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Planning》2018,(3)
在博大精深的中国山水画领域,龚贤以洒脱淡然的风格独树一帜。其主要风格演变分为"白龚""灰龚"和"黑龚"三个阶段。"黑"是龚贤晚年的主要绘画风格,也是其最有特色的笔墨语言。该文以"黑龚"为主要研究对象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4,(3)
文章从龚贤的《挂壁飞泉图》着眼,分析了他的山水艺术的阶段性——"白龚""灰龚""黑龚"的特色和他的积墨法的具体笔墨运用形式,以及构图法的具体呈现形式。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3,(7)
在中国传统绘画中,龚贤的绘画语言是传统的,也是有别于传统样式的。"白龚""黑龚"黑白分明的阴阳对比、局部截取式的构图样式都是视觉效果新颖的绘画语言,而这些语言自然会让人感觉与西画有关联。龚贤在继承传统中国山水画的优秀成果的基础上,汲取了西画具象写实的部分,创作出了具有中国传统的"龚式"风格绘画作品。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3,(9)
龚贤作为明末清初的重要绘画流派"金陵八家"之首,他的绘画坚持自我风格的完善,在当时"四王"主导的摹古风潮中独树一帜。"黑龚"作品的风貌在绘画史上独具特色。文章尝试从龚贤的生活环境、师承体系、画坛风气、个人领悟等几个方面,探究影响其独特绘画风格形成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画家作画的取材环境入手,分析了龚贤的这种颠沛流离的生活给他绘画风格带来的影响。分析了龚贤对不同题材所运用的不同构图法则、笔墨、点景等,同时结合当今画坛,谈论了龚贤对当代画家所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4,(8)
本文从画家作画的取材环境入手,分析了龚贤的这种颠沛流离的生活给他绘画风格带来的影响。分析了龚贤对不同题材所运用的不同构图法则、笔墨、点景等,同时结合当今画坛,谈论了龚贤对当代画家所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5,(3)
龚贤是清初最重要的画家之一,他是金陵画派代表人物之一,位于金陵八家之首。龚贤首先是一位具有鲜明个性和独立人格的诗人,体现在绘画上,他同样具有鲜明的个性和独立的艺术精神。文章试从不媚当世、重"理"、尚士气三个角度分析龚贤的绘画思想,从源头上探索龚贤绘画风格形成的原因。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9,(10)
对于中国传统画坛而言,"以书入画"的观念具有深远的影响,这一观念在八大山人的艺术创作之中有明显体现。八大山人对书法与绘画之间的联系感悟较深,并且将两种类型的艺术互相渗透。这对其艺术风格的形成产生了深远影响,并帮助他在书画两种艺术领域均取得了卓越的成就。该文研究八大山人的书法与绘画创作,通过"以书入画"观念分析八大山人的书法与其绘画之间的联系,以期为当代艺术家的书画创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7,(9)
中国山水画发展到元代达到了第二个顶峰,其中"元四家"之一王蒙的山水画显得尤为别致。该文主要研究王蒙《春山读书图》的艺术风格、审美趣味等,以期对整个元代的绘画有新的认知。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7,(1)
黄宾虹是中国画坛上极为重要的画家。他的画作被分为黑白两个风格。在从白到黑的转变过程中,黄宾虹对墨法的运用起到关键的作用。该文着重分析了黄宾虹"从白变黑"的墨法变化。  相似文献   

11.
《Planning》2017,(7)
该文旨在把握素描绘画的发展历程,针对素描绘画教学中存在的模式固化现象,从绘画材料、内容、表现形式及创作等角度,发掘可以使素描绘画长足发展的不竭动力,通过对"传""承"二字的拓展,研究素描绘画的创新手段。该文立足探索综合材料应用于素描创新的角度,通过对多种传统绘画手段的"移花接木",使素描绘画得以创新。同时,该文从"传授""表达"两个角度讨论国内、国外素描绘画的发展,多角度挖掘素描绘画创新发展的突破口,从而使素描这一基础的绘画种类可以生生不息。  相似文献   

12.
《Planning》2014,(5)
龚贤,字半千,号野遗,擅长描绘金陵地区的山水,笔墨及造境具有独特的创造性,是金陵画派的代表人物。龚半千的绘画面貌在清初画坛是独异于人的,尤其是他中晚年时期所形成的沉郁深秀、浑厚苍润的画风。他的山水画既有南宗的秀逸雅正之趣,又有北宗的沉雄苍厚之气。  相似文献   

13.
《Planning》2017,(24)
全真教是宋元时期产生的以道家思想为基础的道教派别,元代是其发展的全盛时期,元代艺术深受全真教思想的影响。黄公望是"元四家"中的代表人物,其绘画艺术风格和审美价值取向都深受道家思想的影响。该文主要探究黄公望绘画中的道家思想。  相似文献   

14.
《Planning》2013,(18)
"黑山黑水"是李可染独具特色的艺术风格,他在写实山水中融合中西,使之成为非中传统、非西写实的绘画风格。李可染在探索现代山水画的过程中始终以山水画的文化特质为中心,以全新的视角兼收并蓄,赋予中国画笔墨语言新的品质和内涵。他以自己的创作实践和对传统中国画的理解,并融入西画的元素创立了"李家山水"。这种"黑山黑水"的构图形式饱满、笔墨凝重、气势博大,形成了"黑、满、重、亮"的崭新山水画图式,使李可染成为20世纪中国画坛的一代宗师。  相似文献   

15.
《Planning》2017,(9)
莫迪里阿尼是巴黎画派的代表人物,他的绘画风格独树一帜,其绘画作品柔和的线条、优雅的人体体现出他对传统的接续与创造。该文试图通过对莫迪里阿尼艺术风格的分析,探寻其作品的精神内涵,体味艺术家关于人生、人性的思考。  相似文献   

16.
《Planning》2019,(16)
金农是"扬州八怪"中具有鲜明个性和独特创作成就的画家。他特立独行,保持着清高的品行,画常人未涉及的领域,独具匠心。该文从金农绘画"皆‘意’为之"入手,阐述金农绘画中的尚"意"思想,继而从三个方面探讨金农尚"意"思想的外在表现形式与内在根源,最后论述金农绘画中尚"意"思想的历史价值。  相似文献   

17.
《Planning》2018,(7)
"扬州八怪"以特立独行的艺术风格享誉画坛。金农作为"扬州八怪"之一,艺术风格独树一帜,其绘画作品在构图上异于常人,充满新奇,展现了无穷的创造力和独特的审美趣味,具有其个人独有的异趣。该文主要探讨金农绘画构图中独特的异趣。  相似文献   

18.
《Planning》2017,(3)
《清明上河图》是举世闻名的中国古画。这幅画无论是从长度、内容还是技巧方面来说,在世界艺术史上都是罕见的杰作,是中国古代绘画中的珍宝。该文以绘画形式和绘画手法为出发点,分析《清明上河图》的艺术风格。  相似文献   

19.
《Planning》2016,(20)
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50、60年代,西方现代绘画从传统架上绘画转向综合媒介绘画,架上绘画似乎已经死亡,艺术家对冷漠、呆板的具象绘画艺术感到迷茫。直至20世纪70年代,开始出现了"新表现主义""新写实主义""涂鸦艺术""具象表现主义"等艺术形式。在新艺术运动背景下,艾里克·费舍尔以其独特的绘画表现方式为世人所知。他从美国中产阶级生活入手,在创作中以独特的视角反映他们生活中的隐私和禁忌。然而,艾里克·费舍尔使用的是具象的表现手法,画中人与人之间看似和谐,实则冷漠、虚伪,让观者产生疑问。艾里克·费舍尔的艺术为中国当代油画尤其是"新生代"油画创作提供了新的理念和手法,他提供了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Planning》2017,(9)
媒介材料作为绘画艺术的重要载体,每一时期媒材的不同势必会引起这一时期绘画艺术风格的改变。该文从媒介材料如绘画纸、颜料、笔等的变化着手,以明清绘画媒材发展与明清花鸟画中绘画艺术流变的关系为例,说明媒介材料对于绘画艺术的重要性,从而进一步窥探当今绘画媒介材料的特点及其与绘画艺术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