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3 毫秒
1.
倪勃 《化学工程与装备》2023,(4):114-115+118
利用调查法、文献资料法等方法对潜油电泵井系统效率影响因素及优化措施进行了研究与探讨。在研究过程中发现潜油电泵井系统效率会受到选井与选泵参数、电泵机组配置元件运行效率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所以需要通过合理选井选泵、研究电泵机组优化配套技术等方式提高潜油电泵井系统的效率,为机械采油提供有效支持。  相似文献   

2.
潜油电泵采油是油田特高含水期开发的重要手段,针对潜油电泵井系统效率低,能耗高的问题,通过优化潜油电泵机泵参数,减少无效功率的损耗,从而实现潜油电泵井系统效率的提高。  相似文献   

3.
潜油电泵由于其本身具有排量大、扬程高、地面设备简单、管理方便等优点,作为油田中后期提液增产的主要技术手段,逐渐成为王家岗油田的主要采油设备之一。但由于机泵配置不合理,造成系统效率较低,能耗高,增加了采油成本。通过分析影响电泵系统效率因素,提出提高电泵优化措施,从而提升系统效率,并用现场应用效果说明了电泵优化措施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4.
目前,潜油电泵人工举升技术已成为油田举升的重要手段。潜油电泵举升工艺具有适应性强,维护简便,操作可靠,管理方便等特点,因此作为各大油田实现增产稳产的重要举升方式。但整套系统受诸多因素影响,故障率相对较高,为延长潜油电泵系统的使用寿命,减少作业频次,从而提高油田企业的经济效益,本文研究了潜油电泵系统现场运行与故障管理。  相似文献   

5.
以潜油电泵井系统效率计算和测试试验为基础,分析了影响机组系统效率的各种因素。说明系统效率高低取决于潜油电泵设备各部件损耗和运行参数的设置,以及管理水平和油井状况。并提出了通过提升潜油电泵产品结构性能、优化油井和参数设计、加强日常管理等措施来提高潜油电泵井的系统效率。  相似文献   

6.
本文针对普通潜油电泵机组对含有聚合物井液的非牛顿液体,在相同转速下轴流速降低、叶导轮抽吸量降低,造成排量效率下降、滑脱系数增大的现象。提出在聚驱采出井应用宽流道机组代替普通电泵机组,并对相关机组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改进,现场应用表明,宽流道潜油电泵机组聚合物阶段采出液的抽吸要求。  相似文献   

7.
针对桩西长堤油田潜油电泵井在作业过程中,出现电泵机组落井导致作业费用高的情况,通过现场作业描述,结合油井生产情况,从井筒、井液、管柱及潜油电泵质量等方面,分析影响潜油电泵落井的主要因素,并制定对策措施,达到降低作业费用,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潜油电泵技术作为石油开采的主要技术,已经广泛应用到各个油田开发中,成为促进油田高产、稳产的关键手段,而由于采用过程中一些意外事故的发生,加之潜油电泵自身限制性因素影响,造成潜油电泵打捞困难。本文结合一些打捞问题,对潜油电泵打捞技术的应用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9.
潜油电泵井控制设备中控制柜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主要对电泵井的开关进行控制,对电路进行保护,电泵井经常因为控制柜中元器件老化、线路故障等问题发生造成停机,影响油田企业的经济效益,本文主要阐述了潜油电泵控制柜的组成及功能,分析介绍了潜油电泵控制柜的常见故障及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10.
针对潜油电泵机组优化配套技术应用提高系统效率,阐述优化前必要的数据准备工作,并针对潜油电泵机组的主要部件提出相应的优化措施,分析潜油电泵机组优化设计的必要性,同时对日常管理提出科学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影响加氢裂化装置能耗的主要因素是燃料气、电、蒸汽等消耗,本文依据过程系统用能分析的三环节模型进行加氢裂化装置的能耗分析,阐明在能量转换和传输、能量利用、能量回收环节,通过采取提高加热炉热效率、液力透平、HydroCOM气量调节控制系统、夹点技术等措施,有效降低加氢裂化装置的瓦斯、电、蒸汽等主要项目的消耗,达到降低装置能耗的目的。同时,文章指出了在建的云南石化210万吨/年蜡油加氢裂化装置的一些节能措施,为其他新建加氢裂化装置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油田开发后期的油井高含水,会造成油井减产、采油费用上升和环境污染。为此,加拿大工程研究中心研制成功了一系列可用于有杆泵、螺杆泵、电潜泵的井下油水分离器,并已将电泵井井下油水分离系统在Alliance油田投入矿场应用。使用结果表明,采用它可使油井增产原油、降低采水和水处理费用,并可保护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3.
对电炉制磷的电能消耗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措施和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4.
井筒内温度分布情况对井下电潜式往复泵举升系统的设计和工作有着重要影响。本文根据传热学和能量守恒原理,建立了井下电潜式往复泵系统的井筒温度场模型。模型中考虑了不同井段的传热热阻情况和电机、电缆和泵的热量产生规律,较为准确的体现了井筒温度场的实际情况,为油田中井下电潜式往复泵举升系统的应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5.
黄磷生产中的能耗和节能措施综述(Ⅰ)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黄磷是高能耗产品,其综合能耗在各工业产品中名列榜首,节能问题是众所关注的。针对黄磷生产中能量传递过程的各种损耗,分析讨论了各种影响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节能措施,以达到降低黄磷的综合能耗。  相似文献   

16.
李巧红 《河北化工》2013,(9):140-141,148
造气工段是合成氨生产中能耗最高、余热最多的工段,因此降低煤耗、蒸汽消耗、电耗以及做好余热回收工作是降低合成氨生产综合能耗和生产成本最有效的途径。目前我国众多小型化肥企业的造气工艺主要采用常压固定床间歇气化技术,许多企业对现有工艺状况及控制方案进行改造创新,从而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简要介绍了节能降耗的几个关键因素及优化措施。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窑炉热排放的有效检测,并合理控制利用,可使企业清楚了解生产设备的能耗,并可有效利用余热,减少能耗,直接或间接降低生产成本。经过对各种工况下的充分考察、计算,分析了热能耗的可控因素及控制可行性,并对系统在实际应用中易出现的问题和缺陷进行了研究。经过在有效工况下的实际应用,充分验证了合理利用有效的控制手段,通过对窑炉热排放的控制进而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是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18.
常规机械蒸气再压缩(MVR)热泵精馏分离混合二甲苯工艺,存在压缩机电耗较大及塔顶压缩蒸气的显热未被利用等问题。有机朗肯循环(ORC)发电技术则可以将低温余热转化为电能以供压缩机使用,由此提出了ORC发电技术耦合MVR热泵和带乏汽回热循环(EGC)的ORC发电技术耦合MVR热泵两种精馏工艺应用于本体系的分离研究。以年总费用(TAC)和能耗为分离工艺的评价指标,系统净输出功和循环热效率作为ORC系统的评价指标,对以上两种耦合精馏工艺进行模拟与优化,并与常规MVR热泵精馏工艺进行比较与分析。研究结果表明,ORC发电技术耦合MVR热泵精馏工艺和带EGC的ORC发电技术耦合MVR热泵精馏工艺较常规MVR热泵精馏工艺均具有一定的节能和经济优势,可分别减少能耗9.64%和9.89%,节省TAC 3.19%和3.50%。  相似文献   

19.
岳海鹏  李松 《化工时刊》2011,25(4):49-52
通过对油田原油集输系统能源消耗现状和主要耗能环节进行分析,从设备设施、工艺改造、运行管理、药剂使用等方面介绍了当前采取的主要节能降耗措施,并针对目前集输系统存在的主要问题,从技术和管理方面提出了今后的工作方向.  相似文献   

20.
许维相 《广州化工》2011,39(18):145-146,161
分析了影响加氢裂化装置的能耗因素,例如工艺流程布置、操作条件等;提出了降低能耗的各种节能措施包括采用热高分方案、增设节能设备液力透平、气量无级调节系统等,以便为类似装置改造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