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日本轨道交通车站在周边城市化综合开发、站城一体化建设方面展示出了突出的成就。论文旨在通过对国内外关于日本轨道交通及其站城一体化的文献研究及实地踏勘,从城市空间结构、市场机制、资金平衡模式、政策支持、法制化支持5个方面揭示日本轨道交通枢纽地区"站城一体"空间形态背后的逻辑闭环。  相似文献   

2.
快速工业化地区城镇空间结构发展演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东莞市改革开放以来进入快速城市化阶段后城镇空间结构的发展特征为出发点,研究东莞市城市空间结构的发展规律和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城市问题。提出针对城镇空间结构优化配置的城市发展策略,为东莞市今后城镇空间的健康发展和产业空间的合理布局提供了可供参考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龙彬  朱竞 《重庆建筑》2013,12(4):7-11
伴随着经济高效增长和快速城市化进程,山地城市空间呈现出加速增量式扩张态势,而由于山地城市地域空间结构的特殊性,诸多山地城市空间拓展和用地布局遵循着"分散组团"发展规律。该文具体分析多个山地城市的用地增量数据和城市总体规划布局形态,从城市自组织及他组织双重演化研究入手,解析增量发展阶段山地城市"分散组团"布局的动力因素和形成机制,为山地城市"分散组团"布局的规划策略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长春市城市空间结构演化机制及调控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空间结构是城市经济、社会等要素的空间分布及其组合。本文以长春市为研究对象,回顾了长春市城市空间结构的演化轨迹,划分六个发展阶段,认为因子促生-支撑、产业催化-带动以及政府调控-引导是驱动长春市城市空间结构演化的主要机制。分析了长春市城市空间结构发展的现状特征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从培育城市南部"副中心"、强化城市地域功能结构调整、推进中心城区的空间轴向扩展以及构建城市空间优化的支撑系统等方面提出了长春市城市空间结构调整与优化的调控对策。  相似文献   

5.
北京城市创新空间经历了校区空间、园区空间、产学研一体化三个发展阶段,目前还存在着协同创新不足、创新供给与需求错配、创新空间政策与管理失位等一系列问题,建议北京城市创新空间确定新目标、新结构、新布局,建立协同创新共同体,打造协同创新机制,谋划从"校区"和"园区"走向"产学研一体化"和"产城融合一体化",从"内生"和"开放"走向"协同创新",完成北京城市创新空间发展的新战略和新转变。  相似文献   

6.
国际陆港是内陆地区发展外向型经济和带动区域一体化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日益显著。文章从增长极理论出发,探讨了国际陆港影响区域经济的发展从而引起城市空间结构的变化,并以甘肃(武威)国际陆港为例,以地域空间结构、经济空间结构为切入点,分别从城市发展方向、产业空间结构等方面,探讨了国际陆港对古浪县城市空间结构产生的影响,望对古浪县的经济社会发展和城市空间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7.
"板块"现象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我国房地产市场中出现了凸显区位内涵的城市住区"板块"现象,从概念、内涵、成因等多方面着力剖析了"板块"现象,不仅希望对城市住区空间的区位因素能够重新认识,更期望对我国城市的住宅建设事业和城市空间结构良性发展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随着国内各大城市轨道交通的规划和兴建,轨道交通对城市发展的影响分析变得十分重要。本文在归纳东京都市圈轨道交通系统发展历程的基础上,分阶段详细研究了东京都市圈轨道交通系统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阐述了东京都市圈与轨道交通系统的关系,并从经济角度、城市空间结构和轨道交通互动关系方面总结了东京都市圈轨道交通的发展启示,希望对于国内城市化研究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9.
东京都市圈轨道交通系统对城市空间结构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随着国内各大城市轨道交通的规划和兴建,轨道交通对城市发展的影响分析变得十分重要.本文在归纳东京都市圈轨道交通系统发展历程的基础上,分阶段详细研究了东京都市圈轨道交通系统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阐述了东京都市圈与轨道交通系统的关系,并从经济角度、城市空间结构和轨道交通互动关系方面总结了东京都市圈轨道交通的发展启示,希望对于国内城市化研究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10.
袁医娜  许拓 《中外建筑》2010,(6):134-136
随着经济的发展,湖南中心城市的整体结构形态变化迅速,中心城市边缘区是城市的新发展用地,是湖南城市化的主要动力。本文在界定湖南中心城市边缘区的基础上,对湖南中心城市边缘区的空间设计进行了研究,从空间结构清晰度、整体空间品质特色、土地利用、交通、公共活动空间、居住空间结构、空间文化、生态环境、空间安全设计等方面提出了湖南中心城市边缘区空间设计原则、方法,以指导实际的工程建设。  相似文献   

11.
张宏  李洪斌  吴玲玲 《规划师》2010,26(8):94-99
广州番禺北部在城市空间快速拓展过程中逐渐发展成为以大型楼盘为主导的楼盘集聚区,也即房地产领域知名的"华南板块"。随着人口的激增,这一地区未来的发展也面临着用地零散、功能混杂、配套不足、交通不便、生态环境恶化等方面的困扰。借鉴荷兰Almere新城的发展经验,可运用"新城整合法",探索"华南板块"楼盘集聚区空间结构的优化策略,以促进城市与地区的整体发展。  相似文献   

12.
城市中心体系发展的理论框架探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经济全球化和快速城市化的发展,使得经济中心城市的公共服务设施出现了新的空间结构特征——服务产业向城市多个中心区聚集,并出现职能分工和空间错位发展的趋向,由此形成一种新的空间聚集形态——城市中心体系从中心体系的概念入手,分析中心体系的等级序列和阶段演变,并提出城市中心体系空间研究的技术框架,阐述城市中心体系的一主多副、二主多副、多主中心等不同空间结构类型,解析其内在发展机制,并按照城市产业与空间的发展内在规律分析其相互之间的演替关系  相似文献   

13.
我国轨道交通站域地下公共空间正逐步迈向网络化建设时代,通过分析其发展思路,明确轨道交通站际地下空间作为地下空间网络化的关键一步,并进一步分析其基本特征、空间组织类型,阐述站际地下空间开发的经济、社会与生态效益价值。同时,对其开发思路做出一定探析:以“点—轴系统”理论的生成逻辑为基础,探析站际地下空间结构建立过程;分析站际地下空间规划模式与开发主体模式,并根据其城市发展阶段及所在区位,将站际地下空间开发模式分为三种类型并探讨其特征,及建立其与站际地下空间规划模式与开发主体模式的关联,以作为我国日后地下空间开发的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4.
中国开发区发展与城市空间重构:意义与历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开发区是我国城市化和城市发展的重要动力和主要载体,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发展理论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不同的时期,开发区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方式和影响强度是不一样的.论文总结了开发区对我国城市发展的重要意义,分析了开发区与城市空间关系的演进历程,提出我国开发区与城市的空间关系已经经历了两个阶段,即开发区的"孤岛"和"飞地"阶段、开发区对城市空间影响效应增强阶段,现在已经进入开发区与城市空间融合阶段.文章还对我国开发区当前面临的职住分离问题、管理体制与行政区划问题,交通系统问题等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对应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5.
苏莹莹 《城乡建设》2012,(11):37-38
城乡一体化发展是我国城市化进程的重要阶段,然而城市化也给城市发展带来巨大的压力,因此需要合理的城市空间结构规划,并以此进行必要的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本文以邯郸市为例,在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大背景下,分析和探讨了城市空间结构规划的问题。首先对邯郸城市的具体情况以及城市空间规划的基础问题进行了探讨,在此基础上讨论了  相似文献   

16.
从经济分析的角度提出:适宜的城市空间"紧凑"是一个关于空间结构的经济判断;在中国的城市化背景下,对"屠能-阿隆索"土地利用模型进行扩展,提出了人口和产业经济分布的理想模型──标准断面比较模型,以此作为工具,描述了"紧凑城市发展"与"土地利用绩效"之间的关系;并应用于长三角的案例地区,对城镇群发展中的土地利用绩效进行了经验分析.  相似文献   

17.
轨道交通枢纽站是城市的重要交通节点,其站域城市环境具有特殊复杂性。公共空间作为站域空间组织的核心要素,对城市秩序、效率和活力均有重要影响。本文以东京涩谷站、新加坡市政厅站和香港中环站为例,对其公共空间系统进行深入剖析。以此为基础,从空间结构维度、使用维度和运作维度三个方面提出站域公共空间"三位一体"的发展策略,为相关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目前关于城市空间结构的研究缺乏基于定性演绎和定量测算及检验的研究方法,文章以路网格局为研究载体,采用空间句法轴线模型判读城市空间结构的现状特征及发展趋势,通过多方案的交通网络模拟演绎城市空间结构发展情景,并以可达性为检验标准对多方案情景进行优化验证。在此基础上,文章以陕西省定边县为例,通过"量化解析—方案模拟—优化验证"的技术路线对城市空间结构进行演绎优化,结果显示,定边县城市空间结构有由单一走向多元的中心分化趋势,且在顺应城市空间生长的趋势下,"三核"融合式的空间结构是未来定边县城市空间发展的最优方案。  相似文献   

19.
路径依赖与政策驱动是我国大城市空间发展的两种典型情景。文章以武汉市为例,比较研究了两种情景下武汉市远期空间发展的动力、格局和战略选择差异。针对武汉市未来空间发展的战略选择指出:路径依赖情景下,应解体重组"六大新城组群"及"四大功能板块",打造"主城—副城—边缘城市一体化"的区域城市;政策驱动情景下,应建构"主城—新区双极核"的区域城市,培育专业特色化的政策新区。对城市未来空间发展的情景进行分析,顺应了规划编制从蓝图式向过程式转变的目标导向,可为我国大城市远期远景空间结构调控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20.
社会空间的分化与极化是当代城市空间结构的主要特征。经济转型伴随了社会分异程度的增加,带来新的社会空间结构。对于旅游城市,旅游经济对其社会空间结构影响较大,这种影响又区别于其他一般城市。该文从公共空间的视角出发,通过对丽江的实地调研,分析丽江在旅游城市化的过程中,中心城区公共空间的构建以及在旅游影响下游客、本地居民与外地居民对其的使用情况从而产生的分异现象,这种分异现象反映出丽江在旅游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公共空间不平衡、民族文化失色和社会阶层分化加速等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