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钢框架半刚性连接研究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叶康  李国强  张彬 《结构工程师》2005,21(4):66-69,74
概述了近年来国内外研究钢结构梁柱半刚性连接的各种方法,并对半刚性连接的特性(弯矩-转角关系)进行了分析。主要侧重于半刚性连接的特性及其计算模型,并分析了各种模型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2.
桂韬 《山西建筑》2010,36(18):66-67
对半刚性框架进行模拟,研究了梁柱节点转动刚度的变化与半刚性框架位移的关系,以及半刚性连接对不同高度框架变化的影响,为钢结构设计规范考虑半刚性连接的要求提供了相关资料。  相似文献   

3.
阐述了钢结构的优越性及发展现状,并就其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节点设计进行了分析,对几个国家规范有关节点刚度的分类进行了介绍,阐述了研究半刚性连接的方法,为其进一步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4.
李霞 《中华民居》2013,(1):9-10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高层建筑钢结构设计。特别是在早期的多高层建筑钢结构设计中,一般都是将梁柱连接设计成刚性连接,这样不仅可以降低结构在侧向荷载作用下所产生的水平位移,还能够有效地抵抗结构的侧向荷载。梁柱的刚性连接具有较好的抗震性能,这是被学术界和工程界普遍认可的观点,在工程中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随着人们对钢结构研究的深入,渐渐发现梁柱的半刚性连接具有相当大的优势。梁柱的半刚性连接是一种既经济又可靠的连接方式,具有较强的耗能能力,能节省节点的用钢量,既能抵抗相当大的地震荷载,也能提供更多的延性容量和屈服容量,因此加强对钢结构半刚性连接体系的理论分析及实验研究,这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介绍了半刚性连接的M-θ模型以及几种模型的计算公式,最后通过举例,比较了了半刚性连接与刚性连接。  相似文献   

5.
张建 《江苏建筑》2012,(4):25-27,33
《钢结构设计规范中》提出要考虑半刚性节点的连接变形影响,但并未给出理论公式。针对半刚性节点工字钢柱-工字钢梁,方钢管柱-工字钢梁这2种半刚性节点,对节点的连接形式和理论研究归纳总结,为我国的钢结构设计规范的修订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本文阐述了高层建筑钢结构梁柱刚性节点的力学特性与破坏状态,柱脚的几种连接形式,节点连接的设计与计算;介绍了厦门九州大厦高层钢结构的主要节点构造做法。  相似文献   

7.
任润田 《山西建筑》2007,33(10):112-113
对几个国家规范对节点刚度的分类进行了介绍,从数学模拟、通过实验建立数据库、有限单元法等方面阐述了研究半刚性连接的方法,对保证钢结构整体性能的安全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本文综合了国外近几年来有关钢结构梁柱半刚性连接的研究成果,列出了各种主要半刚性节点形式的约束关系和滞回关系,供我国设计、研究者参考。  相似文献   

9.
半刚性连接钢结构理论与设计研究的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GB 50017—2003《钢结构设计规范》提出在对半刚性连接钢结构进行内力分析时,要考虑连接变形的影响,但并未对其分析与设计方法作出具体规定。通过对国内外钢结构半刚性连接研究现状包括试验研究、理论分析和设计方法等几个方面的介绍,并对美国、欧洲、加拿大、澳大利亚、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钢结构设计规范中连接节点分类方法及半刚性连接计算设计方法进行了探讨和总结,为我国钢结构设计规范的修订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左建飞 《云南建材》2011,(7):230-232
在实际钢结构工程中,理想的铰接或刚接是不存在的。半刚性设计理论的提出,为设计人员对钢框架工作性能的正确评估提供了一种新方法。本文对半刚性设计理论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了初步探讨,包括半刚性连接的M-θ曲线、及半刚性连接钢框架的设计方法等。  相似文献   

11.
刘晓辉  刘增科  郭恒 《山西建筑》2007,33(34):77-78
介绍了梁柱半刚性连接的类型,讨论了各种常用梁柱半刚性连接的特性,着重分析了几个能够模拟半刚性连接的弯矩转角特性的计算公式,强调在钢建筑分析中记入非线性特征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2.
分析了考虑钢梁与钢柱半刚性连接时钢框架-混凝土剪力墙混合结构的基本自振周期的计算,并与不考虑半刚性的钢框架-混凝土剪力墙混合结构体系做比较.分析考虑了钢框架部分节点的半刚性连接,推导了钢框架-混凝土剪力墙混合结构中钢框架部分的层抗侧移刚度,从而得到结构的基本自振周期.算例分析表明,考虑半刚性连接对结构的抗震有利.  相似文献   

13.
在实际工程中,钢框架连接性能往往介于刚性节点和铰接节点之间,呈半刚性连接。采用拟静力试验方法进行了角钢连接的半刚性连接钢框架在低周往复荷载作用下抗震性能的试验,研究了带腹板双角钢、顶底角钢半刚性连接钢框架在周期循环荷载作用下的滞回性能、延性和破坏机理等,为钢结构抗震设计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参考。试验结果表明该钢框架由于节点部位转动刚度小于刚性连接,使结构的抗侧刚度降低,侧向变形增加,但是同时也改善了梁柱的内力分布,提高了其在周期循环荷载作用下的滞回性能和耗能特性,比刚性连接钢框架具有更好的抗震性能。  相似文献   

14.
梁柱节点作为RCS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受力情况较为复杂,在地震作用下容易发生损伤。通过对RCS梁柱组合件抗震性能试验研究发现,该种梁柱节点连接并非是理想的刚性连接,而是一种半刚性连接。为了明确该种半刚性连接的受力及转动特性,系统探讨了柱面钢板厚度,钢梁高度、翼缘宽厚比、柱混凝土强度和楼板厚度等构造措施参数对该种半刚性连接在循环荷载下抗弯承载力以及初始转动刚度的影响。同时,基于参数分析和灵敏度计算结果,提出描述该种半刚性连接的弯矩-转角关系四折线模型。该模型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可以为基于半刚性连接的RCS组合结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杜云晶  孙新  梁万波  王益超 《工业建筑》2006,36(Z1):591-594
应用大型有限元程序ANSYS建立模拟钢框架梁柱节点半刚接的模型,施加荷载并进行了计算,通过对半刚性节点连接钢框架的变形分析,总结出半刚性连接框架节点的不同刚度值对框架变形的影响。结果表明,半刚性框架节点刚度的大小将直接影响结构的变形大小。  相似文献   

16.
为了研究半刚性连接组合梁框架在地震作用下动力特性以及破坏模式,为半刚性框架抗震设计及在地震区的使用提供依据,进行了1个足尺半刚性连接组合梁框架结构模型振动台试验研究。通过试验,分析了小震、中震和大震作用下半刚性连接组合梁框架结构的动力特性、位移反应、加速度反应、半刚性组合节点内力反应、结构破坏模式。研究结果表明:半刚性连接组合梁框架具有较好的抗震性能,在罕遇地震作用下(1.20g),整体结构仍然没有明显损坏,结构破坏形式为半刚性组合节点和柱脚处产生较大塑性变形,半刚性连接框架结构完全可以在高抗震设防烈度地区使用。对试验框架建立有限元分析模型,进行结构的非线性动力时程分析,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较为接近。  相似文献   

17.
刘焦  朱贺飞 《山西建筑》2007,33(31):68-69
介绍了半刚性节点连接形式和受力特性,探讨了线性模型、多项式模型、B样条模型、幂函数模型及指数函数模型等半刚性连接模型的模拟公式,提出了各公式的适用范围及优缺点,指出应根据不同的条件选用不同的公式进行计算,以便真实反映节点的实际受力性能。  相似文献   

18.
通过引入梁的等效惯性矩,导出半刚性连接框架剪力墙结构中的重要参数-结构刚度特征值的计算公式;探讨了半刚性连接对框剪结构中剪力墙位移系数、弯矩系数、剪力系数和框架剪力系数等的影响;使用ANSYS建立了半刚性连接钢管混凝土框剪结构的有限元模型.算例分析表明:ANSYS分析结果和本文公式计算结果吻合较好.据此,提出了考虑半刚性连接的设计建议,可供工程设计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9.
半刚性连接钢管混凝土框剪结构的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孙修礼 《钢结构》2008,23(5):16-18
采用通用有限元分析程序ANSYS建立了半刚性连接钢管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的有限元模型,探讨半刚性连接对框剪结构周期、位移和内力等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半刚性连接使得结构的基本自振周期增大,对高阶振型自振周期的影响很小;半刚性连接增大了结构的位移及剪力墙的弯矩和剪力,但使得框架的剪力有所减小。提出了考虑半刚性连接的设计建议,可供工程设计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