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近红外分析技术的研究和应用进行了综述,包括近红外分析技术的概述、分类并分析其特点,重点介绍了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在石化、煤炭、药物分析、食品、茶叶和烟草等领域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近红外光谱技术及其在植物油品质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介绍了近红外光谱技术的原理、模型建立与评价、化学计量学方法,且着重总结了该技术在植物油分析中的应用。此技术可用于快速鉴别植物油种类,准确分析含油量和脂肪酸化学组成。目前市场上植物油出现了掺假问题,而近红外光谱技术作为一种快速、方便、绿色、非破坏性的分析技术,将会在其品质检测方面有着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近红外光是介于可见光和中红外光之间的电磁波,根据美国实验和材料检测协会(ASTM)的定义是指波长在780~2 526nm的电磁波,通常分为近红外短波和近红外长波。近红外光谱属于分子振动光谱的倍频和主频吸收光谱,穿透力较强。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是大型化工、食品加工、制药等领域生产所必须的重要分析技术之一。阐述了近红外光谱技术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及该技术的特点和分析方法原理。  相似文献   

4.
在近年来的社会发展过程中,对近红外光技术的应用越发广泛。近红外光主要指在可见光和中红外光之间的一种电磁波类型,按照美国实验和材料协议提出,近红外光的定义是波长处于780~2526nm的电磁波,按照波长反应不同,通常将其分为近红外短波和近红外长波。近红外光谱属于一种分子振动光谱,具备较强的穿透力。目前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主要应用在化工领域、食品加工领域和制药领域中。但是当前近红外光谱技术的实际应用仍然存在很多不健全的情况,为此对药物分析中对近红外光谱技术的应用问题展开详细研究。  相似文献   

5.
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在石油化工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的工作原理、光谱的预处理方法、定量分析方法、定性分析方法,综述了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在石油化工领域中的应用现状,并对目前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的发展方向作了简单的评论。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化工分析领域也出现了许多新的技术,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就是其中一项全新的技术,近年来的应用更是越来越广泛。它解决了传统分析技术速度慢、精度低、参考数值单一、使用器械过多等问题,并在实际的应用中取得了理想的效果,它提供的精确的分析数据能够促进稳定生产、优化工艺、节能减耗。本文基于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的原理,对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的主要特征及缺点进行了分析,并对其在化工分析领域的实际应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代表性校正集样本的选择、统计学方法校正模型建立等近红外光谱的工作原理,以及利用近红外光谱进行材料鉴别和定性、定量分析方法。通过实例论述了近红外光谱在合成纤维原料制备、添加剂组成、产品性能及纤维鉴别、助剂检测等多方面的应用可能性。指出近红外光谱技术在提高化纤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方面将发挥较大作用,并对此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8.
对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实行概述,对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应用于油品分析现状加以研究,然后对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在油品分析中的应用情况进行探讨,主要的目的:合理运用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对油品分析,确保检测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及完整性。  相似文献   

9.
主要综述了近10年来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的发展状况,重点介绍了该技术在油脂领域的应用,利用近红外进行定性分析,可对油脂中的组分进行判别,也可判断油的品质及是否掺假。进行定量分析可检测油脂中脂肪酸、碘价、酸价和过氧化值等多种物理化学指标及其中的油含量。展望了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0.
何凤友  孙志彬 《当代化工》2012,41(7):763-764,766
介绍了当前应用于原油性质快速测定的近红外光谱分析仪和分析技术,以及该技术在原油调合中的应用,分析了该技术在炼厂应用时应注意的问题,为今后技术改进提供参考.该技术的分析系统由分析仪、原油基础数据库、近红外谱图数据库和分析软件组成.  相似文献   

11.
近红外光谱(NIR)分析技术是近年来分析化学领域迅猛发展的新型光学检测技术,是目前发展最快和最具有前景的分析技术之一,本文介绍了近红外光谱的原理、特点,并介绍了该技术在茶叶成分检测中的已有研究及其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化工设计通讯》2017,(3):166-167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煤炭在人们的生活以及工作的方方面面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煤炭的使用情况取决于煤炭煤质的好坏。以往传统的检测方法具有很大的缺陷,例如,检测过程耗费的成本高、工作效率低下、检测之后的后续处理工作比较繁琐等,这就要求在煤质分析方面需要更新升级相应的检测技术,近红外光谱技术在煤质分析过程中的使用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分析近红外光谱技术在煤质分析中应用的现状,以及近红外光谱技术运行的前景,旨在全面地提高近红外光谱技术在煤质分析中的全面应用,推进煤炭使用的效率,全面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  相似文献   

13.
玉米在我国是非常重要的粮食作物,其种植面积和总产量仅次于水稻和小麦。玉米作为农业生产的主要原料,其用途需求稳定,但仍难以消化过剩的供给。所以,提高玉米的利用率成为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具有操作简单、准确,在短时间内能够分析大量的样本,检测样品时无需制备样品,更不会破坏其成分等特点可以消除传统方法测量玉米成分时的弊端。本文利用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对数十种玉米的成分进行快速检测并对玉米成分构建合理的模型,从而分析不同品种玉米之间的差异,以便于满足玉米在不同行业中的应用需求。  相似文献   

14.
自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起,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已经成为对化学化工产品进行分析测试技术中发展最快的技术之一。现在的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已经实现了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化学测量分析技术与基础分析技术的相互统一,在三种测量技术有机结合的基础上可以高速高效地对各种化学化工样品进行性能和质量的分析。目前,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已经广泛在炼油过程中的油品分析过程中得到广泛使用,通过利用此技术间接测定油品中的物理数值和化学数值,再通过三种近红外光谱分析的三种技术的相互结合运用更准确地对油品成分进行分析。就目前计算机技术发展速度而言,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是对油品质量进行分析既方便又快捷的分析手段,并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其应用价值会越来越高。  相似文献   

15.
《云南化工》2017,(5):92-94
介绍了实际工作中采用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建模时应注意的要点,以及使用Thermo Fisher近红外光谱仪对PA6生产中调配用添加剂不同组分进行光谱分析与检测。通过对比理论值与实际测试结果,确定光谱分析技术在调配工艺中的可行性;经过实际建立模型、校正、实际样品检测等过程后对模型进行验证和评价。  相似文献   

16.
煤炭,一种与人们的生产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的矿物。新能源开发的程度有限,因此,煤炭依然是我们当前所能够使用能源的第一选择。煤质的好坏对于煤炭的使用来说具有关键作用。传统煤质检测分析的方法存在着工作效率低、检测成本高、后续处理繁杂以及不环保等问题。相对于传统检测,近红外光谱技术在煤质检测分析方面,具有操作简单、分析成本低、准确性高等优势,故而更加适合用于煤质检测分析工作。本文就目前近红外光谱技术在煤质检测分析中的应用情况进行了探讨,并大胆做出了一定的展望,以期与大家共同交流进步。  相似文献   

17.
油品在检测过程中,常需要对其如汽油辛烷值、汽油烃类含量、柴油十六烷值等指标进行检测,如果都在实验室进行专业分析的话,费用高且时效性不强。而近红外光谱技术就可以解决这一点,此方法可以对油品的部分项目进行实时检测,是一种快速、廉价、对样品没有损耗的方法。本文通过近红外光谱技术对汽油中烃类物质的分析检测,展示近红外光谱技术在油品分析中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18.
19.
用声光可调滤光器(AOTF)-近红外(NIR)光谱法在线分析中药大黄乙醇提取液比重及大黄素含量,用偏最小二乘(PLS1)法分别建立NIR光谱与含量、比重的校正模型。结果表明,提取液NIR光谱与比重、含量的校正模型相关系数R2分别为0.989 0,0.988 4,相对偏差分别为0.26%,2.66%,精密度分别为0.15%,2.84%;5 h稳定性分别为0.13%,2.03%,回收率分别为99.8%,95.6%。该方法具有快速、直接、多成分同时测定特点,并能实现现场在线分析。  相似文献   

20.
近红外光谱在油品快速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各项性能指标合格的油品是用油机械正常运行的前提和保证。因此,油品性质的快速检测具有重要的经济和军用价值。阐述了傅立叶变换近红外光谱技术测定油品多项物理性质的原理,介绍了其与化学计量学相结合进行油品快速分析的方法,综述了近红外光谱技术在油品快速分析领域中的应用现状,最后展望了其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