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针对淀粉直接转化麦芽糖相对困难、高浓度麦芽糖生产效率低的工业难题,以麦芽糊精作为碳源,获得一株能将麦芽糊精转化为麦芽糖的α-1,4葡聚糖麦芽糖苷酶生产菌。能够转化糊精为麦芽糖并清除葡萄糖的发酵条件为:酵母粉2 g/L,麦芽糊精50 g/L,培养基初始pH值为6.0,发酵温度为35℃。  相似文献   

2.
南极假丝酵母生产脂肪酶发酵条件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南极假丝酵母(C. antarctica DMS 3855)发酵生产胞外脂肪酶。通过摇瓶和15 L发酵罐发酵实验,研究了培养基成分和操作条件,得到较优的培养基组成和发酵生产的工艺条件。在培养基组成:豆粉40 g·L-1,淀粉15 g·L-1,豆油5 mL·L-1等;操作条件:温度24 ℃,初始pH6 0,通气量10 0 L·min-1,发酵周期缩短到54 h。由15 L发酵罐生产酶液的酶活达到19 2 U·mL-1。  相似文献   

3.
针对淀粉直接转化麦芽糖相对困难、高浓度麦芽糖生产效率低的工业难题,以麦芽糊精作为碳源,获得一株能将麦芽糊精转化为麦芽糖的α-1,4葡聚糖麦芽糖苷酶生产菌。能够转化糊精为麦芽糖并清除葡萄糖的发酵条件为:酵母粉2 g/L,麦芽糊精50 g/L,培养基初始pH值为6.0,发酵温度为35℃。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培养温度、初始pH、碳源及氮源等对隐甲藻(Crypthecodinium cohnii ATCC30556)悬浮培养生产DHA影响,通过正交试验得到的优化培养基组成为(g/L):葡萄糖20,甘油20,蛋白胨5,KNO3 5,NaCl6,MgSO4 1.6,KH2PO4 1.0,VH0.006,VB12 0.001,另外添加1mL/L橄榄油,6mL/L丙酮酸,优化培养条件为:5%接种量,初始PH7.0,黑暗条件培养,装液量为500mL三角瓶装50mL培养基,30℃培养32h后转到20℃培养直至收获,在优化培养基配方和培养条件下,隐甲藻悬浮培养64h后,生物量和DHA产量分别为10.78g/L和1.21g/L。  相似文献   

5.
对9株益生菌(4株芽孢杆菌、3株乳酸菌、1株酵母菌和1株光合细菌)混合发酵的培养基配方以及培养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最佳混合发酵的培养基配方为:葡萄糖10g/L,可溶性淀粉15g/L,蛋白胨10g/L,酵母膏2.5g/L,乙酸钠5g/L,柠檬酸三铵2g/L,K2HPO40.15g/L,MgSO40.2g/L,MnSO40.05g/L,吐温80 1mL,蒸馏水1L;最佳培养条件为接种量3%,发酵温度25℃,初始pH 6.5~7.0,装液量为250mL瓶装50mL液体,转速180r/min。微生态制剂活菌数可达4.4×109 cfu/mL,是优化前的2倍。  相似文献   

6.
为了提高重组人胰岛素的表达量,用E.coli发酵表达(His)6-Arg-Arg-人胰岛素原[(His)6-Arg-Arg-human proinsulin,RRhPI],并对影响RRhPI高效表达的各主要因素以及下游纯化工艺的各关键步骤进行优化。研究表明,RRhPI E.coli在最优培养基:5 g/L胰蛋白胨,2 g/L谷氨酸,7 g/L酵母浸膏,0.5 g/L酸铵,2.5 g/L葡萄糖,2.7 g/L甘油,100 mg/L氨苄青霉素,50 mg/L卡那霉素,pH 7.2的条件下,用发酵罐进行发酵,在  相似文献   

7.
高产S-腺-苷蛋氨酸啤酒酵母诱变选育及其培养条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筛选高产S-腺-苷蛋氨酸(SAM)啤酒酵母突变株,采用不同剂量60Coγ射线对出发啤酒酵母茵悬液进行反复辐射处理,最终得到SAM高产突变株S-W55,并研究了其最优培养条件.结果表明最优化培养基为(%)葡萄糖4、L-蛋氨酸0.03、酵母浸粉0.4、CaCl2 0.01、KH2PO40.4、NaH2PO40.1、MgSO40.1,此条件下摇瓶发酵突变株S-W55的生物量和SAM产量分别达到12.15g/L和1.88g/L,分别比未优化前提高了27.1%和19.7%.10L发酵罐放大培养表明酵母突变株S-W55最适培养温度和pH值分别为28℃和5.0,发酵罐中其生物量、SAM产量比摇瓶发酵有了进一步的提高.  相似文献   

8.
海水养殖益生菌CW9是一株分离自连云港甲壳类动物养殖水体的益生菌。通过16SrDNA测定和生理生化反应对该菌进行了鉴定,确定为节杆菌属,故该菌命名为Arthrobacter sp.CW9。对培养基配方和培养条件进行优化后的结果为:葡萄糖8g/L,蛋白胨5g/L,酵母膏3g/L,NaCl 10g/L,pH 7.5,温度26℃,接种量为2%以及摇床转速为200r/min,培养21h后,获得最大的细胞浓度达6.90×1010 cfu/mL。与出发条件相比,细胞浓度提升显著,为该菌株的工业化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海洋细菌B1109产胞外多糖的培养条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物多糖是在食品、化工与医药领域有着广泛用途的一类高分子生物物质。为了考察海洋细菌B1109产胞外多糖培养的条件,对从海泥中分离到的1株海洋细菌B1109产胞外多糖的碳源、氮源、碳氮浓度等营养元素和培养基初始pH值、培养基装量、接种量、培养温度等培养条件进行了研究。该菌株产胞外多糖最佳碳源为葡萄糖,最佳氮源为硫酸铵,质量浓度分别为20和4 g/L;最佳培养条件为:培养基初始pH 8.0,培养基装量400 mL/L,接种量6%,培养温度24℃。在此条件下培养120 h,海洋细菌B1109产胞外多糖4.29 g/L。  相似文献   

10.
L-丝氨酸发酵生产菌发酵条件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单因子实验对产L-丝氨酸羟甲基转移酶的基因工程菌发酵生产L-丝氨酸的培养基组成及培养条件进行了研究,得到了优化后的培养基及培养条件.经过优化后的培养基组成为味精 25 g/L,玉米浆 40 g/L,K2HPO4 1.0 g/L,MgSO4 1.0 g/L.其最佳培养条件为500 mL三角瓶装液体积50 mL,摇床转速220 r/min,培养温度37 ℃,pH值 7.5,种子培养时间10 h,发酵培养时间22 h.在上述最佳条件下,发酵液中L-丝氨酸的质量浓度为25.97 g/L,比优化前提高了45.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