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介绍了铁路车号自动识别系统的软硬件构成,车号自动识别系统在宣钢西区铁路运输管理中的应用,大大减轻了货运商检人员的劳动强度,减少了错号、丢号、漏号等失误,实现了货运管理自动化,提高了运输效率。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XC型车号自动识别系统的工作原理及在轨道衡的应用,解决了长期以来轨道衡路用车车号和自重依靠人工抄录易出错及劳动强度大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吴荣 《梅山科技》2007,(B09):8-12,22
车号自动识别系统采用射频识别技术,实现铁路货车标签自动采集,准确记录相应的车号信息,同时与计算机技术相结合,可经过计算机软件查看、管理这些信息。梅钢运输部根据现状,将车号识别系统合理的设计应用,通过软硬件相地合的方式实现了对进出厂路车在企业内部的实时跟踪,避免了手工抄录产生的错误,并为其他信息系统提供了精确的数据源,更全面的完善了梅钢运输部的信息化系统。  相似文献   

4.
莱钢焦化厂翻车机系统由FZ150—100型翻车机,DZC300—100型重车调车机,QTC30—100型迁车台,DKC100-100型空车调车机四部分组成。各部分的工作由电气与液压共同控制来完成,要使液压系统正常稳定地工作,从某种程度上讲离不开电气的驱动与控制,在近期的工作中发现液压与电气有很多相似之处。  相似文献   

5.
首钢水城钢铁(集团)公司运输部承担着水钢生产的铁路运输。利用计算机及网络通迅技术开发车号自动识别系统使水钢物流管理系统获得实时车辆信息数据,实现对车辆的实时跟踪,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本文主要介绍水钢铁路运输车号自动识别系统的结构、功能及效果。  相似文献   

6.
惠舒清 《包钢科技》2006,32(4):32-34
通过对包神铁路车号自动识别系统(ATIS)与铁路运输管理系统(TMIS)有机地结合分析,介绍了车号扫描在地方铁路现在车管理方面的应用;并指出了系统间的工作模式.  相似文献   

7.
介绍铁路车号自动识别系统XC-2E型的软硬件构成及系统投入应用给新钢公司铁路运输管理带来的提升;同时,针对投入运行后出现的各种故障,阐述相应的分析处理办法。  相似文献   

8.
首钢矿业公司计控室依靠自己的技术力量,成功研制出铁路运输计量系统车号自动识别系统,并投入了运行。车号自动识别系统主要由电子标签、读出装置、编程器、站点集中控制与处理系统、列检复示系统等五部分组成。当计重的火车车辆在轨道衡台面上停稳后,系统利用微波射频技术、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自动识别设备,  相似文献   

9.
毕胜 《天津冶金》2012,(6):21-23,60
叙述了铁路车号自动识别系统的应用过程。对应用过程中出现的过车不能自动开机、显示器不亮、过车不能自动开机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和研究。通过改进电源盒、PC104主机板、磁钢密封条等措施,消除了事故现象,降低了运输成本,保障了天铁生产运输需要。  相似文献   

10.
对大型厂矿企业来说,铁路运输作为其供应链部分的关键环节,有效衔接了原材料的接入和产品的外发。它既是产生基础信息的源头,也是形成产品外销信息的最末端,其信息化和自动化水平对整个厂矿企业的信息化和智能化建设起着决定性作用。为进一步提高铁路信息化和智能化水平,贵溪冶炼厂结合自身实际对现有铁运调度设施进行了全面升级,通过新建车号识别系统、全电子计算机联锁系统、调度监督系统、调度集中系统、计划智能编排系统、机车无线作业系统、道口远程控制系统等,并将所有子系统通过铁运物流应用系统进行集成,实现了车号自动采集、基础信息自动读取匹配、机车位置自动跟踪、调车进路自动预排、计划智能编排、计划无线传输和道口远程控制等,为贵冶智能化工厂的建设夯实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
高坤 《铜业工程》2022,(1):68-70
转炉残极加料机是贵冶转炉重要辅助设备之一。本文分析了贵溪冶炼厂熔炼车间转炉残极加料机运行过程存在的问题。从设备管理角度出发,分析故障原因并提出改进措施。同时改变现有残极加入的方式,顺应时代趋势,实现自动化、岗位无人化操作并在一定程度上得到应用。  相似文献   

12.
陶参 《铜业工程》2003,(3):54-56
江铜集团在资本运作后投资贵冶力度加大 ,带来了贵冶生产能力迅速扩大 ,也带来了贵冶资产与产值比的提升。贵冶的工程建设充分体现了江铜的投资价值 ,取得良好的投资效果。  相似文献   

13.
卧式釜连续加压浸出工艺目前多用于湿法炼锌、湿法炼钴等行业,在湿法制砷行业比较先进的是立式釜加压浸出工艺,还没有卧式釜连续加压浸出应用于湿法制砷领域。因此贵冶采用试验的方式对卧式釜连续加压浸出应用于湿法制砷进行了研究,并对进液量、风量等参数进行了研究,摸索出了最佳工艺条件,成功地将卧式釜新工艺应用于湿法制砷,非常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4.
介绍江铜年产30万t铜冶炼工程转炉安装工程施工安排和工程安装中遇到的问题,为此类工程施工提供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15.
简述贵溪冶炼厂二期改造后 ,硫酸 SO2 风机自动控制方案的改进  相似文献   

16.
贵溪冶炼厂三期炼铜闪速炉改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我国第一座炼铜闪速炉二期炉体改造及投产后的炉衬损耗状况。以及三期停炉冷修改造实践,总结了利用年修时间进行改造的成功经验。  相似文献   

17.
魏斌 《铜业工程》2000,(4):27-28
本文简要介绍了贵冶制氧车间新投入的变压吸附制氧机的工艺原理 ,半年多的运行实践及存在问题。  相似文献   

18.
简要概述了贵冶一系统闪速炉在线控制系统的发展过程,结合贵冶新30万吨闪速炉计算机在线优化控制系统的设计思想,提出了针对一系统闪速炉在线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案,并介绍了新系统的运行情况。  相似文献   

19.
杨月 《铜业工程》2011,(4):41-42,71
贵溪冶炼厂是国家"六五"计划的重点工程,是我国第一座采用世界先进的闪速炼铜技术的工厂。为了了解该厂生产区域环境空气质量情况,根据《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对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分级的要求,对贵溪冶炼厂生产区域进行环境空气污染指数评价,确定主要影响该厂生产区域空气质量的污染物,并提出改善环境空气质量的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20.
贵溪冶炼厂电解车间二系列通过改变出槽作业方式,不仅使电解液的体积控制更加稳定,而且作业率得到了显著提高,本文就原来的作业方式存在的问题、措施及改进后的效果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