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介绍了基夫赛特炉对物料的要求、蒸汽干燥机的特点及烟气治理生产工艺的优化设计。生产实践证明流程选择合理,满足生产要求,可作为基夫赛特炉熔炼工艺物料干燥所选择的流程。  相似文献   

2.
基夫赛特炼铅工艺是前苏联开发的的新技术,经过多年的发展和改造成为最成熟的一种直接炼铅工艺。基夫赛特炉处理物料的水分要求小于1%,因此对物料干燥设备提出要求。介绍了江铜集团首次使用国内自主研发的蒸汽干燥工艺及装备的情况,以及蒸汽干燥技术在基夫赛特炼铅工艺的应用与实践。  相似文献   

3.
针对基夫赛特生产过程中参数修正滞后造成的炉内反应状态频繁变化的问题,采用过程数据和冶炼反应原理建立一套基夫赛特炉离线仿真数学模型。模型主要包括配料计算、投料计算和反馈调节三部分。通过模型计算,为参数修正提供指导,达到优化生产、稳固炉况、提高冶炼效率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基夫赛特炉的电气设计,针对当前基夫赛特炉电气设计中存在的不足,提出了优化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基夫赛特直接炼铅技术的反应机理、工艺特点,描述了国内首座基夫赛特炉的工艺过程,对基夫赛特炉在国内首个生产周期的运行情况及冷修期间的检查检修状况进行了介绍,认为基夫赛特直接炼铅工艺可以平衡处理锌浸出渣,满足铅锌联合冶炼企业的生产要求。  相似文献   

6.
尼古拉耶夫斯基铜锌精矿处理困难。最适宜的方法是采用基夫赛特法,在基夫赛特炉的熔炼区产出冰铜,在电热区,则可从炉渣中蒸锌。为了处理这种物料,在额尔齐斯多金属公司建造了工业型基夫赛特试验炉。但由于能力不足和工艺技术掌握迟缓,必须试验其它方法来处理这种精矿,这就是沸腾焙烧法。  相似文献   

7.
哈萨克斯坦基夫赛特冶炼技术考察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基夫赛特冶炼技术的进展、乌斯季-卡缅诺哥尔斯克铅锌联合企业基夫赛特法炼铅的生产情况以及额尔齐斯铜厂炼铜基夫赛特炉的主要技术性能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国内首座基夫赛特炉及配套烟化炉的生产应用情况,对两炉联合生产的工艺流程和生产特点进行了介绍和分析,基夫赛特炉和烟化炉联合生产是适宜铅锌联合冶炼的全新模式。  相似文献   

9.
基夫赛特法自1971年起在苏联中间试验厂已熔炼了一万吨以上的含铅物料。日处理300~400吨含锌铜精矿的旋涡式基夫赛特炉从1971年以来一直在生产。西德KHD Humboldt Wedag有限公司取得了基夫赛特法的专利许可证,并为玻利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基夫赛特炉熔炼区烟气和烟尘特性,借鉴国外已生产的烟气净化除尘工艺流程,结合工程设计实例,在设计过程中针对基夫赛特炉的烟气特性,着重介绍了烟气净化除尘工艺流程、设备结构型式上的选取及生产运行状况。  相似文献   

11.
刘科 《铜业工程》2021,(2):46-51
双氧水脱硫技术在各行业被广泛应用,该技术被应用在贵溪冶炼厂倾动炉杂铜冶炼烟气中SO2治理,烟气经文丘里洗涤器降温、除尘后进入脱硫塔,利用双氧水强氧化性将烟气中的SO2在脱硫塔内与稀释的双氧水发生化学反应达到脱除的目的,含酸雾烟气经电除雾脱除酸雾后达标排放。该工艺具有流程短、脱硫效率高、精确控制、阻力小等优点,同时产生的稀酸可回收利用,无二次污染。  相似文献   

12.
汪永  晏歆 《铜业工程》2021,(2):43-45
介绍了废水处理石膏工序原有的离心机高位槽给液方式,并根据实际生产情况对其存在的问题和弊端进行了分析。为了提高离心机给液效率,结合已有经验加装2台离心泵输送石膏浆液,用于替代原有的高位槽给液方式,其控制模式也进行了相应调整。投入运行后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解决了原系统存在的效率低、管线复杂、管道易堵塞、能耗高等缺点。  相似文献   

13.
烧结烟气中氮氧化物(NOx)是危害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的主要污染物之一。鉴于大部分钢铁厂烧结生产线都还没配置烟气脱硝设施,烧结烟气NOx治理迫在眉睫。然而,烧结烟气具有温度低、SO2含量高、NOx含量低等特点,不适宜采用燃煤电厂常用的选择性催化还原(SCR)或非催化还原(SNCR)脱硝方法。介绍了几种低温氧化脱硝技术,分别采用氯酸、亚氯酸钠、高锰酸钾、过氧化氢和臭氧等氧化剂,并详细阐述其氧化原理及技术特点。还对低温脱硝技术应用于烧结烟气NOx治理进行可行性分析,认为过氧化氢法、臭氧法和和黄磷乳浊液法等氧化脱硝技术具有一定的市场前景。  相似文献   

14.
针对某重金属冶炼厂环境集烟气、工艺烟尾气经处理后无法达到排放标准、废水处理无法实现零排放的问题,提出环境集烟气处理、工艺烟尾气处理、废水处理工艺流程的改造方案.环境集烟气处理工艺进行了新增和完善烟气捕集罩以及合理调节个抽风点位的风量等改造;工艺烟尾气处理工艺增加一级动力波洗涤系统、一级离子液吸收系统以及应急脱硫塔系统;...  相似文献   

15.
针对真空炉渣的特点,对传统工艺进行改进,强化了氧化过程,同时使用双氧水替代氯气作为蒸馏提锗中的氧化剂,消除了使用氯气所带来的安全和环保问题,环保效益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16.
活性焦(炭)干法烟气净化技术具有高度环保、深度节水、集成净化、资源回收、适应面广和运行稳定等特点,在烧结烟气脱硫脱硝脱二英(PCDD/F)中得到了日益广泛的关注。本文介绍了活性焦(炭)干法烟气净化技术的特点和工艺,并对其应用于烧结烟气集成净化进行了技术经济分析。结果认为,该技术适应烧结烟气脱硫、脱硝和脱二英(PCDD/F)特点,是一种适合在烧结烟气脱硫、脱硝和脱二英(PCDD/F)领域推广的先进环保技术。  相似文献   

17.
徐革雄  刘科 《铜业工程》2023,(3):166-170
江西铜业股份有限公司贵溪冶炼厂倾动炉的冶炼烟气经降温和除尘后,采用双氧水脱硫工艺脱除SO2达标排放。实际运行中存在文丘里塔和脱硫塔液位不稳定、脱硫效率低、工业用水量大等现象。为缓解乃至消除上述现象,对原有工艺进行优化和技术改进,增加了气液分离塔和气体分配器,采用了脱硫塔循环泵变频控制模式,优化了双氧水添加方式,改进了循环管道实现脱硫塔循环液串并联控制。通过以上工艺优化和技术改进,提高了双氧水利用率,降低了工业用水量、用电量以及稀酸、废酸排放量。  相似文献   

18.
Injecting aqueous solutions of hydrogen peroxide (H2O2) into hot flue gases can split the peroxide into OH and HO2 radicals. These reactive radicals readily oxidize air pollutants such as CO, VOCs, NO, mercury, and others. H2O2 is thermally “activated” (split into free radicals) rapidly at temperatures of 500°C and above. At lower temperatures, such as found in boiler exhaust flue gases, ultraviolet (UV) light can be used to activate the peroxide molecules. However, placing the UV lamps directly in the flue gases can lead to operating and maintenance problems, and “dilutes” the UV energy due to absorption by other gases. A “UV nozzle” has been developed that produces H2O2 radicals and delivers them into a flowing stream of boiler flue gases. Using a previously constructed pilot scale system at NASA's Kennedy Space Center, experiments were run to prove the concept of the nozzle, measuring the oxidation of NO as an indicator of radical formation and delivery. Data were taken at three temperatures, with none, one, or two UV lamps on, and with various injection rates of peroxide. Flue gas temperatures ranged from 85 to 304°C (186 to 580°F), and the molar ratios (inlet peroxide to inlet NOx) ranged from about 1.5 to over 15. Conversions of NO varied from 0% (at the lowest temperature tested) to above 50% (at highest temperature). Although increasing temperature had a marked effect on conversion, the activation of hydrogen peroxide by UV light was demonstrated in the temperature range of final flue gas exhaust gases (290–350°F). These results indicate that radicals can be created from hydrogen peroxide at reasonable temperatures using UV light, and that the radicals can be delivered into a flue gas stream where they can oxidize pollutants.  相似文献   

19.
摘要:蓄热式加热工艺是大型钢铁企业轧钢工序普遍采用的加热技术,但该工艺高频率换向蓄热燃烧导致公共管道内的燃气交替排入大气造成环境污染和能源浪费,使其成为钢铁生产流程中少有未进行污染物治理的生产工序。基于消除蓄热式加热炉热工制度缺陷,系统介绍了蓄热式加热炉烟气反吹扫技术及与之匹配的加热炉烟气反吹安全联锁与防爆技术、烟气反吹工艺设计与时序调控技术。该成果应用于某钢铁企业蓄热式加热炉(160t/h)建设国内首套换向残留燃气反吹技术示范线,该加热炉燃气放散体积分数由9.0%降低至0.208%,CO放散减排率达92%以上,轧钢燃气耗量节约4.38%。其后承建多家钢铁企业19条蓄热式轧钢加热炉烟气反吹改造工程,均取得较好效果,节能、环保及社会效益显著,同时减少碳氧化物的排放量,助力国家实现双碳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