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8 毫秒
1.
对镁在球墨铸铁件中的分布状况及石墨球化的机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镁在球墨铸铁件表面大量富集,在整个横截面上由外到内呈梯度分布.这是原因球墨铸铁液中的气泡在挤压力作用下双向迁移造成镁分布的不均匀,这种挤压力来源于由温度下降而引起的体积收缩及球墨铸铁中的石墨化膨胀.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球墨铸铁件表面及横截面上的镁、硫百分含量的光谱测定,发现铸件表面上的镁、硫呈现富集状态,铸件表面到心部,镁含量梯度增加;同时,对铸件内部的缩松及缩孔进行了电镜扫描,结果表明,孔壁基本上由石墨组成,镁及硫的含量极低.对试验结果进行了充分讨论,认为浮力并不构成球墨铸铁液中气泡迁移的主要动力,球墨铸铁液的体积收缩及其中的石墨化膨胀共同构成对气泡的挤压力.气泡在挤压力的作用下,向铸件各个方向迁移,伴随气泡一并迁移的高熔点非金属夹杂物在金属液表面氧化结膜,阻碍了后续气泡的向外迁移而被滞留在表皮以下形成皮下气孔.  相似文献   

3.
黎振华  李言祥  周荣  蒋业华 《铸造》2007,56(5):513-515
为研究原铁液硅含量对厚大断面球墨铸铁件凝固组织石墨形态和力学性能的影响,使用高精度热模拟系统,考察了不同硅含量的原铁液经过相同球化孕育工艺处理后在相同凝固条件下获得的厚大断面球墨铸铁件试样的凝固组织石墨形态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球化孕育工艺相同时,随着原铁液硅含量提高,厚大断面球墨铸铁件石墨形态恶化,力学性能下降。当钇基重稀土球化剂和含Ba孕育剂加入量分别为1.8%和0.4%时,原铁液硅含量控制在1.2%以内,有利于防止厚大断面球墨铸铁件石墨畸变,提高铸件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4.
为稳定获得高品质球墨铸铁,以牌号为QT450-15球墨铸铁件为研究对象,选用含镁、稀土不同的两种球化剂对原铁液在一定的球化处理温度范围内进行球化处理,并采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万能拉力试验机等方法对镁的吸收率、石墨球的大小、球化率、力学性能等进行了分析。研究了球化处理温度和低镁球化剂对球墨铸铁组织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在1450~1500℃内调整球化处理温度,选用低镁低稀土球化剂进行盖包法球化处理,球化反应平稳,Mg吸收率稳定在50%以上。铁素体含量大于95%,石墨球圆整细小。抗拉强度Rm大于450 MPa,伸长率A大于22%。  相似文献   

5.
为稳定获得高品质球墨铸铁,以牌号为QT450-15球墨铸铁件为研究对象,选用含镁、稀土不同的两种球化剂对原铁液在一定的球化处理温度范围内进行球化处理,并采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万能拉力试验机等方法对镁的吸收率、石墨球的大小、球化率、力学性能等进行了分析。研究了球化处理温度和低镁球化剂对球墨铸铁组织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在1450~1500℃内调整球化处理温度,选用低镁低稀土球化剂进行盖包法球化处理,球化反应平稳,Mg吸收率稳定在50%以上。铁素体含量大于95%,石墨球圆整细小。抗拉强度Rm大于450 MPa,伸长率A大于22%。  相似文献   

6.
在生产球墨铸铁时,铸铁中的石墨形态常常发生变化。尤其是在浇铸大断面球墨铸铁件时,铸件中心的石墨经常出现球化衰退现象。通过分析球化衰退的原因,提出了严格控制铁液成分、合理使用球化剂等改进措施,有效地提高了大断面球墨铸件的质量。  相似文献   

7.
球墨铸铁球化及其孕育处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球墨铸铁球化和孕育处理的国内外研究现状,介绍了球墨铸铁石墨球化及其孕育处理的方法、石墨球化理论、孕育机理和球化、孕育处理方法,同时介绍了球化和孕育方法在铸态下制造薄壁高强度球墨铸铁件和Y型高强度球墨铸铁件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铸造》1965,(7)
由于一号合金的应用,球墨铸铁的石墨形状比镁球墨铸铁有所改变,故有必要将镁球墨铸铁评定的金相图谱加以适当修改,方能满足生产上的发展需要。一号合金镁处理的球墨铸铁,在球化率相同的条件下,其性能有优于镁球墨铸铁的倾向。  相似文献   

9.
大型风电大断面球墨铸铁轮毂易产生石墨球粗大、石墨球数量减少、石墨漂浮、石墨球畸变、缩孔、缩松、浮渣等缺陷,结合国内外大断面球墨铸铁件生产情况,总结出了一系列大型风电球墨铸铁轮毂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措施,并从原辅材料的选择,铁液化学成分的控制,合适的球化和孕育处理以及微量合金元素适当的添加等方面论述了厚大断面球墨铸铁轮毂生产中应采取的质量控制措施及工艺参数。应用这些措施,生产出了各项性能指标合格的风电轮毂。两年内生产4种共400件风电轮毂,轮毂合格率达96%以上。  相似文献   

10.
《铸造》2020,(4)
从铸造工艺技术、熔炼处理技术等方面研究了轨道交通用QT400-18L(-40℃)球墨铸铁件的成套制造技术。研究表明:采用小颈保温冒口和保温覆盖剂以加强补缩效果可以有效消除铸件的缩孔缩松缺陷。严格的成分设计、精选炉料、优化配料是熔炼高温纯净铁液的前提条件,采用炉前热分析在线检测铁液的球化效果是保证铸件高质量和一致性的重要解决方案。采用新型盖包法球化处理装置、瞬时孕育技术和低镁低稀土球化剂、高钙钡孕育剂、硫氧孕育剂等,可以有效避免球化衰退,改善球化效果,增加石墨球数量和石墨化自膨胀效果。通过以上技术措施,生产了-40℃低温V型缺口冲击值稳定在12 J以上的齿轮箱、抱轴承盖等低温高韧性球墨铸铁件。  相似文献   

11.
12.
13.
钢轨的常规施工很少采用电弧焊.但作为铁路栈桥,用电弧焊方法将钢轨与桥面板进行连接可大大减轻桥身自重.为了消除钢轨上的全长电弧焊所带来的应力及脆性组织导致的开裂、变形,对钢轨电弧焊角焊缝工艺进行了研究,解决了钢轨的变形及角焊缝的焊接问题.  相似文献   

14.
努力发挥考试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我国是世界上建立考试制度最早的国家。“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被中国教育界看成是本世纪末的一次教育转型,也被看成是教育史上的一次历史性变革。在改革过程中,对考试的准确定位和恰当使用就成为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问题。本文就素质教育与考试的关系作一些探讨。一...  相似文献   

15.
16.
王春  安伟 《表面技术》2006,35(6):78-79
就目前CMP建模当中没有考虑到芯片表面的薄膜氧化所需时间对模型建立所产生的影响,以至最后模型的预测结果与试验结果相差甚多的问题进行探讨.在基于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以椭偏仪法测定出芯片表面薄膜生成厚度与浸泡时间精确的对应关系.试验结果表明:在模型建立时,芯片表面薄膜厚度的生成时间对模型的建立有着重要影响,精确测定其时间对应关系将有助于使得所建模型的预测结果与试验结果进一步吻合.  相似文献   

17.
18.
通过对五十铃变速箱操纵盖压铸模设计方案的分析与改进 ,提高了产品合格率 ,延长了模具使用寿命 ,并阐明了合理设计与布置浇注系统在压铸模设计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9.
针对原摩擦板挤齿模结构和生产效率方面存在的问题 ,对挤齿成形过程进行了初步分析 ,提出了一种改进方案 ,并介绍了模具试模调整方法及主要零件制造工艺  相似文献   

20.
电磁技术在材料加工过程中的应用与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电磁技术在材料加工过程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利用电磁场的热效应和力学效应等方面。本文讲述了电磁分离、电磁驱动、电磁制动、电磁细化、电磁铸造、电磁感应加热以及电磁悬浮和电磁约束成型等技术在材料加工过程中的应用与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