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Planning》2015,(18)
笔墨是中国画的精髓,它具有精神意义和文化符号性,同时也作为传递绘画内涵的手段而不断发展。中国画的一切审美评价与审美思维都是围绕笔墨而展开的,笔墨就是中国画的语言。抛开笔墨说中国画,就好比抛开刀刃说锋利一样,是不可能的。笔墨是中国画有别于其他画种的首要特征。我国传统绘画大都用笔墨绘在纸或绢上,笔墨是表现手法中的主体,所以评画必然涉及笔墨。文章从笔墨的发展过程、笔与墨的关系、中国画的笔情墨趣和笔墨应随当代四个方面谈谈对中国画笔墨的认识。  相似文献   

2.
<正>中国画讲究笔墨,这是古今不争的事实。在书画创作中如何用好笔墨,首先应该对笔墨有比较清楚的认识。之前我们依据黄宾虹"五笔七墨"浅谈了用笔,下面就以"七墨"作为依据,浅谈一下绘画中之用墨。中国画多以线造型,以墨晕染,笔墨相互依存。虽然墨法受制于笔法,即"墨法之妙全从笔出",但是不善用墨也是不行的。黄宾虹道出了笔与墨的相依关系:"论用墨者,固非兼言用笔无以明之,而言墨法者,不能详用墨之要,亦不足明斯旨也。"王维《山水诀》开篇即言  相似文献   

3.
周强 《现代装饰》2016,(5):98-99
正"抱石皴"是傅抱石先生创造出的一种大写意散锋笔的独特艺术表现技法。它来源于传统绘画中"笔"、"墨"、"写意"艺术内核的继承,更是对古老中国画的创新和发展,因此。深入地研究技法,并在此基础上,探寻如何创建既有民族特质又具现代山水画形式的绘画语言,是摆在我们创作者面前的重要问题。下面结合本人的艺术实践谈谈对这一问题的思考。  相似文献   

4.
正近几年,我们都在寻求中国传统元素在服装运用上的突破,但是总是陷入一种设计应用的怪圈,这并非中国设计师的能力太差,而是有更深层次的原因的。这里的水墨是指大概念的水墨艺术,从"水、墨"材料媒介的角度出发定义,给"水墨画"一个统摄性的界定,能够从宏观上涵盖中西水墨画——用水调墨绘制的绘画艺术作品,包括各种以笔绘制的、传统的或现代的一切水、墨相调的绘画作品。所以,它涵盖古今的一切水墨艺术作品。所以当然它包括传统定义的以墨为主要原料加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4,(6)
"没骨法"是指不用墨线勾勒轮廓,直接用色或墨表现物象,将水、墨、色、笔在纸上予以巧妙结合、依势行笔的一种表现形式。文章主要阐述绘画实践中的没骨技法及笔者对没骨法的认识。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5,(4)
"笔墨"是体现气韵必不可少的两方面,笔与墨的有机联系和它所表现的物像结构的完美性又统领在气韵的范畴下。本文分别从笔法与用墨两个维度考察二者之于中国绘画气韵美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3,(4)
赵望云是20世纪"为人生而艺术"的先驱。他是长安画派的创始人,属于典型的开拓型画家。赵望云终其一生不改的是一贯的"为人生"的创作宗旨,始终坚持艺术大众化的信念,在对大众化内容与时代风格、中国画的文化精神与民族绘画语言、西北画风的创立与黄土高原绘画题材的发掘与开拓、传统画论的创新与对中国画传统笔墨形式的现代转换等方面都做出了巨大贡献。文章在研究其"为人生"的艺术历程以及在这个过程中笔墨风格的变化问题时,主要涉及当时中国的社会现实和社会环境等因素与赵望云的绘画风格的联系,以及赵望云"为人生"的艺术观对当今中国画创作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现代水墨人物画相对于山水画和花鸟画而言,是中国画中起步最晚的一个画种,宋代梁楷开启了写意人物画的大门,写意人物画的时代到来。这种水墨人物画的笔墨追求是以"书法用笔"和水墨设色"为主要形式,画家们追求的是"逸笔草草、不求形似"的造型方式。20世纪初,徐悲鸿等老一辈人物画家借五四新文化之际,将西方绘画的造型方式引入中国,并结合中国画的笔墨语言,强化中国画的造型,开始试图用"中西交融"的写实主义造型方式来改造传统水墨人物画。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9,(12)
<正>中国传统的水墨山水在构图上讲究"三远"—高远、深远、平远;空间上讲究空白经营和形体的"气"与"势";笔墨韵味上讲究"墨分五色"——清、淡、湿、浓、焦。这些都是中国传统绘画在画面构图、墨色运用上的最高境界,而这恰恰与现代设计语言中的空间构成理论及黑白灰的运用手法有异曲同工之处。古代文人雅士寄情于山水,以天地为栋宇、与天地之精神往来。其东方自然观的思想和精神境界一直延续至今,深刻地影响  相似文献   

10.
苴却砚漫笔     
《石材》2017,(3)
<正>笔、墨、纸、砚是我国传统的文房四宝。古人有"文房四宝砚为首"之说。这是因为笔、墨、纸三宝是易耗品,需不断更新和补充。唯有砚(主要指石砚)坚固耐用,一方砚可与主人相伴一生,"万年不朽。"另一原因是,砚往往有砚铭,文辞文雅、内涵丰富、耐人寻味,而且砚往往还有多种精美的雕花图案,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和收藏价值,故为文人  相似文献   

11.
《Planning》2018,(4)
书法是以笔、墨、纸、砚作为工具书写并抒发情感的一门艺术。从广义上看,书法是指文字符号的书写法则,它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是笔墨技法和传统思想的完美结合。书法通过毛笔的特殊柔韧性,与纸、墨完美配合,不仅能够呈现出干、枯、渴、润、湿的区别,而且能表现出焦、浓、重、淡、清的墨色变化,把本来单纯的技法升华成一种艺术,具有非常丰富的美学内涵。  相似文献   

12.
《Planning》2017,(20)
中国画是我国宝贵的艺术形式,独特的笔墨情趣体现出中国画特有的艺术意蕴。在整体的绘画形式上,中国画深受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影响,体现了中国文化的高深情怀。笔墨的综合运用营造出理想的艺术体验,展现出中国文化精神的精髓。装饰色彩的综合运用衬托出中国画的独特韵味和精神内涵。  相似文献   

13.
《Planning》2019,(3)
在倡导"文化自信"的大背景下,"民族元素"渗入小学美术教学具有重要的意义,有助于民族文化的传承,有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小学美术教学融入"民族元素"可以通过水墨画与其他绘画方式相结合、传统民族美术技艺与现代美术教学相结合来实现。为了促进"民族元素"渗入美术教学,教师应该提高"民族元素"的重视程度、采取多种教学方法、将小学美术民族艺术的渗透落实到生活实践。  相似文献   

14.
《Planning》2016,(24)
吴冠中是20世纪当代中国美术史上举足轻重的艺术家,他成功地将中国传统绘画中的意境美、民族审美精神和西方现代艺术表现手法融入中国画和油画。他在创作油画时强调以抽象油画的形式表现东方绘画的意境;在改革中国画上,则以传统笔墨结合西方绘画中的色彩运用和造型观念,展现中国画的现代化特征。这种绘画形式得到国内外很多艺术从业者和爱好者的认可,并被推向世界。吴冠中在中国画探索的道路上致力于促进油画民族化和中国画现代化的发展,有力地推动了中国现代绘画的进程。他以"推翻成见"作为有良知的艺术家的天职,敢于在创造中画出新意境、新审美。  相似文献   

15.
正中国画技法的创新应从两个方面来说,主观意识方面和材料技法方面。我们暂且不谈主观意识方面,而继续就绘画新技法进行探讨。大家对新技法的运用一定是在熟练地掌握了传统技法的基础上,经过一段时间绘画实践,有了比较丰富的创作经验,才会自然萌动出创新的欲望。其实所谓"创新"就是改变常用的皴、擦、染、点等绘画方法,而根据画家本人对笔、墨、纸、水、色的  相似文献   

16.
《建筑工人》2020,41(2)
正我们时常用"三教九流"形容各类人群,且一般都带有贬义。那么,在古代,"三教九流"究竟指什么?查阅资料而知,"三教"最初指三大传统教派,即儒、墨、道。西汉末年,随着佛教的传入,"墨"渐渐被佛教取代,于是,"三教"就演变成了儒教、佛教和道教。  相似文献   

17.
《Planning》2013,(2)
在现代多元文化的环境中,绘画仍然以其独有魅力焕发新的活力,究其原因,是现代绘画牢牢把握、积极回应时代精神,在绘画创作资源的问题上体现为对图像的再利用。笔者从现代文艺理论和现代绘画发展两个方面来探讨现代绘画创作的资源转换问题。与传统绘画相比,现代绘画总体上面临着以现成品图像为资源进行再转换的问题,即是以"自然"为模板,还是以"拟象世界"的图像为条件,进行转换。而且,文化意义中的现代绘画的当代性在一定程度上也依赖于对图像资源的利用及如何利用。  相似文献   

18.
阎玉华 《建造师》2010,(8):244-246
写意精神是中国绘画最优良的传统之一。中国人物画创作者如何在绘画的“真放”中“尽精微”、“致广大”,在笔墨中探寻人与绘画之间的不断嬗变的微妙关系,是我们应思考的问题。本文试从意象造型、色墨关系、形武构成等几个方面探讨中国绘画的某些特性,以此为入口,论述笔墨中自我实现的意义所在。  相似文献   

19.
"谢赫六法"是我国传统绘画艺术的精要总结,同现代建筑设计具有互通性。其中,"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应物象形""随类附采""经营位置"和"传移模写"等六项原则,对于现代建筑设计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当代设计师要运用这些法则去拓展和充实现代建筑设计理论,设计出具有时代精神和民族意蕴的经典建筑。  相似文献   

20.
中国绘画的艺术精神因其源于具有深厚底蕴的的中国和谐文化,有别于西洋绘画的笔墨意趣、材料特性、章法气韵。中国绘画精神既是传统的,又是现代的,必将为现代世界所充分认识和利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