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程万里 《印染》2005,31(3):7-9
在大豆纤维和棉纤维的ED型活性染料染色工艺研究的基础上,探索大豆纤维/棉混纺织物同色染色的工艺条件。研究结果表明,ED型活性染料染色时,元明粉用量可适当增加,但纯碱用量不宜过多,染色温度控制在65℃。大豆纤维与棉同浴染色时,可采用醋酸来调节pH值,以提高两种纤维的同色性。  相似文献   

2.
为了提高羊绒的上染百分率,减少染料的浪费,文章运用酸性染料分析壳聚糖溶液处理对羊绒染色的影响.研究表明,壳聚糖用量、浸渍时间、浸渍温度、浸渍pH值对羊绒的上染百分率都有一定的影响.经实验对比分析得出,壳聚糖处理过的羊绒比未处理过的羊绒染色性能有一定的提高,最佳处理工艺是壳聚糖用量0.8%(owf)、浸渍时间40 min、浸渍温度50℃、浸渍溶液的pH值为3;最佳染色工艺为染色温度85℃、时间50 min、醋酸浓度2%.  相似文献   

3.
维纶分子结构中含有羟基,色酚在碱性介质中能借助氢键和范德华氏引力而与维纶纤维发生吸附作用;维纶分子中又含有缩醛基,其缩醛基中氧原子能与色基中氨基形成氢键结合;因此,应用色酚色基一浴法染色,能使尚未偶合的色酚和色基上染维纶纤维并具有一定的牢度。一浴法上染后,再以醋酸、亚硝酸钠溶液在一定温度下使纤维的色基发生重氮化和色酚偶合。偶合后,由于分子量和分子体积的增大,提高了染色牢度。  相似文献   

4.
采用板栗壳天然染料对羊绒纤维进行染色,考察了染色过程中板栗壳天然染料用量、染色温度、染色时间以及媒染方法等参数对染色效果的影响,并对板栗壳天然染料的上染率及色牢度、纤维断裂强力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经优化后板栗壳天然染料对羊绒纤维的最佳染色工艺为板栗壳天然染料用量8 g/L,染色温度为90℃,染色时间为60 min,媒染剂用量为4%,采用同浴媒染法染色法,此时板栗壳天然染料的上染率为84.83%,耐皂洗色牢度与耐干摩擦色牢度均达到4级,羊绒单纤维的断裂强力与断裂伸长率分别达到2.52 c N和17.3%,符合羊绒染后的粗纺纺纱要求。  相似文献   

5.
蚕丝/羊毛混纺同浴染色同色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尹晓凤  李健 《染整技术》1996,18(2):10-11
就蚕丝/羊毛混纺同浴染色同色性问题,色差产生原因,如何达到同色的色差标准,染料选用,染色工艺条件选择等,开展了实验研究工作及生产性验证,确定了这两种纤维混纺同浴染色的工艺条件及其达到同色一致性的色差标准,并解决了其深色染色的难题。  相似文献   

6.
壳聚糖对棉针织物活性染料染色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了壳聚糖预处理后再染色、壳聚糖与染料同浴以及染色后再壳聚糖处理3种工艺方法对纯棉针织物染色效果的影响。分析了壳聚糖分子量、脱乙酰度、浓度等因素对经壳聚糖预处理后再用活性染料染色的棉针织物的染色性能的影响。在此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实验确定了壳聚糖预处理后再染色的最佳工艺.并按照最佳工艺条件分析了壳聚糖对不同活性染料染色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采用壳聚糖预处理织物再染色,可以提高织物的色深值.但摩擦牢度和耐洗牢度略有下降;将壳聚糖与染料同浴使用,会使织物的色深值、摩擦牢度和耐洗牢度均下降:染色后再用壳聚糖处理的织物色深值有所下降.但摩擦牢度和耐洗牢度可提高0.5~1级:分子量小、脱乙酰度高的壳聚糖对织物染色的增深效果明显、且织物的K/S值随着壳聚糖溶液浓度的增加而先逐渐增加后减小:织物先壳聚糖预处理再染色的最佳工艺为壳聚糖浓度0.2%.盐浓度20g/L,轧余率100%。  相似文献   

7.
为提高棉/丝光羊毛混纺纱线的染色同色性,采用安诺素棉用活性染料一浴法、沙拉菲尼尔直接染料/安诺赛特弱酸性染料一浴法和安诺素活性染料/拉菲尼尔直接染料的一浴法等3种染色工艺,通过调节染料的复配比例,以实现棉与丝光羊毛两组分纤维表观得色深度的一致性.试验发现,活性染料一浴法工艺简单,但适用染料较少;安诺素活性染料,染色时补充拉菲尼尔直接染料染色效果较好,但直接染料的色牢度较低.  相似文献   

8.
就蚕丝/羊毛混纺同浴染色同色性问题、色差产生原因、如何达到同色的色差标准、染料选用、染色工艺条件选择等方面,开展了大量的实验研究工作及生产性实验验证,从而确定了这两种纤维混纺同浴染色的工艺条件,并确定了混纺丝毛产品同色一致性的色差标准.  相似文献   

9.
文章在对羊绒、蚕丝的结构和性能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从染料的选择、染色工艺条件及助剂等几个方面对丝绒同浴染色工艺进行了研究.通过实验得出丝绒同浴染色最佳染色工艺,指出选用适当的渗透剂、中性盐、匀染剂对于丝染深色以及提高同色性都很重要;同时选用疏水性较强、分子量较大的酸性染料,不仅能有效地提高同色性,还能提高色牢度.  相似文献   

10.
由于蚕丝纤维较细而羊毛纤维较粗,通过合理设计纺纱工艺,减少混纺纱棉结、粗细节的产生,提高混纺纱条干均匀度,最终获得满足上机要求的丝/毛混纺纱。由于羊毛和蚕丝结构及性能上的差异,导致丝毛混纺制品在染色过程中染色同色性较难控制,染浅色丝毛混纺制品,采用一浴两步法工艺,染深色丝毛混纺制品;采用两浴法,能获得较好的染色同色性与色牢度。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羊绒/真丝混纺产品同浴色上染速率的研究,摸索出了一种利用分光光度计和测色仪测定混纺产品同浴染色上染速率的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12.
为提高Tencel纤维/羊毛混纺织物的染色同色性,选择直接染料/酸性染料一浴法工艺和活性/金属络合染料(或毛用活性染料)二浴法工艺进行染色,探讨两种工艺中染料的适用性和助剂的选择,以及工艺中的注意事项.实践表明,直接/酸性染料适合染中浅色,而活性/金属络合染料适合染色牢度较高的中深色,且染色织物同色效果好,羊毛纤维损伤少.  相似文献   

13.
采用紫甘蓝和板栗壳天然染料对羊绒织物进行同浴复合染色,考察了紫甘蓝和板栗壳天然染料提取液体积比、提取液用量、染色温度、染色时间、染液pH、媒染剂用量和媒染方法等参数对染色效果的影响,并对染后羊绒织物的K/S值和b值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经优化后紫甘蓝和板栗壳天然染料对羊绒织物复合染色的最佳工艺为:紫甘蓝和板栗壳天然染料提取液体积比3∶2,提取液用量80%,75℃,60 min,染液pH 5,同浴媒染的媒染剂用量5%,K/S值可以达到较高值,b值保持稳定。  相似文献   

14.
普拉/活性染料一浴染羊绒/Tencel织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解决羊绒/Tencel混纺织物不能同浴染色的问题。采用普拉类染料和汽巴克隆LS活性染料,以优化的工艺条件一浴法染色解决了此难题,染色产品同色性好,色泽艳丽,染色牢度达国标,还保持产品原有风格。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竹纤维和涤纶纤维的染色性和同色性,通过染色性和沾色性试验,筛选了适合竹纤维/涤纶交织物一浴法染色的染料,优化了分散/直接染料一浴法染色工艺条件,测试了有较好同色效果的竹纤维/涤纶交织物的色牢度和色差值,结果表明采用一浴法进行同色染色的工艺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6.
采用棉用活性染料同浴法对羊毛及竹原纤维染色,探讨了染色温度、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碱剂用量、盐用量等因素对染色同色性的影响。通过测定上染百分率及K/S值,获得羊毛/竹原纤维混合散纤维同浴上染的最佳染色工艺为:浴比1∶30,平平加O质量浓度0.3 g/L,Na2SO4质量浓度40 g/L,pH值5.6,70℃入染,染色40 min,降温至60℃加碱固色,固色40 min。采用该工艺对羊毛及竹原纤维进行染色能获得良好的同色性和染色牢度。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加入有助于染料对羊毛的上染。  相似文献   

17.
山羊绒中的肤皮包括衰老脱落的表皮、虮子及其皮壳。由于肤皮与羊绒纤维的物理结构和染色性能差别很大,羊绒在低温时不上染而肤皮可以上染,因此在染浅色时会出现肤皮色深、羊绒色浅的现象。用德龙素染料对山羊绒及其肤皮进行染色的同色性研究,得出阴离子助剂卡拜伦对羊绒和肤皮点同色性能影响最大,而pH值和Albegal B影响很小,几乎可以忽略不计。通过采用单因素实验及正交试验,得出染色最佳工艺:卡拜伦3%(owf),Albegal B 1%(owf),pH值5.0,此时色差等级达到4.0,消除了染浅色时出现的点深毛浅的现象,达到染色要求。  相似文献   

18.
采用弱酸性红GN、中性深黄GL、中性蓝BM三种染料对锦纶和酸性易染氨纶纤维进行同浴染色,研究了它们对两者的染色性能,讨论了染液浓度、染色温度、保温时间及染浴pH值等工艺条件对酸性易染氨纶和锦纶同色性的影响,得出了各染料对易染氨纶/锦纶同浴染色时同色性的最佳染色工艺,并测试了在此工艺下染色后两种纤维的皂洗色牢度。结果表明:易染氨纶/锦纶染深色时不存在色差的问题,染浅色(染料用量1%(owf))时在染色温度70℃,保温时间60min,染液pH 4.5,浴比1∶30的工艺条件下同色性较好;并且在此工艺下用该三种染料染色后,两种纤维的沾色牢度和褪色牢度都能达到生产工艺要求。  相似文献   

19.
沈一峰  张蓉  林鹤鸣 《丝绸》2008,(1):20-22,29
经过分析真丝和纤维素纤维的分子结构特性差异,研制出了新型同色匀染剂TS-12,该助剂可调节染料对不同纤维的上染性能,提高丝/棉面料的同色染色效果,然后针对丝/棉面料的同浴同色染色,对染料品种、同色匀染剂TS-12、碱剂、加碱方式进行了研究,得出了较好的丝/棉织物同浴同色染色工艺.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天丝/羊绒混纺织物的优点及在染色方面存在的问题.从天丝和羊绒的结构入手,讨论了新型纺织面料天丝/羊绒混纺织物的同浴染色;根据羊绒、天丝对不同染料的染色能力不同,通过筛选染料、选择适当工艺,最终实现了一浴法染黑色,并且达到了理想的乌黑度,解决了实际生产当中存在的染色问题,并成功地应用于生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