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考察了常见金属阳离子及矿化度对配制驱油用超高分子量聚合物溶液黏度影响的研究,通过在室内配制不同矿化度以及含有不同金属离子的模拟污水,并用此模拟污水配制超高分子量的聚合物溶液,测量聚合物溶液的黏度。共分析了五种常见离子(K~+、Na~+、Ca~(2+)、Mg~(2+)、Fe~(3+))及矿化度对聚合物溶液黏度的影响,研究发现,低矿化度下离子对聚合物黏度影响作用占主导,在高矿化度下矿化度对聚合物黏度影响占主导,并提出了配制聚合物溶液时各离子的浓度限度,为油田现场用污水替代清水配制聚合物溶液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电渗析处理后油田污水在聚合物驱和复合驱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电渗析法处理油田污水,研究了处理前后3种水所配制的聚合物溶液的流变性;淡水所配制的聚合物溶液黏度最高;指出矿化度和阳离子是造成3种水聚合物溶液流变性不同的根本原因,淡水可以作为聚合物驱的配注水。通过3种水在不同质量分数碱(0.4%、0.6%、0.8%、1.0%、1.2%)的三元复合体系的界面张力曲线,得出浓水三元复合体系达到超低界面张力时碱的质量分数范围最宽(0.4%~1.1%)。根据现场三元复合体系配方(聚合物质量浓度为1350mg/L,ORS-41的质量分数为0.3%,碱的质量分数为1%)选择了浓水三元复合体系碱的质量分数为0.6%时,两个三元复合体系黏度相近。对两个三元复合体系配方在光刻模型上进行了微观驱油实验,结果表明:浓水低碱三元复合体系也能驱替各种残余油,具有良好的驱油效果。  相似文献   

3.
用H_2O_2氧化去除铝酸钠溶液中的腐殖酸类有机物,采用单因素实验考察了溶出温度、碳碱浓度、苛碱浓度、Al_2O_3浓度、H_2O_2用量和溶出循环次数对铝酸钠溶液中腐殖酸类有机物去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当提高溶出温度、增加铝酸钠溶液Na_2O浓度和Al_2O_3浓度、增加H_2O_2用量、降低碳碱浓度均有利于提高去除率;循环高压溶出次数对去除率有显著影响,随循环溶出次数增加,H_2O_2对总碳量和Na_2C_2O_4的去除率均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   

4.
为了更好的揭示配聚污水对聚合物溶液粘度的影响规律,利用布氏粘度仪对不同污水配制聚合物溶液粘度进行测定。研究结果表明:聚合物溶液粘度随着金属阳离子浓度的增加而迅速下降后下降平缓。特别是Mg~(2+)、Ca~(2+)浓度对聚合物溶液粘度具有较大影响,较小浓度的提升就能引起HPAM溶液粘度的大幅度下降。选择Na_2C_2O_4作为提高HPAM溶液粘度的络合剂,质量浓度为1 500 mg/L的HPAM溶液增粘率达到增粘率达到33.2%。  相似文献   

5.
为了建立一种驱油用疏水缔合聚合物黏度的快速预测方法,首先配制了聚合物母液和目标溶液,测定了不同浓度下的黏度,得到黏浓曲线。然后,根据海上目标油藏的环境条件,通过实验测定,得到了温度、矿化度和钙镁离子浓度对疏水缔合聚合物溶液黏度的影响规律,构建了聚合物黏度单因素关系式。通过多因素回归分析,建立了聚合物黏度预测模型,可预测其在不同条件下的黏度,大大减少获得聚合物黏度所需的时间。通过回归拟合计算数据与实际实验测得的数据对比,两者吻合率较高,验证了此种方法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6.
为了揭示三元复合体系化学剂间协同效应对提高采收率的影响规律,需要对三元复合驱体系对界面张力的影响规律进行研究。本文以大庆油田为研究对象,以静吸附理论和分子自由表面能为理论基础,通过室内实验分别研究不同三元复合体系的组成对形成超低界面张力的影响。结果表明,NaOH复合体系相较于Na_2CO_3复合体系能更快形成超低界面张力,但相同碱浓度条件下Na_2CO_3体系动界面张力最低值明显优于NaOH体系,Na_2CO_3体系可以在更长的范围形成超低界面张力。界面张力随着表面活性剂浓度的增大先降低,达到最低值后,又逐渐上升。界面张力与聚合物浓度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7.
针对由水驱转变为聚合物驱过程中的产液指数的变化规律问题,通过物理模拟实验的手段研究不同注聚含水率时机、不同聚合物黏度、不同渗透率条件以及不同浓度表面活性剂影响条件下的聚合物驱产液指数变化。实验结果表明,聚合物驱阶段的产液指数下降幅度主要受注聚含水率时机以及聚合物溶液黏度的影响;聚合物驱产液指数由最大值下降到最小值对应的注入孔隙体积之差受聚合物溶液黏度、渗透率条件以及表面活性剂浓度的影响。研究结果对于判定聚合物驱合理产液下降幅度、甄别聚堵生产井、预测产液下降周期等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通过实验研究聚合物浓度、水矿化度、温度,聚合物分子量、剪切速率等对抗盐聚合物流变性的影响,总结了它们的影响规律。实验结果表明:在低剪切速率下抗盐聚合物较稳定,有利于驱油;抗盐聚合物受水矿化度影响不大;随着温度的升高,抗盐聚合物的动力黏度变化不大;对于抗盐聚合物,在任何剪切速率下,分子量大的动力黏度值也大;在低剪切速率(81 s~(-1))下,抗盐聚合物溶液的动力黏度与浓度无线性关系;当较高剪切速率(81 s~(-1))下,动力黏度与浓度成线性关系。通过抗盐聚合物与普通阴离子聚合物的对比研究,得出了抗盐聚合物更适用于驱油的优点。  相似文献   

9.
聚丙烯酰胺的抗盐、抗剪切性能较差,且有一定的化学降解性能,因此,聚合物(PAM)驱油剂的耐盐、增黏问题已经成为三次采油技术中极具挑战性的研究课题。影响溶液黏度的因素较多,本文主要研究几种离子对聚丙烯酰胺黏度的影响。以分子量500~700万的聚丙烯酰胺为原料,在一定温度下,探究不同的放置时间及不同的离子浓度下所形成的聚丙烯酰胺水溶液的黏度,通过测量其不同情况下的黏度,研究离子对聚丙烯酰胺的降黏效果。实验结果表明,聚合物的浓度越高,聚丙烯酰胺水溶液的黏度越大;聚合物浓度一定时,加入一定的盐,水溶液体系的黏度降低,且随着盐浓度的增加,体系黏度减小得更为明显。当盐的量达到某一程度,体系的黏度不再减小。此类盐的离子中,钙、镁、钡等二价离子的降黏效果较为明显,对聚丙烯酰胺水溶液黏度的影响依次为Ca~(2+)Mg~(2+)Ba~(2+)K~+Na~+。  相似文献   

10.
对聚合物水溶液黏度稳定性影响因素进行了实验研究,溶解氧、高价阳离子特别是Fe2+和Fe3+是影响聚合物水溶液黏度稳定性的主要因素;对影响聚合物水溶液黏度稳定性的作用机理进行了分析;针对影响聚合物水溶液黏度稳定性的因素及其影响程度,研制了稳黏剂WN系列,用胜利油田采油污水对其稳黏效果进行评价,经WN处理污水所配制的聚合物溶液黏度保留率达68.8%,具有良好的稳黏效果。  相似文献   

11.
采用旋转流变仪对不同阻燃剂添加量的粘胶共混纺丝原液的流变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添加阻燃剂的粘胶共混原液为切力变稀型流体。随着温度升高,粘胶混合原液的粘度降低,温度在50℃以后有凝胶现象,粘度急剧增大。与普通粘胶纺丝原液相比,加入阻燃剂后的粘胶混合原液非牛顿指数n和结构粘度△η、粘流活化能△Eη等流变参数没有较大的变化,纤维素/硅酸钠纺丝原液符合纺丝要求。  相似文献   

12.
风化煤中腐植酸的提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风化煤为原料,采用碱溶酸析法提取腐植酸(HA),考察了碱液浓度、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对腐植酸的提取率的影响,结果显示:1.5%NaOH以及2%NaOH和Na2CO3的混和溶液提取率较高,分别为74.2%和75.956%。并通过红外光谱,分析了HA的基本结构。  相似文献   

13.
新型碱剂E替代传统固色剂是活性染料染色的新技术之一,本文比较了新型碱剂E和纯碱固色的染色效果,研究了新型碱剂E固色时影响染色效果的因素,对染色工艺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优化的一浴法染色工艺C所得染色织物的表面得色高,鲜艳度好;各项色牢度达到或超过常规纯碱染色工艺;优化工艺缩短了染色时间30分钟,简化了操作,节省能源消耗。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不同碱对竹浆氧脱木素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碱对脱木素的影响为:NaOH>Na2CO3>NH4OH>NaHCO3;不同碱对氧脱木素纸浆粘度的影响为:NaOH>Na2CO3>NH4OH>NaHCO3;不同碱对氧脱木素纸浆白度的影响为:NaOH>Na2CO3>NaHCO3>NH4OH;不同碱对纤维素单元剪切系数(SFCU)的影响为:NaOH>Na2CO3>NH4OH>NaHCO3。  相似文献   

15.
采用VPO法测定羊毛脂的数均相对分子质量为778。45℃,w(羊毛脂)=2%的煤油溶液与二次蒸馏水、w(Na2CO3)=1 2%的水溶液、w(NaOH)=1 2%的水溶液之间的最低界面张力分别为5 25,0 21,0.20mN/m。于30℃测定了羊毛脂煤油溶液在水/碱体系的乳化性能。羊毛脂在w(NaOH)=1 2%的水溶液中的乳状液非常稳定,反应4d时已经完全乳化,分水率为零;在二次蒸馏水中的分水率4d时仍大于90%。w(羊毛脂)=0 1%的煤油溶液与w(NaOH)=1 2%的水溶液之间,随着剪切速率的增加,羊毛脂的界面剪切黏度逐渐降低,具有切稀作用。  相似文献   

16.
Polymer flooding characteristics of partially hydrolyzed polyacrylamide (HPAM) solution with the addition of NaOH were examined in homogeneous glass‐bead packs. The heavy oil recovery in unconsolidated sandstone formations by applying the alkali‐polymer flooding was observed.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ed that HPAM solution was sensitive to temperature, salinity, and alkali, finding that alkali‐polymer solutions are more effective in improving viscosity than conventional polymer solutions. The solution of 0.5 wt % NaOH mixed with 1500 ppm HPAM (12 mol % hydrolysis degree) was found to be the optimal choice, which gives rise to the highest viscosity on the rheological characterization. Flood tests using the alkali‐polymer solution showed an increase in oil recovery by 30% over water‐flooding when the water‐cut reached 95%, indicating that alkali‐polymer could be more effective in improving sweep efficiency than polymer flood. © 2012 Wiley Periodicals, Inc. J. Appl. Polym. Sci., 2013  相似文献   

17.
采用反相悬浮聚合方法,以环己烷为连续相,无水亚硫酸钠和偶氮二异丁腈为引发剂,以丙烯酰胺(AM)和功能性阳离子型单体氯化[N、N、N-三甲基乙醇丙烯酸酯]盐(AQ)为合成单体,合成颗粒状的阳离子型高分子絮凝剂.研究了分散剂的HLB值、种类和质量分数等因素对聚合物的影响.结果表明,选择由Span60和Span80组成的混合分散剂,其HLB值为4.5时,反应体系最稳定;分散剂的质量分数为2.5%时,聚合物黏度最大,产率最高.  相似文献   

18.
J. Horský  V. Petrus  M. Bohdanecký 《Polymer》1986,27(12):1948-1950
The solution properties of poly(methacrylic acid) (PMA) in methanol are specifically affected by thiocyanates and iodides of alkali metals. The relative decrease in the reduced specific viscosity of PMA in dilute methanolic solutions due to KSCN depends only on the ratio of concentrations of polymer and salt, and is independent of temperature and polymer molecular weight. With copolymers of methacrylic acid and 2-hydroxyethyl methacrylate, the effect is weaker.  相似文献   

19.
系统研究了化学钢化及盐溶液后处理对Na2O-CaO-SiO2玻璃表面化学稳定性的影响。详细考察了用熔融KNO3化学钢化的玻璃以及用适当盐溶液后处理的化学钢化玻璃,在受水侵蚀后R2O的沥滤量和失重以及受碱侵蚀后SiO2的溶出量和失重。结果表明,用熔融KNO3对玻璃进行钢化处理后,玻璃的耐水性和耐碱性均有明显下降。而将化学钢化的玻璃利用适当盐溶液处理后,可以改善钢化玻璃的化学稳定性,因而可以进一步提高化学钢化玻璃的使用性能和拓展其使用范围。  相似文献   

20.
填料塔中钠碱溶液脱除烟气中SO_2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内径为400 mm的填料塔内,以Na2SO3为吸收剂进行了烟气脱硫模拟实验研究,重点考察了吸收液pH值、液气比(VL/Vg)、空塔气速、烟气中SO2初始浓度、吸收液温度及吸收剂初始浓度等对脱硫率的影响,确定出各影响因素与脱硫率间的关系及实验室规模下本工艺适宜的操作条件。结果表明,在吸收液pH=6—7、液气比1—2 L/m3、空塔气速1—1.5 m/s、吸收液温度50℃以下、吸收剂Na2SO3初始浓度0.3—0.5 mol/L、进口SO2质量浓度约为4 300 mg/m3时,脱硫率均可大于80%。实验结果可为实际脱硫装置设计及运行提供必要的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