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成晓凌 《河北化工》2014,(3):140-142
煤矿井下易发生爆炸、透水、冒顶等重大事故,保证井下人员的安全极其重要。煤矿企业人员定位系统通过多硬件集成,特定软件辅助,对下井人员的自动考勤、自动跟踪定位、灾后急救、日常管理等于一体的综合性运用系统。介绍了人员定位系统的特点、组成及构架、工作原理及主要功能。提出该系统具有可靠性、实时性和安全性,是一个功能强大又结合安全生产实际需求的管理平台,能够实现对井下人员的定位,并指挥抢险救灾,从而减少灾害损失和人员伤亡,确保煤矿企业的生产安全。  相似文献   

2.
为了实时掌握井下人员的分布及作业情况,通过利用Wi—Fi无线通信技术,提出了定位系统的总体设计方案和软件设计方案,实现了对井下人员的实时定位、考勤、轨迹跟踪、查询等功能。该系统的运用可以保障井下井上的信息及时准确沟通,精确定位井下人员位置,对煤矿安全生产发挥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为了实时掌握井下人员的分布及作业情况,通过利用Wi-Fi无线通信技术,提出了定位系统的总体设计方案和软件设计方案,实现了对井下人员的实时定位、考勤、轨迹跟踪、查询等功能。该系统的运用可以保障井下井上的信息及时准确沟通,精确定位井下人员位置,对煤矿安全生产发挥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王艳 《河北化工》2014,(3):110-111
为了促进安全生产,根据开滦集团公司各生产矿井井下人员定位系统的现状,采用数据中心方式,通过制定数据标准及数据接口,建立开滦集团井下人员定位信息数据库,设计开滦集团井下人员定位信息系统集成,该设计表明,系统可以实现资源实时、高效整合,对各矿上下井情况、井下人员、设备等分布情况等信息进行统一监管、统计和分析。  相似文献   

5.
黄晓宁 《河北化工》2015,(3):119-120
煤矿因其本身的产业特点,主要工作多集中于井下,且巷道错综复杂,井下通讯及寻呼手段却远远落后于地面,作为地面调度指挥部门,实时了解井下人员及设备流动情况并加以跟踪显得尤为重要。针对这一问题,从云驾岭煤矿实地出发,阐述人员定位通讯系统在煤矿的实地应用,为类似矿井提供技术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6.
为实现矿井煤矿生产的安全管控工作,达到对矿井人员进行精确定位的目的。本文提出基于UWB的矿井煤矿人员精准定位系统,设计了整个系统的总体结构,该系统包含有信号检测、信息收集与传输、数据处理与应用三部分,并对各层分配了相应的职责。硬件工作主要完成基站和定位标签节点的设计,并在此硬件设计的基础上,设计并实现系统驱动软件,包含有收发节点数据、节点测距以及设计距离上传程序。  相似文献   

7.
能源行业一直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这也是人民重视能源企业生产安全的主要原因之一。矿井人员定位系统作为能源企业安全生产过程中最重要的生产运行系统之一也被广泛的应用于各能源企业生产过程中。但在现代化技术的发展过程中,以RSSI定位原理所实现的矿井人员定位系统已经难以满足当前能源企业开采的实际需求,设计一种新型矿井人员定位系统已经成为该行业该行业发展的急迫需求。对此,本文对Zigbee无线网络技术进行研究,后根据Zigbee技术特点来设计矿井人员定位系统。  相似文献   

8.
武岩 《洁净煤技术》2023,(S1):169-173
结合选煤厂照明的现状,提升照明的智能化管控水平,提高对灯具的监测监控,为加强对选煤厂作业人员的安全管理,设计将智能照明和人员定位相结合的系统。系统利用先进的LORA无线通讯技术进行无线网络覆盖和传输,同时利用低功耗2.4G蓝牙定位技术对人员进行定位。灯具既是照明设备,又是定位基站。系统可对智能灯具进行开、关、调光、时控管理等各种远程操作;监测灯具的电压电流等状态信息;统计灯具的亮灯时长和能耗。系统具有人员实时位置信息查询、历史行走轨迹查询、电子围栏、SOS报警、考勤等功能。同时结合人员携带的人员定位卡,系统可实现人来灯亮、人走灯暗、人走灯灭、人走延迟熄灯。系统有助于提高选煤厂整体的智能化水平,同时起节能减排的作用,符合当前碳中和趋势发展。  相似文献   

9.
目前,煤矿井下存在着入井人员管理困难,井上人员难以及时掌握井下人员的动态分布及作业情况,一旦事故发生,对井下人员的抢救缺乏可靠信息,抢险救灾,安全救护的效率低,效果不理想。新型矿井人员跟踪定位及考勤管理系统,就可对煤矿入井人员进行实时跟踪监测和定位,随时清楚掌握每  相似文献   

10.
日前,铜化集团新桥矿业公司井下人员定位系统项目招投标工作已经结束,标志着该系统正式进入实施阶段。该公司井下人员定位系统利用已经铺设的漏泄通讯电缆作为主传输平台,通过井下作业人员佩戴的标识卡与井下通讯分站、定位分站、数据传输接口设备连接进行  相似文献   

11.
原冬梅 《河北化工》2014,(7):143-144
随着通信技术、设备的不断发展,不断融入煤矿企业的发展过程中,井下无线通信系统的优化与整体模式的改进,成为了煤矿井下无线通信综合运用的主要方式。针对煤矿井下无线通信系统运用中的问题,从煤矿井下无线通信系统的运用方式出发,探索无线通信技术在煤矿井下的实际运用方式,更好的实现煤矿井下检测数据的采集,加强煤矿的安全综合管理。  相似文献   

12.
刘睿 《河北化工》2014,(9):104-106
针对矿山安全监管部门无法及时的获取到井下人员、机车等移动部分的行动轨迹信息等问题,设计并应用KJ656矿用人员管理系统。系统由人员定位、视频联动、无线通信、智能撤离、双向报警、人员考勤、远程调动、双机热备及状态检测模块组成,实现在井下无"盲区"全网覆盖、实时信息交互、视频触发联动、逃生线路合理规划的全方位安全管理,方便安全管理部门实时监管。  相似文献   

13.
苗利民 《河北化工》2014,(6):156-157,160
三维可视化系统是利用采集、存储、管理、分析和描述周边地理地貌特征,模拟实际空间,融合数字矿山各生产监测子系统、工业电视监测信号、人员定位等多种应用系统,达到直观、真实、有效的监管,打到监测监控生产安全状况和做好煤矿员工的安全培训管理的目的,从而实现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14.
将RFID射频技术和ZigBee无线技术引入到危险化学品的管理中,可以高效地对其进行管理。基于这一思路,可通过采用非接触式具有自动识别技术的RFID读写器进行危险化学品信息的采集和跟踪。同时,用RFID技术结合具有快速传输数据的ZigBee无线通信基站进行数据中转,并将数据传送给定位数据中心进行定位处理,从而实现对室内危险化学品的实时定位。  相似文献   

15.
王金宝  付京斌  曹磊  姬玉成 《河北化工》2014,(7):134-137,140
矿井粉尘是影响煤矿安全生产的重大危害。针对矿井传统防尘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产尘预控、捕捉沉降、封堵监控"的矿井粉尘治理理念,建立了以煤层注水、新型防尘技术装备、降尘新材料与粉尘在线监测监控为主要内容的煤矿综合防尘成套技术体系,并进行了现场应用,实际降尘效果显著,为类似条件下的煤矿粉尘防治工作提供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16.
余若杰 《河北化工》2014,(11):130-133
对目前关于煤矿人员不安全行为的研究结果进行研讨分析,采用网络层次分析法(ANP)建立煤矿人员不安全行为的影响因素体系,计算其相对权重并进行权重总排序;在此基础上按照"外因—内因—有意不安全行为—无意不安全行为"理论,建立煤矿人员不安全行为发生机理框架模型,并对煤矿企业提出预防和减少人因事故的发生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7.
为了提高矿井机械安全生产的能力,以被动式人体热释电红外检测器电路BISS0001和单片微型计算机AT89C2051为核心及相关数字电路组成的逻辑控制电路设计制作了矿用红外线检测闭锁装置,用于解决煤矿井下特定危险区域防止人员误入而引发安全事故,起到警告报警和自动闭锁开启的机器设备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在矿井设计中合理确定山区村庄保护煤柱,确保村庄或城镇安全,是矿井设计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针对这一问题,以和平煤矿设计实际情况为例,介绍了山区村庄保护煤柱的留设方法,研究并验算了煤柱留设后村庄的主要变形值。结果表明,村庄距采空区边界最近处对应主要变形值在规定的允许的范围内,确保了矿井采动对村庄影响降到可控制范围内。对条件相似矿井的煤柱留设及地表变形预计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杨本生  李星  耿惠星  严斌  王镇 《河北化工》2013,(7):14-15,18
通过分析五里堠矿井的地质条件和矿井原有的开采方式,得出矿井采用放顶煤开采的不合理性。结合矿井实际生产情况,对原有开采技术进行优化,放顶煤的煤炭产生率远低于一次采全高的产出率,因此在高产高效的要求下,应优先选择一次采全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