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Planning》2014,(12)
文章阐述了工笔人物画写意性的历史源流、重要意义以及对当代工笔画的积极影响,分析研究写意精神在传统中国工笔画和现代中国工笔画之中的存在方式和内涵,以写意性为主导,立足于国画审美欣赏的角度,展开对工笔画语言、题材观念的探究,深入探析工笔人物画的写意性艺术特征,借古鉴今。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8,(6)
工笔人物画作为工笔画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一系列的演变与创新。色彩是工笔人物画重要的组成元素,也是最能形成视觉冲击力的要素。该文主要对工笔人物画色彩的传统与创新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4,(20)
当代工笔人物画的发展,是对传统文化理念的继承和对艺术精神基础的拓展和延伸。当前,针对工笔人物画的研究与探讨已达到非常成熟的阶段,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更是中国画的古老画种之一,保持着独有的艺术特色。文章就工笔人物画中的工笔画法展开论述,为进一步研究奠定必要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陈冰冰 《现代装饰》2013,(7):115-117
广西是我国众多少数民族聚集的地区。壮族占广西总人口的34%,是广西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也是我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民族。广西壮族经过漫长的历史变迁,仍然有很多地区保留着独特、原生态的民族生活习惯。尤其是广西那坡黑衣壮以及隆林地区的壮族最有特色。广西是才人辈出之地,我国著名的绘画流派——漓江画派就产生于此,著名国画大师更是不胜枚举。少数民族积聚的广西地区给画家们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灵感。当代以广西少数民族题材的人物工笔画作品,不仅丰富了工笔人物画的艺术语言、表达方式、题材取向,更加突出了广西工笔人物画在工笔画坛中鲜明的地域特征和时代特色。本文以广西壮族为索引,对壮族题材的现代工笔人物画进行搜集、列举和探讨分析。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3,(21)
工笔人物画在当代多元文化语境下呈现出多元发展格局,总体看来,其审美形态特色体现为画面气势大、写实性强、写意倾向突出、题材丰富、重彩人物画崛起、形式语言新颖。面对多变的当代工笔人物画审美形态,艺术工作者应进一步探索研究,在继承的基础上使其平稳、健康地发展。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6,(17)
近年来,各国之间的艺术交流频繁,外来艺术文化的涌入对传统工笔人物画的发展影响较大。当代工笔人物画在题材、造型、设色、构图、审美观念等方面呈现出不同于以往的面貌。而且,各种新兴的艺术形式和观念不断冲击着传统文化,当代工笔人物画在观念上也面临着挑战。文章探讨工笔人物画的历史与当代的发展,以期探索我国当代工笔人物画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4,(8)
创作要深入生活,朝鲜民族的生活方式触动了笔者的创作灵感,进而感悟自然生活,寻求创作情感。笔者的中国画创作对象大多是朝鲜族妇女,在表现朝鲜族妇女时,以淡雅的颜色和精致的线,挖掘不同妇女的心理活动和精神状态,既有古典意境之美,又不失现代人的时代特征。在创作中,笔者对朝鲜民族妇女的形象进行了形神兼备的描绘,将其对亲人的思念之情、祝福、祈祷用细密的工笔技法表现出来。对朝鲜族妇女的民族特色服饰的处理让人感受到工笔画展现的人物特色。在中国画工笔人物创作中,笔者努力融入民俗元素,使作品充满浓郁的民族风情,表达了对于美好生活的赞美,表现现代人丰富的内心世界,使传统工笔人物画与现代题材结合后产生特有的魅力。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6,(10)
在这个高速发展的时代,任何领域或行业都在随着时代的脚步不断进步,中国工笔画中的人物画也在原有的基础上不断发展完善。在绘画过程中注入个人的思想情感是至关重要的,工笔人物画不是只把人物画得栩栩如生就算完成了,没有写意,人物画就会变得空洞。创作者要汲取传统工笔人物画中优秀的理念,将新的内容与传统理念进行融合,使工笔人物画发展得更好。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5,(3)
苗族服饰包含着及其丰富的文化内容,它是一部现成的苗族史书。苗族服饰图案异样、色彩鲜亮、构图独特且题材丰富,这些图纹强烈的反映了他们对生活和大自然的热爱与崇拜。因此,本文从苗族服饰图案纹样的类型分析入手,详细阐述苗族服饰图案纹样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视觉表现,随着现代服装设计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继承和发展民族图案也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0.
正藏族题材的工笔人物画在写实艺术的基础上继续发扬,通过审美形式的多样性来表现工笔人物画的诸多表现形式,基于民族精神和宗教的深深影响,对于工笔人物画的人物性格有了审美上的认知。  相似文献   

11.
《Planning》2016,(2)
画家以开放的心态摄取古今中外的精华,从造型、色彩、图式表达与材料技法上加以创新,使得今天的工笔人物画语言有着丰富的表现力。我们可以从许多当代工笔人物画作品中看到西方的绘画语言,同时也可以窥探当今工笔画发展的新动向。  相似文献   

12.
《Planning》2015,(10)
在工笔人物画教学中,造型对于线条的要求非常严格。高度重视培养学生的线条意识,使其认识到线条对于人物画至关重要的作用,是工笔画教学取得良好效果不可或缺的一个必要环节。  相似文献   

13.
《Planning》2015,(5)
随着艺术思潮的不断更新与发展,少数民族题材的创作被推上一个新的高度,成为国际性的共同话题,同时也进一步创造着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现代形态的中国艺术。广西地区少数民族众多,蕴含着数千年来丰富的民间文化传统,该地区少数民族恪守着自己的民风民俗,其借助于历史、地理环境等条件,拥有着最具民族性的原始、朴实、天然之美。广西的各少数民族洋溢着各自不同的艺术特征,也成为广大艺术家笔下所表现的重要题材。在现代工笔人物画创作中,广西少数民族题材创作占据的地位越来越重要,画家用手中的画笔表现着对广西少数民族的认识与感受。广西地区少数民族题材从意象性造型、装饰性的线、传统色彩与民族色彩相融合等方面,丰富着现代工笔人物画的绘画语言,为中国画创作的发展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  相似文献   

14.
《Planning》2017,(20)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工笔人物画也经历了一系列的发展与变化。工笔人物画线条艺术的质感、韵律等,在西方写实主义画风影响下,呈现出美轮美奂的现实观感。该文研究工笔人物画线型语言的形态演进与文化价值。工笔人物画的演进过程也是东西方文化交融的过程,创新的观念不断涌入我国,促进了工笔人物画线型语言的多样化发展。  相似文献   

15.
《Planning》2015,(16)
文章围绕当代我国工笔人物画的创作展开研究。首先,从人物创作、题材选择两方面,对当前我国工笔人物画创作所面临的困境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其次,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促进我国工笔人物画创作创新的具体策略,即提升画家的创作自觉性,促进创新思维的发展,加强与国外的艺术交流,学习先进的艺术创作技巧。希望文章对我国工笔人物画创作水平的提升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6.
中国工笔人物画的发展历史长久,工笔人物画的发展高峰是唐朝,此后无论哪个时代都没有超越中国工笔人物画在唐朝的发展。从明清朝到近代,尽管优秀的画家不断的涌现,但工笔人物画却始终没有再成为画坛的主流。新中国建立之后,徐悲鸿先生提出把素描融入到中国画中,这个技法促使工笔人物画再次觉醒,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工笔人物画发展迅速,再次步入繁荣时期,而且在创作题材和表现形式上有很大的创新,同时期的画家在新创作品的构思创作上注入更多自主性灵感,越来越多的艺术家注重个性创作,出现了多种创作风格,就是在这种创作背景的影响下,工笔人物画艺术创作风格呈现多元化趋势。  相似文献   

17.
《Planning》2017,(5)
云南工笔画是基于传统工笔画形成的一种具有民族、地域特色的绘画样式,它既展现了现代绘画的色彩表现力,又借助民族风传递出了独特的艺术韵味,其个性化的民族艺术风格在当代画坛尽显神奇的魅力与风采。云南工笔重彩画是云南工笔画的重要组成部分,该文以云南工笔重彩画为切入点,以点带面地研究云南工笔画的沿革与发展现状,并提出云南工笔画传承、发展的一些思路与方向,以期使云南工笔画得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Planning》2016,(15)
我国当代绘画在很多方面受到西方绘画的影响,当代工笔人物画亦是如此。当代工笔人物画既保持了中国画传统的色彩象征性和基础特征,在创作过程中也吸收了西画的色彩运用规律,丰富了整个画面,突出了工笔画中色彩装饰的特点,并且打破线条对色彩的限制,使色彩更加丰富,充分发挥了色彩的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19.
在我国众多少数民族中,每一个民族都有自身的文化特色以及能够突出本民族特色的文化。苗族服饰就是能够典型突出苗族民族特色、人文习俗等特征的一种服饰文化。本文主要从苗族服饰图案文化中的色彩和图形入手,深入分析了苗族服饰图案中的审美特征和文化内涵,并将其与现代工艺包装设计相结合,打造具有突出民族文化且具有新时代气息的包装设计产品。  相似文献   

20.
《Planning》2016,(8)
随着经济的发展,都市化进程的加速,人们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尤其是当代都市生活的变化最为显著。越来越多的当代画家开始从事以都市为题材的工笔人物画创作,从线描、造型、色彩等几方面丰富其艺术语言,使当代都市题材工笔人物画的发展呈现出新的面貌和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