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煤化工高含盐废水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化工》2022,(8):2303-2308
以研究煤化工高盐废水处理技术为出发点,介绍了几种煤化工含盐废水的处理技术,其包括预处理、浓缩除盐、结晶固化三个方面。常用的预处理手段有:絮凝沉淀、生化处理、深度氧化、滤膜过滤等。浓缩除盐技术一般包括:离子交换、电渗析、反渗透、正渗透等。结晶固化技术包括:自然蒸发结晶、多效蒸发结晶、多级闪蒸结晶、机械蒸汽压缩再循环蒸发结晶、膜蒸馏结晶、纳滤-分质结晶、蒸发/冷却耦合-分质结晶等。其中,以实现煤化工高含盐废水中资源的梯性利用为目的的分质结晶提盐技术将会成为未来含盐废水处理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2.
针对目前国内煤化工高含盐废水资源化处理技术现状,对其预处理除杂技术和末端蒸发结晶盐技术进行了探讨,对国内高含盐废水零排放项目所采用的工艺技术路线进行了梳理。结合工程案例对预处理除杂、蒸发结晶的实际运行效果进行了应用研究,并对高含盐废水资源化处理项目的工艺选择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3.
针对传统的蒸发塘处理煤化工含盐废水存在的蒸发效率低、占地面积大等问题,选取涤纶织物作为煤化工含盐废水的流动载体,利用其具有比表面积大、光热转化效率高的优势,提高煤化工含盐废水的蒸发效率;探讨了环境温度、湿度、风速、织物组织结构及其比表面积对煤化工含盐废水蒸发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织物组织结构影响煤化工含盐废水的蒸发面积,1 mm~2平纹织物表面的煤化工含盐废水理论蒸发面积为5.13 mm~2,在光照强度为1kW/m~2、环境温度为30℃、湿度为30%以及风速为2.0 m/s时,煤化工含盐废水在平纹织物表面的蒸发速率高达到1.28kg/(m~2·h),为传统自然蒸发效率的3倍。  相似文献   

4.
随着各行各业的快速发展,用水量猛增,因此产生了大量含盐废水,且废水成分复杂,含盐量高.含盐废水对环境污染很大,必须处理达标之后排放.综述了有关高盐废水处理技术并对其进行优缺点分析.目前处理高盐废水的方法有:膜蒸馏法、自然蒸发法、机械蒸汽再压缩蒸发法、多效蒸发法、铁碳微电解法、适盐生物法等,及其工业应用实例,为高盐废水的...  相似文献   

5.
闫卫军 《山西化工》2024,(1):271-273
针对煤化工含盐废水排放量大、污染严重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含盐污水零排放工艺技术。将含盐废水先经过生化处理、膜分离处理后加入到强制蒸发系统中,使其形成蒸发结晶固定,然后将该部分固体作为危废物进行处理。在工艺过程中产生的二次汽冷凝水则可以用于系统的清洗水并回收利用,在系统内的不凝气体则可以通过水环真空泵抽出并排入到空气中,从而实现了煤化工企业含盐废水的零排放。  相似文献   

6.
燃煤电厂脱硫废水零排放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燃煤电厂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含SO2的烟气,一般情况下采用湿法脱硫来处理,湿法脱硫需从烟气脱硫系统中外排部分废水以保证FGD(Flue Gas Desulfurization)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由于脱硫废水属于燃煤电厂的末端废水,具有高含盐量、高腐蚀性等特性,对其进行安全、稳定处理十分必要。介绍了脱硫废水的传统处理以及各种新兴的零排放工艺,重点阐述了蒸发结晶工艺实现脱硫废水零排放的原理和优点,介绍了多效和MVR蒸发结晶工艺在国内外零排放领域的应用现状,分析结果表明对于燃煤电厂产生的脱硫废水,预处理后进入MVR蒸发结晶系统是一种较优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7.
煤炭是我国主要化石能源,煤化工工业是我国现代化工的重要支撑。煤化工工艺伴随大量新鲜水的消耗,其中相当一部分成为高含盐水,如何有效处理高含盐水进而对其资源化利用成为难点,同时也是极具价值的课题。实验证明,采用预处理(除硬、除浊、除COD)、深度软化单元(树脂吸附)、深度浓缩单元(GTR、ED)的工艺路线能将煤化工高含盐废水浓缩到22%以上,进而通过MVR多效蒸发回收产品盐实现高含盐废水的资源化利用。  相似文献   

8.
当前煤化工行业发展迅速,其工作过程中的高含盐废水问题也比较严重。当前要求煤化工行业生产清洁化,因此需要对高含盐废水进行一定处理。本文首先简要阐述了煤化工高含盐废水的特征和部分处理工艺,接着重点讨论了煤化工高含盐废水的处理方法,旨在解决煤化工行业当中高含盐废水数量较多和处理存在的漏洞的现象,促进煤化工行业生产的环保性提升。  相似文献   

9.
现代煤化工含盐废水处理技术进展及对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煤化工废水治理的难题,通过分析现代煤化工废水中盐分来源和含盐废水水质,介绍了不同浓度含盐废水处理技术和蒸发结晶技术,对目前结晶杂盐资源化利用的技术路线进行总结。从4个角度提出了对高盐废水处置的管理建议。建议从源头进行污染物削减;建议对煤化工废水进行"大水管理",提高企业运行人员管理水平;鼓励加快高盐废水处理技术研发和推广;建议国家层面尽快完善含盐废水相关标准体系,加快煤化工分质结晶盐作为产品使用的标准研究及环境风险研究。  相似文献   

10.
在愈来愈严格的发展“绿色工业”要求的环境下,煤化工工业废水“零排放”逐渐成为发展趋势,而高盐废水处理成为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突破点。与生化处理、交换树脂分离技术以及超滤、反渗透等膜技术相比,利用蒸发技术处理煤化工高浓盐废水技术成熟,应用广泛,而且更适用于从盐度较高的有机废水中制取大量回用水。分析并比较了自然蒸发、多效蒸发、机械压缩蒸发、多效闪蒸及膜蒸馏法用于高浓盐废水浓缩的优劣和应用现状,针对煤化工高浓盐废水处理所出现的问题提出相关改进建议和思路。  相似文献   

11.
刘威 《化工进展》2020,39(11):4643-4650
与石油、天然气相比,我国煤炭资源更加丰富,发展新型煤化工产业是大势所趋。煤炭和水资源的逆向分布导致煤化工企业所在地水环境问题尤为突出。常规处理工艺难以实现废水达标排放和资源回用目标,需通过特定的近零排放技术工艺,将浓盐水进一步浓缩至盐结晶,产水全部回用,结晶盐外排作为固废处置。本文结合工程实例,介绍了某煤化工项目针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含盐废水所采取的近零排放处理工艺技术路线,其主要由含盐废水膜处理单元和浓盐水蒸发结晶单元组成。采用机械蒸汽压缩循环、强制循环降膜蒸发、高效传热和盐种等技术,同时对蒸发结晶近零排放系统进行改进和优化。装置实际运行结果表明:各项工艺参数指标及药剂和能源消耗量均达到设计要求,产水水质达到优质再生水回用标准,实现整套装置长周期稳定运行及废水近零排放目标。  相似文献   

12.
The global shortage of water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has made the demands for industrial wastewater treatment, seawater desalination, and 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 of high-value solutes increasingly urgent. Membrane distillation crystallization process cannot only make full use of low-quality heat sources, achieve high-purity water-solvent separation, but also achieve salt crystallization preparation, which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achieving zero liquid discharge and synergistic efficiency in the separation process. At the same time, membrane distillation crystallization process can also be coupled with multi-stage flash evaporation, multi-effect distillation, nanofiltration, forward infiltration, reverse osmosis and other processes to further improve the overall separation efficiency. In addition, it also has a positive impact on regulating the external morphology of the crystal, preparing crystal products with relatively concentrated crystal size distribution and good flowability. Based on this, this article has discussed several aspects of membrane distillation crystallization principles, process control mechanisms and innovative process applications, and looking forward to the key issues and development trends of membrane distillation crystallization technology in the fields of efficient separation and precise control of the crystallization process.  相似文献   

13.
姜晓滨  孙国鑫  贺高红 《化工学报》2020,71(9):3905-3918
全球性的水资源短缺及环境污染问题,使得工业废水处理、海水淡化、高价值溶质综合利用的需求日益迫切。膜蒸馏结晶过程可以充分利用低品质热源,实现高纯度水溶剂分离、盐分结晶制备,对于实现分离过程零排放和协同增效有重要意义。同时,膜蒸馏结晶也可以与多级闪蒸,多效精馏、纳滤、正向渗透、反渗透等过程进行耦合,进一步提高整体分离效率。此外,该过程对于调控晶体外部形貌,制备晶体尺寸分布集中、流动性好的晶体产品也有积极作用。基于此,针对膜蒸馏结晶原理、过程调控机制以及创新过程应用几个方面开展论述,总结了膜蒸馏结晶技术在高效分离、结晶过程精准控制等领域的关键问题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4.
分析了蒸发和膜分离技术处理煤化工浓盐水存在的优缺点及应用情况,对机械雾化蒸发塘工艺设计进行了介绍,从投资和运营成本两方面对自然蒸发塘与机械雾化蒸发塘作对比分析。采用机械雾化蒸发塘技术处理浓盐水具有投资少,运营维护简单,较自然蒸发塘处理技术节省土地等优势,在煤化工等浓盐水处理领域将有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5.
陈希  纪志永  黄智辉  赵颖颖  刘杰  袁俊生 《化工进展》2019,38(12):5572-5577
近年来,随着煤化工行业不断发展,废水排放量加大。煤化工行业废水排放量大、高盐和高化学需氧量的现状使得对其的处理成为一大热点和难点。本文以伊犁某工厂实际含盐有机废水(TDS含量25000mg/L)成分为依据,选取2-甲氧基苯酚作为煤化工废水中典型有机物,采用电化学协同过硫酸盐法处理含盐有机废水,主要考察电压、初始过硫酸钠浓度、极板间距及初始pH对2-甲氧基苯酚降解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综合考虑电能消耗及氧化剂成本,在2V电压、极板间距3cm、过硫酸钠投加量5g/L、pH=12以及反应3h条件下,2-甲氧基苯酚的降解率可达到97.5%,相较单一的电化学法或过硫酸盐氧化法均有显著提升,协同效应明显。本文研究结果为今后煤化工行业含盐有机废水的绿色高效处理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6.
李卜义  王建友 《化工进展》2014,33(11):3067-3074
对海水淡化过程产生的浓海水进行再脱盐,可进一步提高淡水回收率,并有效避免优质化学资源的浪费和对海洋生态环境的污染。本文介绍了多效蒸馏、共晶冷冻结晶、电渗析、膜蒸馏、膜结晶等浓海水再脱盐技术的原理、特点、应用实例和新进展,并对比分析了各种技术的优势和存在的不足,对基于多种热膜集成过程的浓海水“零排放”和综合利用技术进展作了重点讨论。最后指出,除相对成熟的多效蒸馏法和电渗析法外,其他多数浓海水再脱盐技术仍处于实验研究阶段,将反渗透与可再生能源驱动的膜蒸馏技术进行耦合发展高效盐化工将是浓海水处理领域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17.
彭向阳 《水处理技术》2020,46(1):130-133,140
介绍了一种新颖完善的一级膜与二级膜组合工艺在新疆某煤化工废水工程的应用及其运行效果。结果表明,一级膜工艺最终产水达到优质再生水Ⅰ类,膜脱盐率可达到97%;二级膜浓缩工艺中高效反渗透(HERO)装置产水达到优质再生水Ⅱ类,机械蒸汽再压缩浓缩液(MVR)经晶种分离法得到的硫酸钠晶体符合GB/T 6009-2014的Ⅱ类合格品。可将废水资源化处理,达到近零排放目的。  相似文献   

18.
为实现煤制天然气项目的"废水零排放",论述了煤制天然气"废水零排放"主要工艺,如酚氨回收、有机废水处理、含盐废水处理、浓盐水处理、高浓盐水处理、结晶盐处理等,并分析了各工序处理技术的特点及存在问题,并对煤制天然气及煤化工废水零排放处理发展趋势进行展望。未来应通过生产系统与水系统的优化,研究废水处理与利用的新途径,实现废水减量化;提高酚氨回收过程的回收效率及装置稳定性,降低运行成本;开发抗毒生化技术;研发高性能、抗污染膜材料,形成新工艺;开发经济、可靠的浓盐水脱除COD技术;开发高回收率、高纯度的分盐结晶工艺;形成煤化工废水结晶盐产品标准,促进废水结晶盐资源化利用。  相似文献   

19.
以过流式电容法(FTC)排出的海水淡化浓盐水为原料,按照制盐工业通用国家标准中的化学分析方法并结合钾钠火焰光度计等仪器分析方法,在蒸发率不同的情况下测定了蒸发结晶盐及剩余浓盐水中的元素组成。对不同蒸发率条件下析出盐和剩余溶液中元素组成变化的分析结果表明:对蒸发剩余溶液中的离子含量进行数据拟合,利用溶度积常数回算得到的误差符合标准。在浓盐水蒸发率为12.67%~39.33%时可以得到平均质量分数达到99.08%的氯化钠;在蒸发率为72.58%~81.58%时硫酸钙析出最多;在蒸发率为66.00%~81.58%时镁盐析出较多。得到的析盐规律为进一步对FTC海水淡化浓盐水进行资源化处理提供重要的数据依据。  相似文献   

20.
Scaling of heat transfer surfaces is of great concern for the performance of the thermal desalination process working on seawater, whether it is for multistage flash or multi-effect evaporation. Lot of work has already been carried out for the development of antiscalants for inhibiting/minimizing the scaling. The normal concept of scale formation is due to inverse solubility of hardness salts in the seawater with temperature. Apart from temperature, reasons for scales differ by some factors in case of multi-effect desalination units than that of multi-flash units as experienced in operation of six multi-effect desalination units. As such for taking care of such additional scaling factors, dosing rates of the same antiscalant product is almost double or sometimes even more, in multi-effect evaporators than that in multistage flash units.

The purpose of presentation of this paper is to identify these additional factors responsible for scale formation in multi-effect desalination units, other than temperature, with illustrations wherever possible and case study of optimization of dosing rate of antiscalant in 5 million gallon per day capacity multi-effect thermal desalination unit at one of the thermal desalination plants of Federal Electricity and Water, U.A.E. The paper is concluded with the general suggestions for minimizing scales in multi-effect thermal desalination unit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