轮的均载性能轻微改善;随着转速的增加,两级行星轮的速度波动均加剧,中心轮的速度波动降低,一级行星轮内啮合的均载性能相对改善。该结果为揭示矿山装备传动系统故障机制、优化其传动性能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8.
NGW型行星齿轮有限元接触仿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齿轮齿廓渐开线方程式为基础,根据重型载货汽车轮边减速器的行星齿轮结构以及受载特点,建立了行星齿轮结构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和齿轮啮合模型、行星齿轮运动学模型,并进一步探讨了齿轮动态接触碰撞过程中齿轮应力的产生机理。为该类行星齿轮结构的设计和分析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应用Pro/E特征建模软件作为设计平台,提出NGW-S型行星齿轮减速器的建模方法,通过分析NGW-S型行星齿轮减速器总成及主要零部件之间的联接关系,建立实体模型,实现NGW-S型行星齿轮减速器设计过程的自动化和可视化,对提高NGW-S型行星齿轮减速器的设计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张小龙 《煤炭技术》2019,(9):173-175
以刮板输送机用可控软起动装置齿轮箱齿轮传动系统为研究对象,基于Pro/E及ADAMS建立该系统的虚拟样机模型并进行动力学仿真。求解得到的稳定运行后的各级传动角速度平均值与理论值相近,验证了仿真模型的正确性。同时得到了太阳轮与行星轮、行星轮与内齿圈间各啮合副的动态啮合力,并利用其分析行星轮系的均载特性。结果表明,该行星齿轮传动的均载特性良好,且内啮合副比外啮合副的行星轮间的载荷分配得更均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