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本文观测并分析了柏家沟煤矿无巷旁支护沿空留巷和工作面的矿压显现规律,为沿空留巷和工作面的支护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锚杆支护巷道沿空留巷的支护与围岩相互作用关系,尤其是巷内锚杆支护对沿空留巷顶板及煤帮的作用机理,为沿空留巷围岩控制提供理论依据。结合工程实例,介绍成功应用锚杆支护、沿空留巷的工程实践。 相似文献
4.
6.
研究了锚杆支护巷道沿空留巷的支护与围岩相互作用关系,尤其是巷内锚杆支护对沿空留巷顶板及煤帮的作用机理,为沿空留巷围岩控制提供理论依据。结合工程实例,介绍成功应用锚杆支护、沿空留巷的工程实践。 相似文献
7.
8.
9.
10.
11.
12.
13.
为解决深部工作面沿空巷道因超前支承压力过大引起导致巷道变形量大以及易发生冲击地压的问题,基于分段分级承载原理提出复合墙体巷旁支护技术。复合墙体以矸石砖墙作为主墙体,以无机充填材料瑞米Ⅲ号作为副墙体,通过对沿空留巷顶板进行力学分析,计算出顶板下沉量及墙体支护强度。由实验室试验可知矸石砖的支护强度为10.4 MPa,完全能够满足墙体所承受的顶板压力;副墙体设计高度为0.4 m即可满足让压的需要,又能保证主墙体的支撑作用。结果表明:运用复合墙体支护技术能够有效控制巷道变形、防止冲击地压事故发生,解决了工作面沿空巷道超前支承压力过大的问题,同时解决了煤矸石污染环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木城涧煤矿西四壁工作面矸石充填沿空留巷为研究对象,在充分分析了煤层顶底板及围岩地质条件的情况下建立FLAC3D数值模拟模型,并制定充填体宽度为1 m、1.5 m、2 m三个方案。经过分析各个方案的围岩塑性区、顶底板位移、两帮移近量与垂直应力分布等,最终确定充填体宽度为1.5 m为最优方案。研究结果对充填体的留设具有科学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5.
16.
17.
结合沿空留巷井下充填体的力学特性,得出充填体在井下基本呈现单轴压缩力学状态,进而选用FLAC3D数值模拟软件中的Cvisc模型对充填体蠕变特性进行分析,得出充填体在逐级加载条件下先后经历瞬时变形,稳定蠕变和加速蠕变3个阶段。其中,加速蠕变阶段充填体很快破坏,且加载强度基本在其本身强度的70%~72%;然后设计充填强度分别为3 MPa和5 MPa 2种方案对煤矿现场实际开采情况进行模拟,得出在不考虑充填体蠕变特性的情况下,3 MPa的强度就可以满足留巷要求;但引入时间效应后,充填强度为3 MPa的方案在1.6年后充填体承载失效,留巷失败,故最终确定了强度为5 MPa的充填方案。经过现场实践检验,充填体强度合理,留巷取得成功。 相似文献
18.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