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解决煤泥水系统恶化限制末煤入选率提升问题,神东洗选中心石圪台选煤厂从浓缩池药剂添加入手,解决煤泥沉降效果差问题;改进加药点、调整药剂制度及药剂搭配使用等措施取得明显效果,末煤入选率提高8%,且煤泥水系统运行正常,未出现因原煤煤质变差、高灰细泥沉降困难导致浓缩池循环水变黑影响末煤系统入选或降低末煤入选率。  相似文献   

2.
神东煤炭集团乌兰木伦选煤厂针对块煤洗选系统加压过滤机能耗大、效率低的问题,通过对块、末煤系统脱水设备参数及使用效果的对比,提出将块煤系统细煤泥引入效率较高的末煤系统压滤设备进行处理,从而实现块、末煤系统细煤泥的联合处理的现实解决方案;改造实施后,提高了块煤系统细煤泥处理效率,降低了选煤厂电耗和细煤泥水分。  相似文献   

3.
陶亚东 《洁净煤技术》2013,(1):30-32,41
为了解决神东目前煤泥处置存在的混煤水分高、细煤泥难处理、冬季易发生冻车等问题,论述了选前脱粉的可行性。为了找出适合神东目前的脱粉技术,并以大柳塔选煤厂活井系统为例,从技术经济方面系统分析了脱粉前后煤泥量、材料费、煤泥处理设备等变化情况,发现按照25mm和13mm分级,分别可以多收益1.46亿元和1.07亿元。结果表明:选前脱粉降低了煤泥处理系统负荷,简化了煤泥处理工艺,降低了煤泥处理费用,提高了末煤系统入洗能力,提高了精煤分选精度、商品煤产率提高了1.02%,降低了混煤水分1.04%。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小于13 mm末煤水洗存在精煤灰分降低同时水分增加的情况,矸石易泥化时,原煤水洗煤泥水系统负荷大,煤泥水难以沉降;几家选煤厂的应用实践表明,末煤干选不但可以显著提高商品煤的发热量,而且降低选煤厂建设投资和运营成本,干选工艺经济效益和环保效益显著;干选技术的进步也为完善动力煤全粒级分选工艺和提高动力煤入选率开辟了新的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5.
通过分析霍尔辛赫选煤厂工艺流程,发现其主要存在-0.5mm煤泥未有效分选,粗煤泥脱水效率低,末煤系统生产能力不足等问题。分析了选煤厂煤泥性质,说明-0.25mm煤泥各密度级分布不均,呈现“中间大,两头小”的分布,主要集中在1.3~1.4,1.4~1.5,1.5~1.6kg/L三个密度级;当精煤灰分为10.50%时,浮选精煤理论产率为77.53%,理论分选密度为1.518kg/L,6±0.1含量为40%,可选性为难选。通过增加浮选环节,更换卧式离心脱水机和增加1套末煤系统对选煤厂进行扩能改造。改造后,-0.251mm煤泥实现有效分选,提高了精煤产率,减小了浓缩机处理量,降低了煤泥水系统压力;提高了粗煤泥脱水效率,满足了产能提升要求和精煤产品的水分要求;提高了末煤系统处理量,确保整个分选系统的平稳运行;选煤厂年增加销售收入22560万元。  相似文献   

6.
塔拉壕选煤厂原设计采用块、末煤全部入洗工艺,煤泥含量大,严重制约选煤厂生产能力和经济效益,通过将末煤入洗前的脱泥环节改造为弛张筛3 mm脱粉,大幅度减少了煤泥的产生,提高了选煤厂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
李燕  李瑞丰  陶健 《洁净煤技术》2015,(3):51-52,56
为减少进入煤泥水系统的煤泥量,简化煤泥水处理系统,提高产品发热量,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采用增加末煤干法脱粉工艺的方法对海湾选煤厂进行改造。通过比较分析可知,增加末煤干法脱粉工艺可预先脱除原生煤泥,减少煤泥入水量,降低煤泥处理系统负荷,简化煤泥处理工艺,降低煤泥处理费用,同时旁路煤泥可作为产品掺入末煤产品,企业年销售收入增加829.22万元,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8.
随着原煤煤质逐渐变差及入选率的不断提高,石圪台选煤厂生产系统中煤泥含量不断增加,煤泥水处理难题成为制约安全生产的瓶颈。为改变目前所采用的湿法脱泥工艺运行现状,消除煤泥量过大对生产系统以及最终商品煤煤质造成的不利影响,石圪台选煤厂利用现有原煤分级筛实施选前干法脱粉改造。将原煤分级筛筛下物分为筛前段和筛后段,对比分析2段物料粒度组成,确定脱粉段位置。改造后提高了原煤分级筛筛下溜槽抗堵性,降低人员劳动强度,提升生产效率,提升末煤入选量,提升商品煤发热量,降低煤泥水系统的压力。  相似文献   

9.
阐述了永明煤矿选煤厂煤泥水处理存在粒度小、粘度大,压滤时间长、滤饼水分高的问题;介绍了新型煤泥助滤药剂的原理、主要优点及技术指标;通过在永明煤矿选煤厂应用表明,尾煤泥的滤饼水分较处理前降低了11%,大大降低了选煤用水量,提高了尾煤泥处理能力,取得了显著的经济与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0.
刘丽 《洁净煤技术》2014,(3):33-35,38
针对亭南选煤厂存在的处理能力低,只是块煤入选,产品结构不合理等问题,从产品结构、选煤方法、工艺流程、设备选型4个方面阐述了选煤厂技术改造方案。本次改造确定的分选方案为:块煤重介浅槽分选机分选+末煤重介旋流器主再选+粗煤泥TBS分选+细煤泥压滤的联合工艺。产品结构根据入厂原煤的煤质和市场需求进行合理优化。通过选用重介浅槽分选机、重介旋流器、干扰床分选机等先进设备提升了选煤厂的分选效率和产品质量。实践证明,选煤厂改造后运行情况良好,提高了处理能力,实现了原煤全部入选,煤泥完全回收,洗水闭路循环,达到了环保要求。产品结构符合市场需求,产品质量优良,节约成本,提高了企业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1.
燕子山选煤厂受原煤煤质影响,煤泥灰分高,粘度大,处理困难,通过调整选煤厂工艺、设备,增加煤泥烘干车间等一系列探索实践,有效解决了高粘度煤泥的处理问题,为选煤厂增加了明显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2.
分析石圪台选煤厂在煤泥水处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存在问题,通过煤泥减量、改善煤泥沉降效果、提升煤泥处理设备效果和改善煤泥质量等,提出了一整套适应于石圪台选煤厂煤泥处理的方案,切实解决煤泥水系统存在的问题,保证了原煤入选率的提升和选煤厂的正常运转。  相似文献   

13.
浅谈田庄选煤厂技术改造的实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田庄选煤厂针对主要设备老化、部分洗选设备效率偏低的问题 ,采用了具有国际先进水平、高产高效的进口分选、脱介、脱水、介质回收等设备 ,对末煤处理系统进行了技术改造 ;同时采用微泡浮选机改造了煤泥水处理系统 ,并通过分级、超细磨矿、絮团浮选、细粒尾煤制浆、滤饼破碎干燥等处理工艺 ,对煤泥进行了二次开发利用 ,彻底解决了浮选尾煤附加值低、销售困难以及对环境产生二次污染等问题  相似文献   

14.
鸡西大东运选煤厂针对入选原煤中煤泥量增加,导致浮选效果变坏、煤泥回收系统能力不足的问题,对煤泥水系统进行了改造,将高灰煤泥水采用浮选柱分选,并新增了两台精煤压滤机;改造后,煤泥处理能力增加,精煤产率提高,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5.
刘文统 《洁净煤技术》2015,(3):18-20,24
基于弛张筛对动力煤的深度分级作用,阐述了动力煤深度分级后对生产工艺的优化,提出了分选动力煤的新工艺。对于全级入选的动力煤选煤厂,一是解决了煤泥减量化生产瓶颈,避免大量煤泥造成的后续处理问题,二是实现了末煤可以灵活地选择进入块煤分选系统分选或末煤分选系统分选,三是实现了粉煤可以灵活地选择进入水洗系统分选或直接作为末煤产品;对于仅入选块煤的选煤厂进行原煤深度分级后,降低了块煤分选下限,增加了块煤入选量,解决了动力煤25 mm粒级煤不能进入重介浅槽分选机分选的技术难题。  相似文献   

16.
<正> 我国选煤厂大于0.5mm的煤一般采用跳汰和重介选,而小于0.5mm的煤则采用浮选。近几年煤泥分选技术虽有新的发展,但尚不能满足选煤生产的需要,并存在如下问题:1.许多选煤厂跳汰机的分选下限高,而用振动筛回收粗煤泥时,因其灰分高,在掺入出厂精煤后,影响销售精煤的灰分或全厂精煤的产率。2.有的选煤厂因入选原煤量增加,而浮选车间的处理能力不足,造成出厂煤泥量增加,并影响全厂精煤的产率。3.有的小型炼焦煤选煤厂不设浮选车间,煤泥不经分选而直接排至厂外沉淀池,不但使煤炭资源得不到合理利用,而且加剧矿区环境污染。螺旋分选机是分选煤泥的新重选设备,国外一些国家已在选煤生产中广泛应用,国内近几年只在选矿生产中推广使用。为了提高我国煤泥处理的技术水平,改  相似文献   

17.
葛店选煤厂因入洗原煤煤质变化和处理量的增加,出现了分级筛分效率低、介耗高、精煤产率低等问题,经分析该厂各工艺环节的分选指标,找出了问题存在的原因,提出了采用湿法分级脱泥、末煤重介质再选、增加粗煤泥分选系统等技改措施,技改后精煤产率提高10%。  相似文献   

18.
水泉选煤厂尾煤泥由于水分高、热值低,无法销售,为此,选煤厂增设了MGT高效滚筒式煤泥干燥工艺,干燥技术实施过程中,解决煤泥给料不均、煤尘易爆炸等问题,干燥后的煤泥发热量提高3.114 MJ/㎏,满足了商品煤质量要求,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良好。  相似文献   

19.
成庄矿选煤厂采用高频筛加煤泥离心机代替原沉降过滤离心机回收粗煤泥 ,不但工艺简单 ,处理能力大 ,而且运行费用低 ,产品水分低 ,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0.
《广州化工》2021,49(15)
煤泥水系统作为选煤厂净化处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影响选煤厂质量的关键。在选煤厂煤泥水处理过程中,煤泥量高,不仅加大煤泥水的处理负担,影响系统的煤泥水处理效果。为了改善这一问题,本文将煤泥处理过程的压滤环节作为研究重点。在了解压滤机原理的基础上,调整工艺参数、优化加药方式、线路改造等等,通过一系列的工艺优化,提高细粒煤泥的处理效率,保证商品煤泥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