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陈锦 《福建建筑》2023,(1):43-46+81
根据后续工作年限的不同,将既有建筑分为A、B、C三类建筑。为确保不同类别既有建筑在后续工作年限内,和新建建筑的抗震设防目标达到一样的概率保证,实现“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的设防目标,拟通过调整地震影响系数,改变地震作用的计算。通过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折减方法、特征周期折减方法和双折减方法的比较,给出不同类别既有建筑地震影响系数的取值方法建议。  相似文献   

2.
现行抗震鉴定标准的抗震设防目标是要使现有建筑在后续使用年限内与新建工程的设防目标具有相同的概率保证,即要实现与不同的后续使用年限对应的三水准设防目标,但地震作用的计算却不能很好地实现不同后续使用年限的抗震设防目标具有相同概率保证。本文在地震危险性分析的基础上,利用地震动参数的危险性曲线公式对不同后续使用年限的现有建筑地震动参数进行分析,给出与现行抗震设计规范具有相同概率保证的不同后续使用年限不同设防水准的地震动参数取值,并给出实用的简化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3.
建筑抗震设计中地震作用取值:主要国家抗震规范比较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王亚勇  郭子雄 《建筑科学》1999,15(5):36-39,55
对中国,日本,美国,欧洲,新西兰等国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中的地震作用取值进行对比。地震作用了值不但与各国的地震背景,区划方法,衰减规律等技术问题有关,还与设防水准,设防目标有关,而后者更大程度上取决于经济和行政的决策,比较是在相同超越概率(重现期)的基础上,将地震作用取值归结到基底剪力的计算,比较弹性和弹塑性基底剪力的大小,不涉及荷载组合,材料强度取值等。综合比较的表明,日本规范的地震作用取值最大,其  相似文献   

4.
提出评估基准期的概念,推导出烈度的超越概率与重现期、年平均发生率三者间的关系。按照等超越概率原则确定不同后续服役期内小震、中震和大震的重现期。借鉴地震危险性分析的最新研究成果,给出基本烈度的计算方法及其与多遇烈度和罕遇烈度的换算关系,并落实到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以便实用。最后结合具有代表性的算例进行了说明。  相似文献   

5.
现行抗震鉴定标准引入了后续使用年限的概念,但并未对不同后续使用年限的可变荷载取值进行调整。按照等超越概率原则确定既有建筑的后续使用基准期,导出抗震鉴定时后续使用基准期内工程常用可变荷载的统计参数表达式,并计算出既有建筑不同后续使用年限的可变荷载取值相对于现行荷载标准的修正系数;通过工程实例,对荷载按照现行荷载标准取值及根据后续使用基准期取值的鉴定结果进行对比,验证抗震鉴定时可变荷载调整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6.
本文针对地震灾区震损建筑的特点,介绍了地震发生后房屋建筑的现场应急评估与处理技术,探讨了震损建筑的抗震鉴定原则与方法,列举了多层砖混及框架结构常用的抗震加固方法.  相似文献   

7.
中欧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地震作用取值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兴 《国外建材科技》2004,25(3):115-117
地震作用是抗震设计的基础 ,在相同超越概率 (重现期 )的基础上 ,对中国与欧洲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中地震作用取值进行对比 ,不涉及荷载组合、材料强度取值等。将地震作用取值归结到基底剪力的计算 ,比较弹性和弹塑性基底剪力的差异。对比结果表明在不同周期段 ,中国与欧洲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中地震作用取值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8.
在现行建筑抗震鉴定标准中,引入了既有建筑后续使用年限的概念,但并未考虑不同后续使用年限内既有建筑的可变荷载取值的修正。基此,以可变荷载为研究对象,在荷载取值保证率一致的情况下,结合极值Ⅰ型分布及等超越概率原则,推导不同后续使用年限内的既有建筑进行抗震鉴定时的可变荷载取值修正系数;同时,以福建某教学楼为工程实例,对比分析了可变荷载按现行荷载规范取值及按推导出的修正系数取值的鉴定结果。研究结果表明:可变荷载按修正后取值,既有建筑抗震鉴定结果能更加科学、合理地反映结构的真实抗震情况。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抗震设防烈度8度区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某医院砖混结构为算例,介绍了砖混建筑结构采用基础隔震加固的设计计算方法、施工工艺及其关键技术.研究表明,隔震加固可以通过大大减小隔震层上部结构的地震作用,极大的提高结构的安全性,从而减低上部结构的抗震设防烈度,使其满足抗震鉴定的要求,是一种十分有效的建筑抗震加固方法.  相似文献   

10.
建筑抗震鉴定加固的历史现状和展望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震前对现有建筑物的抗震加固,是减轻地震灾害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它是提高既有建筑物抗震能力最主要的方法,是国家抗震防灾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当代土木工程领域发展较快的学科。我国是一个多地震国家,在我国的地震区内,存在相当一部分建筑未考虑抗震设防,特别是唐山大地震以来建筑抗震鉴定、加固的实践与震害经验表明:对现有建筑按现行设防烈度进行抗震鉴定,并对不符合鉴定要求的建筑采取对策和抗震加固,是减轻地震灾害的有效措施。本文就抗震鉴定加固的历史、现状与展望进行系统的论述。  相似文献   

11.
震损钢筋混凝土结构如何考虑损伤影响以进行减震加固设计是值得研究的问题。本文介绍了国内外相关建筑加固与减震设计的系列标准规范,基于震损结构的各种加固工况探讨了减震加固技术的适用范围,概括了国内外有关消能减震加固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于震损结构加固的研究现状,简述了灾后震损结构进行减震加固的几种设计方法,并列出了部分典型的减震加固工程实例。最后,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指出了现阶段震损结构减震加固研究中仍存在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2.
This article presents a novel simplified method for assessing seismic damage to low-rise reinforced concrete (RC) buildings by using the hazard curve of response spectral acceleration. Moreover, the occurrence of an earthquake is assumed to follow a Poisson process when analysing the occurrence probability of a specified damage state in the remaining service life and expected losses induced by seismic damage. Then, a novel procedure for estimating lifetime costs and benefits of seismic retrofitting is proposed. In the case study, 16 practical design projects for seismic retrofitting of RC school buildings in Taipei are subjected to lifetime cost-benefit analysis using the proposed method. It can be found that not only lifetime cost-benefit ratios but also the financial return period for each dollar invested seismic retrofitting can be identified conveniently. Additionally, they are useful information for making decisions about whether to retrofit a building or not.  相似文献   

13.
在采用全概率方法的基于性能的地震工程研究中,定量反映地震作用和工程结构中存在的不确定性是研究的关键。利用地震易损性和地震风险的概率解析函数,针对一栋按我国相关规范设计的五层三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进行了地震易损性分析和风险评估。采用100条实际地震动作为输入以考虑地震动的不确定性,提出了基于控制变换拉丁超立方体抽样技术的随机Pushover方法以考虑结构不确定性对其抗震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算例结构在50年内发生完全破坏的概率不超过2%,发生严重破坏的概率不超过10%,发生轻微破坏的概率基本不超过63.2%,基本满足我国“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的三水准要求。  相似文献   

14.
震前对现有砖砌体房屋抗震能力的判别是对该类房屋采取有效抗震减灾措施的重要依据,对减少该类房屋在地震中的破坏有着重要的实用价值。在我国现有《建筑抗震鉴定标准》(GB 50023—2009)给出的砖砌体房屋抗震能力指数法的框架下,引入抗震能力系数法,实现与抗震设计规范相对应的砖砌体房屋基于烈度的三水准抗震能力判别方法;将其与地震动参数联系起来,给出地震动参数-破坏状态的对应关系,实现砖砌体房屋基于地震动参数的三水准抗震能力判别方法;对汶川地震中发生震害的一栋砖砌体房屋进行抗震能力判别,与实际震害相比较,吻合得很好,并对其进行了三水准抗震能力的判别,表明该房屋满足抗震设防烈度为VII度时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的抗震设防要求,验证了方法是可行和有效的,对同时进行不同设防水准下房屋抗震能力的判别是实用的。  相似文献   

15.
为合理确定工程抗震设计中采用的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BGA)值,在对比分析马来西亚采用的MMI地震烈度表和中国地震烈度表的相关性,收集马来西亚沙巴地区有关地震的记录和研究报告基础上,系统总结了沙巴及邻区地震活动的特点;编制了沙巴地区地震烈度区划图。参照中国国家标准确定了工区地震基本烈度、工程抗震设防类别、设计使用年限和抗震设防烈度;选取了工程采用的BGA值。  相似文献   

16.
估计不同服役期结构的抗震设防水准的简单方法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对现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中三个设防水准的概率含义进行了讨论。指出除基本烈度地震以外 ,另外两个水准的概率含义是不明确的 ,只能从平均意义上去理解。根据规范中考虑的三个概率水准的设防烈度之间的平均相互关系 ,建议了一种可以用于估计不同服役期结构抗震设防烈度的简便方法。这样确定的设防烈度虽然不能很好反映当地的实际情况 ,但是可以反映设防烈度随服役期限变化的一般趋势 ,故可作为确定一般工程设防烈度的参考。此外 ,还讨论了建立与三水准设防相对应的基本加速度和设计反应谱放大倍数  相似文献   

17.
为了考察地铁上盖大底盘-层间隔震塔楼在竖向地震作用下的响应,对大底盘-层间隔震塔楼竖向振型的特点、周期和振型质量参与系数进行了分析。在设防烈度竖向地震作用下,通过振型分解反应谱法和时程分析法考察大底盘-层间隔震塔楼结构的基底剪力、隔震垫反力和转换梁内力,研究塔楼高度、隔震层竖向刚度等参数对大底盘-层间隔震塔楼竖向地震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大底盘-层间隔震塔楼结构存在塔楼竖向主振型,随着塔楼高度增高,竖向主振型的周期和振型质量参与系数逐渐加大; 在设防烈度竖向地震作用下,塔楼底部竖向地震力与重力荷载代表值之比(垂重比)的平均值为0.35,比非隔震塔楼平均增大4.6%; 隔震垫竖向地震反力与重力荷载代表值下反力之比(反力比)的平均值为0.30; 大底盘转换梁竖向地震下弯矩与重力荷载代表值下弯矩之比(弯矩比)的平均值为0.31; 随着塔楼高度增大,垂重比、隔震垫竖向反力比以及转换梁弯矩比均相应减小。  相似文献   

18.
建筑物抗震能力是抗震设计、鉴定加固和地震风险评估的基础,以往的研究大多集中于建筑物震害预测,而非着意于它们的抗震能力,更不能给出定量指标以衡量抗震能力。采用Push-over分析方法得到的能力谱进行抗震能力研究,基于性态设计的思想给出建筑物相对抗震能力的定义,建立能力谱与抗震能力指数的关系,采用定量指标评定建筑物在不同地震作用下的相对抗震能力,并获得定性的性态描述;再根据建筑物达到预期设防水平的能力给出建筑物绝对抗震能力的定义,对能力谱进行等面积双线性化形成滞回模型,建立滞回面积与建筑物绝对抗震能力的关系,可以不依赖于地震作用评估建筑物的绝对抗震能力,不仅能够比较不同建筑物抗震能力的差异,还能估计建筑物实现预期设防水平的能力。以汶川地震中一栋倒塌、一栋严重破坏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能力分析为例,通过抗震能力分析结果和实际震害的对比论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5.12汶川地震区的郫县、彭州县,平武县、江油市、三台县、盐亭县等农村中小学校舍震害的调查,针对139幢典型校舍建筑的震害特征进行分析,总结了具有代表性的中小学教学楼抗震薄弱环节,提出了中小学教学楼建筑抗震概念设计的若干建议。可为中小学校舍的建设工程设计、施工以及抗震加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