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五种铝型材挤压模的优化设计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铝型材的挤压缺陷首先与挤压模的设计和结构有关。简要介绍了100mm×25mm和100mm×44mm方管、平开门下方型材、截面厚薄尺寸悬殊型材、90窗下方型材和双模孔圆管模5种难度较大铝材挤压模的优化设计实践。  相似文献   

2.
3.
铝型材挤压模的制造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铝型材挤压模加工工艺编制过程,着重叙述了各工艺参数的选择原则,提出了有待改进的几个问题。介绍的工艺方法是目前铝型材挤压模较先进的制造方法,具有代表性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铝型材挤压模的修模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铝型材挤压模修正的基本原则和修模的基本方法。并针对实心型材挤压和空心型材挤压时,挤压制品出现的缺陷形式,分析了产生的原因,给出了相应的修模方法。  相似文献   

5.
铝型材挤压导流模设计技术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铝型材挤压过程中,金属的塑性变形由于挤压筒、凹模表面、工作带以及死区间接触摩擦的影响,使出口流速极不均匀,会引起挤出工件开裂、波皱、拧扭和弯曲.配置设计合理的导流模,可以控制出口流速,保证产品质量,而且提高凹模寿命.  相似文献   

6.
介绍铝型材挤压模的机加工、电加工及热处理工艺和部分工艺参数的选择。  相似文献   

7.
张传盛 《模具工业》1994,(12):29-30
大舌比铝型材挤压模设计大连铝合金加工厂张传盛1引言图1所示零件为70系列推拉窗下横截面图。此零件是一典型的大舌比铝型材零件,其舌比约为10.3,而一般挤压模设计中舌比不允许超过4,去比超过4时,舌根部分则为危险断面2原设计80年代中期,建筑用铝型材在...  相似文献   

8.
实心铝型材挤压导流模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探讨了导流模内挤压铝型材的流动规律。提出了确定导流模最小厚度的理论依据。用流函数法确定了实心薄壁铝型材挤压变形动可容速度场、应变速率场及上限功率。讨论了变形程度等参数对导流模最小理论厚度、挤压载荷的影响。得出实心薄壁铝型材导流模厚度的理论最小值为 (0 .7~ 0 .8) b0 。为导流模优化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铝型材挤压模的分流结构与强度校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介了铝型材挤压模中的分流组合模,主要叙述了分流孔的形状,孔数布置,分流桥的结构及其强度校核。在设计分流组合模时,合理地选择分流结构和进行强度校核,是确保挤压合格型材的简要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10.
多孔空心铝型材挤压模的优化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挤压模的地型材质量,成品率和生产效率有重要的影响。分析了多孔空心铝型材生产易出现的质量问题。提出了优化设计的原则是让金属流动更均匀,并且金属流出模孔的速度趋于一致,阐述了优化设计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1.
《模具工业》2015,(7):63-67
根据半空心铝型材的结构特点,选择遮盖式分流模或遮盖式导流模成型,通过实例对2种结构的挤压模设计要点和注意事项作了详细介绍,可为同类铝合金型材挤压模设计提供可靠、有效的参考。  相似文献   

12.
《模具工业》2015,(11):54-56
介绍了半空心型材的概念,阐述了碰穿式和遮盖式模具结构的特点。通过实例介绍了一种吊挂式挤压模设计,分析了该结构的优点、适用性和设计要点。模具设计成开式结构,便于加工和维修,可在同行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采用专用工件进行切削实验,借助三维受力分析仪和热成像仪分别采集机械和热冲击载荷,从而揭示刀片断裂行为产生的规律;通过电子显微镜观测刀片断口亚微观形貌特征,从而研究刀片破损失效机理;通过将切削速度和进给量进行区域性划分,明确硬质合金刀片安全切削的参数区域。研究数据可为硬质合金刀片的设计以及切削参数的选择提供方法、数据和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4.
晶粒长大抑制剂在硬质合金中的应用概况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硬质合金在烧结过程中晶粒容易长大,近年来国内外对硬质合金中添加剂进行了许多研究。本文综述硬质合金晶粒长大抑制剂的抑制机理、加入方式、影响晶粒长大抑制剂抑制效果的因素。介绍了过渡族碳化物、稀土、B和P、Cu和Mo等抑制剂及其它们对合金性能影响,以及晶粒长大抑制剂复合添加、新的制备方式与新的抑制剂的开发。  相似文献   

15.
为了研究硬质合金刀片亚微观切削刃口形式对其切削性能的作用机制,针对断续切削过程中硬质合金刀具存在容易崩刃破损和脆性断裂等问题,选用两种不同牌号的硬质合金可转位刀片分别在多种亚微观刃口结构条件下进行断续切削实验,应用三维受力分析仪结合高速摄影机对切削过程中的冲击和切削力进行数据监测与收集,结合图形统计分析方法研究亚微观倒棱刃口对硬质合金刀片的强化作用机理,从而揭示不同切削刃口几何参数对硬质合金刀具使用寿命的影响规律,提出倒棱刃口参数与进给量的曲线化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大进给量f条件下应选取较大的临界夹角βC,同时,倒棱夹角β要大,倒棱宽度L要小;反之,在小进给量f条件下,临界夹角βC和倒棱夹角β要小,倒棱宽度L要大。研究可为硬质合金可转位刀片的强化设计提供数据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6.
《模具工业》2019,(11):72-74
通过对硬质合金模体宏观失效形貌和微观失效机制进行分析,并结合压制成型工艺分析了影响硬质合金模体非断裂失效的因素。研究结果表明:粉末冶金模压制成型中硬质合金模体非断裂失效形式为模体成型区磨损;非断裂失效机制为磨料磨损和接触疲劳磨损;除模体材料、压坯形状和粉末性能外,单位压制压力是硬质合金模体非断裂失效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7.
介绍无压机分球式超高压装置(BARS——俄文的首字母БАРС=Беспрессовая Аппаратура высокого давления "Разрезная Сфера")合成宝石级金刚石的基本原理,分析BARS装置用硬质合金顶锤的功能特性,论述国产BARS装置用硬质合金顶锤成功工业化应用的研究过程。研究表明:选用WC-Co细颗粒复合粉,并采用搅拌球磨、冷等静压压制和低压烧结等综合技术,能提高细晶粒材料的组织结构均匀性、抗压强度及弹性模量,满足顶锤高强度、高刚性的使用需求。同时,采用在磨削中互为基准的工艺方案,控制产品上下同轴线是自定位顶锤合理的加工方案;选用粒度号M22/36的砂轮做精磨砂轮,合理的进刀量是保证加工精度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具有梯度结构的涂层硬质合金刀片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研究了Co和Ti(CN)含量对梯度硬质合金的力学性能、梯度结构的影响.测试了梯度硬质合金刀片的切削性能.结果表明:随着合金钴含量的增多,合金梯度层厚度增厚,梯度结构越明显;合金的强度提高,磁饱和提高,磁力、硬度和密度减小.随着合金Ti(CN)含量的增多,合金梯度层厚度有变薄的趋势;随合金的硬度提高,合金的强度和密度减小.切削试验表明:具有梯度结构涂层硬质合金刀片的切削性能比无梯度结构涂层硬质合金刀片的切削性能优良.达到同一磨损高度hB=0.15 mm时,前者的切削寿命较后者提高了近一倍.同时随着合金钴含量的增多,硬质合金刀片的切削性能提高.  相似文献   

19.
WC基硬质合金是目前使用的主要刀具材料之一。在对WC基硬质合金刀具进行简单概述的基础上,介绍了WC基硬质合金刀具材料种类及发展现状,重点阐述了WC基硬质合金刀具材料黏结相的研究进展,为新型WC基硬质合金刀具材料的研发和制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Broaching is the standard process for machining complex-shaped slots in turbine discs. More flexible processes such as milling, wire EDM machining and water-jet cutting are under investigation and show promising results. In order to further use existing resources and process knowledge, the broaching process has to be improved towards higher material removal rates. Taking into account that the state-of-the-art broaching process is working with high-speed-steel tools, the higher thermal resistant cemented carbide cutting materials offer the potential to significantly increase cutting speeds, which lead to increased process productivity. The following article presents a broad study on broaching with cemented carbide tools. Different cutting edge geometries are discussed on the basis of process forces, chip formation and tool wear mechanisms. Furthermore, a detailed comparison to the standard process is draw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